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這種蟲咬會得「新型愛滋病」,危害極大!這個地方捉1隻獎8元

2021-01-09 SZNEWS

 

你沒看錯

一隻8元!


 

全!城!抓!蟲!


一方面通過「找蟲」,了解錐蝽的分布狀況,為有效防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找人」,為被咬傷者提供及時診治。

每隻8元

小編好奇了,

全程懸賞捉拿的錐蝽

究竟是什麼東東?

關鍵詞:錐蝽!

錐蝽是什麼?

還傳播「新型愛滋」?!

2016年,廣州順德發生一起錐蝽咬人事件,由於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而美洲錐蟲病對人類危害極大。

錐蝽從若蟲到成蟲↑↑↑

錐蝽,頭部狹長似錐,橢圓形,成蟲長約25mm。它的若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而且專叮面部,挑皮膚薄的區域下口,如唇部、眼瞼等,所以也叫「吸血蟲」、「接吻蟲」,華南地區俗稱「木蝨王」、「臭大姐」或「臭蟲」。

它們大多生活在地下洞穴或與其它動物共同生活在樹上,但有少數(約5%)也生活在我們周圍,大多藏身於牆壁或木質物件縫隙,比如舊木屋、花盆旁以及木堆旁,或田野畜舍、雞窩處。

它們白天隱藏起來,晚上趁著天氣涼快、宿主睡著的時候,出來覓食吸血。

若僅僅咬人吸血也就罷了,畢竟惱人的蚊子也每天幹這事。但錐蝽的可惡之處就在於,在宿主間傳遞克氏錐蟲,引發美洲錐蟲病,是該病的傳播媒介。

叮咬後,它們會在叮咬處附近排便。當人出於抓撓的本能把錐蝽的糞便/尿液抹到叮咬處、眼部、口腔或任何皮膚破損處時,致病的克氏錐蟲就進入人體,引發 美洲錐蟲病——

一種隱匿性極強、危險性極高的病

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世界約有600萬至700萬人感染該病,主要在拉丁美洲(所以叫「美洲錐蟲病」)。但隨著全球化的進展,目前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也都有發現。

美洲錐蟲病在全球的發病情況

(2006~2010年)

拉美是重災區

2016年起,我國開始在南方監測錐蝽。廣西、廣東、湖南、湖北、安徽等地均有發現錐蝽,也有被叮咬的案例。不過目前我國還沒有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告。

感染後分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為最初感染後持續的兩個月左右。此時有大量寄生蟲隨血液循環,但多數病例無症狀或症狀溫和且無特異性。

在被錐蝽叮咬的不足50%的人群中,最早出現的典型體徵是皮膚損傷或一側眼瞼青紫腫脹。此外,也可表現為發熱、頭痛、淋巴結腫大、臉色蒼白、肌肉疼痛、呼吸困難、腫脹以及腹部或胸部疼痛。

慢性期,寄生蟲主要隱藏在心臟和消化道肌肉中。

多達30%的患者出現心臟障礙,少數(約10%)出現消化道(典型:食道或結腸擴大)、神經或混合病變。近年來發現,感染後會因心臟肌肉及其神經系統遭破壞引起心律失常或進行性心力衰竭而導致猝死。

 

幸運的是,這種疾病在早期完全有藥可醫。在感染後的急性期(包括先天性感染病例),使用苄硝唑和硝呋替莫殺蟲,治癒率幾乎達100%。

不幸的是,錐蟲病的確診率極低。由於錐蝽的唾液中含有麻醉成分,人被叮咬後甚至都沒感覺。美洲錐蟲病又隱匿性極強,可長達20~30年。而兩種治療藥物的療效都會隨患者染病的時間而減弱,到晚期幾乎沒有特效藥。

因此,有學者甚至把它稱為「新型愛滋病」(其實與我們熟知的愛滋病並無關聯)。

除了錐蝽直接叮咬,美洲錐蟲病也可以通過輸血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或在器官移植及實驗室意外等情況下傳播。

由於缺乏有效的疫苗,目前預防美洲錐蟲病最有效的措施是病媒控制——即消除錐蝽。

錐蝽常在哪裡出沒?

它們多藏身於牆壁或木質物件縫隙等地,在夜間外出活動。晚上,在有林地或田野的畜舍、雞窩等處,易於發現它們的蹤影。也有人說曾在舊木屋、自家花盆旁以及在農家樂的木堆旁發現它。

找到這樣的人和蟲會怎麼樣呢?

