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錐蝽咬了會得「新型愛滋病」?

2021-01-07 中國科學技術館

「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的說法源於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廣州疾控i健康」發布了一篇題為《我們需要你幫忙,找蟲!找人!》的文章。

文章呼籲市民找一種名為「錐蝽」的小蟲,並以每隻8元的價格進行懸賞。廣州市疾控中心表示,找這種蟲的目的是為了完成一項調查研究。據悉,錐蝽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因其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錐蝽本身可能會攜帶錐蟲,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這種病隱匿性極強,隱匿期長達10—20年,難以被發現,重症患者預後不良。而美洲錐蟲病也被稱為「新型愛滋病」。

可以確定,廣州懸賞「捉拿」小蟲錐蝽確有其事。不過,有不少網友提出疑問:「被咬了真的就會被傳染愛滋病?」對於這些疑問,記者諮詢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副研究員陳木新。

資料顯示,美洲錐蟲病又稱恰加斯病,是由克氏錐蟲引起的一種熱帶寄生蟲病。其主要流行於中、南美洲的18個國家。該病在臨床上可引起心臟、消化道及外周神經系統改變,病死率較高,已成為拉丁美洲的嚴重公共衛生問題。

美洲錐蟲病還分為急性期和慢性期兩種。急性期有發熱、頭痛、恰加斯結節、眼瞼腫脹、淋巴結腫大、肌肉疼痛等症狀;慢性期以恰加斯心臟病為主,常表現為心悸、眩暈、心律不齊、心肌肥大、心肌炎、心力衰竭、食道或結腸擴大、猝死等症狀。

陳木新指出,美國錐蟲病之所以被稱為「新型愛滋病」,最主要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它與愛滋病一樣難以檢測出來;第二,它的潛伏期很長;第三,在治療方面,美洲錐蟲病的慢性期尚無特效治療藥物,其在流行區(南美洲)的危害程度與愛滋病相當。

但實際上,美洲錐蟲病在病原和致病機理、傳播途徑、治療手段等方面與愛滋病是有明顯不同的。

在病原和致病機理方面,愛滋病的病原是HIV病毒,病理是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到嚴重破壞而致死;而美洲錐蟲病的病原錐蟲是一種寄生原蟲,其致病機理目前尚不完全明了,已掌握的致病機理主要是,病原入侵後造成心臟、消化道等臟器損害。

在傳染途徑方面,愛滋病主要由人與人之間通過血液和性直接傳播,不需要譬如昆蟲等媒介來傳播;而美洲錐蟲病主要是通過錐蝽叮咬傳播,也可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發生傳播,還可通過攝入錐蝽糞便汙染的食物或飲料傳播。

在治療手段方面,愛滋病發病後如果不治療,其死亡率幾乎為100%;而美洲錐蟲病並非都有病症,且部分急性期的美洲錐蟲病患者是可以被治癒的。

陳木新強調,對於美洲錐蟲病,民眾無需太過恐慌。我國尚無感染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導,目前仍為非流行區,只有相類似的錐蝽媒介存在而已。他還呼籲,赴拉丁美洲的務工及旅遊人員必須接受包括美洲錐蟲病等在內的熱帶病防治知識的健康教育,提高公眾自我防護意識,防止感染。■

