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2020-08-26 淦珩夢侃

我是一個勤勞的碼字小編請進來的看官老爺們點點關注!這對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前言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我們所知道的很多有袋的動物比如說袋鼠、考拉、袋獾……幾乎都生活在澳大利亞。大家有沒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小時候我對這種現象也特別感興趣因為我覺得在澳大利亞幾乎所有的動物都可以有口袋!以前看過生物裡面講過一些很淺顯的道理原因,但是並沒有真正的講出澳大利亞為什麼這些動物是有口袋?今天終於花了大半天查資料看書籍把它搞清楚,在這裡和大家分享!

圖·袋鼠

最根本的原因是澳大利亞本土的生物(有袋生物)的進化還沒有徹底完成!

這裡我們先來看看生物的進化過程,自然科學界對生物的進化大體有兩種:

第一種生物以物種為界限,各自獨立的發育進化。由低級到高級。

舉個簡單的例子:哺乳動物就是哺乳動物,只不過是由小型的哺乳動物進化成大型的哺乳動物;低級的哺乳都進化成高級的哺乳動物;低智商的哺乳動物進化成高智商的哺乳動物;這種學說有很長一段時間統治自然科學界。

但隨著科學越來越進步,這種學說越來越不能解釋一些現象,比如在地球的歷史上有一段時間是沒有陸地的只有水,那哺乳動物又應該怎麼生活?是不是應該滅絕?那現在的哺乳動物又是怎麼來的?

圖·經典生物樹

第二種生物的起源是一致的,並且進化方向也是一致的,只是在進化的過程當中不斷地衍生出特別物種,沒有衍生的保留原始形態,有衍生的進化出更高級形態,不適應環境的自然淘汰。這種是我個人比較贊同的一種科學解說。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隨著科學的進步我們發現有DNA這種遺傳物質的存在,無論是單細胞動物還是植物動物,DNA的物質是相同的。只是DNA的數量或者排序不一樣。DNA成為生物的遺傳密碼!

圖·生物進化螺線圖

這種說法下你就可以看出哺乳動物也是由爬行動物不斷進化而來,有乳溝的動物進化成有乳頭的動物,有袋動物進化成無袋動物。

圖·鴨嘴獸

解說完了生物的進化理論我們知道了有袋動物存在的生物依據,那我們就要解說有袋動物為什麼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亞的地理原因。

現在地理上普遍存在和承認大陸漂移學說。換句話說就是在億萬年現在的七大洲陸地是合併在一起的,由於地殼的運動和海洋漂流的作用,分裂成了七個獨立的大洲。

圖·原始大陸簡圖

在有一段時間裡,在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幾乎都是有袋的。除了袋鼠、樹袋、熊袋獾……這些現有的動物,還有袋狼、袋獅……它們都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但隨著大陸不斷的漂移,中間有海洋分割開來。這樣各大洲就開始有了各自的有袋動物,比如說南美洲現在還有負鼠這樣的有袋動物。

圖·現在的地球大陸分布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有袋動物保留下來了?

1.澳大利亞在很長一段時間上並沒有原始人居住,所以有袋動物沒有遭到人類的殺戮,得到長時間的保護。

圖·袋狼

2.自然選擇的結果,由於在澳大利亞本土的食肉動物很多也是有袋動物,有口袋的動物往往行動都比無袋慢,但我們知道自然界當中的食肉動物通常情況下要比食草動物運動快速才能夠生存下來。那都是有袋動物的話食肉動物就不佔優勢了被自然淘汰。比如說袋狼、袋獅……

圖·袋獾

3.現在的澳大利亞政府對有袋動物還是作為獨有動物進行保護樹袋熊還被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

圖·樹袋熊(考拉)

4.由於天敵的缺少和國家的保護,有袋動物得到了大量的繁殖,這些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有袋動物也逐漸在澳大利亞停止了進化,被保留下來。

結語

生物的歷史也是相當的有趣,而且任意學科都不是獨立開來的生物地理歷史都是有重合性和趣味性。關注淦珩讀歷史給你講更多不一樣的歷史!

