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在線訊:春天,動物園鳥兒迎來最熱鬧繁盛的季節,在千姿百態的鳥類動物中,不僅有正式編制的鳥兒,還有一些「臨時工」。天津市動物園對園中的野生鳥類進行了統計,有38種鳥類列入名單。它們雖然不是動物園自己飼養的動物,但由於園內良好的自然環境、豐富的食物以及安全的設施,使它們「自動」把這裡當成了家。它們已成為動物園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這片小天地中形成了完整多樣的小小生態系統。
生態環境良好 引來名貴候鳥「演出」
鳥兒是市動物園的第一大家族,近幾年,由於市動物園對環境大力改善,園內吸引了不少四面八方的「外來客」,其中不乏名貴珍稀鳥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根據觀察,進入3月份,已有一大批夏候鳥陸續到來,而此時在此過冬的冬候鳥還沒離開,這個季節,正是市動物園天空最熱鬧的時節,可以看到很多種鳥兒盤旋落戶。加上常駐園內的外來留鳥,真是姿態萬千。
其中不乏珠頸斑鳩、黑眈黃鸝、紅嘴藍鵲、環頸鴴等「嬌貴」鳥類,除了喜鵲、麻雀等外,連以前不常見的八哥、鸊鷉、赤頸鶇、灰晾鳥等都出現了。從每年10月開始,都有一群群的候鳥飛來,成了園內的「暫住人口」,像白鷺、蒼鷺、戴勝等都是動物園的常客,至於年年來水禽湖做客的鴻雁、綠頭鴨、赤麻鴨就更多了。更有天鵝、東方白鸛等珍稀鳥類,而且把家安在動物園裡生育繁殖。
這些外來野生鳥兒在市動物園內各自尋找住所、搭窩安家。在獸舍旁、繁殖場後高高的樹上喜鵲、夜鶯搭窩的不少,還有的鳥兒如戴勝則在樹洞裡安家了,湖水邊,棲息在這裡的白鷺會在不經意間從身邊擦過,近幾年又多了一種鳥——白頭鵯從附近的窩飛到草坪上,大搖大擺地來回「踱步」,旁若無人……它們怡然自得地在市動物園繁衍生息。
水禽湖野鴨佔鵝巢 種群不斷壯大
眼下,在市動物園水禽湖,不少市民目睹了這樣的情形,在清澈透明的湖水中,近百隻赤麻鴨、綠頭鴨等,這些外來的野生水鳥佔據湖面不少地盤,它們在水中嬉戲,時而展翅飛翔,時而岸邊散步,已成為水禽湖的新主人。不時還有蒼鷺像箭一般飛衝下去,叼起水中的小魚,再回到自己在湖邊樹上搭建的窩裡。這些蒼鷺是遷徏剛剛來到這裡,在園內搭好窩後準備孵蛋了。這些野生水鳥遊禽和涉禽都有。
而原本的「主人」天鵝、鴛鴦等顯得有些擁擠,幾隻斑頭雁只能默默在岸邊的水裡遊,特別是喜歡安靜的天鵝,遠遠地棲息在蘆葦旁,很斯文地吃著食物,看到野鴨飛過來,還很「紳士」地讓開了。
市動物園已能看到成群野鴨出沒。常年在此拍攝取景的市民陳先生介紹說,「湖裡已經連續五六年有野鴨出現了,以前是三四隻,這兩年數量越來越多。」這和水禽湖水質改善,周邊環境變好有關,小鳥、野鴨自然也就來了。近幾年,天津動物園對這個地方進行了提升改造,改造後的水禽湖岸邊綠樹成蔭,花木繁茂,湖上亭臺有致、小橋流水,水域上種著水草、荷花等水生植物,形成了天然的生態環境,成為野鴨的棲息勝地。
湖中原本生活著園養水鳥主要有5種天鵝,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黑天鵝、黑頸天鵝,此外還有鴛鴦、赤麻鴨,綠頭鴨以及斑頭雁、蠟嘴雁等等。外來鳥使這裡更熱鬧了,在湖中聚集的鳥兒達到近20種,但是也給動物園增添了情趣和觀賞性。園養綠頭鴨和野生綠頭鴨混遊在一起,數量已很稀少的鸊鷉飛來了湊趣,湖畔生活的蒼鷺穿梭在其間,在春暖花開的3月裡,能看綠頭鴨嬉戲、天鵝起舞、群鷺歌唱,格外生動,宛如一場水鳥大趴。
園內工作人員說,不久前曾有幾隻很稀罕地野生天鵝,它們可能是感受到這裡的美好環境後,來此休息覓食,但在上空盤旋了幾圈,發現這地兒「競爭」太激烈了,於是轉頭飛到水上公園西湖安家去了。
