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讓我一見鍾情的詩: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漢語的萬種風情

2021-01-09 語文360

導語:遇見一首讓自己心動的詩,就好像遇見一個人,他站在那裡,你悄然看去,什麼都不用說,心裡就生出悄悄的喜歡與輕輕的歡喜。

曾讓我一見鍾情的詩有哪些呢?

那麼讓我告訴你「一見鍾情」的好詩吧。

納蘭性德《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崔護《題都城南莊》:「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晏幾道《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

美是世界萬千女性追求的目標,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在美的標準越來越與國際接軌的今天,當多彩的眼影、消瘦的面頰逐漸成為美麗的坐標時,我們可能遺忘了,在中國傳統的審美中,中國女性最性感的部位,不是嘴唇、更不是雙眼、眉毛,而是用漢字來表達對美的追求「一見鍾情的詩詞」,讓我們來體會漢語的萬種風情。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

朝代:清代 作者:納蘭性德

正是轆轤金井,滿砌落花紅冷。

驀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難定。

誰省,誰省。從此簟紋燈影。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天亮了,井臺上響起了轆轤聲。一夜風雨,滿階落花,凋零中透出一絲冷意。在這樣一個清晨,「我」和她驀然相逢。「我」對她一見鍾情,卻難以明了她迷離的眼波背後暗藏的心事。

誰能明白?誰能明白呢?從此以後,無論是在簟席上輾轉反側、孤枕難眠之時,還是獨對孤燈、輾轉徘徊之際,我都會想念她。

注釋

①轆轤:井上汲水的工具。

②砌:臺階。

③驀地:突然地。

④省(xing):明白。

【作品鑑賞】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納蘭性德描寫一對青年男女一見鍾情,相互愛戀的複雜情景

這闋短小的《如夢令》仿佛是在描繪納蘭容若的一生,前端是滿砌落花紅冷,眼波心事難定的少年風流,後半段是從此簟紋燈影的憂鬱惆悵,其意境心境吻合「如夢」二字。這首詞最耐人咀嚼思索的便是那個「冷」字,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情境修飾語詞,而是詞人心緒最真實貼切的寫照。

首句點明了相遇的地點。轆轤金井本是深庭豪門極常見的事物,但從詞句一開始,這一尋常不過的並臺在他心裡就不一般了,「正是」二字,託出了分量。「滿砌落花紅冷」既渲染了轆轤金井之地的環境浪漫,有點明了相遇的時節。金井周圍的石階上層層落紅鋪砌,使人不忍踐踏,而滿地的落英又不可遏止地勾起了詞人多愁善感的心緒。

《如夢令·正是轆轤金井》納蘭性德全詞色調和諧,意境完美,表達了詞人相思的痛苦哀傷

常人以落紅喻無情物,紅色本是暖色調, 「落紅」便反其意而用,既反映他自己寂寞闌珊的心情,也象徵詞中所描寫的戀愛的必然結局。

暮春時節,兩人突然相逢, 「驀地」是何等的驚奇,是何等的出人意料,故而這種情是突發的,不可預料的,也是不可阻攔的。「心事眼波難定」一句驚豔妙絕,寫出兩人乍相逢的驚疑竊喜,極傳神。伊人眼波橫流,媚態撩人,然而結局則筆鋒陡轉,一句「簟紋燈影」將前事化空,露出相思無用的無限惆悵,使人黯然神傷。人事的殘酷,藏在希望的背後,如此美妙的邂逅,也不過是曇花前的滿眼芳華。

這首初戀情詞極為精巧雅致,細細讀來如觀仕女圖般,字雖簡練,情卻綿密。只是幸福感過於短暫,更凸顯其相思的痛苦憂傷。

【名家點評】

清代頤貞觀說:「所為樂府小令,婉麗悽清,使讀者哀樂不知所主。"

