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中發現了生命體!科學家: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線索

2021-01-12 寰宇科學新觀察

最近,一組科學家在日本海域研究那裡的可燃冰,驚奇地發現可燃冰中的微觀氣泡中存在生命體。

在詳細了解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前,先介紹一個概念——微生境。在環境生態學中,微生境指的是一種對微小生物體的特殊生態環境。例如寸草不生的荒漠中的一塊綠地,沙漠就是一個大的生物群系,而那塊小小的綠地就是一個適合某種生物生長的微生境。

而這些可燃冰中的微觀氣泡就是一個適合微生物生長的微生境。但是,你能想像,這麼小的一個空間居然能作為一個微生境的存在嗎?這些微小的生命就生存在深海裡被高度壓縮和冰凍的可燃氣體氣泡中。更重要的是,這個發現提供了一個誘人的線索——能夠解釋其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這些微小的氣泡分散在巨大的水下水合物中,稱為「可燃冰」或甲烷水合物,當冰在其分子結構中捕獲甲烷時形成。在自然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這些微生境的發現。這源於日本明治大學的松本龍子教授(Professor Ryo Matsumoto)領導的一個更大的項目,該項目正在研究甲烷水合物作為一種能源,與傳統化石燃料相比,它排放的廢碳是否更少。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格倫·T·施耐德博士(Dr.Glen T.Snyder)在一次實驗中,打算熔化水合物來研究甲烷氣體,這時他注意到一種不尋常的粉末,這種粉末由具有神秘暗核的微觀球體組成。隨後,他著手召集一群志同道合的科學家進行進一步調查。

利用阿伯丁大學首創的適合小樣本量的分析技術,該大學地球科學學院的史蒂芬·鮑登博士(Dr. Stephen Bowden)能夠證明,甲烷水合物內的微環境正在降解石油。鮑登博士說:「結合我的同事收集的其他證據,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在極高的壓力下,只有重油和鹹水作為食物來源,這些處在如此極端的環境下的生命依然繁榮昌盛,留下了印記。」

斯奈德博士接著說:「眾所周知,『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是微生物降解海底有機物而形成的。但我們從未預料到的是,微生物會繼續生長並產生這些球狀體,它們一直被隔離在冰冷黑暗的鹽水和石油中。」它們確實給寒冷陰暗的地方帶來了積極的生命的運轉,並開啟了其他星球上生命存在的誘人線索。

鮑登博士補充道:「這肯定會改變我對事物的看法。如果它們有冰和一點熱量,那麼所有行星系統邊緣的寒冷行星都可能擁有微小的微生境,微生物會建造自己的「死亡之星」,形成自己的微小大氣和生態系統,正如我們在這裡發現的那樣。」

這些微小的生命如此頑強,也許我們只需在火星或木衛二等星球上找到同樣的「可燃冰」,我們就能找到同樣的微生境,還有裡面的微生物,進而通過它們來揭示外星生命的發展歷史了。而且,我們的地球或許不再是「孤獨星球」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相關焦點

