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臭又長的國產劇,我真的受夠了

2021-01-18 騰訊網

仔細數數近年來的國產劇集數,你會發現,無論是大爆的還是無聲無息播完的,似乎真的很久沒見過短小精悍的國產劇了。

你有多久沒用正常倍速來看完一部電視劇了?/《香蜜沉沉燼如霜》

不許超過40集,救不了「注水電視劇」。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產劇開始流行「長篇巨製」。

結束夏天的,除了「開學月」,還有暑假裡追過的劇集。

身兼「飯圈女孩」和「煲劇達人」雙重身份的大三女生阿崔,這個暑假,除了實習之外,還追了三部在網絡上討論度很高的影視劇。

她算了一下,這三部劇加起來一共有150多集,比兩部《甄嬛傳》加起來還要長。

仔細數數近年來的國產劇集數,你會發現,無論是大爆的還是無聲無息播完的,似乎真的很久沒見過短小精悍的國產劇了。

火到成為招新宣傳語的《親愛的,熱愛的》也有42集。/圖《親愛的,熱愛的》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國產劇開始流行「長篇巨製」。

巨製不一定「優質」,但長篇確實夠長!動輒五六十集起跳,甚至七八十集的長度也不算少見,這個龐大的數字單看著就讓人失去了追劇的勇氣。

《後宮·甄嬛傳》,76集;《延禧攻略》,70集;《香蜜沉沉燼如霜》,63集;《如懿傳》,更是達到了驚人的87集……

前不久,「#總局擬規定劇集不能超過40集#」這個話題引爆了網絡。報導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正在研究限制影視劇集數的政策,並向行業徵求意見。擬對劇集集數的上限作出規定,上限為40集。

40集真的能防注水嗎?/財新網

限定最長集數為40集,能不能拯救注水國產劇不論,但起碼能拯救日常被迫追長劇的國產劇受眾。

當代人類追劇日常

一口氣追完100集

追過國產劇的小夥伴都知道一個「潛規則」,現在的國產劇都有著「固定集數」。

古裝劇沒個七八十集不好意思面世,四五十集則是現代劇的基本盤。這些劇集,究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越拍越長的?

按照廣電總局公布的《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情況來看,2012年以來,國產劇的平均集數逐漸增加,2015年12月首次超過40集(為40.95集)。2016年-2018年,平均集數超過40集的情況頻繁發生。

光是2019年7月備案拍攝的劇集就有74部。/廣電總局網站

國產劇普遍超過40集,主要集中於2015年後。

最新的《廣電總局關於2019年7月全國拍攝製作電視劇備案公示的通知》更新了數字:2019年7月,全國電視劇拍攝製作備案公示的劇目共74部、3030集。

74部、3030集!稍稍推算一下,結果真是驚人:平均集數為40.95集,已經超過了設想的40集上限。

俗話說「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動輒七八十集的「大製作」並不能放緩煲劇達人們的追劇速度,還由此誕生了各種新的追劇黑科技和技巧指南。

追劇女孩最熟悉的界面操作之一。

一名合格的國產劇觀眾,習慣用各大視頻網站代替電視機追劇只是第一步。飯圈女孩小啾總結了她的追劇三步走——

第一步,先跳過片頭片尾;第二步,開啟二倍速播放;第三步,只選擇想看的精選單人剪輯版本。

如此這般一頓操作猛如虎,通常一集45分鐘的內容小啾只需15-20分鐘就能看完。三步下來,一天追完幾十集so easy。

不誇張地說,倍速播放已經成為時下年輕人看劇時的標配。但什麼時候應該二倍速播放、什麼時候可以原倍速觀看,甚至於什麼時候可以直接跳過,背後的技巧大著呢。

電視劇看不下去,看看彈幕也行。

自稱國產劇十級愛好者的如魚就經常向別人傳授她的「二倍速必備三板斧」:回憶、空鏡慢動作、內心獨白或無意義對話。只要遇到以上內容,就可以毫不猶豫地選擇倍速播放甚至直接跳過。

回憶有兩種,一種是「前情提要」,直接跳過。另一種是「閃回」,比如說關鍵時刻主人公的種種回憶。本意上來說閃回能幫助觀眾理解劇情,但大多數時候,這是後期剪輯為了拼湊劇情湊數用的,所以也可以略過。

空鏡就更不用說。大量的自然環境鏡頭、無人物空鏡頭和無對話的慢動作鏡頭——除非你想好好欣賞此刻的背景配樂,不然還是跳過為妙。

我是來看人的,不是來看美景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

最後一種則有點難以判斷,看與不看全憑個人喜好。比如電視劇《隋唐英雄5》裡這樣一個典型的無意義對話,相信很難有人忍得住看完——

「這裡有多少同夥?」

「這裡是一個人。」

「十一個人?」

「不是十一個人,而是一個人。」

「二十一個人?說!他們都藏哪兒去了?」

「你聽錯了,其實一個人。」

「七十一個人,你當我傻呀,這麼小的地方!」

「傻瓜,你又聽錯了,這裡就是一個人。」

「九十一個人!」「二百五,是一個人。」

「二百五十一個人,你真以為我傻呀!」

請問,你暈菜了沒有?

