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魚養豬加排汙 射洪復興飲用水水庫水質發黃 場鎮居民買水喝

2020-11-29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四川日報記者 阮長安 劉宏順 文/圖)近日,四川日報民情熱線(028)86968696和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平臺接到群眾反映稱,遂寧市射洪縣復興鎮唯一飲用水源地——大龍山水庫被承包出去養魚,居民生活用水質量得不到保障,導致場鎮及附近上萬人只能買水吃。

群眾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四川日報民情熱線記者進行了調查。

5月29日,作為復興鎮唯一的飲用水水源地,大龍山水庫裡還有漁船。

自來水有異味 場鎮居民買水喝

5月29日,四川日報民情熱線記者來到復興鎮,在場鎮隨便轉轉,就發現不下5家經營淨水器的店鋪。

一個小場鎮,為何這麼多賣淨水器的?「還不是因為自來水水質差,不過濾哪裡敢用啊!」鎮上多名居民告訴記者,家裡用的自來水水質不好,只能裝淨水器。說話間,汽車站門口一家餐館的店主謝大姐現場接了一盆自來水,記者看到水質有些發黃,還能聞到一股腥臭味道。

沒有裝淨水器的人家,要麼出錢買水喝,要麼出力挑水喝。「我們家只有洗碗、洗衣服、洗澡用自來水,洗菜、煮飯、燒水都用桶裝水。」金鳳社區一王姓住戶說。

另一個家有一口井的李姓居民還做起了賣水生意。他每天將井水拉到場鎮上賣,25升一桶的井水,價格由1元賣到2元甚至3元,高峰時期買水還要排隊,來晚了就沒有了。

鎮上幾十家茶館多年來都是買水泡茶。以前是買井水和山泉水,現在井水不好買了就買桶裝水,「自來水泡茶有味道,如果不買水,根本沒人來喝茶。」人民街一家茶館老闆說。

自來水水質差,一些居民認為,這是唯一的飲用水水源地養魚造成的。是否真的?

記者來到復興鎮大龍山水庫。作為復興鎮唯一的飲用水水源地,私營性質的射洪縣復興自來水廠從水庫裡取水,經兩級提灌後,供應場鎮及附近幾個村超過1.2萬人用水。

還未見到水庫「真容」,四川日報民情熱線記者先聞到一股魚腥味。再走近一看,水庫水體發渾發綠,能見度不超過20釐米;水庫大壩旁,一張碩大的網支出水面,網內魚兒不時躍出水面。復興自來水廠的蓄水池裡,則漂浮著厚厚一層紅褐色漂浮物,水質發渾。

養魚養豬加排汙 唯一水源地水質長期不達標

飲用水水源地的魚是誰養的,是否符合規定?

復興自來水廠負責人付曉華承認,魚是自來水廠養的,但水廠並沒有承包水庫。她解釋說,魚屬於生態放養,這幾年都沒有投放餌料了,魚兒對水質的影響很小。

作為上萬人場鎮的唯一飲用水水源地,為何允許水庫養魚?復興鎮大調解中心副主任楊仕權表示,復興鎮屬於傳統旱區,境內沒有河流,大龍山水庫是場鎮及周邊多個村唯一的飲用水水源地。大龍山水庫管理權限以前在武引管理局,武引工程是川東北部重要的水源工程,當年武引管理局與自來水廠籤訂了一份《武引大龍山水庫水質監測委託協議》,規定自來水廠負責打撈水庫漂浮物、監測水質;作為補償,允許水廠在水庫養魚,收益所得用以支付監測費用。2013年7月,大龍山水庫管理權移交至復興鎮政府後,鎮政府繼續沿用了這份監測委託協議,水廠得以在水庫繼續養魚。

養魚是否會帶來水庫水質汙染?付曉華說,《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中明確要求「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施肥養魚」,但並未規定不準養魚。復興鎮多名政府工作人員證實,2010年前後,大龍山水庫確實發生過肥水養魚事件,水庫水質嚴重惡化,鎮上自來水水質不好,此事被媒體曝光後,當地進行了整改,取締了肥水養魚,水庫水質有一些改善。

復興鎮副鎮長胡伯勝則認為,大龍山水庫水質差,除了當地屬於傳統旱區,沒有河流來水補充,只能依靠降雨補水等「先天」因素外,還與汙水排放有關。他說,場鎮至今沒有汙水處理廠,包括周邊多個村在內上萬人的生產、生活汙水,最終都排放進大龍山水庫,造成水庫水質長期處於不達標狀態。