文/淦珩 圖/網絡

參考文獻

《物種起源》

《澳大利亞圖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為什麼澳大利亞有那麼多的動物是有袋的?比如袋鼠、考拉…… 提到有袋類動物,人們首先會想到袋鼠和考拉。事實上,有袋類是屬於哺乳綱、有袋下綱(後獸下綱)的一個動物類群。
  • 澳大利亞大陸為什麼擁有這麼多有袋類動物?
    據統計,澳大利亞大陸上共生活著240多種有袋動物,而在其他地方,這種動物卻並不多見。是什麼原因,讓有袋類動物十分青睞澳大利亞大陸呢?考拉,而這兩種動物也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的國寶級動物。然而隨著新生代的來臨,有胎盤類開始呈現出更加強勁的進化趨勢,它們比起有袋類動物在生存競爭中更有利,因此不容易成為肉食類動物的不是對象。隨著時間的發展,有袋類動物便逐漸在亞洲、歐洲和非洲大陸所絕跡。現代,有袋類動物主要則主要生活在與世隔絕的澳大利亞大陸上。
  • 可愛的澳大利亞國寶—考拉與袋鼠(圖)
    據有關媒體透露,僅這場森林大火到目前為止,估計就燒死各類動物達五億多隻。這不免讓所有的人感到無比的心痛。現在就讓您跟隨我的鏡頭一起來了解認識一下澳大利亞國寶—考拉和袋鼠吧!極其可愛和呆萌的考拉考拉生活在澳大利亞,既是澳大利亞的國寶,又是澳大利亞奇特的珍貴原始樹棲動物,屬哺乳類中的有袋目考拉科。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動物在其他大洲沒有出現?比如鴨嘴獸、考拉?
    澳洲有袋動物沒有出現在其他大洲,因為海洋隔離了澳洲大陸。澳洲的動物獨立演化,與其他大洲動物都不同。我們先來看澳洲大陸和其它大陸之間的生物分界線,華萊士線。再說分界線怎麼形成的,澳洲動物為什麼會跟其他地方的動物不一樣。
  • 去澳大利亞,看袋鼠和考拉
    滿眼望去,藍天白雲,高樓大廈,綠樹草坪,大海遊艇,卻不見傳說中的袋鼠和考拉,一隻都沒有。到底有沒有呢?導遊大叔肯定地說:「有!很多!在澳大利亞,袋鼠比人還要多很多,有可能比中國的老鼠還要多,但是在雪梨看不到!」我們這個團裡,大都是中老年人,孩子就我們家的兩個。一聽到袋鼠的話題,倆孩子最感興趣,追著導遊問。
  • 同樣是有袋類動物,為什麼袋鼠的口袋開口朝前,袋熊卻朝後呢
    導語:同樣是有袋類動物,為什麼袋鼠的口袋開口朝前,袋熊卻朝後呢?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要說澳大利亞有什麼動物,相信很多人脫口就是袋鼠、考拉、長頸鹿,其中,袋鼠的育兒袋向來為人們所驚奇,很多人至今都不肯相信,世界上真的有生物會在身上自然長出一個口袋嗎?不要懷疑,袋鼠真的有袋,而且世界上有袋類的動物並不只有袋鼠這一種,澳大利亞的袋熊,同樣身上有個口袋。袋熊是一種體形粗壯得像熊一樣,臉卻像老鼠的哺乳動物。
  • 為什麼澳洲會出現像袋鼠這樣的有袋動物?
    其他大陸的哺乳類幾乎都沒有育兒袋,唯獨澳洲的哺乳類,演化出了育兒袋,除了我們常見的袋鼠外,還有:考拉、袋熊、袋狼等。據研究發現,澳洲的有袋類生物超過250多種,這些有袋類生物在澳洲佔據著主要生態位,然而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有袋類生物,這是為什麼呢?澳大利亞的環境和其他大陸有什麼不同嗎?
  • 袋鼠為什麼會在澳大利亞泛濫?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
    那麼,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如今的局面呢?有什麼動物可以制約袋鼠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是什麼造成了澳大利亞袋鼠的泛濫?袋鼠是澳洲獨有的哺乳動物,在澳大利亞有三種被稱為「國寶」的動物,第一是樹袋熊,第二是鴨嘴獸,第三就是袋鼠了。作為有袋類的代表動物,袋鼠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僅僅是從貨幣、國徽上就能看出。
  • 考拉與袋鼠作文
    考拉與袋鼠作文  考拉與袋鼠我期盼已久的一天終於開始了,今天,我們要去看澳大利亞的特有動物——考拉和袋鼠。這是什麼動物,我怎麼從來沒有見到過呀?」我感到很奇怪。後來,老師告訴了我,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考拉呀!
  • 有袋類動物可不止袋鼠,一起來看看這個特殊的大家族吧。
    有袋類動物,是一類特殊的哺乳動物,它們僅生存於澳洲,其特徵是有著獨特的育兒袋,這在全世界動物當中是絕無僅有的。有袋類動物非常奇怪,它們沒有發育完全的胎盤,所有的寶寶都是早產出生,自它們從母體中分娩出後,就直接待在育兒袋中發育成長。
  • 澳大利亞有袋動物演化史:會不會進化出"袋人"?
    ,比如袋鼠、樹袋熊、袋食蟻獸、袋獾等等,那麼澳大利亞人會不會有一天也進化出育兒袋呢?這就好像人類的早產兒被放進保育箱內精心呵護一樣,也就是說有袋類動物都是早產兒。那麼奇怪了,為什麼有袋類動物都生活在澳大利亞呢?為什麼澳大利亞的胎盤生哺乳動物種類非常少呢?這難道是因為「生於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那天天吃澳洲牛肉、澳洲麵包,喝澳洲水長大的澳大利亞人會不會有一天也進化出育兒袋呢?那女生們倒是可以免受十月懷胎的痛苦了!
