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以後,許褚為什麼殺死許攸

2021-01-07 佳寧說歷史

「官渡之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曹操以不足2萬的兵力對戰袁紹10餘萬的兵力,最後曹操卻反敗為勝,官渡之戰的勝利為曹操統一北方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官渡之戰之所以會勝利,這裡面有幾個人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他們分別是荀彧,許攸,劉曄,是這三個人幫曹操扭轉了局面,我們現在重點要說的是這三個人中的其中一個,許攸。

許攸本是袁紹的謀士,許攸之所以會叛變袁紹轉頭曹操,源於袁紹和曹操兩軍僵持不下之時,作為謀士的許攸也是急火攻心,於是他就心急火燎的向主公袁紹獻計策,讓袁紹從另外的道路偷襲許昌,將曹操手中的王牌漢獻帝接走,斷了曹操的後路,這麼一來,曹操就會瞬間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絕對優勢。

然後再反過來調頭和曹操對打,時間一長,曹操必定會因糧草不濟而投降,不知為什麼這麼一條看似天衣無縫的絕妙好計,袁紹卻沒有採用。袁紹的做法讓許攸憤恨不已。但是這也不至於他背叛袁袁紹啊。 許攸之所以背叛袁紹,那是因為許攸的一家老小被袁紹收押當了人質。

《三國志》記載:審配許攸家不法,收其妻子,攸怒叛紹。

許攸的家人被袁紹收押,再加上以前的種種。讓許攸對袁紹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於是轉投曹操。 許攸的家人被收押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曹操聽說許攸要來,高興的手舞足蹈,沒來的急穿鞋,赤腳跑出去迎接。曹操是一個愛才之人,他恨不得周圍所有的聰明人都為自己所用,那時候曹操正是用人之際,許攸要來他高興的不能自己。

許攸投靠了曹操之後,馬上就告訴新主人曹操說,他之前告訴袁紹偷襲許昌之計,沒有被袁紹採納,曹操聽完,頓時對許有佩服的五體投地,因為這是一條釜底抽薪的絕妙好計,袁紹幸虧沒有用,否則自己將一敗塗地。

曹操虔誠的向許攸討教徵討袁紹的方法,許攸建議曹操想辦法燒掉袁紹的糧草,這樣袁紹支撐不了幾天必敗無疑。曹操聽完許攸的計策也是拍手稱快,然後火速命令下人,偽裝成袁軍去燒掉袁紹的糧草,結果袁紹的糧草真的就變成了灰燼 。於是,曹操乘勝追擊,一舉擊敗袁紹的10萬大軍,取得了官渡之戰的最後勝利。 官渡之戰大獲全勝以後,許優就開始以功臣自居,居功自傲。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裡,對所有人都狂妄無理。

有一天許又在城門外碰到了許褚,他先是在許褚面前自我炫耀一番,說官渡之戰完全就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要是沒有他官渡之戰不可能勝利。許褚聽後,立即反駁他,誰知道這時候得意忘形的許攸竟然勃然大怒,並且大罵許褚不識抬舉,徐褚不吃他這一套,於是拔劍將其殺死。 許褚殺了許攸之後,戰戰兢兢的來到曹操面前,他本以為曹操會重罰於他,因為他知道曹操是個愛才之人,殺了他的一個謀臣,罪過有點大。

但是讓許褚感到意外的是,曹操並沒有過多的責怪於他,起碼沒殺他的頭,從這點看出許優早已經得罪曹操,官渡之戰以後,許攸居功自傲,竟然在私下裡多次喊曹操小名「曹阿瞞」這樣曹操很不爽。

許攸這麼做,曹操覺得許攸明顯就是看不起他。 許攸之所以會這樣,完全是因為他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地位,荀彧比他厲害,但是在曹操面前還不是戰戰兢兢,許攸情商有點低,照現在的話說就是太高調了他的去世,完全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