留鳥種群也在壯大。記者發現,喜鵲們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個頭大、毛色光亮、膽子大。據動物園的老職工介紹,十幾年前,動物園裡的喜鵲只有一群,是黑白色羽毛相間的花喜鵲。如今,動物園裡的喜鵲已經有了兩大種類,又多了一種灰喜鵲。一些遊客還曾經目睹過動物園喜鵲群一起和外來喜鵲群打架的情景,黑壓壓的兩大鳥群在天空纏鬥非常壯觀。 目前市動物園現有野生鳥最大種群山雀,在春季繁殖高峰期,能達到數千隻。
野生鳥與「土著」爭食 愛「蹭吃蹭喝」
這些野生的鳥兒們,也因為動物園的食物誘惑它們在這裡定居,在園內自然免不了「蹭吃蹭喝」。出於保護目的,市動物園對編外食客,每天定時定量投餵配餐,額外負擔它們的夥食。
「土著」鳥群常碰上野生鳥類來「打劫」。野鴨群不僅與園養天鵝等開展爭食「戰鬥」,甚至還憑藉「鴨多勢眾」搶佔湖心島上的棲息地。為避免雙方因爭食「大打出手」,讓野鴨和天鵝們都能吃飽,動物園增加了飼料投放量,每天往湖上投放的各類魚料、蔬菜料、顆粒料有幾十斤。專門為園養鵜鶘製作的營養配方的顆粒飼料投放在湖心島上,大量野生赤麻鴨經常環繞在飼料盆附近,共享美食。目前園內的外來鷺類就有五六種,與大部分時間在吃素的鴨啊鵝啊不同,夜鷺、池鷺、白鷺等可是吃肉的,餵食時間,魚料桶的第一圈就被夜鷺佔據,而且同類之間也是一言不合就幹仗,還經常追捕啄食鴿子,它們在市動物園也是一方霸主。
昨天記者在三洽園看到,附近的樹梢上聚集著近百隻喜鵲、烏鴉和麻雀,許多喜鵲飛到鴕鳥食盆裡吃。在猴山,除了麻雀,還有一些喜鵲以及鴿子偶爾從空中飛撲下來搶奪猴子的食物。對於這些鳥類,猴子則大多會齜牙咧嘴發出警告,甚至有組織地「圍剿」,經常悄悄靠近鴿子以及喜鵲這種體型稍大的鳥類,瞬間發動攻擊,但由於鳥類警覺性較高,猴子們大多以失敗告終。正因為猴子的「小氣」,大部分鳥類也很少選擇這裡覓食,只有一些麻雀依舊堅守。
為此園內還出臺了一條頗有意思的規定,遇到這些鳥兒同「在編」的動物們爭吃爭喝,誰也不要轟,讓它們吃個夠。其實就是優待這些編外動物,不少外來鳥長得都非常肥碩。
野生候鳥賴著不走
變成留鳥
去年深秋,一批批野鴨在遷徙過程中飛進動物園覓食,放棄了繼續飛行尋找「新家」的計劃,紛紛落到水禽湖上,共計三四十隻。野生赤麻鴨秋天飛到南方越冬,春天飛回北方。園方分析,食物和安全是它們留下的主要原因。
三五隻野鴨「留戀」動物園水禽湖的情況每年都有,但像近期這樣成批來動物園過冬的現象非常少見。動物園工作人員猜測說,可能是因為在這裡沒有天敵,湖裡又是活水,還有豐盛的食物,所以它們捨不得離開。這些野鴨候鳥習慣了住在動物園裡,吃得好喝得好,定時投餵「飯來張口」,乾脆賴著不走了。有一家赤麻鴨由夫妻倆和4隻小寶寶組成,它們白天在湖內覓食玩耍,晚上在湖中小島的草叢中休息,儼然將這裡當成了自己的家。
園內工作人員認為,「北方冬天河流結冰,水鳥飛往南方溫暖的水域。如今冬天園內用水泵循環營造流動活水,為水鳥們提供『活水』棲息區,水禽湖冬天水面也不結冰,使這些候鳥誤以為身在溫暖的南方,而留在這裡過冬。」如今即使萬物蟄伏的冬天,水禽湖也不是一片蕭條,竟然是熱鬧非常,一群群天鵝和野鴨就像夏天的遊泳池一樣下起了餃子,從去年冬天一直暢遊到眼下的陽春三月。千古名句「春江水暖鴨先知」的經典景象不再。
這些不請自來的食客們又吵又鬧、偷吃偷喝,產生的鳥糞還給動物園日常清潔增加了工作量。但是,它們已經成為動物園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在動物園這片不大的天地中形成了完整多樣的小小生態系統,它們的到來說明了環境的明顯改善。
外來野生鳥「聯袂」土著園養鳥,真是生動詮釋了物種多樣性,大的小的黑的白的紅的綠的啥鳥都有,如今已成為園內一道別樣的風景線。來天津動物園遊覽的遊人,不僅能看見各種各樣由人工飼養的「正式編制」的鳥演員,還能見到這些不請自來的「臨時工」為遊人做著免費的義務「演出」,「編外」的鳥兒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展示它們的親切與友善。「編外」動物熱情似火,動物園「在編」隊伍也不閒著,共同組成一片繁盛的鳥類新世界,生態和諧之美自然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