  • 澳大利亞深度遊:餵袋鼠,打卡雪梨歌劇院,只有一個地方能抱考拉
    不過,作為重慶人的旅遊產品,我真的很喜歡澳大利亞,特別是上一次澳大利亞之行,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驚喜。當你去澳大利亞時,有兩種動物必須參觀。考拉和袋鼠是澳大利亞的象徵。尤其是考拉,因為它的數量非常少,所以它和中國的大熊貓一樣受到關注。在澳大利亞,親自抱著考拉並與它們合影是最有特色的項目。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考拉不可能在澳大利亞各地舉行。在昆士蘭飼養考拉是合法的。
  • 澳大利亞人這麼喜歡考拉,為什麼它沒有出現在澳大利亞的國徽上?
    澳大利亞的國獸是袋鼠,國鳥是鴯鶓(非官方),而國寶沒有明確規定,袋鼠、鴯鶓、考拉、鴨嘴獸都可以視為澳大利亞的國寶。可以代表國家價值的東西都可以視為國寶,比如著名人物、文物、建築、技藝、地理事物、動植物等均可視為國寶,而且國寶通常不止一個。
  • 澳大利亞的動物都有什麼地方特色?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奇特狀況?
    這並不是誇張的說法,作為考拉重點保護區域的新南威爾斯州已經有至少三分之一的考拉被大火燒死,整個國家有數以億計的動物死於火災,甚至有很多分布區域狹窄的野生動物可能已經滅絕,例如山袋貂Burramys parvus和幾種吸蜜鳥科物種。網上還有很多袋鼠和考拉在火災中奔逃和喪生的照片,讓人看著十分揪心,也很心疼這些走投無路的、絕望的動物。
  • 作為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為什麼沒有我國的國寶大熊貓有名?
    可不是每一個動物都像大熊貓一樣,當成掌上明珠一樣來飼養的。那這大熊貓在世界上是有多出名呢?,我們可以看一看各國爭先恐後地向我們租借這大熊貓的報導。關於樹袋熊的事,大家估計知道的也不多。所以,在澳大利亞大火中,樹袋熊也跟隨火勢而高調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自去年10月以來,澳大利亞東部的森林大火似乎從未停止過它的步伐,數千平方公裡的森林被燒成灰燼,而那正是澳大利亞國寶考拉的棲息地。
  • 考拉,澳大利亞的國寶小可愛,竟然是靠吃「屎」長大的
    考拉,我們雖然很多沒見過但是基本上都聽過,學名是叫樹袋熊,是袋鼠目(雙門齒目),樹袋熊科,樹袋熊屬,樹袋熊種的一種動物,折磨繞嘴,說這麼繞嘴,你有沒有忽略一個重點?考拉是袋鼠目。難道看起來蠢萌呆滯的考拉和喜歡蹦蹦跳、身材壯碩的袋鼠是有著什麼遠方親戚?
  • 不止袋鼠考拉,澳大利亞還有很多神奇寶貝
    雖然看起來只是一片幹得發紅的荒漠,澳大利亞依舊有著不容小視的生物多樣性,且由於長期孤立,大部分都是驕傲的特有種。不需要刻意去動物監獄裡打卡,只要夠細心,你就有機會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它們嬉戲覓食,繁衍生死。
  • 這個心形島上的超萌有袋類動物大盤點,我大考拉居然排不上號?
    許多獨特的動物在與世隔絕的環境中獨自默默演化,沒有受到外來物種的影響——特別是,世界上最萌的野生動物團隊沒有之一,有袋類動物!有些有袋類動物甚至只生活在塔斯馬尼亞! 在塔斯馬尼亞, 我們到底能夠看到多少有袋類動物? 它們到底有多可愛?
  • 澳大利亞,除了袋鼠和考拉,你還知道哪些好玩的景點?
    澳大利亞,除了袋鼠和考拉,你還知道哪些好玩的景點?提起澳大利亞,就會想到肌肉發達的袋鼠和萌萌懶懶的考拉,還有冬季比較流行的毛線毛衣和棉鞋。澳大利亞因其它的國土面積覆蓋整個大陸,因此也被稱為「澳洲」,廣袤的土地擁有著許多獨特的自然景觀和動植物,是一個多元文化集於一體的國家。當我們在冬天瑟瑟發抖的時候,南半球的澳大利亞卻是炎炎的夏季,如果我們在冬季來一次澳大利亞之旅,該是多麼溫暖的旅程呀!那麼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下面小編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下!大堡礁。
  • 澳洲為什麼是有袋動物的天堂,幾乎所有的有袋動物都生活在這裡!
    距今4500萬年~3800萬年前,澳大利亞與其他大陸因漂移逐漸隔離開,隨之離開的哺乳動物只有有袋類動物。這些動物在這塊孤立的大陸上經歷漫長的演化,最終成為獨特的種群,而澳大利亞也成為有袋類動物的樂土。包括袋獅在內的有袋類動物,以及另一種同樣奇特的哺乳動物——單孔類哺乳動物,都是澳大利亞的獨特物種。有袋類動物除了袋獅,還有袋鼠、樹袋熊等,這類哺乳動物擁有哺育幼崽的育兒袋。單孔類哺乳動物包括鴨嘴獸、針鼴等,它們在後代繁殖方面最大的特性是卵生(絕大多數哺乳動物都是胎生)。澳大利亞為什麼會成為有袋類動物的樂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