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不能沒有魚鰭。魚鰭就同一個坐在船上漂泊在湖中的人手上把握著的船槳,它控制著方向。倘若一條魚失去了魚鰭,那它也即將失去生命。魚鰭相對來說還是很脆弱的,是觀賞魚身體中最薄的一個地方。魚鰭也會生病,而且生起病來並不好治療。爛尾,爛鰭,是金魚等其他魚鰭較薄的觀賞魚最容易出現的問題。
1. 物理傷害引發的爛鰭。蝴蝶鯉是一種魚鰭極為飄逸的觀賞魚。而且這種魚性格比較溫和,不適合和大型魚進行飼養。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人不信邪,把蝴蝶鯉和其他大型的兇猛魚類放到一塊兒去。這就導致了蝴蝶鯉的魚鰭被咬得稀巴爛!及時隔離治療其實還好,但是如果沒有進行治療,想著讓觀賞魚自愈,那它的魚鰭很有可能會被細菌侵入感染,造成潰爛。而潰爛也會一直延伸,直至死亡。通常魚鰭受的普通的傷是不會導致爛鰭死亡的,但是如果傷勢嚴重,就很容易感染,機率很大!
2. 水質太差,導致細菌感染。我們上面已經說過了,魚鰭薄的觀賞魚更容易爛鰭。這是因為本身觀賞魚的魚鰭薄,所以會更加脆弱,被細菌感染其實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你的缸很久沒喲換水了也沒有洗過濾棉,有機物堆積很多的話就會滋生無數多的細菌。在魚鰭不受傷的情況下其實就很容易導致觀賞魚出現爛鰭情況。魚鰭受傷,加上水太老,爛鰭的機率就會達到八成左右,很難避免!
爛鰭死亡的觀賞魚,其實往往很多都是因為主人太懶了!不想要去管,認為觀賞魚可以自己痊癒,缸中觀賞魚欲哭無淚。
發現觀賞魚魚鰭潰爛發白的跡象,需要第一時間隔離出來,安排一個小單間是最好的。多放一些水草之類的東西來隱蔽環境。放在能夠見到清晨陽光的地方,每天早上稍微曬一下太陽,能夠殺菌並且加快痊癒速度。當然不能少的還是治療藥物。一般治療藥物沒什麼可選性,選擇可以殺菌的就可以。
最常用的藥物是黃粉。黃粉的藥效相對而言比較溫和,不刺激。而且殺菌效果也非常好,可以長期進行藥浴。除了黃粉以外還有甲基藍。甲基藍相對藥效比較強,要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投放。養護一周的時間,基本上潰爛掉的魚鰭就自己掉了,然後長出新的魚鰭來。我建議最好直接在小單間裡面把傷給養好。
孔雀魚這類小型魚如果爛鰭比較嚴重可以用剪刀剪掉傷口,記住,下剪刀的速度一定要快速,傷口平整度越高越好,利於後期恢復痊癒。
總結一下:發現觀賞魚出現爛鰭現象,第一時間要隔離出來。然後使用能夠殺菌的藥物,最好藥效溫和一些,黃粉,甲基藍是我覺得藥效比較好的兩種藥物,當然大顆粒粗鹽按照千分之四的比例進行投放也是可以的。之後靜養,食物照常提供,注意換水頻率,基本上一個月可以完全痊癒。
之後不能把魚和別的兇猛魚進行混養,要注意維護打理魚缸,做一個好的預防。
這裡是養魚說,如果你也喜歡飼養觀賞魚,不妨動動手指點個關注,所有養魚所要知道的都在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