  • 首個外星生命將被找到,它可能在金星上,科學家在這發現磷化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三體-小遙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只有地球孕育出了智慧生命體,而其他行星甚至它們的衛星上,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生命存在的跡象。這並沒有影響科學家繼續探索,幸運的是,他們終於在最近找到了相關線索。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因為這裡與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然而人們往往會忽略一個重要的信息——金星同樣處於宜居帶附近。根據最新消息,天文學家通過先進的觀測儀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氣體,它就是磷化氫。
  • 金星有生命?發現大氣層有磷化氫,是尋找外星生命最重要的線索
    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phosphine)的蹤跡,這種氣體在地球上被歸因於生物體。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表示,這是尋找外星生命「迄今最重要發現」。金星的環境非常嚴峻,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00度以上。
  • 外星生命的線索?火星南極發現三個冰下湖泊 或已有數十億年歷史
    外星生命的線索?「雖然今天地表上的水不可能保持穩定,但新的結果顯示了一種可能性,即整個古代湖泊系統可能存在於地下,可能有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的歷史。」「它們將是尋找火星上生命跡象的理想地點,儘管很難到達。」
  • 外星生命線索?研究表明,這類外星行星更有可能孕育生命!
    人類一直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方向上不遺餘力地探索,奈何技術以及運氣有限,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沒有任何頭緒。而且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塵土飛揚的外星行星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孕育生命。什麼是「塵土飛揚」呢?簡單來講,就是「塵埃」,研究外星世界潛在可居住性的科學家研究了許多關鍵因素,包括溫度和成分,在一篇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變量,它可以指示生命是否可能存在於外行星:塵埃。塵埃現在,我們知道塵埃在地球和火星的氣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 模擬火星生命!「大鹽湖」可能為探索外星生命提供重要線索
    火星上是否有生命一直以來都是我們爭論的焦點,猶他州的大鹽湖可能為火星上的生命提供了線索。去年10月,隨著含鹽硫酸鹽晶體的出現,生命似乎從湖水深處出現,這種礦物的官方名稱是「芒硝」,這可能有助於我們了解火星上是否真的有生命。
  • 為什麼人類尋找不到外星人?科學家:我們可能誤解了它們的長相
    伴隨著我們人類科技的發展,人們對宇宙的探索也是不斷的有新的了解,人們逐漸的發現,地球對於整個宇宙來說可以說是十分的渺小,如果說我們把宇宙比作汪洋大海的話,那麼我們的地球只能算是海洋裡面的一滴水而已,於是人們就紛紛把目光投向了茫茫的宇宙當中,可以說地球並不是唯一一個存在智慧生命的行星
  • 火星發現三個湖泊,水資源充足,難道火星真有外星生命?
    但科學家們依舊排除萬難,向火星和金星發射了90多個探測器,著陸器也在其中。 火星曾存在河流 在勘測金星時,結果讓人大失所望。金星的表面環境十分惡劣,科學家們將機器人放在火星上活動,都難以生存,更別提有生命活動存在。而火星卻不一樣,它給了人類繼續尋找外星生命體的希望和動力。
  • 有科學家懷疑,在太陽系之內或存在外星生命,就在木衛二上
    在這茫茫之中,人類一直都在試圖尋找到與之一樣的高級文明。但是長達兩個世紀的尋找之中,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外星文明。雖然說人類並沒有真正的找到了什麼外星文明,但人類科學家還是在宇宙之中找到了一些能夠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
  • 可能蘊藏外星生命重要線索
    來源:新浪科技月球表面可能會保留任何通過小行星或者其他天體物理學來源的有趣星際線索,而不是將證據深埋在月球表面之下,月球表面收集的星際線索可能追溯至幾十億年前,我們可以將它比喻為太陽系周圍飛行物體的「郵箱」。
  • 最新發現:我們星系中可能有30多個外星文明
    有時候,外星球上的一些蛛絲馬跡,比如火星上水流存在的痕跡,就讓我們對可能存在的未知外星生命浮想聯翩。近日,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推演地球生命發展的形式,假設外星生命也擁有相似的進化歷程,並將其與可能存在類似進化的行星進行匹配,從而推測出,在我們周圍可能有30多個行星可能是外星生命的家園。
