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李敖罹患腦癌去世,享年83歲。
他的一生,痛快罵人,罵可罵之事,罵可罵之人,竟多達3000人有餘,名符其實的張狂才子。
唯有一人,享盡他特殊的「優待」,被他專注罵了20多年。
其人並非面目可憎之士,相反,她是上個世紀臺灣最美的女人,演員、才女,他的前妻胡因夢。
Part 1
上世紀70年代,臺灣影壇有四大美女:兩林兩胡。兩林是指林青霞、林鳳嬌,兩胡則是胡因夢、胡慧中。
有人曾這樣形容林青霞和胡因夢兩位美人:
「林青霞之美像國畫,劍眉星目間有大幅潑墨的富貴感,胡因夢就是小品,筆法雋永古典。」
而李敖對胡因夢的評價:
如果有一個新女性,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一定是胡因夢。
1979年9月,在朋友蕭夢能的家裡,26歲的胡因夢遇上了44歲的李敖。
那時,李敖身邊站著女友劉會雲,胡因夢則由母親作陪。
第一面,李敖就被胡因夢的美麗和氣質所吸引,而胡因夢卻深感意外:
「之前認定他應該是個桀驁不馴的自由派,沒想到本人的氣質完全是基本教義派的保守模樣--白淨的皮膚,中等身材,眼鏡底下的眼神顯得有些老實,鼻尖略帶鷹鉤,講話的聲音給人一種聲帶很短的感覺。他看到我們母女倆,很規矩地鞠了一個大躬。」
在胡因夢與李敖見面之前,胡因夢很崇拜李敖。
據李敖的回憶錄裡寫到:
「一位美人,當年在大學時代,曾把《文星》出版的《傳統下的獨白》插在牛仔褲後,招搖而過輔大校園,這位美人就是電影明星胡因夢。」
李敖第一次出獄出版新書《獨白下的傳統》時,胡因夢早已從一名女學生變成了當紅明星,但她始終是李敖的忠實讀者,並以一篇《特立獨行的李敖》發表在報紙上,聲援李敖的新作:
「看完全書,放心地鬆了一口氣,李敖仍舊是李敖,雖然筆調緩和了一些,文字仍然犀利、仍然大快人心、仍然玩童性格,最重要的是,這位已步入中年的才子還保有一顆赤子之心。」
兩個惺惺相惜的人就這樣遇見了。
Part 2
「我的意中人是一位蓋世英雄,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聖衣、駕著七彩祥雲來娶我。」
英雄情結,無論在哪一世哪一個時代,都是女孩子對另一半的美好期盼,身為當紅明星的胡因夢也有這樣的夢想。
她曾經在離婚後說過這樣一段話:
「我期待他的人格偉大到一個程度,甚至可以拯救很多的小老百姓。跟他深入地交往之後我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是平凡的。」
這就是理想在現實中的幻滅。
只是那時的胡因夢還沉浸在對偶像的崇拜裡。才子瘋狂的愛情,降低了戀愛中女人的智商,哪怕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讓她在心裡存有一絲不悅。
為了跟胡因夢在一起,李敖用210萬臺幣將當時的女友劉會雲發配到美國「暫時避一下」。
胡因夢很是不解:「什麼叫暫時避一下?」
李敖說:「你這個人沒準,說不定哪天變卦了,所以需要觀望一陣子。我叫劉會雲先到美國去,如果你變卦了,她還可以再回來。」
在瘋狂的愛戀中,還為自己留了後手。
「他對女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態度也令我不安,但是人在充滿期望與投射時通常是被未來的願景牽著走的……」
感受到李敖對自己的懷疑和對女人的隨意態度,胡因夢有一些不安,但並未以此為意,因為她愛呀。
後來,李敖覺得錢給多了,便與胡媽媽商量,要求她也拿出210萬臺幣作為「相對基金」。胡媽媽驚覺此人並非良人,極力勸阻胡因夢嫁給李敖。
母親的反對激起了胡因夢的逆反心理。
1980年5月6日,胡因夢身著睡衣奔向李敖,在李敖家的客廳裡舉行了簡單的結婚儀式。
戀愛心理學上說:他人的反對往往會強化戀愛中人的關係。不過,那種堅持和執著,未必就是理性的。能共同對外,並非意味著兩個人生活的一切也是共同的。
最美麗的面孔與最聰明的腦袋結合了,卻並沒有讓生活光彩熠熠,相反卻被日常的瑣碎碾壓,零星碎片一直橫亙在他們之間,長達四十多年。
Part 3
一起生活的開始,胡因夢受著李敖的寵愛。
「每天早上我一睜開眼睛,床頭一定齊整地擺著一份報紙、一杯熱茶和一杯熱牛奶。」
胡因夢是浪漫的,她愛熱鬧、愛撒嬌,喜歡在家裡放音樂,跳著自編的舞蹈。
「那種時刻,我確信他是快樂的,不設防的。」
胡因夢希望能將快樂傳遞給李敖。
但日久瑣碎的生活,讓兩人迥異的性格暴露無遺。
李敖的經歷使他缺乏安全感,疑心很重,不相信別人,控制欲很強。
