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生命線索?研究表明,這類外星行星更有可能孕育生命!

2021-01-12 遨遊世界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一直在尋找系外生命的方向上不遺餘力地探索,奈何技術以及運氣有限,直到現在,我們依然沒有任何頭緒。而且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塵土飛揚的外星行星可能有更好的機會孕育生命。什麼是「塵土飛揚」呢?

簡單來講,就是「塵埃」,研究外星世界潛在可居住性的科學家研究了許多關鍵因素,包括溫度和成分,在一篇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經常被忽略的變量,它可以指示生命是否可能存在於外行星:塵埃。

塵埃

現在,我們知道塵埃在地球和火星的氣候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根據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英國氣象局=和英國諾維奇東安格利亞大學的研究,大量的空氣塵埃可以在距離恆星較遠的地方居住。這創造了一個更廣闊的外行星窗口,可能有能力容納生命。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了M-矮行星,這些系外行星的軌道靠近比太陽小的較冷恆星。這些行星通常以同步旋轉的方式繞著它們的恆星運行,因此行星有一個永久性的日面朝向恆星,一個永久性的夜面朝向遠離恆星。他們對類地行星進行了多次模擬,並利用氣候模型,展示了地球上大量的空中礦塵是如何影響它的過程。

他們發現,塵埃會冷卻這樣一顆系外行星白天炎熱的一面,也會溫暖其夜晚寒冷的一面。英國氣象局和埃克塞特大學這項研究主要負責人伊恩·布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地球和火星上,沙塵暴對地表既有降溫作用,也有升溫作用,降溫效果通常會勝出。但這些『同步軌道』行星卻大不相同。在這裡,這些行星的黑暗面是在永恆的夜晚,而暖化效應突出,而在白天,冷卻效應比較突出。其效果是緩和極端溫度,從而使地球更適合居住。」

然而,雖然塵埃可能是一些行星宜居性的關鍵因素,但它也使科學家觀察這些行星的能力複雜化。因為空氣中的塵埃可能使行星適合居住,但同時也模糊了我們在這些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的能力。這些影響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加以考慮。

