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獵人在小卡車上瞄準
銅版畫描述早期殖民者獵殺袋鼠的情景
如牛肉的袋鼠肉
繁衍過多的袋鼠毀壞草場
袋鼠吃草
法律規定只能射擊袋鼠頭部打「×」處
袋鼠獵人的「裝備」之一:四輪驅動「小卡車」
□黃欣
1
袋鼠的為害
袋鼠是澳洲標誌性動物,在澳洲大約有48個品種,廣為分布在澳洲的各個地區,從寒冷的塔斯曼尼亞到乾旱炎熱的北領地,從國家公園到城市近郊,都可以發現袋鼠的蹤影。
袋鼠沒有固定的繁殖生育周期,也就是它們能夠在全年任何時間進行繁殖。因此,在不受幹擾的情況下,袋鼠能夠在5年內數量翻4倍。在澳洲殖民之前,澳洲土地荒蕪,水源稀缺,樹木和草地很少,因此袋鼠的數量保持相對穩定。
但當澳洲殖民開始,白人大量開墾森林荒地,引入河水或挖掘地下水,改善灌溉和發展牧場,水源和牧草比以往豐富,袋鼠的生存條件大大改善。又因為農場主早期將野狗視作有害動物,大量投毒和槍殺,使到野狗數量大減。野狗是袋鼠的天敵,野狗減少直接導致袋鼠數量大幅度增加。
袋鼠是草食性動物,主要吃草、嫩葉和少量菌類。當樹林和郊野的植物滿足不了它們的需要時,它們就會破壞圍欄、入侵牧場,跟牛羊爭草吃。如不控制袋鼠數量,植物被袋鼠大量吞食,不但會破壞牧場,還會威脅其他草食類動物的生存。
袋鼠一般在晚上出現在農場,尤其喜歡羽扇豆,其次是大麥、小麥和燕麥。其中一個農場曾這樣記錄受損情況:羽扇豆被袋鼠吃了95%、燕麥被吃24%。更有農場主抱怨說,每年因為袋鼠的入侵,他的收入至少減少10%。「農場有水壩和牧草,袋鼠似乎知道哪裡有吃的,總是在夜晚光臨。等到人發現了,走出屋子時,袋鼠已經飛快地跳走。即使它們不偷吃,它們帶有利爪的後腿會在泥土挖出一個個小洞,破壞土層和植被。」
因為農業生產周期長,加上澳洲經常乾旱,使到農業脆弱,一旦失收,再遭到袋鼠破壞,農場主就損失慘重。
2
早期的袋鼠獵殺
袋鼠一直以來都是土著人和早期白人的捕獵動物之一,但當時並沒有任何措施去規範袋鼠的捕獵。
殖民初期,澳洲人喜歡採用「趕獵」的方式去捕殺袋鼠。一隊白人騎馬,帶上幾條獵狗和大量的槍枝火藥,將袋鼠從樹林中趕到預早設置好的圍欄裡,然後進行屠殺。槍手迅速射擊和上彈,有多少殺多少。六周的趕獵行動就可以殺掉16000隻袋鼠。在Mount Gambier地區,一年有40000隻袋鼠被用同樣的方法殺掉。
1877年昆士蘭州大旱,農村牧場的牧草幾乎乾死,而又受到袋鼠的入侵,使到農場主對袋鼠仇恨之至。昆士蘭政府於是通過一項法案,獎勵人們獵殺袋鼠,以袋鼠頭皮作數量統計,一張頭皮獎勵6便士。人們非常踴躍參加,光是在1878年就獵殺了10萬隻袋鼠,1879年獵殺了30萬隻袋鼠。
獵殺袋鼠非常殘忍和血腥。獵人採用平軟頭型子彈,射擊袋鼠身體任何一部分,都會在身體內產生蘑菇狀的爆炸,使到袋鼠受傷不能逃跑。然後獵人上去對其喉嚨補上一刀,將還沒完全斷氣的袋鼠進行剝頭皮,將頭皮用線穿好,掛在腰間的皮帶上。因為小袋鼠也當做成年袋鼠計錢,袋鼠媽媽口袋裡的小袋鼠會被扯出,扔進濃鹽水裡,再進行剝皮。每次獵殺行動完畢,獵人都會全身沾滿血水。獵人收集了大約2000張袋鼠頭皮後,就可以去袋鼠委員會換錢。
3
每年可獵殺袋鼠數量大約為200萬隻
這種無序的獵殺持續了十幾年,澳洲政府和人們慢慢開始明白,這種以農場利益為中心的屠殺雖然能夠一時減少袋鼠數量,可是不但費時費力,還會破壞生態。