廣州市疾控中心表示,通過此次調查(捉蟲),希望清晰了解錐蝽在中國的分布情況,配合相應的措施,爭取將危害降到最低。

在有錐蝽分布的地區,錐蟲病可經各種途徑傳播,出入過拉美地區的人員均有可能被感染。廣州市疾控中心介紹,錐蟲病傳染源一旦輸入,極有可能造成本地傳播。因此,廣州市疾控中心呼籲「要趕緊找蟲找人,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

將為你提供每隻8元的獎勵金和健康諮詢服務

網友熱評

相關焦點

  •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vid=523806   這隻被懸賞8元的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州市疾控專家:美洲錐蟲病的這種稱呼只是比喻說法,我國尚無相關病例推文稱,錐蝽可傳播美洲錐蟲病,有學者將該病稱為「新型愛滋病」。為更好地研究和控制該病,市疾控中心發動市民積極尋蟲,並將給予8元一隻的獎勵。  錐蝽真的有那麼可怕嗎?真的會導致「新型愛滋病」?市民該如何防護?10日,記者採訪了廣州市疾控專家。  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其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
  • 廣州懸賞捉蟲8元一隻!被這種蟲子咬了要小心了
    比如被蚊子咬了,瘙癢難耐外帶一個「大紅包」,比如被蜱蟲咬了,後果嚴重得往醫院跑,再比如被蜘蛛咬了...還不趕緊去看醫生,你真以為自己會變成「蜘蛛俠」啊?其實被某些蟲子叮咬還真的不能開玩笑,這不,最近廣州就全城懸賞捉拿一種蟲子,據說是因為被這種蟲子叮咬後,會得「新型愛滋病」!真有這麼恐怖嗎?
  • 被錐蝽咬了會得「新型愛滋病」?
    「錐蝽會傳播新型愛滋病」的說法源於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一篇文章。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其微信公眾號「廣州疾控i健康」發布了一篇題為《我們需要你幫忙,找蟲!找人!》的文章。文章呼籲市民找一種名為「錐蝽」的小蟲,並以每隻8元的價格進行懸賞。
  • 被「接吻蟲」叮咬 會得新型愛滋病?
    這種蟲傳播「新型愛滋病」》,每隻懸賞8元,捉拿一種叫「錐蝽」的蟲子,引起不少人關注。昨日,福建省疾控中心專家稱,近年,廣東、海南、福建、廣西先後發現錐蝽,但均未檢測出美洲錐蟲病原,市民不用恐慌;不過暑假是出境遊的旺季,市民仍應提高警惕。 美洲錐蟲病 被稱為「新型愛滋病」 記者了解到,被錐蝽叮咬後出現的病叫美洲錐蟲病,隱匿性極強、危險性極高。
  • 懸賞8元捉拿 這種能傳播"新型愛滋病"的蟲子到底咋回事?
    最近,國內一種小蟲子遭到了官方「通緝」,它就是錐蝽,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發文,只要抓到一隻就可以得到8元獎勵。而抓這種蟲子是因為它能傳播一種堪稱「新型愛滋病」的疾病,相關報導也是鋪天蓋地。
  • 梅州驚現「網紅」錐蝽蟲,能傳播新型愛滋,抓到一隻還獎8元!
    來源:梅州電視民生820、梅州掌上通大家之前恐怕都有被一條新聞刷過屏吧廣州夏季出現一種蟲子可傳播新型愛滋抓到一隻還獎勵8元!於是大家都開始在找蟲抓蟲...最近,在梅州,也發現了這種蟲子!黃先生的妻子說,聽說被這種蟲子叮咬後,人體可能會感染一種疾病,全家人都不淡定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遇見了,自己如今懷了二胎,大寶又還小,家裡平時非常注意消殺蚊蟲,這隻錐蝽蟲極有可能是藏在晾曬的衣服裡混進家的。之後經梅州市疾控中心消毒與病媒生物預防控制科鑑定,負責人確認:這黑蟲正是錐蝽蟲。梅州地區一直有錐蝽,這種蟲子喜歡在人體唇部、眼瞼等皮膚比較薄的地方叮咬,叮後會起丘疹。
  • 8元1隻懸賞錐蝽
    (圖片來源荊楚網)  錐蝽,它是錐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與愛滋病相比,它有過之無不及。一旦被這種蟲咬上一口後,如果治療和診斷不及時的話,很可能會丟掉性命。可見,錐蟲病是多麼的可怕。  廣州防控中心以8元1隻作為懸賞,希望廣大市民發現後及時報告並領取獎勵金。據專家介紹,錐蝽的幼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它們喜歡叮咬人的面部、唇部、眼瞼等皮膚較薄弱的區域,若是不小心被咬傷以後,一定要及時就醫治療。目前沒有疫苗可以預防,並且該種疾病到晚期時已經沒有特效藥物可以治療,所以它才被稱之為「新型愛滋病」。
  • 肇慶市民捉到十幾隻被「通緝」的毒蟲?市疾控中心:假的!
    捉到還會懸賞8元每隻!▲是的!你沒看錯!就是這種蟲——毒蟲錐蝽前段時間,廣州疾控中心呼籲市民找錐蝽、捉錐蝽,每隻蟲獎勵8元,同時尋找被這些蟲咬傷的人。 而當這個「懸賞令」一出,就引起了市民的關注,紛紛好奇肇慶會不會也有這種毒蟲?還有人說捉到了十幾隻?怎麼回事?有市民捉到十幾個疑似錐蝽?
  •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2020-06-24 2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專家答疑
