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可夢粉絲應該知道,近幾作寶可夢正統作舞臺都以現實的國家或地區作為原型。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見到過英國寶可夢(劍/盾)、夏威夷寶可夢(日/月)和法國寶可夢(X/Y)了。
也許不少粉絲都有過「下一作寶可夢把我家鄉作為舞臺原型就好了」的想法,不過多數人也就停留在「想」的階段,而大觸就不一樣了。最近,澳大利亞一名藝術家,就真的創作了一套「澳洲寶可夢」的設定。
澳洲藝術家 @VivinArt 今年三月在社交媒體開了上圖這個玩笑。而隨著《寶可夢 劍/盾》情報的不斷披露,他心中的一團創作之火逐漸憋不住了,於是真的著手以澳大利亞為原型,創作了「Pokémon Yeah/Nah」的一系列設定。
遊戲的命名就挺有意思。「Yeah/Nah」來自澳大利亞的常見俚語,前者用於表示同意,而後者大概意思是「雖然我理解 / 同情你說的話,但我不贊同」。經過編輯部的一番討論,我們並沒有想到特別好的譯名。我們暫且先採用@箱子的翻譯《寶可夢 勁/遜》吧,大家有什麼好想法請在留言區分享一下~
基於澳洲大陸設計的「斯特萊亞地區」
《寶可夢 勁/遜》的舞臺「斯特萊亞」(Straya)地區,是一個遼闊而日照強烈的國度,還有一部分區域在南極圈內,右下角還有一個迷你紐西蘭。@VivinArt 表示,那塊迷你紐西蘭是遊戲通關後才能到達的區域。
雖然地形大不相同,但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真實澳大利亞的氣候景觀分布,比如中西部的荒漠景觀、東北部的雨林景觀、溼潤多雨的東南部。
遊戲是非線性的沙盒風格,玩家可以從四個城鎮中選擇一個作為出生點。北部的 Garawha 鎮是個農業小鎮,南部的 Boonborne 市則是一個總是雨紛紛的藝術之都;東部的 Eorapolis 市是個被一座大橋連接的離島大都會,而西部的 Wajiant 市則是個富饒的現代化礦業城市。
遊戲角色方面,@VivinArt 目前放出了男女主人公 Bruce 和 Shella,以及斯特萊亞地區的寶可夢收藏家。在之後,@VivinArt 還會創作斯特萊亞地區的道館館主和地區冠軍。
值得一提的是,@VivinkArt 還創作了「鱷魚先生」史蒂夫 · 厄文在遊戲中的形象。
史蒂夫 · 厄文是著名的澳大利亞環保人士、節目主持人,拍攝過許多鱷魚相關紀錄片,可以說是澳大利亞的代表人物。由於小時候經常看他的節目,史蒂夫與鱷魚的親密接觸成為了我的童年陰影之一。遺憾的是,他在 2006 年拍攝紀錄片時被短尾魟的有毒尾刺刺中心臟不幸身亡。
@VivinkArt 表示,史蒂夫是斯特萊亞地區寶可夢冠軍和寶可夢博士的絕佳人選。
這樣的御三家你們喜歡嗎?
接下來就是重頭戲了。斯特萊亞地區都有哪些獨特寶可夢呢?讓我們先從御三家開始。
御三家:草系
本作御三家的草系寶可夢是 Skippee,最終進化是草+格鬥屬性,靈感來源是袋鼠和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狩獵工具迴旋鏢。結合袋鼠的強壯形象,加上格鬥屬性似乎也相當合理。
Skippee 的尾巴其實是一個迴旋鏢,會隨著進化會變得越來越巨大。根據原住民故事改編的繪本《袋鼠尾巴是怎麼來的》同樣是靈感來源之一,有看過的朋友嗎?