作者介紹

納蘭性德(1655年-1685年),葉赫那拉氏,字容若,滿洲正黃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一年後太子更名胤礽,於是納蘭又恢復本名納蘭成德。號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詞人。父親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學士、一代權臣納蘭明珠。

題都城南莊

朝代:唐代 作者: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去年冬天,就在這扇門裡,姑娘臉龐,相映鮮豔桃花。

今日再來此地,姑娘不知去向何處,只有桃花依舊,含笑怒放春風之中。

注釋

⑴都:國都,指唐朝京城長安。

⑵人面:指姑娘的臉。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⑶不知:一作「秖(zhǐ)今」。去:一作「在」。

⑷笑: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作品鑑賞】

《題都城南莊》設置了兩個場景,「尋春遇豔」與「重尋不遇」,雖然場景相同,卻是物是人非

全詩四句,這四句詩包含著一前一後兩個場景相同、相互映照的場面。

第一個場面:尋春遇豔——「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詩人抓住了「尋春遇豔」整個過程中最美麗動人的一幕。「人面桃花相映紅」,不僅為豔若桃花的「人面」設置了美好的背景,襯出了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而且含蓄地表現出詩人目注神馳、情搖意奪的情狀,和雙方脈脈含情、未通言語的情景。

第二個場面:重尋不遇。還是春光爛漫、百花吐豔的季節,還是花木扶疏、桃樹掩映的門戶,然而,使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卻不知何處去,只剩下門前一樹桃花仍舊在春風中凝情含笑。桃花在春風中含笑的聯想,本從「人面桃花相映紅」得來。去年今日,佇立桃樹下的那位不期而遇的少女,想必是凝睇含笑,脈脈含情的;而今,人面杳然,依舊含笑的桃花只能引動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和好景不常的感慨了。「依舊」二字,正含有無限悵惘。

整首詩其實就是用「人面」、「桃花」作為貫串線索,通過「去年」和「今日」同時同地同景而「人不同」的映照對比,把詩人因這兩次不同的遇合而產生的感慨,迴環往復、曲折盡致地表達了出來。對比映照,在這首詩中起著極重要的作用。因為是在回憶中寫已經失去的美好事物,所以回憶便特別珍貴、美好,充滿感情,這才有「人面桃花相映紅」的傳神描繪;正因為有那樣美好的記憶,才特別感到失去美好事物的悵惘,因而有「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感慨。

《題都城南莊》此詩膾炙人口,尤其以「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二句流傳甚廣

儘管這首詩有某種情節性,有富於傳奇色彩的「本事」,甚至帶有戲劇性,但它並不是一首小敘事詩,而是一首抒情詩。「本事」可能有助於它的廣泛流傳,但它本身所具的典型意義卻在於抒寫了某種人生體驗,而不在於敘述了一個人們感興趣的故事。它詮釋了一種普遍性的人生體驗:在偶然、不經意的情況下遇到某種美好事物,而當自己去有意追求時,卻再也不可復得。這也許正是這首詩保持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的原因之一。

「尋春遇豔」和「重尋不遇」是可以寫成敘事詩的。作者沒有這樣寫,正說明唐人更習慣於以抒情詩人的眼光、感情來感受生活中的情事。

【名家點評】

沈括《夢溪筆談》:詩人以詩主人物,故雖小詩,莫不埏蹂極工而後已。所謂「旬鍛月煉」者,信非虛言。小說崔護《題城南》詩,其始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後以其意未全,語未工,改第三句曰「人面秖今何處在」。至今所傳此兩本,惟《本事詩》作「秖今何處在」。唐人工詩,大率多如此。雖有兩「今」字,不恤也,取語意為主耳。後人以其有兩「今」字,只多行前篇。

吳喬《圍爐詩話》:唐人作詩,意細法密,如崔護「人面不知何處去」,後改為「人面秖今何處在」,以有「今」字,則前後交付明白,重字不惜也。

作者介紹

崔護(772-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市)人,生平事跡不詳,唐代詩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廣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

