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爛鰓基本常識,養魚入門篇

2020-11-24 騰訊網

爛鰓是觀賞魚比較容易感染的魚病,一般出現在冬春交替的時節,冬天比較冷的幾個月並不容易感染。

不過最近有一些網友家的觀賞魚先後出現不同程度的爛鰓,所以關於爛鰓的種種資料,還是可以先熟悉一下的。

攝影丨派77590

爛鰓的種類及病原

攝影丨小夥子

爛鰓分細菌性爛鰓跟寄生蟲類爛鰓。由於病源不同,症狀表現形式也有差別。

細菌性爛鰓,主要表現在鰓上會分泌很多粘液,鰓絲腐爛,末端軟骨外漏,鰓蓋內充血,中間有個透明的小孔,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開天窗「。細菌性爛鰓很容易導致觀賞魚因呼吸困難而掛掉。

寄生蟲類的爛鰓有很多表現形式。比如原生動物在鰓部大量繁殖時,會迫使觀賞魚鰓部產生大量黏液,弱化抵抗力,間接導致觀賞魚感染其他魚病。粘孢子蟲跟中華鰠引起的爛鰓,會導致鰓蓋發白或有白色點狀的孢囊,鑑別起來也不難。

爛鰓的預防手段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Nikita

1、觀賞魚的密度不要太密,儘量稀養。平時餵一定小活食也對爛鰓有一定預防作用

2、可以定期給觀賞魚鹽浴,權當檢疫了。鹽的參考濃度是2%,泡十分鐘左右即可。

3、保持好水質,定期換水,保持水體的鮮活。

4、除用鹽檢疫外,還可以用黃粉檢疫,參考濃度是20mg/L,參考溫度是20-30℃,參考浸泡周期是15-20分鐘(浸泡時長跟溫度成反比)

治療爛鰓病的常見方式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Kirstin Demezas

細菌性爛鰓:10kg水中,放0.5g黃粉,泡半小時;濃度10-20mg/L的金黴素藥浴3小時以上;2%食鹽水藥浴5-15分鐘;五倍子磨碎,以2-4mg/L的濃度加入魚缸中

寄生蟲爛鰓:添加殺蟲靈,濃度0.01-0.02ppm;用敵百蟲(根據產品說明書用藥)

圖片來源丨Flickr

攝影丨Nan Fry

以上是治療爛鰓的基本知識點,能解決大多場景下的爛鰓,不過魚病也會隨著某些條件而發生變動,所以上述的治療方式不是萬能的,比較刁鑽的爛鰓還是要單獨求助有經驗的老魚友。