民情熱線記者繞庫一周的探查證實了水庫周邊排汙嚴重:不僅周邊幾十個村組的生活汙水經溝渠直接排進水庫,甚至水庫邊還建起了養豬場。

大龍山水庫水質究竟有多差?射洪縣環境保護局提供的監測結果通報顯示,作為鄉鎮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庫連續幾年都是V類水質。今年4月7日公布的最近一期監測報告中,復興鎮取水口大龍山水庫源水水質依然為V類水質,超標項目為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富營養化程度為輕度富營養。

大龍山水庫是小型水庫,按照環保部2007年頒布的《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劃分技術規範》,集中式供水水源地取水口300米範圍內的水域、200米範圍內的陸域,都屬於一級保護區;除此之外的水域面積和流域面積,都應納入二級保護區。

根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要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地水質至少要達到Ⅲ類標準;而V類標準的地表水已經屬於汙水,只適用於農業用水及一般景觀用水。

多招齊出 兩年內有望解決水質問題

「水源地水質不達標,自來水廠又是私營的小廠,有能力處理出合格的自來水嗎?」金鳳社區居民趙大姐的疑問很有代表性。

付曉華表示,射洪縣衛生防疫大隊不定期會到自來水廠抽查水質,從抽查結果反饋來看,「這些年都是達標的」。她也沒否認「場鎮居民家的自來水渾黃、有味道」的情況,解釋稱可能是「場鎮自來水管網還是20多年前的鑄鐵管道,鏽蝕嚴重,出廠合格的自來水,到了居民水龍頭,不排除有一些異常情況。」

6月2日,射洪縣衛生監督大隊一名姓趙的工作人員表示,按照規定,監督大隊定期、不定期會抽查各自來水廠的出水水質,但到記者發稿時止,監督大隊未能提供復興自來水廠的抽檢結果。該隊官方網站上,查詢不到任何自來水廠監測、抽檢數據的公開信息,「監督動態」一欄最新更新是今年3月份,「曝光信息」一欄依舊停留在2011年6月21日,此後一直沒有更新。「水庫汙染和自來水水質問題,我們不好監管,也沒法監管,因為鄉鎮一級沒有執法權限,很多時候只能找企業協調解決。」楊仕權告訴記者,這麼多年,雖然住在場鎮上,但他家用水也多是從市場上買的。

如何解決上萬場鎮居民吃水難問題?復興鎮黨委書記任尚志表示,大龍山水庫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整治工程已被列入省環保廳的專項整治計劃,同時也被列入遂寧市的民生工程,遂寧市、射洪縣、復興鎮正在組織多部門進行前期規劃,將在兩年內完成這項整治工程,讓大龍山水庫的水質達到合格標準。

據悉,復興鎮的整治方案已上報到射洪縣,並已獲批。根據這套方案,復興鎮將採取「攔、淨、衝、截、滲」五招齊下的方式,對大龍山水庫飲用水水源地的水汙染問題進行綜合治理。包括將建一個500米長的保護網來攔截漂浮物、劃定隔離區;在場鎮上建一個汙水處理廠,將場鎮及附近幾個村的生活汙水接入處理廠處理後再排放;持續3年每年從武都水庫引水18萬立方米,置換庫內存水;建截汙溝和透水壩,形成一個9000平方米的溼地系統,截留的汙水通過溼地系統和透水壩滲透排入水庫,減少地面來水的汙染等。

連結

《四川省飲用水水源保護管理條例》相關規定

第十四條: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水質,適用國家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標準;二級和准保護區內的水質,適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

第十六條: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禁止設置排汙口。

第十七條:地表水飲用水水源准保護區內,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五)禁止向水體排放、傾倒工業廢渣、城鎮垃圾和醫療垃圾等其他廢棄物;

第十八條:地表水飲用水水源二級保護區內,除遵守本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外,還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七)禁止從事網箱養殖、施肥養魚等汙染飲用水水體的活動。


