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生態動物園百鳥樂園裡新修建的籠舍。圖/記者陳勇
鳥語林搬來的鳥兒住哪?它們能和原來的鳥兒們和平相處嗎?9月15日,記者探訪長沙生態動物園。
9月15日上午10時,記者來到長沙生態動物園百鳥樂園,位於大門入口處的兩個大鐵籠內,左邊籠子裡住的是禿鷲,右邊籠子則是鴯鶓的家。大而兇猛的禿鷲時而停在籠子高處的欄杆上眺望遠方,時而張開翅膀飛翔。右邊籠子裡的鴯鶓相比之下就溫順悠閒得多,工作人員拿著水管在衝洗籠中的地板,鴯鶓則在籠子裡散步,人、鳥和諧相處。
百鳥樂園裡新建小型籠舍,修剪枯枝
從大門往裡走,就在道路的左手邊,一排正在修建的籠舍就是鳥兒們的「新房」啦。工人們用磚塊、金屬架和木板正在搭建籠舍,籠舍長約4米,寬約2米,高約3米。「這一般都是裝比較小的鳥。」工人表示,目前正在修建的有4個籠舍,「其餘的還沒聽說有什麼別的安排」。
另外,工作人員也正在對百鳥樂園裡山坡上的植物和樹木進行修剪和清理。工作人員介紹說,清理這些樹枝、枯枝之類,一是為了減少蚊蟲滋生;第二個原因是園裡有很多野雞、孔雀、珍珠雞等動物是散養在園內的,它們經常在山坡上覓食行走,太茂盛的枝葉和雜草阻礙了遊客觀賞。「園中的鳥網是聚酯纖維的,太高的樹枝也怕影響了鳥網。」修剪長樹枝是為了防止其對網子的破壞。
鴨子變不了天鵝,但能和天鵝住一塊
記者在百鳥樂園裡看到,園內有兩個鳥網,粗略地數了一下,大小籠舍約40間,還有很多圈養的淺池。不同的鳥兒的家也不同。
丹頂鶴、鴛鴦、鴻雁、黑頸鶴、戴冕鶴、白鶴等等種類就飼養在有水的淺池中,它們悠閒的散步、在池中啄食,時而仰天長鳴。
太陽錐尾鸚鵡、厚嘴巨嘴鳥、白喉犀鳥、紅嘴巨嘴鳥、金剛鸚鵡、雙角犀鳥、冠斑犀鳥、花冠皺盔犀鳥等鳥類,都住在「小洋樓」裡。它們的籠舍分為上下兩個部分,上面部分是用鐵欄杆作為外牆,透氣性較好,鳥兒如果棲息在高處的木架上,就可以直接透過鐵欄杆看到外面;下面部分則是用玻璃作為外牆,便於遊客觀賞。後面的圓洞則是它們的「內室」,想休息了,或者不想見人的時候,它們就可以躲進去。
全身有著紅色羽毛的美洲紅䴉則單獨住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小「別墅」(單獨的鐵籠子)裡。
天鵝和黃鴨相處很好,混居在天鵝湖裡,在用竹子搭的平臺上,飼養員撒了一大堆白菜,天鵝們正在歡快地啄食,看到有人來了,害羞點的就叼著菜「噗通」一聲遊到湖裡去了。
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生態動物園內鳥類飼養區面積約為200畝,有兩個鳥網,有鳥網的面積約為20畝,「加上新建的籠舍,應該夠了,不需要再增加鳥網」。鳥語林的鳥兒們遷過來之後,要根據鳥的種類和數量來分配「住處」。(瀟湘晨報 記者黎棠 實習生付小瑤 長沙報導)
(責任編輯: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