如果還是嫌時間太長,還能直接在微博、豆瓣、影視類公眾號看圖追劇,或者打開b站選擇xx分鐘看完xx系列。

觀眾是真的看到一肚子火。/《隋唐英雄5》

為什麼二倍速追劇成為了當代年輕人追劇的日常?「那是因為沒有三倍四倍的播放」。

最新的消息是:現在,各大視頻平臺都已經推出了三倍速播放速度,三倍速!這個速度,算不算是衝出了亞洲、走在了世界前列?

就是不知道這樣看下來,大家看的究竟是影視還是單純只是看了個影?

看這麼快幹什麼,又不是與時間賽跑。/《羅拉快跑》

腰斬還是續命,憑質量見真章

影視這門世界共通的藝術,當然備受全世界人民的熱愛。畢竟「沙發土豆」早在20世紀六十年代就開始流行美國。

那外國人都是怎麼追劇的?

看過美劇的人都很熟悉「season(季)」這個詞,美劇通常都以季為劃分,每季集數通常不超過24集。

無數人的青春回憶永遠停留在第12季。/圖 《生活大爆炸》截圖

美劇的播出也的確很有「季節」特徵,秋季檔開播的劇,一般是從9月到次年5月,每一季的上半部分通常是10-13集,播放三個月後迎來冬歇期(Hiatus)。

冬歇期間,電視臺高層可以拿到收視調查數據和觀眾反饋,他們會用這些指標對新劇的價值進行評估,是續訂還是腰斬?全憑已播出的數據說話。

英劇則更狠一些,雖然也是一年一季,但每季的集數大約也就3-9集。中國觀眾熟悉的《神探夏洛克》和《黑鏡》,每一季都只有3集——顯然,和國產劇的長篇大作不一樣,海外劇追求的是簡潔明快。

再來看看隔壁的日本和韓國。

時隔7年,現象級神劇《半澤直樹》明年終於要迎來第二季。/《半澤直樹》

以短小精悍聞名的日劇,通常一部的總集數為11-12集。即使是再熱門火爆的電視劇,通常也只會推出長度為50分鐘左右的SP(番外篇)作為後續,而且甚少有續集,「絕不向長度低頭」。韓劇則要比日劇稍長些,單部劇集的總集數通常在20集左右。

眾所周知,韓劇有過被稱為「裹腳布」的時期,比如說不少80後90後的童年回憶《大長今》就長達54集,而且每集的時長都是實打實的1個小時。

單就播出模式和集數長短而言,並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更不是說把海外劇的製作模式套用到國內就一定能有很好的播出效果。

最長壽美劇《我們的日子》甚至多達一萬多集,至今仍未完結。/《我們的日子》

一部電視劇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責任,是把故事講好。

為了質量可控,海外劇通常都是邊拍邊播,有沒有下一季甚至有沒有下一集全靠質量決定。可能隨時腰斬,也能當長命壽星劇。

經典美劇《別對我說謊》(Lie to Me)也因為質量問題止步三季。《別對我說謊》通過讓人眼前一亮的微表情測謊方法破案,新穎的設定在國內外都奪人眼球,曾經創下過心理劇的輝煌戰績。至今國內外的影視作品中,都有不少向它致敬的痕跡。

但進入第三季後,《別對我說謊》的收視持續低迷,收到了諸如「失去了新鮮感」之類的評價。最終,它被電視臺以「觀眾審美疲勞」為由,被無情地砍掉了——要知道,這部劇集所屬的福克斯電視臺,是個狠起心來連「入門級神劇」《越獄》都能毫不猶豫腰斬的角色。

最經典的「讀心神探」。/《別對我說謊》

可見,劇集質量是否上乘,和長度並沒有直接關聯,長度只是一個最基礎的指標而已。

說到底,一部40集的「注水電視劇」,即使壓縮成20集,該注水的地方,也一樣照注。

有些劇4集都嫌多

有些劇400集也愛看

要是較真點,好劇不怕長,80集的《武林外傳》天天看也不嫌膩煩。

豆瓣上評分排名前十的國產劇,不乏40集以上口碑與長度共存的佳作。《大明王朝1566》46集、《走向共和》59集、《武林外傳》80集,都是排名前五的神作。

我甚至想看800集。/《武林外傳》

「注水電視劇」的問題不在「長」,而在「水」。

可是,為什麼偏偏是「注水」,成了當下國產劇無法逃避的時代病?