相關焦點

  • 養豬場偷排,導致福建這裡全鎮人喝糞水?當地部門表態:嚴查
    「到現在我們都還不敢喝鎮裡自來水廠送來的自來水,每天花大量的錢買桶裝水。」近日,1007接到多位家住寧德壽寧縣斜灘鎮居民的投訴,說家裡的自來水不僅有異味,顏色還發黃甚至發黑,疑是上遊一家名為壽寧縣科牧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下稱科牧生豬養殖合作社)偷排糞水導致。
  • 城市飲用水水源地,能不能養魚?
    「資陽市主要水源地老鷹水庫,咋個有人養魚呢?國家不是禁止嗎?」資陽大眾網論壇上,網友「鋼鐵的鋼」的發帖,引來大量跟帖。該市相關部門回應,水庫實行杜絕人工投食的「清水養魚」,可淨化水源並獲利。「清水養魚」就不會汙染水質?在城市飲用水水源地,到底能不能養魚?
  • 來賓:水庫疑被承包養魚汙染 600村民喝不上乾淨水
    「我們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引起重視,讓我們的水質恢復清澈和乾淨。」劉紹國說。  投飼料 承包者養魚汙染水質  據劉先生介紹,由於三香村靠近二溝水庫,長期以來,村裡一百多戶人家共600多名村民以及牲口都是喝水庫裡的水。
  • 飲用水水源地養魚,不僅淨化水質還賣錢
    龍角山水庫是乳山市的飲用水,水質優良。這片潔淨的水域不僅滋養著乳山百姓,這裡生長的淡水魚也是品質上乘。近年來,龍角山水庫在做好水質保護工作的同時,積極探索原生態潔水模式,發展生態淡水漁業養殖,養殖水域面積一萬餘畝,水質清澈,環境優美,達到III類以上水質。龍角山水庫以投放魚種、不投料的自然生長模式進行養殖,因水質良好,魚品質優良,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評為「無公害淡水養殖基地」。
  • 網箱養魚致灤河兩大水庫嚴重汙染 跨省治汙遭遇踢皮球
    網箱養魚等嚴重汙染水質,跨省治汙遭遇「踢皮球」——灤河兩大水庫汙染調查  「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無序擴張的網箱養魚,庫區周邊汙染和上遊排放汙染,造成灤河兩大水庫水質不斷惡化,對流域供水安全和引灤工程水質造成威脅,亟待以新思維破除治理機制障礙。
  • 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
    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本投料系統還裝有水溫,氨氮、亞鮾酸鹽、PH值、高清視頻、重量等智能傳感系統,這些傳感數據自動上傳到雲伺服器保存,方便用戶實時查看,為科學養殖提高產量提供數據,使用戶時時了解魚塘水質及投料情況。水庫網箱養魚保養指南, 水庫坐落於承德市寬城、興隆和唐山市遷西縣境內。
  • 水庫變身化糞池 村民喝水喝到蠕動的小蟲子
    梅縣區水車鎮水聲村的一些村民就反映,說他們村附近有個水庫,主要為大夥的農田灌溉提供水源。不過,近幾年來,這水用著似乎有些不對勁。跟小Y去了解一下!在當地村民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他們所說的大窩水庫。站在庫壩邊望去,水庫的水體顏色呈現深綠色,算不上清澈透明,水面上除了水庫邊緣有些許雜物外,並無其他。這水到底有什麼問題呢?
  • 保護水質!丹江口水庫漁民網箱將被逐步取締
    2015年的最後一天,丹江口水庫庫區養殖翹嘴的網箱將不復存在。一起消失的,還有12萬口網箱背後的漁民群體。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水源地,為保護水質,「確保一庫清水送北京」,水面上的投餌網箱將被逐步、分批取締。
  • 水價上漲小區售水機大批退市 居民深夜排隊買水
    居民深夜排隊買水 攝影/剛毅  經過半年的緩衝期,從今年1月1日起,小區售水機原水價漲價已成定局  售水機撤出小區 居民排隊買水  「小區裡的售水機停用了,去哪兒還能買啊!」因為近四五年來都在小區的售水機買水,近日售水機停用了,讓家住左安漪園的張女士為買水問題犯了難。  這樣犯難的居民不僅在左安漪園有,北青報記者近日走訪了亞運村、安貞橋、勁松等地區的多個小區,發現大部分小區的售水機都已經停用。
  • 韓四大江綠藻持續蔓延 或影響居民飲用水水質
