深交所:截至三季度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比超兩成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據微信號「深交所」3日消息,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

深交所表示,近日研究制定了服務國企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明確工作思路和具體舉措,排出時間表、路線圖、優先序,集中力量推動國資國企深化改革、做優做強。

據介紹,截至三季度末,深市共有國有控股上市公司508家,佔深市上市公司總數的22%,佔A股國有控股公司的44%,涵蓋了電子信息、交通運輸、國防科工、機械製造等行業領域,是國有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深交所表示,在證監會領導下,制定了深入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16項具體工作安排,主要有如下五個方面:

一是構建長效機制。明確服務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任務和支持方向,建立專項工作小組,努力使深市多層次資本市場成為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和落實《三年行動方案》的前沿平臺和「新高地」。

二是拓展培育深度。深化央企集團、地方國資專業化服務,做精做細「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從源頭提升國企上市後備企業規範水平。推動國有上市公司通過整體上市、併購重組等市場化方式實現資產整合。加快創新產品供給,優化國企改革等重點領域ETF產品體系,推動國資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項目試點落地和常態化發行。

三是健全基礎制度。優化市場功能定位,積極籌備全市場註冊制改革,支持優質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上市融資。推動完善併購重組、再融資、收購、減持、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等基礎制度,助力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工具實施混改,推進產權、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市場化配置。優化固定收益產品發行審核流程,提高優質國企發行人產品審核、發行和上市效率。

四是推動質量變革。以開展公司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深化與國資委、地方國資監管部門的協作,推進黨建入章全覆蓋,切實提高國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支持和引導國有股東持股比例高於50%的國有控股公司引入持股5%及以上的戰略投資者作為積極股東參與公司治理。積極助力國資運用退市、併購重組、破產重整等多元化渠道,實現「殭屍企業」市場化出清。緊盯關鍵少數,強化其合規意識和敬畏之心,深耕分類監管、科學監管、專業監管、持續監管。

五是深化對接服務。健全常態化走訪交流,豐富專題培訓內容和形式,深入了解國企改革動向和服務訴求,不斷進階監管服務水平。

深交所強調,下一步將認真踐行「建制度、不幹預、零容忍」九字方針和「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切實把推動提高深市上市公司質量作為上市公司監管服務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化制度改革,強化監管主責,優化服務水平,全面建設「優質的創新資本中心和世界一流的交易所」,助力國有企業和民營經濟高質量協同發展。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相關焦點