    網傳「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專家答疑  網傳「接吻蟲」錐蝽傳播「新型愛滋病」 廣西疾控專家澄清:錐蟲病與愛滋病完全不一樣  別慌 廣西「接吻蟲」很常見  但未發現美洲錐蟲病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徐哲)幾天前,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過公眾號推送的
  • 新型愛滋病?只是被忽視了100年!
    跟大多數人一樣,習慣於起床後瀏覽新聞的美國貝勒醫學院熱帶病學學院的院長彼得·豪泰茲被眼前的報導嚇了一跳——「新型愛滋病」來襲!全球1000萬人感染!仿佛在一夜間,這種叫做「新型愛滋病」的疾患成為懸在人類健康之上的一把尖刀,決定著全人類的存亡。
  • 這種蟲傳播「新型愛滋」 廣州已全城抓捕
    廣州疾控中心呼籲市民找錐蝽、捉錐蝽,每隻蟲獎勵8元,同時尋找被這些蟲咬傷的人。一方面通過「找蟲」,了解錐蝽的分布狀況,為有效防控提供依據;另一方面通過「找人」,為被咬傷者提供及時診治。錐蝽是什麼?還傳播「新型愛滋」?!
  • 「為非作歹」的蟲子真得留個心
    要說近期最火的蟲子,非錐蝽莫屬,前段時間,廣州疾控中心呼籲市民找錐蝽、捉錐蝽,每隻蟲獎勵8元,同時尋找被這些蟲咬傷的人。「懸賞令」一出,就引起了全國上下的關注,金華市民也紛紛好奇,本地會不會也有這種毒蟲?
  • 8元1隻懸賞錐蝽 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因何「找蟲又找人」?
    圖片來自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微信公眾號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後者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堪稱「新型愛滋病」。「新型愛滋病」,潛伏期二三十年文章介紹道,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錐蝽的幼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因為專門叮咬人的面部,喜歡尋找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如唇部、眼瞼等,所以也被稱為「接吻蟲」。錐蝽是美洲錐蟲病的傳播媒介,須對美洲錐蟲病在全球的擴散引起重視。
  • 世界愛滋病日,關於這個疾病你了解多少,「艾」真的等於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將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本來世界上是沒有這一類疾病的,追溯39年前起源於黑猩猩的病毒第一次打開了世界的大門,而在1981年12月1日,美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例人類愛滋病病例。而4年後,愛滋病第一次在我國出現,所以就將12月1日定為世界愛滋病日。
  • 廣州疾控中心:每隻懸賞8元的「奪命」錐蝽不可怕 國內染病率低
    【解說】  7月5日,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網絡上發布文章,呼籲當地民眾捕捉一種名為錐蝽的蟲子,而且以每隻8元的懸賞金提供獎勵。據稱,這種昆蟲會傳播「新型愛滋病」。一時間,文章引發大量的轉發和關注。  7月10日,記者來到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一步了解情況。
  • 被這種蟲咬了確診率低沒疫苗預防 已有城市懸賞捉蟲
    錐蝽因頭部狹長似錐而得名,成蟲體長25毫米左右,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錐蝽的若蟲和成蟲都會吸食人血,因為專門叮咬人的面部,喜歡尋找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如唇部、眼瞼等,所以也被稱為「接吻蟲」。錐蝽會傳播什麼疾病?錐蝽傳播美洲錐蟲病,又名克氏錐蟲病、恰加斯病。
  • 貓也會得愛滋病
    對於貓愛滋(FAIDS)的了解,還是幾年前我家貓因為腹瀉伴有白細胞降低,被寵物醫生誤診才知道貓居然也會得愛滋病,當時完全不知道怎麼辦,所以聽醫生了拿了增強免疫力的藥然後回家等,後來換了一家醫院診斷說,只是因為吃壞肚子導致的腹瀉,但是從那以後,就開始關注貓咪的各種疾病,避免以後再出現這種情況。
  • 黑龍江男子明知患有愛滋病仍去獻血,愛滋病就在我們身邊
    如果一個人明知道自己患有愛滋病,他仍舊去主動獻血,這種行為無疑是報復社會,與殺人無異。之前在泰國曾報導過這類事件,但是沒想到此類事件在國內也發生了。牡丹江市西安區人民檢察院於2020年3月27日向法院提起公訴,指控金某犯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 貓咪也會得愛滋病,會傳染給人嗎?
    今天是12月1日,也是世界愛滋病日。與人類一樣,貓咪也會得愛滋病,這一期的#貓生百科,寵兒就來給鏟屎官們普及一下貓愛滋病。 劃重點:貓愛滋病不會傳染給人和狗狗,只在家貓、野貓、獅虎豹等20多種貓科動物之間肆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