相關焦點

  • 官渡之戰許攸勸袁紹進攻許都,袁紹不聽,如果聽了會改寫歷史?
    ——車爾尼雪夫斯基(俄)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2060字,閱讀約5分鐘官渡之戰之前,袁紹控制了北方四州,實際上曹操也控制了中原四州,袁紹本想拉攏劉表和張繡一起攻打曹操,但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投靠了曹操,而劉表只是坐而論道的客人,沒有起到牽制曹操的作用。
  • 許攸投靠曹操後,曹操對許攸態度,是詭譎矇騙,還是精細機警?
    於是便附到許攸的耳邊說:「軍中止有此月之糧。」攸大聲說:「休瞞我!糧已盡矣!」曹操十分驚訝地說:「何以知之?」許攸便拿出曹操催糧的書信說:「此書何人所寫?」曹操驚奇地問道:「何處得之?」於是許攸將事情的全部經過告訴了曹操。曹操按許攸所獻之計,成功地燒了袁紹屯在烏巢的軍糧。
  • 官渡之戰中,袁紹如果聽取了田豐的建議,曹操還有勝算嗎?
    官渡之戰,田豐的策略是左右進攻,曹操救左,我則攻右,救右則攻左。袁紹人馬遠多於曹操,而曹操還要四處防守。公元200年曹操親徵劉備,田豐立改變原來策略向袁紹建議立馬攻擊曹操後方,可是袁紹根本沒有聽。戰時的消耗是平時的十倍,更容易拖垮曹操。沮授田豐不這樣做還是因為袁紹太遲疑了,而且又自大。
  • 國歷史:曹操以弱勝強贏得官渡之戰,得多加感謝這2個人
    三國歷史:曹操以弱勝強贏得官渡之戰,得多加感謝這2個人歷史上的三國可謂是精彩紛呈,各種大小不一的戰爭可謂是層出不窮,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莫過於當時的「三大戰役」。這裡面的每場可以說都是極其重要的,不僅改變了當時勢力分布的局面,還決定了接下來天下的走勢。
  • 如果馬超與許褚死戰,誰能夠活下來?答案就在書中!
    渭南之戰是馬超的封神之戰。在此戰中,馬超不三合(毛本為二十合)擊敗張郃,八九合擊敗于禁,不數合刺死李通。進而揮兵大進,曹操左右將佐抵敵不住,各自慌忙逃生。馬超引百餘騎,直入中軍去捉曹操,殺得曹操棄袍割髯、裹布包頸而逃。在曹洪奮力救主,以及夏侯淵率軍趕到的情況下,馬超怕獨自一人會遭暗算,遂拔馬而走。 馬超一戰而威震曹營,曹軍將士大多聞風喪膽,不敢與之爭鋒。唯有一人不服,揚言來日必擒馬超。
  • 此人首創一成語,逼反了張郃,改變官渡之戰結局
    原文如下: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
  • 三國演義八大事件:第一名桃園結義,第五名官渡之戰
    第一件:桃園結義  為什麼首先說這件事情呢?因為這個事件開拓了三國的故事,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結義,並且踏上了興復漢室的責任,最後建立了西蜀,並且在三國演義的劇情裡面,這三個人也成了主角。  第三件:官渡之戰  曹操軍與袁紹兩軍對峙於官渡。曹操兵力僅有數萬,而袁紹軍號稱百萬。關鍵時刻,袁紹軍師許攸因小事被袁紹責罰而叛逃曹營,獻計曹操奇襲袁紹糧倉烏巢。曹操依計而行,燒了袁紹糧倉,繼而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此戰過後,袁紹病死,其三子爭權,被曹操逐一擊破,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成為中原的霸主。
  • 三國殺:官渡之戰開啟,淳于瓊屯糧要先打,劉曄的霹靂車不能小看
    文:小胖4399三國殺更新了一個新模式:官渡之戰。在這個模式中,玩家可以感受到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之間的戰鬥,三國殺可以說是把那個時候大多數人物、事件等都複製出來了,玩家可以在遊戲中了解官渡之戰。今天小胖就給大家說一下4399三國殺官渡之戰的玩法。
  • 許褚為曹操出生入死,數十年死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讓人感到心寒
    儀者,許褚之子,有功王室,猶不原貸。諸軍聞之位於某地的曹操像正在與盜賊大戰之際,忽然一頭牛衝入了兩軍之間,許褚打算用自己的武力嚇退強盜,於是他一把抓住牛尾,向後連退數十步,盜賊看到許褚的實力如此驚人,紛紛嚇的不戰而逃,從此以後,許褚的名聲也漸漸大了起來。
  • 袁紹為何失去官渡之戰的有利優勢?易中天: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袁紹為何會失去官渡之戰的有利優勢?易中天: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想要有高遠的格局,就必須在時事當中看到自己的未來,適時的調整自己的方向。沮授雖然在官渡之戰前一直都知道曹操的實力遠遠不如袁紹,沮授卻能告訴袁紹想要勝過曹操是一件難度相當大的事情。沮授預測官渡之戰後自身難保。沮授和郭嘉一樣早就預料到了,袁紹的自身無法抵擋得了曹操的智慧。就算這樣子沮授為什麼不直接向郭嘉一樣投靠曹操呢?曾經的曹操願意放下一切戒備歡迎關羽,為何卻容不下沮授。其實原因非常的簡單,就如當初時的越王勾踐,不忍心放走範蠡。
  • 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赤壁戰敗為何對曹操影響不大?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兩場關鍵的大決戰,有意思的是兩場戰役都是以弱勝強。官渡之戰2年後袁紹病死,7年後袁家勢力徹底被曹操清除,曹操統一了北方。官渡戰敗讓袁紹身敗名裂,成了易中天口中漂亮的草包,然而赤壁戰敗對曹操的影響卻並不大,這是為什麼呢?
  • 《三國機密》袁紹第一寵臣,逼走許攸,怒懟曹操,呵斥劊子手
    袁紹消滅了公孫瓚以後,挑選精兵良將,準備攻打許都,審配覺得以袁紹的實力收拾曹操那簡直是輕鬆加愉快,結果給袁紹說了一通,袁紹大喜,讓他留守鄴城,自己就領兵去了。司馬懿正值官渡決戰之際,袁紹的另一謀臣許攸的家屬犯事,審配毫不客氣的收拾,許攸一氣之下投奔了曹操,後面的事情,咱們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