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市場中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參與磁製冷技術的製造。然而,由於磁性製冷由於其優於常規製冷系統的優勢而有望產生很高的需求,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將有許多廠商進入這一市場。
相比傳統蒸汽壓縮式製冷技術,室溫電磁製冷技術是一種基於材料物性(磁熱效應)的固態製冷方式,採用水等環保介質作為傳熱流體,具有零GWP(global warming potential)、零ODP(ozone depletion potential)、內稟高效、低噪音與低振動等特點,有望成為具有重要應用前景的製冷技術之一。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出具的《2020年全球及中國電磁製冷產業深度研究報告》顯示,全球電磁製冷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0.04億美元的商業化增長到2025年的1.5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高達到108.6%。
目前,全球市場中只有少數幾家公司參與磁製冷技術的製造。然而,由於磁性製冷由於其優於常規製冷系統的優勢而有望產生很高的需求,因此預計未來幾年將有許多廠商進入這一市場。根據主要回應,假設製冷系統的磁性製冷市場到2022年已經商業化,而空調系統的磁性製冷市場到2023年將實現商業化。
政府不斷出臺有關綠色技術的政策刺激了市場的增長
由於現有製冷技術對環境汙染較大,全球變暖問題是製冷和空調(RAC)行業面臨的主要挑戰之一。全球越來越關注減少汙染排放,尤其是對地球環境有害的氣體,已經產生了一些用於冷卻目的的替代來源的需求。歐盟和美國已經制定法律以降低當前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在2018年,EPA法規禁止包含氯氟烴(CFC)或氫氯氟烴(HCFC)或由其製造的氣霧劑產品,加壓分配器和泡沫產品。磁製冷提供了一種綠色冷卻技術,可使製造商減少碳足跡,因此在未來將在市場當中得到推廣。
製冷系統將在預測期內佔據磁製冷市場的最大市場規模
磁性製冷技術不使用製冷劑並且消耗較少的能量,因此在製冷市場具有巨大的潛力。此外,磁性製冷系統不需要大量維護,並且比傳統設備更安靜,產生的振動也更少。需求也可能由專注於製冷系統進入市場的參與者推動。許多國家正在集中精力淘汰對環境有害的製冷劑,例如氟氯烴。例如,作為《蒙特婁議定書》的締約國,美國必須逐步減少氟氯烴的消費和生產,並最終在2030年之前完全淘汰氟氯烴。此類舉措有望為製冷行業推廣環境友好型方案,從而為製冷行業提供機遇。
全球電磁製冷市場當中主要的競爭者包括:Ubiblue(法國)、海爾智能家居有限公司(中國)、Camfridge Ltd(英國)、美國宇航公司(美國)、VACUUMSCHMELZE GmbH&Co.KG(德國)、BASF SE(德國)、ERAMET(法國)、三星電子有限公司(韓國)、東芝公司(日本)、惠而浦公司(美國)、MagnoTherm Solutions(德國)、Millipore Sigma(美國)、通用工程與研究(美國)、KIRSCH(德國)、CCS SA(瑞士)、TCS Micropumps Ltd(英國)、Kiutra(德國)和Cemafroid(法國)是磁製冷市場中的幾個主要參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