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就是「藥」,不要騙孩子是糖果了,後果是你承擔不了的

2021-01-12 安安志向

前段時間媒體曝光了三起幼兒誤食毒品事件,再次給家長敲響了警鐘!

一、寶媽做家務,兩個小孩誤吃了降壓藥

11月11日,固原市西吉縣兩名幼兒在母親忙於家務的時候,不小心在抽屜裡吃了降壓藥。

因為黃色的顆粒包著糖,兩個孩子誤以為是糖果,吃了好幾片。母親發現孩子後,立即把孩子送到醫院,但縣醫院條件有限,她聽從醫生的建議,轉到了市醫院。在交警的幫助下,兩個孩子不到10分鐘就到了市醫院急診部。看了醫生,孩子漸漸好了。

幼兒誤食降血糖藥,父母沒有緊急處理,昏迷了近10天這兩個孩子很幸運。廣東梅州一名18個月大的孩子病情嚴重。她因誤服成人服用的降血糖藥物而住進ICU,昏迷近10天。據悉,這位一歲半的女寶有一個三歲多的哥哥。事發時,哥哥出於好奇打開了一瓶降糖藥物,不小心把藥灑了。我姐姐看到奶奶來了,就把藥放進嘴裡。奶奶看了看,想挖出來卻沒挖出來,以為沒什麼。據孩子母親說,女兒當時沒什麼問題,半夜有咬緊牙關抽搐的症狀,但他們以為她只是受驚了。直到第二天早上6點,我發現她的身體在抽搐,嘴角流著口水,我才意識到不對勁,趕緊去了醫院。

被鎮、縣、市三級醫院搶救後,努寶昏迷近10天終於睜開眼睛,卻不能說話。醫院診斷顯示低血糖合併缺氧缺血性腦病的可能性要考慮。另一份放射學報告顯示,兩個肺都有炎症。

醫生預測,努寶很有可能患有腦癱,會影響智力。

三、誤食半瓶抗高血壓藥,幼兒死於急性腎功能衰竭

最近,又發生了一起可悲的悲劇。廣東佛山一歲兒童誤食半瓶降壓藥死於急性腎功能衰竭。

負責搶救的醫生說:「她往肚子裡嚼了很多藥,見效快,進了血馬上就會中毒。孩子立刻休克了。」孩子送到順德婦幼保健院後,醫生立即給他洗胃,但由於時間長,藥物已被他吸收。雖然醫生及時使用了一些解藥和搶救措施,但仍未能挽救她的年輕生命。原來小孩子一般都是奶奶帶的,奶奶口袋裡有一瓶降壓藥。孩子拿到了就吃。奶奶發現的時候,已經把大部分瓶子吃了。慌亂的奶奶沒有及時撥打120,卻找到了孩子的母親。孩子的母親當時就去上班了,而這一耽擱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才被送到當地醫院,又過了一個小時才被送到順德婦幼保健院……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太痛苦了!再次提醒家長和朋友要愛護藥品,加強兒童安全教育,防止孩子誤把藥丸當糖果吃。以防萬一,不然出了事後悔都來不及!一旦發現兒童誤服藥物,不要拖延,發現誤服藥物數量後立即送醫院,保留剩餘藥物和包裝,讓專業醫生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

四、具體怎麼做,我具體告訴你:

如何防止孩子誤食毒品,永遠不要說「藥是糖」萬一孩子真的當真了,很有可能會把藥當糖吃!這藥必須放好,家裡的藥物應該蓋好蓋子,包裝好,放在孩子們夠不到的地方。如果有藥櫃,一定要鎖好。記住,吃藥後不要隨便放,要及時收好。

五、不要在孩子面前吃藥

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很強,但在3歲之前意識還沒有完全形成。看到大人吃藥,大概也會跟著吃。等孩子大了,可以給他簡單的醫學科學。

六、孩子誤食毒品怎麼辦

不要慌,父母一定要儘量保持冷靜。首先你要搞清楚孩子誤食了什麼藥,什麼時候,吃了多少。然後,趕緊把孩子誤食的剩餘藥品和包裝袋上,儘快就醫。注意,這個時候罵不僅沒用,反而會讓情況變得更糟,孩子哭了就更不好說了。如果確定是誤食普通藥物,而且孩子有意識,可以立即催吐,幫助孩子排出胃裡的毒。

