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今後要經常進入太空,經常發射火箭。可火箭雖然推力可以達到要求,成本卻十分昂貴。發射神州五號飛船的火箭重達450T以上,成本在十億人民幣左右,這就使得進入太空十分不易。另外大陸為了要從軍事上壓制臺獨,在福建部署中程彈道飛彈。可是因為成本問題至今只部署了幾百枚。只相當於美國海灣戰爭時期一天的投放量。臺獨分子不但不怕,反而變本加厲,十分猖狂。所以為減少火箭飛彈的發射成本,增加飛彈部署的數量,必須另尋出路。
火箭要推動一定載荷飛行,必須要幾十倍重量的燃料,特別是初期發射燃燒的燃料,不但要推動有效載荷加速,還要推動後面燃燒的燃料加速。所以火箭的第一級重量十分大且加速並不多。如果能用什麼廉價的辦法給火箭加一個初速度,就可以省下第一級火箭(最好是連一。二級都省了)只留下最後一級火箭。這樣就能把火箭的發射成本降低到1/3左右。
現代科技已經發展到電磁炮的階段。用電磁力加速物體,理論上速度可以達到8000米/秒以上。可進入到太空。發射載荷幾乎不受限制。就是說理論上可以用電磁直接發射神州五號載人倉進入太空,而不需用火箭。
現實情況則受經費,工藝,技術的限制。電磁炮的最高成就是去年美國試製成功,用電磁力發射127海軍炮彈(約28公斤)。射程200海裡。目前的問題是電源部分體積重量都較大,所以難以上艦。
電磁推進從原理上與上海的磁懸浮火車相同,技術類似。中國完全有能力發展此類裝置。電磁推進從成本上看只相當與火箭發射的幾十分之一,所以特別適合於反覆大量發射的用途。從我國國家需要來看,我國在這方面應分幾步走:
一. 試製類似美國127電磁炮的裝置(射程340公裡,28公斤)。生產六臺裝在福建的山洞裡,用來封鎖臺灣的機場和軍港。這樣就是打幾萬發也用不了多少錢(只用一點電)。臺獨在軍事上是一點希望也沒有。研製費約十億人民幣。(美國用5億美元)裝備費約20億人民幣,時間用五年 。
二. 試製能力更大的電磁推進裝置。發射更大的火箭助飛炮彈(250公斤),射程要達到衝繩美軍基地(700公裡)。總花費約50億人民幣。有了這個能力,美國要加入臺海前線空戰就會發現沒有可用的機場。時間用五年。
三. 試製能力更大的電磁推進裝置,用來發射短程飛彈。(2000公斤)先用電磁加速到3000米/秒,然後火箭點火,加速到6000米/秒。射程要達到關島和日本大多數地方(3000公裡)。有這個能力。美軍要幹預臺海、就會發現自己的海空後勤基地處於對方不間斷的飛彈攻擊中。
四. 試製能力更大的電磁推進裝置,用來發射中程(巡航)飛彈,用電磁發射裝置給M15(8000公斤)之類的中程(巡航)飛彈一個較大的初速然後火箭再點火。使原射程3000公裡左右的中程(巡航)飛彈的射程能達到美國。這樣美國就再也不能說中國只有20個可以達到美國的洲際飛彈了。
五. 試製更大能力的電磁推進裝置(30000公斤),用於航母作飛機短距彈射起飛
六. 進一步的發展可能是用電磁助推火箭,甚至是電磁助推太空梭進入太空。這樣中國進入太空的成本就會大大低於美國。如果在太空發生對抗,中國的天軍必定處於絕對優勢。
中國發展武器不要跟在美國人後面跑,要看準新技術的發展及時佔領最新技術制高點,進行跨越式的發展,這樣就使美國大量武器的投資失效了。比如二戰出現了航母,就使大量戰列艦投資貶值了。(黃金童2)
(中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