  • 北師大教授高明華:國有控股仍佔上市公司主導 完善公司治理可從六...
    鳳凰網財經訊 1月9日,由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共同主辦的「公司治理與金融監管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北京師範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中國公司治理50人論壇學術委員會執行主任兼秘書長高明華發布了《中國金融業上市公司治理研究學術報告》,並通過對報告中多項指標的解讀,對國內金融業上市公司公司治理現狀及完善方向建言獻策。
  • *ST歐浦或面臨退市:因公司控股股東佛山市中基投資宣告破產
    2014年,*ST歐浦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後一度受到投資者青睞,2015年6月被股民捧為百元股,市值高達187億元。公司控股股東中基投資的實際控制人陳禮豪曾多次登上胡潤百富榜,其25歲開始涉足鋼鐵業,先後創辦了5家鋼鐵公司,可謂名副其實的「鋼鐵大王」。然而,近年來陳禮豪卻淪為了失信被執行人。今年5月,陳禮豪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 IPO申報以國有控股企業為主
    IPO過會並成功上市,並且都集中在2014-2017這四年內,其餘8家企業均是在2007年之前就已經上市;過會上市企業中,安徽和雲南各有2家,吉林、江蘇、廣西、四川、西藏、湖南、陝西各有1家企業,旅遊景區IPO過會上市企業省域分布較為分散;從地域劃分來看,西部地區一共有6家企業,佔到了54.55%,中部地區有4家企業,東部地區僅有1家企業,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區。
  • 萬裡馬實控人之一林大耀9天減持超500萬股套現...
    九天時間累計減持超500萬股,套現超4000萬元,萬裡馬(300591,股吧)實控人之一林大耀這波操作,再現萬裡馬董事今年較頻繁減持現象。  根據萬裡馬10月14 日披露的《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減持股份預披露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林大耀先生擬在 2020 年 11 月 6 日至 2021 年 2 月 4 日期間通過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的方式減持本公司股份不超過 9,653,000 股 (佔公司總股本的 3%)。
  • 12家科創板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
    12家公司三年研發投入佔比超30%各公司的研發投入處於何種水平,除了絕對金額上的比較外,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標。整體來看,200家科創板上市公司2017年—2019年研發支出佔營業收入的比例依次為8.63%、9.17%、10.26%,同樣亦在逐年提升,三年合計佔比為9.43%。
  • 收到政府2億元補貼 中百集團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同比漲超五成
    原標題:收到政府2億元補貼,中百集團預計今年前三季度淨利同比漲超五成   10月13日,中百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百集團
  • 欲拿下振江股份控制權 珠海港控股集團一年內吞下三家A股風電公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欲拿下振江股份控制權 珠海港控股集團近一年內「吞下」三家A股風電公司雖然以港口為主要業務,但珠海港控股集團對新能源領域方面的投資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7.86億元,同比增長82.27%,風電、光伏設備產品營收佔比合計約60%。財務數據顯示,振江股份近些年來的業績波動較大,盈利能力下滑。2019年,該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0.37億元,同比下滑38.38%。
  • 與公司有關 寶利國際以董事長被刑拘的方式完成二代接班 深交所...
    寶利國際以董事長被刑拘的方式完成二代接班 深交所表示關注  「因為涉及的是單位行賄罪,董事長被刑拘確實跟公司有關,」1月5日下午公司董秘王學良如是證實。  1月4日晚,寶利國際(300135.SZ)公告稱,公司於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兼董事長周德洪家屬通知,周德洪因涉嫌單位行賄罪,已被檢查機關採取刑事拘留強制措施,相關事項尚待進一步調查。  同日,寶利國際公告,周德洪因個人原因申請辭去公司第五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略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
  • 9月24日晚間上市公司重要公告匯總
    來源:東方財富網9月24日晚間,滬深兩市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以下是重要公告匯總。【業績預告】百潤股份:前三季度淨利同比預增60%-70%百潤股份(002568)9月24日晚間披露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盈利3.66億元至3.89億元,同比增長60%-70%。
  • 今年31家銀行發5500億永續債,3家國有大行佔比超四成