朝代:宋代 作者:晏幾道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蘋 通:蘋)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夢醒只見高高樓臺閣門緊鎖,酒意消退但見帷簾重重低垂。去年冬天惹起的恨恚來惱我,恰是落花紛墜斯人孤獨佇立,細雨霏霏之中燕兒翩翩雙飛。

依然清晰記得初次見到小蘋,穿著繡有兩重心字的小衣衫。撥彈琵琶舞弦訴說相思滋味,當時月光是那樣的皎潔如玉,她像一朵美麗的彩雲翩然歸去。

注釋

⑴臨江仙:雙調小令,唐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樂章集》入「仙呂調」,《張子野詞》入「高平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三平韻。約有三格,第三格增二字。柳永演為慢曲,九十三字,前片五平韻,後片六平韻。

⑵「夢後」兩句:眼前實景,「夢後」「酒醒」互文,猶晏殊《踏莎行·小徑紅稀》所云「一場秋夢酒醒時」;「樓臺高鎖」,從外面看,「簾幕低垂」,就裡面說,也只是一個地方的互文,表示春來意與非常闌珊。許渾《客有卜居不遂薄遊汧隴因題》:「樓臺深鎖無人到,落盡春風第一花。「

⑶卻來:又來,再來。「去年春恨「是較近的一層回憶,獨立花前,閒看燕子,比今年的醉眠愁臥,靜掩房櫳意興還稍好一些。鄭谷《杏花》:」小桃初謝後,雙燕卻來時。「」獨立「與雙燕對照,已暗逗懷人意。《五代詩話》卷七引翁宏《宮詞》」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翁詩全篇見《詩話總龜》前集卷十一。)

⑷以下直到篇末,是更遠的回憶,即此篇的本事。小蘋,當時歌女名。汲古閣本《小山詞》作者自跋:「始時沈十二廉叔,陳十君寵家,有蓮鴻蘋雲,品清謳娛客。每得一解,即以草授諸兒。「小蓮、小蘋等名,又見他的《玉樓春》詞中。

⑸心字羅衣:未詳。楊慎《詞品》卷二:「心字羅衣則謂心字香薰之爾,或謂女人衣曲領如心字。「說亦未必確。疑指衣上的花紋。」心「當是篆體,故可作為圖案。」兩重心字「,殆含」心心「義。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之一:」山花插鬢髻,石竹繡羅衣「,僅就兩句字面,雖似與此句差遠,但太白彼詩篇末云:」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顯然為此詞結局所本,則」羅衣「云云蓋亦相綰合。前人記誦廣博,於創作時,每以聯想的關係,錯雜融會,成為新篇。此等例子正多,殆有不勝枚舉者。

⑹彩云:比喻美人。江淹《麗色賦》:「其少進也,如彩雲出崖。「其比喻美人之取義仍從《高唐賦》」行雲「來,屢見李白集中,如《感遇四首》之四」巫山賦彩雲「、《鳳凰曲》」影滅彩雲斷「及前引《宮中行樂詞》。白居易《簡簡吟》:」彩雲易散琉璃脆。「此篇」當時明月「」曾照彩雲「,與諸例均合,寓追懷追昔之意,即作者自跋所云。

【作品鑑賞】

寫作者與戀人別後故地重遊,引起對戀人的無限懷念,抒發對歌女小蘋的摯愛之情

這首詞抒發作者對歌女小蘋懷念之情。比較起來,這首《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在作者眾多的懷念歌女詞中更有其獨到之處。全詞共四層: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為第一層。這兩句首先給人一種夢幻般的感覺。如不仔細體味,很難領會它的真實含義。其實是詞人用兩個不同場合中的感受來重複他思念小蘋的迷惘之情。由於他用的是一種曲折含蓄,詩意很濃的修辭格調。所以並不使人感到囉嗦,卻能更好地幫助讀者理解作者的深意。如果按常規寫法,就必須大力渲染夢境,使讀者了解詞人與其意中人過去生活情狀及深情厚誼。