相關焦點

  • 可能蘊藏外星生命重要線索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理論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洛布(Abraham Loeb)在《科學美國人》雜誌發表專欄文章稱,月球可能是外星人的「漁網」,蘊藏著外星生命的重要線索。洛布指出,外星生命可能將月球表面作為一個漁網,用於捕捉隨時間推移而收集的星際物質,同時月球可能從其他恆星周圍的宜居環境送遞生命基礎元素。
  • 首個外星生命將被找到,它可能在金星上,科學家在這發現磷化氫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筆者:三體-小遙太陽系中有八大行星,其中只有地球孕育出了智慧生命體,而其他行星甚至它們的衛星上,至今沒有找到任何有關生命存在的跡象。這並沒有影響科學家繼續探索,幸運的是,他們終於在最近找到了相關線索。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很有可能是火星,因為這裡與地球的相似程度最高,然而人們往往會忽略一個重要的信息——金星同樣處於宜居帶附近。根據最新消息,天文學家通過先進的觀測儀器在金星大氣中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氣體,它就是磷化氫。
  • 揭秘外星生命有幾種形態?
    這意味著在其他行星上居住的外星生命也會有人形特徵,可能類似於地球上的生物,但外星人的種類也是多樣化的,人形只是其中一種智慧形式,不排除其他非智慧生物。  趨同進化現象相當普遍,不同的物種在進化過程中,由於適應相似的環境而呈現出表型上的相似性:  什麼是趨同進化?
  • 最新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可能還有幾十個外星文明
    英國諾丁漢大學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銀河系中可能有36顆行星上擁有外星文明,專家們稱這種計算方法為「天體生物學哥白尼極限」。  我們的新研究利用了新數據簡化這些建設,為我們提供了銀河系文明數量的可靠估計。」  諾丁漢大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康賽利斯補充說:「如果假設像地球一樣,其他行星上形成智慧文明需要50億年的時間,那麼我們銀河系中至少應該有幾十個活躍的文明。」
  • 如何尋找外星生命適居帶:黑洞孕育新宇宙
    33年前人們認為火星是地球以外唯一一顆可能曾有生命「安家落戶」的行星。現在由於科學家在外太空發現大量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體,人們對宇宙生命的觀念開始發生轉變,認為火星並非地球以外唯一一顆可能曾有生命存在的行星。因此,他們現在不只在一些地方尋找生命,而是在「適居帶」裡查找生命的痕跡,給除了地球以外的大量生命可以在上面繁衍生息的天體繪圖。
  • 最新發現:我們星系中可能有30多個外星文明
    有時候,外星球上的一些蛛絲馬跡,比如火星上水流存在的痕跡,就讓我們對可能存在的未知外星生命浮想聯翩。近日,科學家們試圖通過推演地球生命發展的形式,假設外星生命也擁有相似的進化歷程,並將其與可能存在類似進化的行星進行匹配,從而推測出,在我們周圍可能有30多個行星可能是外星生命的家園。
  • 科學家: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線索
    這些微小的生命就生存在深海裡被高度壓縮和冰凍的可燃氣體氣泡中。更重要的是,這個發現提供了一個誘人的線索——能夠解釋其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這些微小的氣泡分散在巨大的水下水合物中,稱為「可燃冰」或甲烷水合物,當冰在其分子結構中捕獲甲烷時形成。在自然雜誌《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上發表的一篇論文揭示了這些微生境的發現。
  • 外星生命探索展登陸上海:解剖外星人引關注(圖)
    在科學家們看來,5億年前,地球的海洋中就大量充斥著這些貌似外星生物的海洋生命,但很大一部分物種已經滅絕了。外星人是比較像我們身邊熟悉的生物,還是更像這些形狀奇特的生物呢?  外星人也會進化  人類的身體特徵在地球上已經歷了多次進化。科學家們相信,這意味著外星生命也可能在其他行星上得到進化。
  • 新研究表明:外星智慧生命,或已自我毀滅!
    來自加州理工學院、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和聖地牙哥高中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個舊公式的更新版,以計算外星文明可能存在的可能性,其研究發表在《arxiv》上。 研究人員將這些變量考慮在內,比如據信有多少系外行星和恆星系統,以及其中有多少可能能夠支持生命。
  • 外星生命可能一直隱藏在月球或火星等巖石物體的最深處
    在新的美國科學人文章當中,阿維·勒布認為若要尋找外星智慧,我們探索的方式應該把重點放在無線電和雷射掃描外星的信號上,這位著名的天體物理學家從來不會刻意迴避討論關於外星生命的話題。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阿維·勒布還提出了一個理論,他認為外星生命可能隱藏在月球或火星等巖石物體的深處,今年2月,他在接受《未來主義》雜誌採訪時表示,快速電波爆發(英語:Fast radio burst,縮寫為FRB)有可能是人為產生的。