相關焦點

  • 還在捏著鼻子餵孩子藥?多數家長不知道,這樣做很危險
    曾在看過一張網圖,家長把藥瓶藏在了飲料瓶內,插入一根吸管,就為了騙孩子吃藥。苦是一個大多數人很牴觸的味覺,尤其對小孩子來說,藥那麼苦,想讓他們吃藥是在是太難了!於是家長發明了無數種方法,就為了讓孩子順利把藥吃下去,畢竟良藥苦口利於病,身體恢復才是最重要的。
  • 排卵藥有助於懷孕?小心這把雙刃劍,錯用排卵藥後果很嚴重
    西醫一般選擇促排卵藥對患者進行治療。由於其效果明顯,價格實惠,所以促排卵藥在臨床使用中高頻率地出現。然而,促排藥就像一把雙刃劍,使用不當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常見的促排卵藥有哪些?如果一個女性有雙向體溫,就預示著她是有排卵的,這與促排卵藥是沒有關係的,只是因為排卵導致的孕激素的刺激,進而導致體溫輕微升高。如果說你有受孕的需求,你可以自己在家監測你的基礎體溫,每天早晨醒來在舌下含體溫表,去記錄一下每天體溫情況。如果一個月體溫差不多,都是一個單向的波動,那麼可能提示你沒有排卵。
  • 孩子臉上有蟲斑不一定是肚子裡有蟲,別再亂給吃打蟲藥,沒好處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生活條件越來越好,衛生條件也照過去有很大的提升,很少有孩子肚子裡會有蛔蟲,很多醫生朋友也表示這種情況是少見的,但不排除有,所以家長們發現孩子身體有異樣就會給孩子吃打蟲藥
  • 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是家長心軟的後果,了解「責任分散效應」
    小姨這種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是幫助孩子擺脫責任,孩子長大之後遇到了事情,就不會有承擔責任的勇氣和自覺。孩子不願意承擔責任,是家長心軟的後果。其實家長們教育孩子只要了解了什麼是「責任分散效應」,能夠輕鬆地幫助孩子培養責任感。責任分散效應也有被叫做旁觀者效應,指人在單獨面對一件事情的時候,他的責任感會更加強一些,而如果是在一個團體裡,他的責任感就相對較弱。
  • 女童誤服近40粒降壓藥 引起心臟驟停不幸身亡
    針對誤服的不同藥物,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處理↓↓藥物:心腦血管藥、降糖藥危險程度:★★★可能有生命危險及不可逆後遺症十戶家庭,九戶家中老人都有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以致近幾年孩子誤食老人家的心腦血管藥、降糖藥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類藥物對孩子的影響最嚴重,可能會造成心率及心律異常、血壓過低、血糖過低等情況,甚至會危及生命。
  • 小時候以為是糖果的4種藥品,現在想想以前太好騙了,你中過幾個
    小編小時候就吃過很多東西,像積木,拖鞋這些東西往嘴裡塞,結果發現不好吃。還被老媽胖揍了一頓長記性了。但是如果吃到甜的東西,像糖果的話會非常開心。從小就培養了吃貨性質,長大後才發現原來以前吃的有些「糖果」原來是藥!原來這些糖果是藥品,小時候被哄著吃了,味道還不錯一、潤喉糖以前時候超市收銀臺經常會有清涼糖、潤喉糖和薄荷糖這類糖果賣。
  • 孩子不愛運動怎麼辦?孩子如同「藥罐子」,身體變化難以逆轉
    可馨育兒說,現在孩子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還有電子產品的普及,由此帶來的後果就是孩子們也越來越不愛運動了,空餘時間多數就是抱著手機玩遊戲,那麼如果孩子們不愛運動的話我們該怎麼辦呢?孩子不愛運動怎麼辦?
  • 父母最承擔不起的後果就是把孩子養廢
    魏阿姨家裡兩個兒子,大兒子挺聽話,早早結婚有了孩子,家庭穩定沒有任何問題,所有問題都出在小兒子身上。生大兒子時魏阿姨年輕還不知道怎麼疼孩子,所以老大正常長大了,等到她三十多歲生小兒子時,已經很知道怎麼疼孩子了,把小兒子照顧得萬分周全。
  • 這三種藥,是哪個藥讓貧困山區兒童留下了久久散不去的小黑斑?
    小東的媽媽回答醫生說自己孩子皮膚有點不好,對甘草一類藥有點過敏,對其它感冒藥從來不過敏。醫生想了想,給小東媽拿了三種藥:金銀花二盒,羅紅黴素一盒,999一盒。醫生對小東媽媽說:孩子不太痛的話,就不要吃羅紅黴素。醫生當時說這是個消炎藥,本來感冒是一定要吃。
  • 吃藥藥不吃藥藥,萌寶用表情拒絕媽媽,網友:寶寶表情太豐富
    「寶寶乖,嘴巴張開,媽媽給你喝水果汁,甜甜的,很好喝哦。」寶寶皺著眉頭,疑惑的看著媽媽手上的匙羹,「不要騙寶寶吃藥藥哦,寶寶不吃藥藥的」。在媽媽再三誘惑之下,寶寶正準備張開嘴巴,就聞到她不喜歡的藥味。果斷扭頭,無辜的看著媽媽。「寶寶沒生病,不吃藥藥」媽媽還是耐心地哄著寶寶,沒有想放棄的念頭。