而作者卻別開生面,從他筆下迸出來的是「夢後樓臺高鎖」。即經過甜蜜的夢境之後,含恨望著高樓,門是鎖著的,意中人並不真的在樓上輕歌曼舞。作者不寫出夢境,讓讀者去聯想。這樣就大大地增加了詞句的內涵和感染力。至於「夢」和「樓」有什麼必然聯繫,只要細心體味詞中的每一句話,就會找到答案。這兩句的後面緊接著「去年春恨卻來時」。既然詞人寫的是「春恨」,他做的必然是春夢了。回憶夢境,卻怨「樓臺高鎖」,那就等於告訴讀者,他在夢中是和小蘋歌舞於高樓之上。

請再看晏幾道的一首《清平樂·么弦寫意》:「么弦寫意,意密弦聲碎。書得鳳箋無限事,卻恨春心難寄。臥聽疏雨梧桐,雨餘淡月朦朧,一夜夢魂何處?那回楊葉樓中。」這首詞雖然也沒有寫出夢境,卻能使讀者聯想到,這是非常使人難以忘懷的夢境。以上所談是詞人第一個場合的感受。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晏幾道上片描寫人去樓空的寂寞景象,以及年年傷春傷別的悽涼懷抱

另一個場合的感受是:「酒醒簾幕低垂」,在不省人事的醉鄉中是不會想念小蘋的,可是一醒來卻見原來居住小蘋的樓閣,簾幕低垂,門窗是關著的,人已遠去,詞人想借酒消愁,但愁不能消。

「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三句為第二層。「去年」兩字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有了「去年」二字第一層就有了依據。說明兩人相戀已久,刻骨銘心。下文的「記得」「當時」「曾照」就有了著落,把這些詞句串聯起來,整首詞就成了一件無縫的天衣。遣詞之妙,獨具匠心!「卻」字和李商隱《夜雨寄北》中「卻話巴山夜雨時」中的「卻」字一樣,當「又」字「再」字解。意思是說:去年的離愁別恨又湧上了心頭。緊接著詞人借用五代翁宏《春殘》「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幃?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最後兩句,但比翁詩用意更深。

「落花」示傷春之感,「燕雙飛」寓繾綣之情。古人常用「雙燕」反襯行文中人物的孤寂之感。如:馮延已《醉桃源·南園春半踏青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飛」就是其中一例。晏詞一寫「人獨立」再寫「燕雙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此篇蓋襲用成語,但翁宏詩作不出名,小晏詞句卻十分煊赫。

這裡也有好些原因:(一)樂府向例可引用詩句,所謂」以詩入樂「,如用得渾然天成,恰當好處,評家且認為是一種優點。(二)詩詞體性亦不盡同,有用在詩中並不甚好,而在詞中卻很好的,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的」無可奈何「」似曾相識「一聯。(三)優劣當以全篇論,不可單憑摘句。

《臨江仙·夢後樓臺高鎖》晏幾道追憶初見,表現作者對往日情事的回憶及明月依舊、人事全非的悵惘之情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為第三層。歐陽修《好女兒令·眼細眉長》:「一身繡出,兩重心字,淺淺金黃。」詞人有意借用小蘋穿的「心字羅衣」來渲染他和小蘋之間傾心相愛的情誼,已夠使人心醉了。他又信手拈來,寫出「琵琶弦上說相思」,使人很自然地聯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的詩句來,給詞的意境增添了不少光彩。

第四層是最後兩句:「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兩句是化用李白《宮中行樂詞》「只愁歌舞散,化作彩雲飛」。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的《唐宋詞選》把「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解釋為「當初曾經照看小蘋歸去的明月仍在,眼前而小蘋卻已不見」,這樣解釋雖然不錯,但似乎比較乏味。如果把這兩句解釋為「當時皓月當空,風景如畫的地方,現在似乎還留下小蘋歸去時,依依惜別的身影」。這樣會增加美的感受,像彩雲一樣的小蘋在讀者的頭腦裡,會更加嫵媚多姿了。 把「在」字當作表示處所的方位詞用,因為在吳系語中,「在」能表達這種意思。某處可說成「某在」。

