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39年發明「銀版攝影法」,宣告攝影術誕生以來,近200年的攝影發展史,攝影依託科學技術的誕生,終於進入到彩色數碼攝影時代。攝影與藝術密不可分,在彩色攝影的年代,攝影者對黑白攝影依舊痴迷,為什麼黑白攝影的魅力只增不減呢?
1、畫面精簡
攝影是減法,最終呈現的視覺元素,各司其職,共同表現攝影主題。黑白攝影將圖像限制為黑色調、白色調和灰色調。同樣的攝影作品,沒有了色彩的「煩擾」,觀者更能從畫面中獲取到想要表達的意境。
2、光線的魅力
沒有色彩圖像強調圖形形式的黑白攝影,圖像內容或多的基於圖形的抽象圖像結構。光與影的相互作品是黑白攝影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黑、白、灰影調的分布,感受景物輪廓,強調光線。更能夠凸顯視覺元素的組合魅力。
3、視覺本質
世界是五顏六色、多姿多彩的,而黑白攝影最終呈現的是黑白灰的世界。在攝影者創作的過程中,首先包含著攝影者對畫面的經營認知,通過合理安排,將主題思想賦予其中,觀者通過攝影者進行提煉、抽象、概括、加工、過濾掉形形色色紛繁複雜的東西,感受到事物的本質精髓的美,遵循視覺特徵的審美習慣。
4、獨特形式美
攝影繁刪就簡,只保留和主題有關的因素。色彩作為物質本身具有的顏色,處理不當,會影響畫面的和諧。並不是黑白攝影可以不考慮色彩,而是在圖形呈現時,攝影者可以利用物體本身所具有的形,去展現與主體有關的美。這在眾多攝影者總結的構圖形式上尤其明顯,不論是三分法、S線條、C線條、斜線、對角線等構圖形式,突出表現畫面元素的點、線、面、形狀都十分有必要,黑白攝影從攝影者具有黑白攝影思維開始,從認識本質攝影要表現的光影,從造型手法開始,都展現著獨特的形式美。
不論是黑白攝影還是彩色攝影,都獨具魅力,展現的都是值得細細品味的藝術。彩色攝影在當今社會更具有傳播價值,而黑白攝影也並不會被取代,它將攝影的本質詮釋的淋漓盡致。攝影者在學習攝影時,不妨嘗試用黑白攝影的思維去考究整個世界,在強調圖像形式的環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造型手段,相信不論是表現黑白還是彩色,你的攝影作品都有「內容」。
本文由趙許生原創,轉載請聯繫我們並註明出處。
圖片為了照應文章的內容說明,部分來源於網絡,僅做展示分享,無商業用途,如有疑問,私信與我。
趙許生簡介:
趙許生,河南遂平縣人,八十年代畢業於河南大學文學系,攝影家、作家、航空攝影專家、資深媒體人、中央級媒體副總編輯、主任記者、中國百家媒體記者聯盟發起人、趙許生攝影實戰營首席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