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2021-01-08 科學獵奇

根據澳大利亞政府2016年的統計,在本土約有4500萬隻袋鼠,而截止到2018年,澳大利亞的人口數量為2499.24萬,也就是說袋鼠的數量已經快達到了人口數量的2倍了。而且袋鼠在澳大利亞佔據了主要的生態位,它們經常出沒人類的住所,破壞人的財物,甚至是攻擊人,因此,無論是出於環境可持續發展的因素,還是對人威脅的因素,都應該控制袋鼠的數量。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如今的局面呢?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

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的泛濫?

袋鼠是澳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有三種被稱為「國寶」的動物,第一是樹袋熊,第二是鴨嘴獸,第三就是袋鼠了。作為有袋類的代表動物,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僅僅是從貨幣、國徽上就能看出。而恰恰是「國寶」的身份,讓袋鼠在澳大利亞可以自由的活動,盡情的跳躍,而這是澳大利亞袋鼠泛濫的原因之一。

其次,袋鼠是袋鼠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不過,我們常說的袋鼠通常是指體型較大的袋鼠種類,比如大赤袋鼠、大袋鼠等等。作為食草類的哺乳動物,袋鼠有著強壯的後肢以及粗壯的尾巴,而且袋鼠是出了名的「不要命」,因為在面對危險時,它們毫不退縮,勇往直前。如果說在其他大陸上,有這種「愣頭青」似的食草動物的話,早就被食肉動物們屠殺殆盡了。但是,袋鼠生活在澳大利亞,這是一個缺少能夠威脅到袋鼠的食肉動物的地方。

再加上澳大利亞的面積大,人口少,野生環境較多,所以,最終使得袋鼠的數量逐漸地擴大到了泛濫的地步。

什麼動物能夠制約袋鼠的數量?

其實,袋鼠的數量急劇增加是從20世紀開始的,這是因為早在20世紀以前,有食肉動物控制著袋鼠的數量。首先是袋獅,作為澳大利亞史上最大的食肉動物,袋獅從距今約200萬年前就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出現了。根據科學的研究發現,袋獅與袋熊這種食草動物的親緣關係非常的接近,再加上它缺少像其他食肉動物那樣適用於捕獵的犬齒,牙齒結構與食草動物相似,所以科學家認為袋獅是從食草的有袋類動物演化而來的。

雖然袋獅沒有尖利的犬齒,但是為了捕獵,它選擇了進化自己的門齒,所以,袋獅的門齒變得非常的鋒利,再加上它的門齒本就比較的粗壯,因此拿門齒來捕獵也絲毫不比犬齒差。並且,古生物學家根據其頭骨的建模推斷,它的咬合力能夠達到400公斤,超過了現存的獅虎,而袋獅的體長僅有1.5米左右,體重僅有120公斤左右,遠小於大型的獅虎。

袋獅在澳大利亞的土地上生存了約200萬年,它是在距今約4.6萬年前滅絕的,在這長達200萬年的歲月裡,袋獅顯然能夠控制袋鼠的數量。

其次是袋狼。袋狼比袋獅出現在澳大利亞的時間早了約200萬年,它們在距今約400萬年前就出現在了澳大利亞,而且根據袋狼的化石看,它們曾經遍布澳大利亞的各處。

從體型上看,袋狼沒有袋獅大,只有平均1.2米左右的體長以及25公斤左右的體重,雖然它的體型不是很大,但是它們的習性多以小群體的群居為主,而且能與袋獅同時期生存,並且在袋獅滅絕後,它們依然存在,就足以證明了它們的生存能力和捕獵能力。

袋狼的數量急劇減少是人類活動的原因,早在18世紀,袋狼因為被懷疑偷獵農戶的羊被大範圍的捕殺,之後,澳洲野狗成群的出現更是給了為數不多的袋狼當頭一棒。最終,在1936年,最後一隻袋狼在動物園死去,袋狼滅絕。