  • 吃感冒藥,吃出了肝衰竭?這些兒童用藥「雷區」,千萬別踩
    孩子得了感冒,你會給他吃什麼藥?板藍根、蒲地藍還是小柴胡?退燒藥,消炎藥還是止咳糖漿? 正解是:別吃任何感冒藥。 你可能聽過這句話,「感冒吃藥7天好,不吃藥一周好」。
  • 打蟲藥不能隨便給孩子吃
    打蟲藥不能隨便給孩子吃 以前生活水平不高,衛生條件也不達標,很多孩子肚子裡會長寄生蟲,每年也有專門的預防保健部門給孩子吃藥打蟲。 深受小時候這種打蟲思維的影響,現在很多年輕父母覺得孩子長勢不好就是肚子裡有蟲在作怪、肚子疼也得吃點「
  • 孩子該不該吃打蟲藥?看完3點,我感覺你該慎重!
    ,就自己去藥店買了一些打蟲藥餵給孩子吃。一般條件的家庭,如果家中沒有寵物,孩子患寄生蟲的機率是很低的。造成肚子裡面有蛔蟲的直接原因就是吃了不乾淨的東西和喝了生水,以前大家對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觀念比較缺乏,特別是小孩子玩耍後沒有洗手的習慣。但是現在大家的生活條件好了,大人也比較會重視小孩子的飲食和衛生,一些場所的消毒也做的很完善,孩子玩耍後也會自覺的洗手等,孩子感染蛔蟲的機會就少了很多。
  • 5種常用降壓藥優缺點!哪種降壓藥才是適合你的降壓藥?一文總結
    80歲的孫婆婆突發腦梗住進了醫院,曾經痴迷保健品的她這才意識到,滿屋的保健品治不了高血壓。「賣保健品的宣傳,吃保健品就不用吃降壓藥!」孫婆婆的大兒子稱,母親在發病前長年服用多種保健品,並停服降壓藥多年。老人的兒媳整理了一下,「4年多時間,她購買了差不多20萬元的保健品,有票據的都有16萬多。」
  • 為督促孩子學習,我們可以在他屋裝監控嗎?老師:後果你承擔不起
    家長說:孩子現在上高中,是最關鍵的時候,但孩子很不自覺。所以他們為督促孩子學習,想在他房間裝一個監控,督促他學習。是那種可以喊話的,無論離多遠,都能及時看到孩子的情況。但有些猶豫,所以問一下老師的看法。朋友看完都快窒息了,這家長的想法真的很「病態」,但好在沒有實施。朋友就回覆:「如果你想孩子以後好好學習,長大出人頭地,和你們關係親密,那就不要裝。不然,後果你承擔不起。」
  •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都不需要吃打蟲藥了?醫生給的解釋是這樣的
    有段時間,我小侄子晚上睡覺的時候總是磨牙,食慾似乎也不太好。家裡老太太愛操心,一個勁地先入為主說是因為小侄子肚裡長蟲了,非要讓他吃打蟲藥。後來沒辦法,我就帶小侄子還有老太太一起去了趟醫院。醫生檢查之後給出的結論是,孩子肚裡沒蟲,不用吃打蟲藥。老太太不死心,還繼續問,她告訴醫生自己的孩子(也就是我哥和我)小的時候每過一段時間就會吃點打蟲藥的,現在的孩子怎麼就不用了。
  • 不敢去醫院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家長要警惕風險
    今年秋冬季節,普通感冒、流感、新冠肺炎疫情疊加,一些家長因為不敢去醫院而自行購藥給孩子服用。殊不知,這種做法暗藏巨大風險。  1  孩子不是成人縮小版,不能亂吃藥  防疫期間,一些家長在孩子生病時因擔心感染新冠肺炎而推遲就醫。
  • 兒時經常吃的「打蟲藥」,為何後來沒有消息了?看完才明白咋回事
    不過在大多人的童年記憶裡,應該都吃過這樣一種糖,叫做寶塔糖,其實就是像是寶塔一樣的「打蟲藥」。或許現在很多的孩子,對這樣的東西,沒什麼印象,但是在80年代和90年代孩子們的童年記憶中,可謂是風靡一時。那麼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說的是,兒時經常吃的「打蟲藥」,為何後來沒有消息了?看完才明白咋回事!
  • 貓咪吐了透明液體,該用什麼藥?
    有沒有一些藥可以改善這種情況?今天柚子要解答的就是這些問題。貓咪吐透明液體,可能因胃酸過多如果你的貓咪有時會吐一些帶泡沫的透明液體,這些透明的液體其實是貓咪在空腹的情況下吐出的胃酸,所以你的貓咪有可能是胃酸過多。
  • 小兒科學會:不要用茶匙來給孩子量藥
    一湯匙糖可能有助於咽下藥物,但新指南強調,藥品不應該用勺子來量取。  來自美國小兒科學會(AAP)的一項新政策聲明要求使用公制量取工具,而不要茶匙或湯匙來為兒童量取藥物。  「勺子有許多不同的尺寸,用於孩子用藥量取不夠精確。」主要作者伊恩·M.·保羅博士在新聞稿上說道。 「對於嬰幼兒,一個小錯誤——尤其是多劑量重複給藥——會迅速造成毒性。」  根據AAP,每年超過70,000孩子因意外過量服藥進入急診室。這些研究人員說,混亂的用藥劑量信息很可能是這些事件中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