由政府正式通過的袋鼠獵殺管理方案出現在30年前。這個管理方案規定,只有在可獵殺區域內持有牌照的人,才可對可獵殺品種按照法律規定去進行人道獵殺,其獵殺數量受到政府控制。
現今,袋鼠是澳洲的受保護動物,澳洲共有48種袋鼠品種,只有4種袋鼠(紅袋鼠、東部灰袋鼠、西部灰袋鼠、普通小袋鼠)和塔斯曼尼亞州內特有的兩種小袋鼠(貝內特袋鼠和塔斯曼尼亞沙袋鼠)是允許獵殺的。在國家公園和生態公園等受保護區內的袋鼠一律不能獵殺,只有在牧場和野外的袋鼠才允許獵殺。據統計,有99%被獵殺的袋鼠是在牧場內。
每年,每個州的政府都會派出直升機,輔助地面人員展開對袋鼠的數量統計,每年的數據逐漸形成一個統計模型,專家能夠根據模型預測出每年袋鼠的數量。
一般來說,每年可獵殺袋鼠的數量,大約在總數量的10%-15%。據專家研究所稱,即使獵殺量達到40%也不會影響袋鼠數量。目前袋鼠數量大約是2.5億隻,2001-2002年數量曾飆升至50億隻,隨後數量回落到正常水平。
可獵殺數量的預測,是根據每個地區的生態狀況和天氣條件等因素而分別進行,不受任何產業預測和市場需求的影響。例如在1981-1985年,澳洲大旱,新南威爾斯州的紅袋鼠、東部灰袋鼠和西部灰袋鼠的數量各下降了57%、72%和54%,相對應可獵殺數量也下降近似的幅度。隨後的1985-1987年,由於有利的天氣條件,三種袋鼠數量分別上升76%、233%和96%,可獵殺數量也增多。平均每年可獵殺袋鼠數量大約有200萬隻。
可獵殺數量一旦確定好,每個州的管理局就會發放有標號的塑料標示卡,不同的袋鼠有不同的顏色和代號。有資格證的獵人,每月有兩天能夠向管理局購買這些標示卡。在獵殺後,獵人要將卡別在袋鼠身上,這種標示卡一旦別上,就不能解除,以確保獵人不「偷龍轉鳳」。獵人每個月要向管理局報告已使用標示卡的數量,每一個卡在何時何地使用,標示卡對應的袋鼠種類、性別和體重。管理局嚴密監控每個地區標示卡的使用情況,以確保每個地區獵殺數量不超標。
自從獵殺袋鼠合法後,農場主可以與獵人合作,獵人在農場範圍內獵殺袋鼠,農場主也不需要另外僱人看守。維多利亞州的農場主表示,近十年內受到袋鼠的破壞減少,雖然時不時還是有闖入的袋鼠,可是損失很輕微。現今全澳洲的農場因袋鼠受到的經濟損失平均在1%-2%,最嚴重是2002年,但損失也只是5%左右。同時,被射殺的袋鼠可以作為資源出售,為不少牧場和袋鼠獵人帶來收入。
4
袋鼠獵人:要求有一槍擊中袋鼠頭部的能力
在澳洲,有人全職做袋鼠獵人,也有居住在郊野的人,周末去業餘獵殺袋鼠,幫補生計。
袋鼠獵人有分專門取袋鼠肉的獵人和專門取袋鼠皮毛的獵人。通常情況下,獵人會取得兩項資格,根據實際情況取肉或皮毛。
如果專門取肉,獵人要先向肉類管理部門註冊,需要遵守嚴格的肉類處理方法。在獵殺袋鼠後,獵人要將頭和四肢末端砍去,軀體不移取心、肝、肺,以待袋鼠肉工廠檢驗袋鼠是否健康。處理後的袋鼠一隻挨一隻地掛在車後面的架子上,然後趕在破曉前運到當地的冷凍庫。
如果是專獵皮毛,獵人要在當場將皮起了,肉要處理掉。這些肉因為沾染了泥土和灰塵,不能作食用肉。皮毛會集中運到倉庫,抹上鹽,緊緊地一塊疊一塊放置數周或數月,再作出售,加上處理皮毛通常需要使用機器,所以相比起來,大家還是願意專門取肉。這樣獵人每個早晨,當他們將袋鼠肉運到冷凍庫,就能夠馬上獲得現金。
袋鼠獵人的收穫不穩定,受天氣等影響,他們的收入時多時少,好的時候可以一年掙10萬澳元。