因此,從袋狼的生態位以及袋鼠在20世紀以前的數量趨於穩定看,袋狼確實抑制了袋鼠的種群數量。

最後就是澳洲野狗了。澳洲野狗並不是澳大利亞本土的動物,根據科學家的研究發現,澳洲野犬是在5000年前由東南亞地區的移民帶到澳大利亞的。因為,澳大利亞的生物的獨特性是早就形成的,而且澳洲野狗與東南亞地區野狗的基因非常相似。

之後,來到這裡的狗逐漸在野生環境下繁衍,形成了大群體,而且本就是狼馴化後的產物,它們在野生環境下,有了群居的習性,它們的出現直接搶佔了小群體活動的袋狼的生態位。在澳大利亞,幾乎沒有澳洲野狗不吃的動物,其中袋鼠就是它們的「家常便飯」。

但是,日益增加的澳洲野狗同樣也遭到了人們的大規模捕殺,以至於袋狼滅絕後,本應該站在食物鏈最頂端的澳洲野狗如今也成為了易危動物。

因此,無論是袋獅、袋狼還是澳洲野狗都能夠控制袋鼠的數量,只不過,袋獅早已經滅絕,而袋狼在人類捕殺和澳洲野狗的雙重打擊下也滅絕,最後澳洲野犬也被人捕殺成了保護動物。所以,目前沒有任何的動物能夠威脅到袋鼠。

總結

其實,澳大利亞的袋鼠泛濫完全是人為的原因,人對袋鼠的保護,對其他食肉動物的清剿,給了袋鼠足夠的生存空間,一旦生態鏈被破壞,這些動物自然就會泛濫,就像歐洲穴兔在澳大利亞泛濫一樣,也是人不吃,食肉動物不管造成的。