造成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集」不僅是電視劇創作上的時間節點,更是核算成本、買賣交換的基本單位:一部成本已定的電視劇,最終能夠剪輯出的集數越多,成本越被攤薄,出品方的收益自然越高。

這也導致了影視劇「注水」的方式層出不窮。

從最簡單粗暴的增加無用對話、無用場景,重複閃回回憶片段,到通過增加配角人物戲份、過度渲染支線劇情,從劇本源頭上進行注水,再到插入頻繁的口播廣告,利用剪輯強行拉長時長,影視劇注水已經滲透到了剪輯編排、內容創作、收益回報的各個層面。

前情回顧就佔了三分之一長度。/《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017年的《歡樂頌2》,雖然收視成績不錯,但遭到了來自眾多觀眾的吐槽。有觀眾細數下來,發現製作方為了在劇中塞入了多達51個品牌商!還有人吐槽:劇中不斷用音樂、人物的回憶、吵架等不必要的情節來拼湊集數,整部劇被生生地擴展成55集。

《歡樂頌2》不是個例。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在開拍以及前期的新聞發布中都顯示劇集為50集,但最終播出時卻是74集,足足「注」多了24集。

對影視劇而言,集數的增減可能會改變整個劇的敘述方式。差劇如此,佳作也脫不了注水的嫌疑。

作為一部反貪題材的正劇,現象級作品《人民的名義》引發了收視狂潮。但該劇編劇承認,為了商業收益考慮,原定40集的內容最終也「灌」了15集的水,寫成了55集。

真正的好劇甚至敢拿「腰斬」自黑。/《誇時代》

長劇的長是為了讓劇更帥、更大氣,而不是為了方便「注水」。擅長拍攝長劇的香港電視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以TVB為例,出品過107集的《創世紀》、65集《天地男兒》、62集《天地豪情》等長劇。這些劇篇幅雖長,卻都做到情節密度高,信息量大,且扣人心弦。

2017年是TVB成立的五十周年,劇集《誇世代》是當年的重磅戲臺慶劇。在《誇時代》發布會上,主演歐陽震華提到該劇第一個「誇」就是有50集之長。

劇集之「長」,不是原罪。劇迷們,沒有誰願意用二倍速、三倍速追完一部「水分」十足的漫長劇集,他們真正希望的,是不用任何倍速、輕鬆追完任何一部值得念想的好劇——長不長的,真的不是大問題。