  • NASA制定大膽計劃:用核動力機器人著陸遙遠星球,尋找外星生命
    趣味探索訊 每當夜幕降臨,在一個沒有燈光汙染的地方,你會發現天空中有一顆非常明亮星星,它就是離地球約十億公裡的木星。木星是太陽系最大一顆行星,擁有79個衛星。歐羅巴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個衛星。現在美國航天局NASA制定一個大膽計劃:用核動力機器人鑽開厚厚冰殼歐羅巴,尋找外星生命。
  • 科學家:外星智慧生命不存在?人類就是奇蹟,他們發現了什麼?
    關於外星生命、甚至是外星智慧生命一直是人類比較感興趣的話題,因為我們一直堅信宇宙就像是一個海洋,而各個星球就像是海洋中的島嶼一樣;  如果我們生活的地球只不過是宇宙中普通的一座小島,而在這座小島上生命又如此的繁榮,甚至還出現了像人類這樣複雜的智慧生物;  因此我們也堅信,在宇宙中的某些島嶼上應該也有生命
  • 深入大西洋深海處,科學家發現大量新物種,或刷新對外星生命認知
    從目前的探索情況來看,在已知的系外行星中,適宜我們人類居住的星球可能不是很多,前段時間科學家才從4000多顆已知的系外行星中選出了24顆「超宜居」行星。問題是,在這些「超宜居」行星上,生命能夠存活嗎?答案是不知道,因為我們並沒有到達這些外星球,也還沒發現這些外星球的生命跡象。不過,科學家在探索地球時,發現在一些環境極為惡劣的地區存在大量的新物種,可能會刷新我們對外星生命的認知。
  • 獵戶座星雲附近將孕育出新的生命?科學家疑似發現他們的蹤跡
    筆者:三體-小遙 大自然孕育出無數生命,才有了如今我們看到的地球上這一番生機勃勃的景象。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很多物種都難逃物競天擇的法則,最終以人類的勝利告終。然而,即便擁有發達的科學技術,我們卻至今無法破解生命起源之謎。最近有說法表示,構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基本上都來自太空,並且恆星是最關鍵的因素。甚至有一句充滿夢幻色彩的話——「我們是破碎的星星」,用來描述這一神奇的過程。據悉,構成生命的元素是恆星在經歷巨大的爆炸後,不幸毀滅而留下的灰燼。
  • 銀河系中的外星人,為什麼一直沒被人類發現?他們可能已經消亡了
    筆者:扶蘇人們常說宇宙無邊無際,卻從未停止對其進行探索,正是因為對未知事物的好奇,才為我們的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如今,人類已經能夠藉助於先進的科學技術了解宇宙正在不斷膨脹,而我們很難在短時間內走出太陽系,所以尋找外星文明也變得十分不易。準確來說,人類在進入太空時代以前,對宇宙的了解仍然比較片面。
  • 氧氣現身河外星系 外星生命離我們還有多遠
    天文學家表示,在孕育恆星的搖籃中,新生恆星的衝擊可以讓塵埃中的水冰撕裂,進而釋放氧原子並最終形成氧分子。此前,天文學家在銀河系內的獵戶座星雲和蛇夫座星雲都探測到過氧氣。  經過科學家計算,獵戶座星雲和蛇夫座星雲內的氧氣數量遠低於本次在大熊星座發現的氧氣。在獵戶座星雲內,氧氣的數量僅為氫氣數量的百萬分之一。而在「馬卡良231」內,氧氣比重是獵戶座星雲內氧氣比重的100倍。
  • 數字生命——除過動物植物細菌和病毒的,第四種「奇特」生命體!
    如果有人告訴你無聊的數字可以像動物、植物、細菌和病毒一樣有「生命」,也可以複製和進化,你一定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然而,目前許多科學家認識到,數字是沒有DNA的生命,是除動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個生命體。數字生命的誕生託馬斯·雷是德拉瓦大學的教授和博物學家。他一直在尋找是什麼創造了地球上的生命。
  • 火星上的甲烷,金星的磷化氫,去哪裡尋找外星生命希望更大?
    宇宙中其它地方是否可能存在生命?我們怎麼才能找到它們?近期,"金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的新聞引起了許多網友的注意。儘管隨後又出現很多反對的呼聲,強烈質疑這一結論的正確性,但這次的事件足以顯示人們對尋找外星生命有多大的興趣——僅僅是一點點"生命標誌性氣體"的蛛絲馬跡,就能登上各大科技媒體的頭條。其實,比起金星的"磷化氫",火星上的甲烷更有名。
  • 要想找到外星生命,難道一定要先找到水嗎?
    在我們這顆藍色星球上,幾乎只要有水的地方就存在著生命。而且迄今為止呢,科學家們還沒有發現任何形式的生命可以脫離液態水並保持活躍的生命狀態。所以呢我們才會常常說水是生命之源。二零零八年六月,美國航天局公布了兩張重磅照片,第一張照片呢是由鳳凰號火星探測器在第二十個火星日拍攝,在一個溝槽中有一片純白色的物質。第二張照片於四天後拍攝,依然是這個溝槽,但是呢那些白色物質的面積明顯地縮小,在零下幾十度的溫度中,白色會揮發,這只能用水冰來解釋。科學家們發現,火星上的水冰比我們原以為的要豐富得太多了。
  • 新研究表明:外星智慧生命,或已自我毀滅!
    縱觀人類歷史,許多人都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無論是智能生命還是非智慧生命。隨著新的工具被應用於這個問題,許多太空科學家已經確信,考慮到所有已知的情況,外星文明發展的可能性,似乎比不發展的可能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