不過,如果非要在當下找出能夠控制袋鼠數量的動物,那一定就是人了。袋鼠見人不怕的性格,想要獵殺要比獵殺野狗輕鬆很多,不過,在澳大利亞,袋鼠是國寶,這就很尷尬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澳大利亞政府號召民眾吃國寶?因為澳洲的袋鼠不講武德
    ‬泛濫成災、下令吃鼠作為國寶,為什麼袋鼠這麼不令人待見呢?這是因為,在澳大利亞所處的大陸沒有食物鏈的頂端動物,能吃的動袋鼠的食肉動物在澳大利亞已經不存在,當然除了人類。但100萬隻不過是冰山一角,因為截止2017年澳大利亞統計的袋鼠多達5000萬隻!那麼是什麼,導致如此瘋狂的繁殖?對自然界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當一個地區的動物沒有天敵後,它就會肆無忌憚的瘋狂繁殖,尤其是身處的環境還是得天獨厚的優勢。澳洲自然環境可以說助推了袋鼠的繁殖,這個問題不但使袋鼠瘋狂繁殖也使得環境也有所惡化!
  • 澳大利亞的袋鼠為什麼喜歡打架?
    為什麼明明可以靠臉吃飯,偏偏要靠武力?大家都是成年袋鼠,成熟一點不好麼?憑藉這樣的下肢,想做出什麼傷害性的攻擊動作都不在話下。除非你有一雙仿生袋鼠靴,還可以試圖逃跑。仿生袋鼠靴,由美國人基希▪西摩發明。
  •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提到有袋類動物,人們首先會想到袋鼠和考拉。事實上,有袋類是屬於哺乳綱、有袋下綱(後獸下綱)的一個動物類群。
  • 澳大利亞的袋鼠和兔子泛濫成災,但是這並不是一件壞事
    說起澳大利亞,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最出名的不是它本身的發達國家的福利,資源,而是特別容易泛濫的野生動物了,似乎不管是什麼動物,只要是去了澳大利亞就可以稱王稱霸,為所欲為了。只有澳大利亞的人類陷入了水深火熱只中。
  • 為什麼袋鼠這麼萌,中國卻沒人養袋鼠?
    畢竟,澳大利亞的袋鼠都那麼多了,再不採取措施。恐怕整個國家都得是袋鼠,植被也會破壞的異常嚴重,而沒有人住的地方了。看到袋鼠肉的那一刻,估計很多寵主都會在心裡想:養不下那麼多袋鼠,出口活的過來,我們養啊!只是,不得不提的是,這麼萌的袋鼠,在我們中國是沒有人養的。
  • 澳大利亞袋鼠
    袋鼠(kangaroo)原產於澳大利亞大陸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部分地區。其中,有些種類為澳大利亞獨有。所有澳大利亞袋鼠,動物園和野生動物園裡的除外,都在野地裡生活。不同種類的袋鼠在澳大利亞各種不同的自然環境中生活,從涼性氣候的雨林和沙漠平原到熱帶地區。  袋鼠是食草動物,吃多種植物,有的還吃真菌類。
  • 旅遊:澳大利亞的袋鼠
    人們一提起澳大利亞,就會聯想起袋鼠。澳大利亞的袋鼠,與非洲的長頸鹿享有同等聲譽。當你搭乘澳大利亞國際航機時,可以看見飛機上就畫有一個奔跑著的袋鼠,這是這個國家的象徵。 袋鼠的英文叫「坎加魯」。據說,一七七零年英國航海家柯克船長探測澳大利亞東海岸,見到「跳躍前進」的怪動物,問土著人是什麼?土著人回答說:「坎加魯」,從此得名。其實,「坎加魯」是土著人語言「不知道」的意思! 袋鼠的種類有四十多種。其中大袋鼠和紅袋鼠比人還高。袋鼠在澳大利亞遍地可見。夜間在公路上開汽車,袋鼠見到燈光以為是敵人來襲擊,即從森林跳到公路,與汽車相撞,小汽車往往被撞翻。
  • 澳大利亞國徽動物:紅大袋鼠
    此外,「羅傑」跳躍時可以一步跨越9米,奔跑時速超過60公裡……  這種袋鼠顛覆了大多數人對袋鼠的印象,而它也有一個響亮的名字:「紅大袋鼠」——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兩種動物之一。  神奇的胚胎滯育能力  紅大袋鼠,又叫「紅袋鼠」「赤大袋鼠」或「大赤袋鼠」。它的命名十分形象,因為其外形的確又紅又大。
  •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前言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所知道的很多有袋的動物比如說袋鼠、考拉、袋獾……幾乎都生活在澳大利亞。大家有沒想過這是為什麼呢?小時候我對這種現象也特別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在澳大利亞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有口袋!以前看過生物裡面講過一些很淺顯的道理原因,但是並沒有真正的講出澳大利亞為什麼這些動物是有口袋?今天終於花了大半天查資料看書籍把它搞清楚,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 澳大利亞袋鼠欺負小朋友,孩子爸爸暴捶肌肉袋鼠大哥