相關焦點

  • 「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專家答疑
    網傳「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專家答疑  網傳「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西疾控專家澄清:錐蟲病與愛滋病完全不一樣  別慌 廣西「接吻蟲」很常見  但未發現美洲錐蟲病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徐哲)幾天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公眾號推送的
  •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vid=523806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控專家:美洲錐蟲病的這種稱呼只是比喻說法,我國尚無相關病例推文稱,錐蝽可傳播美洲錐蟲病,有學者將該病稱為「新型愛滋病」。為更好地研究和控制該病,市疾控中心發動市民積極尋蟲,並將給予8元一隻的獎勵。  錐蝽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真的會導致「新型愛滋病」?市民該如何防護?10日,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疾控專家。  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其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
  • 被「接吻蟲」叮咬 會得新型愛滋病?
    這種蟲傳播「新型愛滋病」》,每隻懸賞8元,捉拿一種叫「錐蝽」的蟲子,引起不少人關注。昨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專家稱,近年,廣東、海南、福建、廣西先後發現錐蝽,但均未檢測出美洲錐蟲病原,市民不用恐慌;不過暑假是出境遊的旺季,市民仍應提高警惕。 美洲錐蟲病 被稱為「新型愛滋病」 記者了解到,被錐蝽叮咬後出現的病叫美洲錐蟲病,隱匿性極強、危險性極高。
  • 毒蟲錐蝽金華也有了?「為非作歹」的蟲子真得留個心
    「網紅蟲」叮咬傳播「新型愛滋病」?近日,一篇題為《廣州全城懸賞這種小蟲,捉一隻獎8元,被咬會得新型愛滋病》的文章在網上流傳,引大家的關注和擔憂。昨日,記者詢問了市疾控中心專家,得知我市乃至全國目前尚無感染該疾病的病例報導,市民無需過於恐慌,這種蟲子傳播的疾病和愛滋病並不是一回事。
  • 懸賞8元捉拿 這種能傳播"新型愛滋病"的蟲子到底咋回事?
    可能大家都要問了:這錐蝽究竟是什麼?「新型愛滋病」又是什麼?有多可怕?由於它非常喜歡挑皮薄的地方下嘴,很多人的眼皮、面部皮膚和嘴唇都容易被它咬,因此又落了個「接吻蟲」的名號。錐蝽的身體大概有2-3釐米那麼長,因此吸血量比蚊子要多得多。
  • 被這種蟲咬會得「新型愛滋病」,危害極大!這個地方捉1隻獎8元
    一方面通過「找蟲」,了解錐蝽的分布狀況,為有效防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找人」,為被咬傷者提供及時診治。關鍵詞:錐蝽!錐蝽是什麼?還傳播「新型愛滋」?!但錐蝽的可惡之處就在於,在宿主間傳遞克氏錐蟲,引發美洲錐蟲病,是該病的傳播媒介。叮咬後,它們會在叮咬處附近排便。
  • 錐蝽沒那麼可怕
    玉林有沒有錐蝽?它是否傳播所謂的「新型愛滋病」?7月20日,記者到玉林市疾控中心進行採訪,專家特此澄清:錐蝽的主要危害是叮咬吸血並藉此傳播美洲錐蟲病,但我國尚無錐蟲病例報導,目前玉林也沒有證據表明存在攜帶錐蟲的吸血錐蝽,請市民不必恐慌。
  • 廣州懸賞全城抓蟲真相:錐蝽傳播的不是愛滋病,尋找只為調查
    它會傳播「新型愛滋病」?疾控中心說……》近日,廣州市疾控中心在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布了一則「找蟲」的推文。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各地媒體也爭相轉發報導。這隻被納入重點「通緝」範疇的蟲名叫錐蝽,被咬還可能會染上「新型愛滋病」!真的有這麼可怕嗎?來看看廣州市疾控中心怎麼說。為什麼要找這種蟲?
  • 被這種蟲子咬了要小心了
    所謂「夏眠不覺曉,處處蟲子咬」,每到夏天,咱們越穿越清涼,各種蟲子也開始興風作浪了。比如被蚊子咬了,瘙癢難耐外帶一個「大紅包」,比如被蜱蟲咬了,後果嚴重得往醫院跑,再比如被蜘蛛咬了...還不趕緊去看醫生,你真以為自己會變成「蜘蛛俠」啊?
  • 新型愛滋病?只是被忽視了100年!
    跟大多數人一樣,習慣於起床後瀏覽新聞的美國貝勒醫學院熱帶病學學院的院長彼得·豪泰茲被眼前的報導嚇了一跳——「新型愛滋病」來襲!全球1000萬人感染!仿佛在一夜間,這種叫做「新型愛滋病」的疾患成為懸在人類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決定著全人類的存亡。
  • 這種蟲傳播「新型愛滋」 廣州已全城抓捕
    廣州疾控中心呼籲市民找錐蝽、捉錐蝽,每隻蟲獎勵8元,同時尋找被這些蟲咬傷的人。一方面通過「找蟲」,了解錐蝽的分布狀況,為有效防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找人」,為被咬傷者提供及時診治。錐蝽是什麼?還傳播「新型愛滋」?!
  • 8元1隻懸賞錐蝽
    (圖片來源荊楚網)  錐蝽,它是錐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與愛滋病相比,它有過之無不及。一旦被這種蟲咬上一口後,如果治療和診斷不及時的話,很可能會丟掉性命。可見,錐蟲病是多麼的可怕。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並且該種疾病到晚期時已經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所以它才被稱之為「新型愛滋病」。  夏天裡蚊蟲最多,其實,這些蚊蟲之所以能準確叮咬人,它們也是受到以下因素影響的:
  • 梅州驚現「網紅」錐蝽蟲,能傳播新型愛滋,抓到一隻還獎8元!
    來源:梅州電視民生820、梅州掌上通大家之前恐怕都有被一條新聞刷過屏吧廣州夏季出現一種蟲子可傳播新型愛滋抓到一隻還獎勵8元!於是大家都開始在找蟲抓蟲...最近,在梅州,也發現了這種蟲子!梅州地區一直有錐蝽,這種蟲子喜歡在人體唇部、眼瞼等皮膚比較薄的地方叮咬,叮後會起丘疹。在國外,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由於這種疾病感染人類後不易被發現,對人類健康有比較大的傷害,病情晚期沒有特效藥,所以有學者稱它為「新型愛滋病」。錐蝽長什麼樣?錐蝽是獵蝽科獵蝽亞科錐蝽屬昆蟲的通稱,因頭狹長似錐而得名。
  • 廣州已有人抓到疑似錐蝽
    大洋網訊 今天,記者從廣州市疾病預防中心了解到,自上周發出文章呼籲居民尋找「木蝨王」錐蝽以來,迄今已經收到10餘例報送樣本的圖片,但是否確是錐蝽,仍需送國家疾控中心專家檢測鑑定。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錐蝽不一定攜帶錐蟲,從目前國內情況看,被錐蝽叮咬後感染美洲錐蟲病的風險非常小,但仍然建議居民捕捉時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