楊萬裡《明發南屏》「新晴在在野花香」。「在在」猶「處處」也,可作佐證。這首《臨江仙》含蓄真摯,字字關情。詞的上闋「去年春恨卻來時」可說是詞中的一枚時針,它表達了詞人處於痛苦和迷惘之中,其原因是由於他和小蘋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愛情。時間是這首詞的主要線索。其餘四句好像是四個相對獨立的鏡頭(即1、夢後,2、酒醒,3、人獨立,4、燕雙飛),每個鏡頭都渲染著詞人內心的痛苦,句句景中有情。

【名家點評】

宋楊萬裡《誠齋詩話》:晏叔原云:「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可謂好色而不淫矣。

譚獻評《詞辨》卷一:名句(落花二句)千古不能有二。結筆,所謂柔厚在此。

梁啓超《藝蘅館詞選》乙卷:康南海(有為)云:起二句,純是華嚴境界。

作者介紹

晏幾道(1038年-1110年),北宋著名詞人。字叔原,號小山,漢族,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監、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與其父晏殊合稱「二晏」。

一個美麗的女人如果能夠畫出一雙有個性的眉毛,那她就將贏得整個世界。

據說隋煬帝南遊選秀女時,選擇的標準就是看哪位秀女的眉毛畫的最好。可以說,畫眉技巧的高低,成為了當時評判女性魅力的終極標準。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女性對眉的喜愛可以說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在著名的《簪花仕女圖》中,唐代畫家周昉將當時種種的流行時尚,都細緻入微的展示了出來。幾位美人眉毛的形象彼此絕不雷同,但我們會發現,畫中美人的眼睛幾乎位於臉部的中間,寬闊的額頭成為了當時特有的審美情趣,這種獨特的化妝方式名叫「開額」, 據《新唐書車服志》中記載,唐文宗即位之後,曾經下詔,「禁高髻、險妝、去眉、開額」。開額意為,將額前的頭髮剃掉,讓髮際線上移,使額頭部分變大。拓廣額頭,再把原來眉毛完全剃光,正好騰出一片寬闊的舞臺,由一對描畫出來的奇特眉影恣意舞動。當時比較流行的眉形有遠山眉、八字眉、細眉、粗眉等等。

畫眉之風不僅風靡大唐的每一處角落,宮廷中更是把多變的眉型當作是最美的樂章,在唐代宮廷中,曾有一種非常流行的眉型名叫「開元御愛眉」,傳說這是開元年間宮中最為流行的眉型,為唐玄宗所愛慕讚賞,楊貴妃這樣的絕代美人都曾經親手畫過。一個宮女畫眉技藝的高低,是古代宮廷生活中決定地位的重要技藝。

在眉毛的美麗歷程中,我們甚至還發現了宮廷政變的刀光劍影。

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唐中宗李顯被妻子韋後與女兒安樂公主所毒殺,朝政大權盡落韋氏之手。宰相宗楚客、韋溫勸韋後效仿武則天繼承大位。得到消息的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7月21日李隆基發動唐隆之變,以禁軍官兵攻入宮中,誅殺韋後、安樂公主等黨羽,公元712年7月李隆基正式由臨淄王成為一代明主唐玄宗。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宮廷政變中,惜墨如金的史官在《新唐書》中竟偏偏留下了這樣一個細節,在宮闈大亂之際,當時安樂公主卻還在勾描自己的眉毛,「臨淄王誅庶人,主方攬鏡畫眉……兵及,斬其首。」此時,刀光劍影的正史中,不經意間留下了一份女性難以訴說的時代哀愁。