袋鼠獵人的職業向任何人開放,可是必須經歷重重考試和符合各項條件才能取得資格證。首先參加者先要通過一項射擊考試:100米射擊,派發五發子彈,五次射擊都要射中100米外的小型目標。這是因為,法律規定一律只能射擊袋鼠的頭部,這樣袋鼠才能立即死亡。
然後參加者必須參加由政府和高等教育機構認可的兩項培訓課程。一項課程是環境保護機構舉辦的基礎課程,課程內容包含法律法規、動物福利等;另一項課程是由農業部門舉辦的肉類衛生處理課程。最後他們要通過知識考試,才有資格成為袋鼠獵人。
袋鼠獵人必須擁有一整套「裝備」,包括四輪驅動的「小卡車」,車頭兩座,後面是一個特殊的架子,架子上是不鏽鋼鉤,用於掛袋鼠,車要配有大的水缸和洗手液,超高頻無線電甚至是GPS等。車的兩側窗邊要裝有託槍的架子,用於獵人瞄準射擊。車子要經過檢查、認證通過才能用於獵殺袋鼠。
獵人需要購買認可規格的來福槍和瞄準器,主要是點222、點223英寸和更大的點22/250英寸口徑的來福槍,其中後兩種口徑的槍最受獵人歡迎。
總共下來初期的投入費用可高達數萬澳元。
袋鼠獵人通常承包幾個大牧場,在牧場範圍內射擊袋鼠,或者深入到叢林曠野狩獵袋鼠。無論在哪裡,袋鼠獵人必須按照「人道獵殺袋鼠指導框架」進行獵殺。
獵人只能對站立的袋鼠進行射殺,要儘量一槍擊中頭部,不能射殺口袋裝著孩子的雌性袋鼠,確保擊中的袋鼠已經死亡後,才能射擊下一隻,每一隻射殺的袋鼠都要別上標示卡,對其數據進行記錄等等。袋鼠的獵殺被譽為「人道的獵殺」,這是因為袋鼠在它們的生活棲息地,以最少痛楚和折磨的方式被射殺。
因為袋鼠只生息在偏遠地區,所以袋鼠獵人常常要深入到內陸或沙漠地區,生活條件艱苦。袋鼠獵人在晚上作業,射擊袋鼠要全程在車上進行,射中袋鼠後下車對袋鼠進行處理。袋鼠獵人常常遇到各種問題,例如爆胎、車子陷在泥地無法移動,更嚴重的是被蛇或蜘蛛咬而中毒、被野豬襲擊、染病或傷口感染,最常見的危險是因疲勞駕駛而出事故。
5
袋鼠皮比牛皮堅韌度高
每天清晨,冷凍庫會統一將獵人送來的袋鼠送到政府認可的處理公司,進行剝皮、去骨、切肉和包裝。
袋鼠皮毛是重要的澳洲特產。袋鼠的毛順應其橫狀皮層平衡生長,皮層不含有汗腺和豎毛肌,不含有油脂,整片皮毛分布均勻而厚度相等。而我們所認為「堅韌」的牛皮,其紋理縱橫交錯,當撕扯時,牛皮有更多「破裂點」。經測試,袋鼠皮比牛皮堅韌度高出10%-40%。
袋鼠皮可以加工成為皮鞋、皮袋、錢包、皮手套、汽車皮椅、足球、橄欖球、手錶帶等等。其中不少足球鞋和賽車所用的手套特別選用袋鼠皮來製作,更加輕盈和耐用,更能抵禦暴曬、汗漬和泡水。
袋鼠肉是更為重要的產品,也是近年來越來越受歡迎的肉類,有50%的澳洲人嘗過袋鼠肉。袋鼠是野生動物,營養價值極高。袋鼠肉只含有2%的脂肪,不像一般紅肉那樣膽固醇偏高;更重要的是,袋鼠肉富含鐵質和蛋白質,含有較高的亞油酸,能夠幫助人體減少脂肪含量,是人們健康飲食的首選。
袋鼠肉製作簡單,像一般紅肉處理即可。有高級餐廳更以袋鼠肉為主打,炮製出醃製袋鼠肉片伴以牛油果醬,味道層次豐富;或者製作出美味的袋鼠肉眼排。此外,一份簡便可口的袋鼠肉三明治只售7澳元;用洋蔥和袋鼠肉做成肉丸,烤或炸後香味誘人。
近十年來,袋鼠製品和袋鼠肉受到更多人的認可,許多還出口到國外。現在,袋鼠產業的經濟效益每年超過2.7億澳元。
(來源: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