    水溫上升加之上遊大壩短時間內放水,這是洛東江水源附近藻類植物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為防止綠藻流入洛東江流域取水場及淨水場,洛東江流域內的取水廠和淨水廠將在水中設置隔離膜和曝氣設施,最近還在取水口附近安裝了灑水裝置。此外,為減少淨水過程中產生有害物質,還將進行活性炭過濾與臭氧處理。
  • 內江天宮水庫「肥水養魚」
    8月15日,中央第五環保督察組轉交群眾來電來信舉報反映稱,內江市東興區順河鎮天宮水庫存在用化肥及雞糞養魚的情況,汙染了水庫水質。為提高魚的產量,謀取利益,水庫承包戶和網箱養魚村民們通過投放化肥、雞糞,打造一個「肥水養魚」的環境。然而,庫面上被養魚網箱和網欄布滿,超過了水庫的承載能力,「肥水養魚」導致水體汙染加重,水質下降。  據記者了解,天宮水庫除承包戶外,還有網箱養魚戶22戶,涉及5個村,共計約165口網箱。
  • 飲用水水源地禁止投肥養魚
    本報長沙訊全省飲用水水源地水庫禁止一切投肥行為,在飲用水水源地水庫一級保護區範圍內禁止所有投餌養殖……近日,湖南省政府辦公廳公布《關於規範水庫漁業利用加強水庫水質保護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全省所有小
  • 龍頭裡流出螞蟥青苔 修水庫後村民用水如何保證
    ,預計明年五月底完工「這水還要喝多久?」水庫要修一年,村裡1000多戶居民的用水成了問題,水龍頭裡要麼沒水,要麼流出來的水水質很差。11月16日,一則關於寧波奉化市裘村鎮應家棚村村民飲用水不乾淨的帖子引起了網友關注,帖子稱因為村裡要修水庫大壩,水庫水已經放幹,村民日常飲水受到了很大影響。按工期,水庫還有半年才能竣工,村民們說,大家能理解,甚至也接受三天兩頭來次水的現實。
  • 視點|493名居民感染志賀氏菌,飲用水真的合格?
    據報導,近日,安徽壽縣保義鎮多村民不明原因嘔吐腹瀉,有人稱此前當地飲用水發黑髮黃,保義鎮水廠稱生病者多為洪水過境村莊村民,初檢供應的水合格。8月23日,安徽壽縣發布通報稱,保義鎮共有493名居民陸續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症狀。目前病人病情普遍好轉,部分已治癒出院。
  • 韓多條河流綠藻蔓延拉響預警 居民飲用水水質堪憂
    報導稱,水溫上升加之上遊大壩短時間內放水,是洛東江水源附近的藻類植物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   為防止綠藻流入洛東江流域取水場及淨水場,韓政府將在水中設置隔離膜和曝氣設施,最近還在取水口附近安裝了灑水裝置。   此外,為減少淨水過程中有害物質的產生,將進行活性炭過濾與臭氧處理。
  • 這個村的水,為何黃濁不能喝?
    由於不清楚水黃的原因,村民擔心長期飲用會對身體健康有影響,他們盼望著能早日喝上乾淨的飲用水。 針對下洋村村民反映的問題,10月28日至29日,記者前往該村進行調查採訪。
  • 諸暨陳蔡水庫要抓魚啦!最便宜的只要5塊一斤
    此次售魚品種為花鰱和白鰱,平均每條重量為花鰱7斤左右、白鰱5斤左右。 零售價格花鰱:15斤以下(含15斤)15元/斤,15斤以上25元/斤;白鰱:5元/斤;陳蔡水庫管理中心歡迎大家前往選購售魚地點為陳蔡水庫捕撈場
  • 固原市集中式生活飲用水2020年11月水源水質狀況報告
    2020年11月,固原市對7個在用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進行了監測,其中地表水水源6個(5個水庫型、1個河流型)、地下水水源1個。    (一)監測點位    地表水水源:湖庫型水源在水源取水口周邊100米範圍內設置一個監測點位採樣。
  • 水管裡的「真金白銀」和「幸福味道」:婺城區飲用水工作三年行動...
    95%、農村供水保證率達95%、農村供水工程水質達標率達91.4%,規模化供水覆蓋人口比例達92%……為保障廣大人民群眾飲水安全,將「幸福水」貫通到千家萬戶,婺城區連續4年將農村飲用水列入「十大民生實事」。
  • 發展小型水庫養魚,意義及前景
    水庫養魚雖然誕生晚、跨學科、跨部門,養殖技術尚不完臻,但利用水庫水體大、深、活、水質好等優勢進行立體開發,卻具有池塘、河溝等小水面無可比擬的優勢,目前由於生產水平較低,所以增產潛力很大。據80年代末統計,全國水庫總數達8.4萬多座,其中小型水庫佔水庫總座數的96%。由於大型、中型和小型水庫的水域生態條件有所區別,則其漁:生產方式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