有人為了眉毛葬身刀下,而有人卻因為眉毛幸福一生。在我國成語寶庫中,至今還有保留著一個成語名叫「張敞畫眉」,丈夫能給妻子畫眉,在當時是件多麼羨煞旁人的事情啊!張敞,字子高,今山西臨汾人。漢朝時期,身為京兆尹的張敞為官沒有官架子,經常在散朝後步行回家。他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為他的太太幼時受傷,眉角有了缺點,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畫眉後,才去上班,於是有人把這事告訴漢宣帝。

一次,漢宣帝在朝廷中當著很多大臣對張敞問起這件事。張敞就說「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意思是說在閨房之中,還有比畫眉更過頭的玩樂事情,你只要問我國家大事做好沒有,我替太太畫不畫眉,你管它幹什麼?張敞每天都為他的妻子畫眉毛,而且技藝十分嫻熟,畫出的眉毛十分漂亮,漢宣帝為此將他們樹立夫妻恩愛的典範。

另一個有關眉毛幸福的故事,則發生在著名武俠小說裡。在大師金庸眼中,眉毛不僅僅是美的象徵,它更是被賦予了一種至高悠然的人生境界。在金庸先生著名的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中,男女主人公的結局竟然是在畫眉中完成的。

張無忌是武當派張翠山與天鷹教殷素素之子,他的幼年在冰火島上度過,在踏足中土後,又歷經少失怙恃,身中寒毒等人生磨礪。在歷經艱險的同時,他又福緣際會,將「九陽神功」,「乾坤大挪移」和「太極拳」三大蓋世武功融為一體。遍數當時的武林,張無忌可以說是天下頂級高手。然而,在故事結尾,張無忌卻放下塵世間的功與名,與趙敏一起歸隱山林,畫眉一生。在趙敏美麗的雙眉之間,中國人獨有的人生意境悠然顯現。

當我們推開歷史浮塵,許多過去纖細而美麗的事物逐漸展現眼前,無論是在正史還是傳說,無論是殘酷的宮廷爭鬥還是委婉的民間吟唱,一雙秀色可餐的雙眉成為無數君王才子心中難以抹去的絕代風景,也正是這種獨一無二的美,含雪霧之香,發微露之光,構成了中華文明絢爛多彩的華美之韻。