文章系意牌旗下【YEE水族世界】整理首發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即刪

相關焦點

  • 想養魚卻不會養咋辦?觀賞魚飼養傻瓜式教學入門篇,從0開始養魚
    最近有不少朋友在問,喜歡養魚,但是又不知從何入手,沒有什麼方向。不知道買什麼樣的設備,買什麼樣的魚缸以及過濾,還有哪一些觀賞魚品種比較好養。那這篇文章就和大家簡單的聊一聊,可以說是傻瓜式養魚的第一步。既然是傻瓜式養魚的第一步,那麼我們遵循一個原則,越簡單越好。首先我們在養魚工具以及養魚器材這方面東西,儘量可能的減少到最少。準備40公分的一個超白玻璃魚缸,加上一個掛壁式的水妖精,或者是一個外掛式的濾桶,再加一盞LED的照明燈。簡單的準備這三樣的養魚工具,就組成了我們工具準備的第一步。
  • 勇哥教你如何養好觀賞魚 簡單入門 一學就會(過濾篇)
    為什麼總是養不好魚?為什麼養的魚老是死亡? 勇哥陪你玩水族來帶你一起來探討。養魚最重要的知識是什麼?答案就是:養水!養魚先養水,這是養魚的一個最基本的常識。養魚用的水需要是「活水」,也就是魚缸中要有使水循環的裝置,也就是各種水泵。
  • 養魚基礎知識儲備:觀賞魚魚鰭爛了怎麼辦?病因和應對方法分享
    魚鰭相對來說還是很脆弱的,是觀賞魚身體中最薄的一個地方。魚鰭也會生病,而且生起病來並不好治療。爛尾,爛鰭,是金魚等其他魚鰭較薄的觀賞魚最容易出現的問題。觀賞魚出現爛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 物理傷害引發的爛鰭。
  • 養魚 推薦給新手的入門魚種
    點擊聊聊養魚 一鍵關注如果你是想要養魚的水族新手,建議你先從淡水魚入門。
  • 養魚路上的攔路虎,有的因為家人或觀賞魚難養!而我是因為錢包
    大家好,我是養魚人!關注我,讓我們一起學習更多養魚知識。觀賞魚到現在依然是個小眾愛好,並沒有像貓狗那樣普及。可能你喜歡,但是家人會覺得麻煩覺得你是在浪費錢。而觀賞魚並沒有辦法做到像寵物貓狗一樣,你只管帶回家剩下的交給它。
  • 入門養魚必看 手把手教你養魚
    對於很多新入門的魚友來說,養魚經驗少,了解的也不是很多,因此對於養好魚並沒有信心。可能只是憑著一腔對觀賞魚的喜愛就入門了。那麼養魚到底應該怎麼做呢?新手真的可以養好魚嗎?就讓我來簡單介紹一下新手入門養魚應該怎麼做吧~方法簡單易學,包教包會~第一步:挑選心儀的魚養魚肯定要先選好自己心儀的觀賞魚種類。養魚肯定是因為被一些觀賞魚給吸引到才會「入坑的」,選好自己喜歡的種類是非常重要的。
  • 勇哥教你如何養好觀賞魚 簡單入門 一學就會(換水篇)
    為什麼總是養不好魚?為什麼養的魚老是死亡? 勇哥陪你玩水族來帶你一起來探討。養魚最重要的知識是什麼?答案就是:養水!養魚先養水,這是養魚的一個最基本的常識。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談談觀賞魚該怎麼來換水。觀賞魚是存活在水中的,所以說定期換水是必須的。許多魚友在購買魚缸的時候經常被魚缸銷售者「忽悠」,說他們家的魚缸怎麼怎麼好,買他們家的魚缸不用換水!
  • 養魚者不可不看——如何發現及治療觀賞魚體外寄生蟲病
    對魚友來說,養魚最不想面對的莫過於精心飼養的魚兒患病,甚至奄奄一息,而自己卻束手無策。特別對於沒啥養魚經驗的朋友來說,這更讓人心煩。而這一期的觀賞魚之友,我們來聊聊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這一魚病。在眾魚病當中,要數觀賞魚的體外寄生蟲病最為隱蔽,因為體外寄生蟲病在患病之初,並無明顯的病症。
  • 不是我吹牛,這觀賞魚算是新手養魚中型魚入門首選,好養又高顏值
    雷龍的品種極為豐富,從菜市場上見到的「黑魚」,到水族館裡的觀賞雷龍,品種數不勝數,今天為大家介紹一種雷龍魚——黃金眼鏡蛇雷龍。一般野生活環境可以長到60釐米,但魚缸養的正常只會長到40釐米,不過水體越大,愛魚活動空間更充足,自然會過得更好。
  • 觀賞魚頭號殺手蟲鰓,正確判斷,定期預防和有效治療的方法
    魚友們大家好,我是愛養魚的訓犬師!本期話題我們討論一下:」如何判斷觀賞魚得了鰓蟲病,以及如何預防和治療」。本期話題針對大部分觀賞魚種,感興趣的魚友可以繼續仔細閱讀,如果您的養魚生涯從來沒遇到鰓蟲病或者您確信以後也不會出問題,就不要繼續看本文了!
  • 新人養魚,什麼都不懂,該怎麼入門?