    據英國LADbible網12月29日報導,聖誕節那天,家住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的米切爾·羅賓遜(Mitchell Robinson)一家,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節日。那天,來了一隻肌肉發達的袋鼠站在他們家門外,這隻袋鼠之前就在羅賓遜家前院遊蕩、挖洞。
  • 袋鼠正在摧毀澳大利亞?
    而在澳大利亞, 吃袋鼠確實是合法的; 這個國家, 的確會把自己國徽上的動物吃下肚。 澳大利亞超市裡的袋鼠肉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據統計, 每年有
  • 澳大利亞遭遇「袋鼠風暴」,坎培拉要被袋鼠攻陷了
    在物種豐富的澳大利亞,任何地方發現動物都不稀奇,但對澳大利亞人民來說,在家中後院、體育場上看到如此多的袋鼠也是一件稀奇事兒。但今年6、7月的澳大利亞乾燥少雨,動物保護區的植物越來越少,袋鼠們「餓得慌」。於是,他們「組團」湧入市區,來到花園、公園、體育場等地尋找它們最愛的綠草。袋鼠是食草動物,尤其喜歡矮小嫩綠離地面近的小草。
  • 吃袋鼠、吃鴯鶓,澳大利亞的國寶為什麼混的這麼慘
    雖然並不是所有國家的國寶都這麼誇張,但是你絕對想不到,澳大利亞的國寶是用來「吃」的。袋鼠和鴯鶓是被印在澳大利亞國徽中的兩種動物,尤其是袋鼠,幾乎已經成了澳大利亞的代表。袋鼠不會後退也象徵著澳大利亞是一個永遠邁步向前的國家。就這樣一種動物,每年在澳大利亞要有超過150萬隻被捕殺並送上餐桌,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 袋鼠正在摧毀澳大利亞?
    而在澳大利亞,吃袋鼠確實是合法的;這個國家,的確會把自己國徽上的動物吃下肚。澳大利亞超市裡的袋鼠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據統計,每年有4000噸袋鼠肉被吃掉,約等於500萬隻袋鼠。澳大利亞這麼吃袋鼠,不會把自家的「國寶」吃完嗎?並不會。
  • 澳大利亞真的是袋鼠遍地,都可以當寵物?
    袋鼠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它善良活潑為人喜愛據說澳大利亞的袋鼠很多,多到你有可能開車都會撞倒。它活潑聰慧,特別喜歡過馬路,經常會有司機來不及剎車而受傷。澳大利亞把袋鼠看作幸運的象徵,參加奧運會之類比較重要的活動總會戴著有袋滑鼠志的物品。
  • 去澳大利亞,看袋鼠和考拉
    大叔進一步解釋:整個澳大利亞有大約7000萬隻袋鼠,人口卻只有2800萬,你看,袋鼠數量不是人口數量的兩三倍嗎?但是,袋鼠體型大,絕大部分都是野生和放養的,怎麼敢跟人在城裡爭地盤呢?大部分都在野外,城裡一般是看不到的。尤其是雪梨這澳洲第一大城市,不會有袋鼠的生存空間,在我們後面要到的小城市裡,會有緣一見。第二座城市是凱恩斯,依然沒看到袋鼠和考拉。
  • 澳大利亞袋鼠肉產業不斷擴張遭動物保護者譴責
    人民網雪梨8月4日電作為澳大利亞動物的象徵,袋鼠不僅受到廣大遊客的喜愛,也因其獨具特色的肉質而受到一些食客的推崇。而一直以來對袋鼠的捕殺,也不斷引發澳大利亞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強烈抗議。據澳大利亞《布裡斯班時報》報導,袋鼠肉因其低脂、高鐵、風味獨特等特點而備受澳大利亞主廚和外國遊客青睞。據悉,澳大利亞有近60%的居民品嘗過袋鼠肉。很多澳大利亞畜牧業主重視開拓亞洲市場,拉動袋鼠肉的需求,這也被視為控制袋鼠泛濫成災的手段。
  • 憨萌袋鼠,澳大利亞國徽動物,為何成為餐桌上的菜餚?
    每當提到袋鼠,可能大家腦海裡首先想到的,就是袋鼠媽媽孕育袋鼠寶寶的有愛畫面。袋鼠因只會向前跳不能向後退而和鴯鶓一起,作為澳大利亞國徽上動物,可見袋鼠的重要性。但袋鼠突然出現在超市裡、在人們的飯桌上,這背後有許多秘密。
  • 澳大利亞人民對吃袋鼠居然這麼狂熱
    NO.734-袋鼠可以吃麼作者:雞腿周製圖:孫綠/ 校稿:貓斯圖/ 編輯:酸奶泡去澳大利亞旅遊的人經常懷揣著一個美麗的夢想——吃一口袋鼠肉。這種被標記在澳大利亞國徽上的動物,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基本就是澳大利亞國家的代表。然而澳大利亞人基本上都能沒什麼負罪感地大口吃這種作為國家標記的動物肉,這實在是非常弔詭的一幕。
  • 可愛的澳大利亞國寶—考拉與袋鼠(圖)
    據有關媒體透露,僅這場森林大火到目前為止,估計就燒死各類動物達五億多隻。這不免讓所有的人感到無比的心痛。現在就讓您跟隨我的鏡頭一起來了解認識一下澳大利亞國寶—考拉和袋鼠吧!極其可愛和呆萌的考拉考拉生活在澳大利亞,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考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