相關焦點

  • 驀地造句和解釋_驀地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驀地(mò dì),副詞。近義詞有:猛然,突然,忽然,驟然,驀然。也作「驀的」。出乎意料地;突然。[沙汀《意外》:「李濤驀地納悶起來,試想猜準那個老釘著問他的是什麼人。」,又《困獸記》:「他驀的流下淚來,孟瑜忽然感覺有趣似的笑了。」]
  • 漫遣相思夢,還對冰雪香;詠梅詩詞十首,萬種風情傲百芳
    幾度冬深情不盡,萬種風情傲百芳。長天寂夜闌,露冷霜重思還長。倚月更無眠,孤影寒,幽夜待更殘,珠淚暗灑,難掩清愁寂寂常。一箋思緒,訴向誰邊,舊憂未去,又添新傷。奈有千思纏,欲語心事,自無言,落筆幾回淚還涼。素箋染痕斑,千愁萬緒盡在心上。平生幾多事,歷歷眼前徒愁悵。無意傷心亂,無意惹痴纏,萬種愁幽弦張。悄寄雲水遠。唯願清守流光。——皛玊題記
  • 一場菊花展,開封就美出了汴梁城裡的萬種風情
    自中國開封第八屆國際菊花展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開封清明上河園盛大開幕,數百萬株名品菊花驚豔亮相,霎時間,開封就美出了汴京城內的萬種風情!菊花如詩,美人如詞,心意流動,風情萬種,好似汴梁城裡眾菊美人與名菊爭奇鬥豔之景。為突出菊花展文化國際性,以清園文創建築造型為背景,新增菊文化展館,搭配菊花詩詞,繪畫團扇,文化氛圍與菊景相結合,就連間隙處,也都是花樹、藤蔓相互交錯,和諧素雅、清新自然的場景!
  • 岑參的2首邊塞酒宴詩,肅殺世界,難擋他氣壯山河的豪放!
    岑參寫邊塞的肅殺,氣壯山河的豪放,今天要讀的是岑參的2首邊塞酒宴詩,肅殺世界,難擋他氣壯山河的豪放!1、《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唐·岑參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琵琶一曲腸堪斷,風蕭蕭兮夜漫漫。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 歷史上的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歷史上的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生性狂浪不羈,也是當時難見的一個人才,所著《琵琶行》,每句七言格律規整,他所寫的是基本上都是長篇敘述詩,這在古文詩中,都是很少見的,這首詩裡包含了很多情感,有他對琵琶女悲涼身世的同情,也有著他被貶謫的悲涼遭遇,他寫出了一種都是天涯人,相逢也相知的那種感受,又表現出不念往事,不回憶過往的坦然,自己的心意自己明白,自己默默的堅守就好了。
  • 《鷓鴣天》今宵刺把銀釭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句句含情,動人心魄
    豐富而奇特的想像,是寫好一首詩的條件之一,是詩人進行藝術構思時,經常運用的重要表現手段。晏幾道《鷓鴣天》詞牌名,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半死梧」、「剪朝霞」等。定格為晏幾道《鷓鴣天·彩袖殷勤捧玉鍾》。這首詞,在黃異的《花庵詞選》裡,題為《佳會》。
  • 明星示範夏日吊帶裙穿搭:風情萬種訴不盡【圖】
    明星示範夏日吊帶裙穿搭:風情萬種訴不盡【圖】 2016-07-01 08:39:12 來源:海報時尚網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品讀白居易和他的詩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曾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一生著作頗豐,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01少年詩人唐代宗大曆七年,白居易出生於河南新鄭的一個中小官僚家庭。他出生之後不久,家鄉便發生了戰爭,民不聊生。
  • 我要用盡我的風情萬種,讓你在沒有我的日子裡每天都不得安寧
    一、我不知我應該怎樣下去,或者說,我希望永遠也不要再下去。人到達過那樣的高處,對地面便有了淡漠;人有過那樣的恐懼,對安全便有了蔑視;人走近過那藍色的夢想,又不得不回到原處,便償到探險的悲哀。二、我要用盡我的風情萬種,讓你在沒有我的日子裡每天都不得安寧。
  • 36歲女排名將穿泳裝出鏡秀健美身材,性感嫵媚風情萬種
    從照片可以看到,戴著墨鏡披著一頭長髮的傑奎琳,穿著泳裝大秀健美身材,讓網友們紛紛留言點讚:「拋開臉不談,這身材真不敢相信她跟我媽是一年的」、「這腹肌比男生還厲害」、「所以現在進軍超模圈了嗎?」、「這還是生完孩子呢」、「排壇最強辣媽當之無愧」、「性感嫵媚風情萬種的劈叉(傑奎琳的暱稱之一)」、「所以傑奎琳拍這麼多大片也是人家有本錢」、「在排球圈來說,身材確實是數一數二的了」。
  • 風情萬種一雙大眼睛,難怪梁朝偉沒逃過美人關