  • 金星有生命?發現大氣層有磷化氫,是尋找外星生命最重要的線索
    最新研究指出,科學家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磷化氫(phosphine)的蹤跡,這種氣體在地球上被歸因於生物體。美國太空總署(NASA)署長表示,這是尋找外星生命「迄今最重要發現」。金星的環境非常嚴峻,大氣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表面溫度高達攝氏400度以上。
  • 木衛二上疑似有深度達100公裡的海洋,難道外星生命一直近在眼前
    太陽系內存在著很多顆的行星和天然的衛星,這些星球中僅僅只有一顆星球孕育了生命。那便是我們人類所居住的地球,不過隨著人類文明的快速提升,人類已經不再滿足於只居住在地球上了,人類渴望尋找到外星生命,渴望和外星人交流,也渴望能夠去到遙遠的,太陽系之外的世界。
  • 有科學家懷疑,在太陽系之內或存在外星生命,就在木衛二上
    在這茫茫之中,人類一直都在試圖尋找到與之一樣的高級文明。但是長達兩個世紀的尋找之中,人們還沒有找到一個外星文明。雖然說人類並沒有真正的找到了什麼外星文明,但人類科學家還是在宇宙之中找到了一些能夠證明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
  • 2020年外星人十大發現:外星生命可能正在注視著我們
    人們一直對地球人類在宇宙中是否是孤獨唯一的高等智慧文明存有疑問。儘管這個問題在 2020 年仍沒有獲得解答,但許多發現似乎增加了外星生物存在的可能性。  比如,此前就有科學家在太陽系鄰近的比鄰星行星中發現了潛在的生命跡象,以下是 2020 年關於外星人的十大驚人發現:  1、外星人從比鄰星向地球人類打電話?
  • 為什麼即使我們找到了外星生命也很可能會錯過它們發出的生物信號
    摘要外星生命與地球生命大相逕庭,以至於科學家很可能認不出它們發出的生物信號。尋找外星生命要期待你所不期待的,而由於觀察負荷理論,這一點很難做到。但是也不要太誇大這一理論的作用,因為歷史上很多科學家都發現了令人驚奇的現象,即使他們的理論基礎並不支持該現象。
  • 火星發現三個湖泊,水資源充足,難道火星真有外星生命?
    自古以來,人類對探究外星生物生命活動極其重視。近期,在《自然天文學》期刊上,一篇關於火星南極以下存在多個冰下水體的文章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火星南極冰層下再次出現了液態水湖,這是距離2018年首次發現火星液態水資源以來,第一次有明顯的證據證明火星上的局部水資源豐富。
  • 地外生命或已遍布宇宙!天文學家找到線索,地球生物或來自外星
    宇宙中是否存在外星生命?自從人類產生了關於外星生命的想法之後,這個問題一直都困擾著人類。從上個世紀50年代起,前蘇聯和美國作為兩個超級大國率先開始探索地外生命,到目前為止已經將近70年了,仍未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難道外星生命真的不存在嗎?想必大多數人都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但依然有少部分人堅持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
  • 冥王星出現「蝸牛」,觸角軌跡清晰可見,它會是外星生命嗎?
    說它普通,是因為僅僅銀河系中就有不計其數的像地球這樣的行星。而說它特殊,則是因為人類在這不計其數的行星中,並未發現哪一顆行星像地球一樣擁有生命,甚至是擁有像人類這樣的高級智慧生物。我們都知道,人類天生就是一種社會性生物,而討厭孤獨幾乎是融入了骨髓中的本能。從茹毛飲血的原始人開始,就一直幻想星空的彼岸有不一樣的世界。
  • 外星生命就存在於地球之外,但我們的理論正在讓我們遠離他們
    別的星球上的生命跡象和我們以往所認知的有很大的不同,以至於我們可能辨認不出來任何他們留下的生物特徵。近幾年關於什麼是生物特徵,哪些行星可能適合居住,以及進一步的轉變是不可避免的這些理論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是我們真正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用我們現在的理論知識去解釋一些數據,而不是依靠那些未來的想法。這對於那些參與尋找外星生命的人來說是一個大問題。
  • 歐羅巴,太陽系內最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星球,我們可能並不孤單
    然而,與地球內部不同,歐羅巴的巖石內部被一層厚度為80-170公裡的水或者冰覆蓋,歐羅巴的水量是地球的兩倍,伽利略號還發現了歐羅巴的磁極點每五小時就會移動一次,呈現規律性,這也是歐羅巴表面下有海洋的最有利的證據,按照人類目前的認知,海洋是誕生生命的最佳場所,沒有海洋就沒有現在地球的生命,這也是讓眾多科學家興奮的地方,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歐羅巴是太陽系內最有可能有外星生命的地方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