    對於新魚友來說,開一口小魚缸會是不錯的體驗。既能給枯燥的生活加點樂趣,也能提升室內觀賞性。攝影丨粉色熊寶雖然小魚缸養魚不怎麼難,還是有很多人瞻前顧後,甚至對一些常用詞彙也不太熟悉。一旦養魚,它會影響到你的入門進度,甚至降低養魚樂趣。
  • 新人養魚,什麼都不懂,該怎麼入門?
    一旦養魚,它會影響到你的入門進度,甚至降低養魚樂趣。我們常說的水質包括溫度、硬度、酸鹼度、亞硝酸鹽濃度、鹽度等。其中硬度跟亞硝酸鹽濃度可以先略過,以後有的是時間了解。其他幾種參數才是一旦養魚必須懂的。大多數魚是冷血生物,自己不能調節溫度,要靠自然界溫度及加熱棒共同作用,維持穩定的水溫,給觀賞魚提供基本的生存條件。
  • 家中養魚必備-觀賞魚大全
    最後大有不會給魚治病的養魚人不是好養魚人的感覺。這是初學者的毛病。大家都會犯。不稀奇。稀奇的是有的人無法自拔。陷入到魚醫生的怪圈裡出不來了。認為養魚就是不斷的給魚治病。其實養魚和養孩子一樣,重要的不是給它們治病,而是如何不讓它們得病。也就是防病。得過病的魚隨它恢復得怎樣都會有小小缺陷,使其觀賞價值打打折扣。
  • 七種熱帶觀賞魚,漂亮好看觀賞性高,適合新手入門
    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所以,其分布還包括部分亞熱帶地區。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是生活於淡水中的熱帶觀賞魚品種。一般新手初學養魚,大多都是從小型魚開始入手,因為飼養小型魚不需要太大的魚缸,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較低,而且大多數小型魚身上有非常漂亮的顏色,價格也比較平實,可以單獨飼養,也非常合適草缸造景。
  • 冷水觀賞魚7:它們的名貴不止體現在價格,更體現在收藏價值
    很高興又和大家來聊聊關於養魚的經驗了。今天前面第一篇文章,我們分享了3類性價比較高的冷水觀賞魚。不知道大家對這3種魚感覺如何呢?應該多少都養過吧?今天第二篇文章,我們就來分享一下,冷水觀賞魚市場中,比較昂貴的品種。因為有便宜的,肯定也有貴的嘛!兩者是想對的。可能平時我們接觸得比較多的,還是一些比較普通的,入門級便宜的冷水魚。
  • 適合新手飼養的幾種好看又皮實的觀賞魚
    在新手剛入門養魚時,把魚養死基本上都是我們的必經之路,往往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備受打擊,對養魚的興趣就會越來越低,最後很有可能就直接放棄了;所以今天給大家介紹幾種新手適合飼養的,同時又具備觀賞性和皮實好養活的魚。
  • 六種熱帶觀賞魚,繁殖能力超強,漂亮好養觀賞性高,適合新手入門
    但在近熱帶和與之交界處的南北溫帶水域,有觀賞價值的魚類品種,也歸入了熱帶魚,所以,其分布還包括部分亞熱帶地區。我們在這裡所介紹的是生活於淡水中的熱帶觀賞魚品種。一般新手初學養魚,大多都是從小型魚開始入手,因為飼養小型魚不需要太大的魚缸,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較低,而且大多數小型魚身上有非常漂亮的顏色,價格也比較平實,可以單獨飼養,也非常合適草缸造景。
  • 最好養的3種熱帶觀賞魚,如果不認識,別說自己喜歡養魚
    前面3篇文章和大家聊了熱帶魚的特質啊,飼養的注意事項和水質指標之類的,以及養熱帶魚有啥好處。相信應該多少能幫到大家,或者激發大家養魚的興趣了,在這裡啊!我們再來聊聊,如果真的要開始養熱帶魚了,市面上五花八門的熱帶魚,哪種比較好上手。
  • 水族觀賞魚市場常見觀賞魚品種對水質要求,養魚不再擔心水質問題
    最近幾位魚友溝通交流,發覺大家其實對水族市面上常見觀賞魚的一些品種,關於它們對水質的要求不是很清楚。所以導致在混養的時候,一些對水質要求不同的觀賞魚品種卻被混養到了一起,最終因為這樣而導致水質無法讓所有觀賞魚適應,所以有所損失。
  • 家中養魚,觀賞魚最不好養,這六個因素教會你養觀賞魚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原創作者小編阿烏,阿烏今天就接著跟大家說養魚,今天這篇文章,我給大家說一下,觀賞魚易死的原因!其實剛剛開始養觀賞魚的朋友們,肯定會對自己的魚小心翼翼的,一旦是有一點的小毛病,就會馬上的向魚缸裡放藥,要不就是採取別的措施,其實魚沒多大的事,自己反而是把魚給折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