胡因夢說:「他在感覺到你完全屬於他,能夠滿足他的佔有欲的時候,如果你很忠實的時候 ,他會對你好得不得了。」
但他也有神經質的時候。胡因夢出門跑步,會被李敖禁止,怕她跟別的男人眉來眼去。
從來沒有下過廚的胡因夢,為了李敖開始學習做菜。她將未化凍的肉直接丟進燒開的水裡,被李敖看見,他會跳腳罵胡因夢,是白痴,是蠢蛋。
胡因夢在後來接受採訪時說:
「壓力太大了,心理緊張,因為我受不了有人這麼過度地佔有我,在差不多一個禮拜的時間裡頭,我全臉的青春痘全都冒出來,因為心理壓力太大。」
而壓倒這段婚姻的稻草,是李敖與蕭孟能先生的侵佔官司。
這件官司讓李敖在胡因夢心中的偶像形象徹底幻滅。
李敖並非「具有真知灼見又超越名利的俠士」,只是「一個多欲多謀、濟一己之私的智慧罪犯」,「暗自在心中打定了去意」。
一場才子佳人的婚姻結束了,短暫又痛苦。胡因夢也因這段婚姻走上了自己人生的另一段旅途。
Part 4
本以為一別兩寬,天高雲淡,各自歡喜,卻是另一番糾葛的開始。
在侵佔官司一輪又一輪的對薄公堂中,看透了各自的不堪。
在胡因夢看來,「這一切不過是兩人配合著演出的一場荒謬劇,這個荒謬劇的演出,事實上裡面有深刻的意義,好象要喚醒我們彼此,要讓我們檢討,看看我們內在到底有些什麼問題。」
胡因夢釋懷了,在嘈雜的紛爭中,她說她感激李敖。
當時,胡因夢給李敖鞠了一個九十度的大躬,就像兩人初見面時李敖的舉動。
官司結束,胡因夢與李敖相約釋放出心底最大的善意,心結好像已經打開。
胡因夢以為從此他們兩人可以有一個和平的相互對待,只是沒想到後續又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
李敖在自己的節目中大罵胡因夢,有70次之多。
提及李胡二人離婚的原因,李敖當著記者的面調侃胡因夢: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有一天,我無意推開沒有反鎖的衛生間的門,見蹲在馬桶上的她因為便秘滿臉憋得通紅,實在太不堪了。」
胡因夢只是淡淡地回應:「同一個屋簷下,是沒有真正美人的。」
而這一切,相對於李敖在離婚前發表的聲明來說,是何等的滑稽:
一、羅馬凱撒大帝在被朋友和敵人行刺的時候,他武功過人,拔劍抵抗。但他發現在攻擊他的人群裡,有他心愛的人布魯塔斯的時候,他對布魯塔斯說:「怎麼還有你,布魯塔斯?」於是他寧願被殺,不再抵抗。二、胡因夢是我心愛的人,對她,我不抵抗。三、我現在宣布我同胡因夢離婚。對這一婚姻的失敗,錯全在我,胡因夢沒錯……由於我的離去,我祝福胡因夢永遠美麗,不再哀愁。
李敖的出爾反爾,不依不饒,在胡因夢的理解中,也許這裡面還有很多東西,李敖沒有真正的放下,所以才會一直提及。
「多年來,他這樣不斷地羞辱我,對我,是一個很好的磨練。只有恨本身才是毀滅者。」「人即使擁有再多無知的支持者,終場熄燈時面對的,仍然是孤獨的自我以及試圖自圓其說的掙扎罷了。」
Part 5
父母婚姻的不幸福,與母親一路的磕絆,胡因夢個性很叛逆,特立獨行。她在14歲時曾經勸說自己的父母離婚,她的母親很不諒解她。
她曾經描述自己與母親的關係,「我們連這個肌膚之親,就是拉拉手、碰碰手臂都沒法做到。到母親年老的時候,攙著她走路都有一些窘迫,因為不熟悉這種親密感。」
在這種家庭氛圍中長大的胡因夢,在年長她18歲的李敖面前、在母親的反對聲中,徹底淪陷。
好友張德芬說她:「好大的膽子,居然敢嫁給李敖,然後又那麼快地離婚。她是比較叛逆,比較特立獨行的一個讓人最深刻印象的例子。」
幼年胡因夢與父母
閃婚閃離,33歲息影,42歲未婚生子,在胡因夢溫婉美麗的外表下,更具神秘錯亂之美。
「我跟李敖的婚姻讓我從憤世嫉俗慢慢轉向自省。同時從過度崇拜有才華的人、對人類社會有影響的人,也轉為找到自己內在的創造力,我不崇拜外在的人,我希望活出自己的價值。」
她開始了深入人的意識和心靈的探索。
「骨子裡我是一個對自我修持感興趣的人,其他的對我來講全是次要的。」
胡因夢說這個改變對她來說就是「回歸正途」,「當你沒有任何面子問題的時候,就什麼都不怕了,也不會再去逞強好勝,或以成敗來論事情。」
她翻譯了三十多本關於靈修的書籍,四處教學、演講。當經歷過繁華與絢爛,人性的至善至惡之後,胡因夢氣質大變,現在的她安祥、平和、溫潤,對待一切都是淡淡的。
李敖在生命的最後階段欲推出《再見李敖》訪談節目,向她伸出橄欖枝,她也沒有作出積極的回應。
現在的她已經不再渴求愛情與男人的滋養,她已經擁有了強大的內心,活出了真我。
只是到了現在,李敖才算是真正放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