二階段進化的配色參考了澳大利亞男足國家隊球衣顏色,不過從主黃配綠改成了主綠配黃。此外,在這個階段,迴旋鏢尾巴變得可拆卸了,能夠在戰鬥中投擲出去。
御三家:火系
御三家之一的火系寶可夢 Scorcht,二階段進化屬性是火+毒,原型是澳大利亞特有的赤腹伊澳蛇(Red-bellied black snake)。雖然它有毒,但赤腹伊澳蛇是澳大利亞人常見的寵物蛇之一,因為它很容易習慣圈養環境,變成寶可夢似乎也挺合理的。
Scorcht 及其進化總是一副睡不醒的樣子,像極了熬夜打機的你。說不定,它就是 @VivinkArt 在熬夜的時候想出來的。二階段進化的設計還參考了雪梨港灣大橋,對比一下身上的花紋,還真的挺像的。
御三家:水系
而御三家中的水系寶可夢 Pladdle,則是留著一頭「鯔魚頭」髮型的鴨嘴獸寶可夢,靈感來源是雪梨著名的邦迪海灘的救生員(Bondi Rescue)。它們經常在海灘作為救生員出現,還會提醒遊客們注意防曬。
頭上白斑的靈感來源是澳大利亞的防曬口號「Slip-Slop-Slap」,指「穿好衣服、塗好防曬霜、戴好遮陽帽」的防曬三步。該口號由當地的癌症協會在 80 年代提出,旨在提醒人們去沙灘遊玩時注意防曬,預防皮膚癌。
Pladdle 進化前尾巴可以充當救生圈讓人和寶可夢浮在水面,進化後則可以用作衝浪板。到了二階段進化,Bondiver 還能把尾巴像普通衝浪板那樣夾在腋下。
充滿澳洲風情的其它寶可夢
困擾當地人多年的入侵物種澳大利亞白䴉(Australian white ibis),也被設計成了寶可夢。進化之後變成令人毛骨悚然的 2 米高巨大蜘蛛,大概是意指入侵物種對當地生態環境的危害?(我腦補的
經過幾十年的落地生根,澳大利亞白䴉逐漸泛濫,近年來由於經常在城市到處翻垃圾覓食而被當地人稱為「垃圾鳥」。除了白䴉外,Ibin 的設計也融入了蜘蛛的元素,所以它有六隻腳,怪嚇人的。進化之後,就完全是蜘蛛的樣子了。
而下圖這隻粉色小驢,是斯特萊亞地區寶可夢中心的護士喬伊的搭檔寶可夢,永遠專注於救助其它寶可夢和人類。它的靈感來源,是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澳新聯軍在加裡波利之戰中的一個傳奇故事。
加裡波利之戰中,澳大利亞第三野戰救護隊的約翰 · 辛普森用驢子對傷兵展開救援,從槍林彈雨中救下了大量戰友。辛普森在戰火中犧牲後,「辛普森與他的驢」就成為了澳新軍團傳奇的一部分。在坎培拉的澳大利亞戰爭紀念館外,你還能找到紀念他的雕像。
與澳新聯軍相關的寶可夢還有一隻。Popia 及其進化的創作原型,是澳新聯軍用於紀念陣亡將士的虞美人花,設定上還參考了希臘神話中居於地獄的睡神「許普諾斯」(Hypnos)。我覺得它肯定會催眠粉,甚至還會食夢。
順便一提,二階段進化的 Eternance 挺有「老婆寶可夢」(waifumon)的潛質。
下面這隻寶可夢是惡系道館館主的王牌寶可夢,屬性是毒+惡,身上像噴漆一樣的毒液會在黑暗中發出螢光。其原型是澳大利亞巨蜥(Goanna),在澳洲原住民文化中,巨蜥在許多神話故事裡都有出現。
雖然 @VivinkArt 沒有明說,但從兜帽和噴漆一樣的毒液推斷,設計中應該是融入了街頭塗鴉文化。墨爾本有著非常濃厚的街頭塗鴉文化氛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塗鴉藝術家前往創作。去墨爾本旅行的話,一定要找到下圖這樣的角落拍一張照留念。
既然是澳大利亞寶可夢,怎麼能沒有考拉?不過,樹袋熊寶可夢已經在阿羅拉地區出現過,@VivinkArt 只好創作了一個不那麼可愛還挺嚇人的炸毛版本。來,認識一下惡系的 Dropbare,它是阿羅拉地區樹枕尾熊的遠房表親,原型當然也是澳大利亞特有的樹袋熊。
「鱷魚先生」都登場了,那肯定少不了鱷魚。Gomp 的原型就是澳大利亞常見的澳洲淡水鱷,@VivinkArt 為其設計了強而有力的顎,尾巴的纏繞設計能幫助其做出強有力的旋轉,也是參考了現實中鱷魚旋轉身體撕扯獵物的動作「死亡旋轉」。
下面這隻火+地面屬性的 Sandile,張嘴時會冒出小火苗,看起來像打火機。@VivinkArt 為其設計了與澳大利亞內陸和沙漠中灼熱的紅色沙子相匹配的色調。
最後是我最愛的電系寶可夢。Kirakira 藍色的背部以及斑點設計參考了星座,而整體設計的靈感來源是澳洲袋鼬,布滿白色斑點的深色背部和長尾巴是其特徵。澳大利亞的東袋鼬和北方袋鼬曾一度滅絕,現在科學家正從其它島嶼將其重新引進到澳洲大陸。
而除了上面提到這些,@VivinkArt 還創作了其它寶可夢,不過沒有太多說明,我也看不出具體的原型或參考元素,大家如果看出點什麼頭緒不妨在評論區分享一下。
不知道大家看到這裡有什麼感想,而我只覺得:好想到斯特萊亞地區冒險啊!目前 @VivinArt 承諾會放出的主人公概念設定和道館館主等內容還未公開,但我已經迫不及待想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