    31家發行永續債的銀行中有19家為城商行從統計結果來看,今年以來發行永續債的31家銀行中,城商行所佔比例最高,有19家;股份行次之,有5家;國有大行和農商行各3家;民營銀行1家。國有大行中,農業銀行(60128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1200億元的永續債排第一、郵儲銀行(60165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800億元的永續債、中國銀行(601988.SH)被批准發行不超過400億元的永續債。三家國有大行的發行規模佔到31家銀行發行總規模的四成以上。
  • 閃崩、枷鎖和原罪,仁東控股成2020年A股最強「絞肉機」
    截至12月10日收盤,仁東控股股價遭遇12個跌停板,瞬間崩塌也讓其今年一度漲近300%的股價一夜回到解放前:該12個交易日累計蒸發241.82億元市值,有股賣不出的股民怨聲載道。根據仁東控股今年三季報數據,三季度末公司累計有13,090戶股東,由此估算,公司股東在11月25日-12月10日人均虧損額高達184.74萬元!
  • 「限薪令」下國有上市公司總經理薪酬起底 優勢不再
    本次共選取743家中央和地方國資委下屬或控股的國有企業進行分析,中央國家機關、地方政府、大學下屬或控股的國有企業不在分析範圍內。非國有企業選取1552家進行分析,其中民營企業1403家、集體企業19家、外資企業76家、公眾企業54家。
  • 這家公司的玩法連深交所都...
    上市後,金正大的營收持續上升,2010年公司總營收為54.79億,這一數字在2017年達到198.34億,增長了262%,複合增長率高達37%。但到了2018年,公司營收大幅下滑了22%;這一情況延續到了2019年半年報中,今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為77.77億,同比大跌43.52%。
  • 紅星二鍋頭要A股上市!牛欄山:師傅,您來晚了
    二鍋頭兩大龍頭紅星和牛欄山可能要在資本市場上正面PK了。圖為超市裡售賣的紅星二鍋頭。 中新網記者 謝藝觀 攝三大老字號「打包」上A股「北京老字號」集體上市這事,要從一則公告說起。天眼查數據顯示,一輕控股的控股股東為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實際控制人為北京市國資委。京泰投資的實際控制人亦是北京市國資委。此舉也被業內認為是地方國資下的資源整合,利用現有的上市公司平臺將優質國有資產打包上市。而之所以選擇大豪科技,因其是一輕控股控制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 邁為股份擬15億投建兩項目拓展產業鏈 上市兩年業績高速增長股價累...
    12月23日晚,邁為股份回復深交所關注函表示,公司OLED面板雷射切割設備研發成功,實現國產化替代。PECVD真空鍍膜設備和PVD真空鍍膜設備已經研發成功,正在調試,尚未量產。邁為股份收到監管關注函源於一則投資公告。12月20日晚,公司公告稱,擬投資15億元在江蘇吳江經濟開發區建設OLED面板設備、高效HJT太陽能電池設備項目。
  • 海外上市金融科技企業股價年度漲跌幅排行:超七成上漲,這家公司腰斬
    2020年有兩家金融科技企業海外上市,一是慧擇保險(NASDAQ:HUIZ)於2020年2月登陸納斯達克,二是中國平安旗下陸金所控股(NYSE:LU)於2020年10月登陸紐交所。關於二級市場表現,零壹財經梳理了9家主要的海外上市金融科技企業2020年的股價漲跌幅,其中7家上漲,僅兩家下跌。富途控股(NASDAQ:FUTU)在業績的支撐下,股價在2020年上漲了3倍多,漲幅位列第一。
  • 獐子島董事長終於走了,29家公司股東在減持,建行成被執行人
    反做空研究中心注意到,上周的上市公司中,一共有34家發布了減持、業績和其他突發事件的公告,其中興民智通報虧1億元,對這家不大的公司來說確實有點驚人。而國有商業銀行建設銀行因為14900元的糾紛被列為被執行人,不知道是什麼案件,回頭仔細看看。最讓人解氣的是,做了20年獐子島董事長的吳厚剛在證監會的禁入令下,終於將董事長兼總裁的位置讓給了唐豔。
  • 嘉強順風違規減持收深交所監管函
    千龍網北京6月7日訊 近日,深交所網站公布了關於對嘉強順風(深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監管函(中小板監管函【2018】第 86 號)。監管函顯示,截至 2018年 4 月 23 日,嘉強順風(深圳)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為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順豐控股」)持股 5%以上股東。
  • 上市三年每況愈下,業績降幅越來越大,機構站臺科華控股
    數據顯示,科華控股2018年實現淨利潤1.04億元,同比下降1.86%;2019年實現淨利潤8243萬元,同比下降21.2%;去年公司又預計淨利潤下滑超過六成。由此不難看出,公司業績一年不如一年。根據公司此前的解釋,上市後淨利潤持續下降,主要原因是成本上升。儘管科華控股業績大降,但卻有券商唱多。東北證券12日發布研報稱,給予科華控股買入評級,目標價格為37.6元,相較目前股價翻倍。
  • 深市上市公司公告(1月15日)
    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機構對公司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的申請文件進行了審核,認為公司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後續深交所將按規定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履行相關註冊程序,深交所上市審核中心要求公司收到《告知函》當天或至遲在次一交易日早間以臨時公告方式及時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五個工作日內報送募集說明書(註冊稿)及相關文件,同時報送誠信記錄核查表,並在十個工作日內匯總補充報送與審核問詢回復相關的保薦工作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