    她和林青霞,王祖賢等人都是香港的老牌女神,如今這一群人都很少活躍在熒幕上了,但是只要有新的動態,依舊是眾人的焦點。4月27日,劉嘉玲在社交平臺分享了一組和家人登山的照片,並配文:「有時候這就是你需要的」。短短的一句話就透露出劉嘉玲一向霸氣的風格。照片中,劉嘉玲與母親和弟弟在一起。
  • 理科生用數學公式寫抒情詩 改「不解風情」形象
    「我是sin,你是cos,只求tan」圖片中,這些情詩都是由數學公式組成,必須經過「翻譯」才能看出其中意思。比如[/陌生,愛/)的意思是男生女生還很陌生,但兩人一見鍾情,希望未來能走到一起。圖片中的詩為「我是sin,你是cos。不求平方和,只求tan」。
  • 看漂亮姐姐們風情萬種,華麗逆襲
    看漂亮姐姐們風情萬種,華麗逆襲7月10日,又是一周的周五了,這一天中午,女星選秀綜藝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最新一期播出了,對於該節目感興趣的人因此歡呼雀躍,這一次,姐姐們三人成團,每一個團隊都有著吸引大眾的地方,而今,二公舞臺高清海報釋出,我們得以提前感受這一份激動,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漂亮姐姐們風情萬種的瞬間,看她們如何在舞臺上華麗逆襲,扭轉固有印象吧。
  • 小說:風情萬種嬌嬌女VS佔有欲極強冰山男,《熱吻小玫瑰》甜又蘇
    哈嘍,大家好呀,這期為大家推薦的是小說:風情萬種嬌嬌女VS佔有欲極強冰山男,《熱吻小玫瑰》甜又蘇!一、《熱吻小玫瑰》作者:執蔥一根簡介:江家和季家是世交,傳統世家首提門當戶對。接了媒妁之言的兩個人,猝不及防地被安排了同居。相處了一段時日,江母憂心忡忡拉過江寂,問他到底怎麼想的。江寂冷眸微垂,淡淡道:「不來電。」
  • 八首相遇詩:遇見你,唯美了流年
    秦觀說: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當牛郎織女相逢之時,真是人間最美的風景。就在此時,一對戀人相逢了,這似乎是蓬萊仙境,微微一笑之下,人間風月都成為塵土。詩詞君忽然想起一句臺詞: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此情此景,正如這句詩一樣。
  •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影片《烏雲背後的幸福線》要表達的主題,借用一句古詩來概括,就是「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因為不同的不幸而患上相同的精神疾病,兩個別人眼中的瘋子,帕特和蒂芙尼一見鍾情了。兩人在相處的過程中矛盾不斷,愛情卻在加深,尤其是為舞蹈比賽而進行的排練,讓兩顆心緊緊挨在一起。
  • 在你的姓氏中,其實藏著一句最美的古詩詞——品味漢語的萬種風情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漢語的百般妖嬈,風情萬種。1、菩薩蠻——唐朝:李白(林)平林漠漠煙如織,寒山一帶傷心碧。9、寄黃幾復——宋朝:黃庭堅(李)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10、長命女——五代:馮延巳(陳、梁)再拜陳三願:一願郎君千歲,二願妾身常健,三願如同梁上燕,歲歲長相見。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的《琵琶行》道出多少淚
    這首詩是白居易寫的一首長篇古體的長篇敘事詩,用詩詞來講故事,既有詩詞的韻律,又有故事的趣味。這首詩詞雖然很長,可是卻不會讓人覺得乏味,其中的很多句子都很有意義,「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道出了多少淚。第一,彈奏《琵琶行》的女子,她的身世讓人悲傷《琵琶行》的主人公是一個彈奏琵琶的歌女,她一個人在江中彈奏歌曲。
  • 《送陳章甫》: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這首詩是一首送別詩,古代寫送別的詩詞很多,大多是以寫景色為主,通過寫景色來烘託人物的某種情感或者心理活動,而這首送別詩則是偏重於描寫人物,通過對友人的描寫。來表現友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光明磊落的人格,最後詩人感嘆友人的經歷與自己的經歷相似,並且有惺惺相惜之感,所謂: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被貶,原因讓人匪夷所思
    上中學時,學過一篇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琵琶行》。老師特地找來一臺電唱機,給我們放了一曲《琵琶獨奏曲》,讓我們感受一下,「大珠小珠落玉盤」。老師要求背誦全文,當時也被詩中的優美詞句所吸引,有些經典名句至今還在耳邊迴響,比如「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