作者 | 王中中

歡迎分享文章到朋友圈

新周刊原創出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張佳寧主演的電視劇我的老爸是奇葩,是很新穎的一部國產家庭劇
    (文章內容包括小編觀點旨在傳播娛樂正能量,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標題與內容相符且無虛假/誇大/誘導/不友好)張佳寧主演的電視劇我的老爸是奇葩,是很新穎的一部國產家庭劇!今天和大家介紹一部很一般的電視劇,名字叫做《我的老爸是奇葩》。這部劇完全是因為女神張佳寧小姐姐出演我才看的。前面幾集還是挺有意思的,家庭主題看得我很舒服。
  • 厲害了,國產劇!
    也希望《隱秘的角落》能讓日本看到國產懸疑劇的實力。《流金歲月》、《有翡》韓國新一年度的版權引進中,國產劇佔了很大的比重。其中,正在播出的《流金歲月》、《有翡》也被引進,將在韓國採取原音+字幕的形式播放。(cr.logo)兩部在播的國產劇被韓國引進,不少網友都表示,咱們國產劇出息了!
  • 從來不看國產劇的我,為什麼吹爆這部網劇?
    我不是一個喜歡看電視劇的人,尤其是國產電視劇。國產劇動輒五六十集,劇情如同裹腳布般又臭又長,哪怕主角一起吃頓飯都能給你演上兩三集。而且,有的演員,模式化的表演,居然能在不同的電視劇中演出同一個感覺,有時讓你會跳到另外一個劇中,實在吊不起我的胃口。
  • 《陳情令》《全職高手》等國產劇都逃不過擁有一個沙雕的英文名!
    確實很長,長到雷佳音前前後後都吃了五頓飯了,準備幹壞事的周一圍老師駕著馬車差不多奔波了十集才到達目的地。不過,這譯名也挺有味道——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講諾曼第登陸的經典作品《最長的一天》,突出具有決定歷史意義的一天中,那種箭在弦上的史詩感。一時興起,我就去看了看最近其他幾部熱播國產劇的英文譯名都長啥樣——這年頭Lucy Vivian David遍地跑,誰還沒個洋名了?
  • 國產劇,你就作吧
    現在的國產劇,越來越精。當大流量+大IP的吸金保證轟然倒下,製作方開始回頭——挖出一堆堆老戲骨,來給作品進行演技加持。但有演技撐場,哪怕再堆個場面,就夠了嗎?也不。要和別的小妖精爭奪觀眾忙碌日常中的碎片時間,作品還得有熱度和討論度。最好啊,能隔三差五上個熱搜,三不五時搶個頭條。
  • 2005年國產劇有多嚇人?17部神劇瘋狂輸出,成就巔峰之年!
    2005年是國產劇最為豐收的一年,在這一年,誕生了國產抗日經典《亮劍》,國產仙俠劇被《仙劍奇俠傳》敲開了大門,不僅如此,歷史正劇《漢武大帝》也在2005年誕生,這一年17部經典神劇瘋狂輸出,堪稱巔峰之年。揭曉了小編為大家總結一下吧。
  • 國產腐劇《冰糖陷阱》資源百度雲網劇免費看在線看未刪減,終於不再是兄弟情了,耽美劇bl同志gays視頻腐劇男男cp高顏值
    👉點我進入楓林腐劇👈更多腐劇資源,請點擊上面的小程序目前我們的公眾號已經分享了很多相關耽美耽美
  • 我的刺蝟女孩:淺析國產劇與韓劇的情感細節處理
    在當下國內影視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能看到一部不跳戲的劇已實屬萬幸,何況還是一部讓小編二刷的劇,所以小編忍不住扒下。文章從選角、劇情、作品質量三方面闡述國產劇與韓劇各自擅長的領域,不足之處願各位看官留言評論。小編在此拜謝。
  • 國產青春劇困境,還未被B站和歡喜大兒子《風犬》「咬死」
    「又臭又長,還容易爛尾。」有觀眾批評。 這時,《風犬》喊著「雖然我勒索同學,撕別人試卷,沒事起鬨胡作,逃學打架,但我是個好學生」來了…… 《風犬》還有點短,不礙事,後浪喜歡。 長視頻需要在青春片套路裡的破局。
  • 養了一對喵星人,天天在我跟前秀恩愛,我真的是受夠了!.
    養了一對喵星人,天天在我跟前秀恩愛,我真的是受夠了!.~妹子這個夢怎麼和我做的一樣呢?.~我要飛的更高!豬一樣的損友,如果有點良心記得來醫院看我!~好機智的教練,哈哈我讓你記不住圈.
  • 《好傢夥》蘭曉龍:國產劇審美水平一直在倒退
    近日,搜狐娛樂採訪該劇編劇蘭曉龍,聊有關這部劇的創作故事。  相較於大多數編劇擅寫不擅說的特點,蘭曉龍可謂是一個例外。他創作過多部高收視高口碑的電視劇,如《士兵突擊》《我的團長我的團》《生死線》等,儼然是編劇界的一塊活招牌,名字就是質量的保證。但他同時也是一個思維敏捷,語速極快的受採訪者,對於問題來者不拒,有觀點有態度,偶爾還會表現出一個專注於創作的編劇的小傲嬌。
  • 國產劇翻拍的泰劇,匆匆那年6月底開拍,命中注定我愛你持續熱潮
    近幾年,泰國市場瞄準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秘密花園》《oh 我的鬼神大人》等劇的泰國版都在拍攝中。泰國人對中國國產劇也非常喜歡,《武媚娘傳奇》《微微一笑很傾城》《琅琊榜》等劇都被引進泰國。泰國也翻拍了幾部中國國產劇,一起來看一下。
  • 國產劇日文名誇張?源於命名習慣
    日本編劇熱衷用副標題解釋內容我們覺得日本的劇名很長,主要是因為主標題後波浪線裡的內容長。如果整理一下日本引進的國產劇翻譯,我們會發現,除了長,用詞還很誇張。常見用詞包括:逆襲、宿命、誓言、牢籠、爭霸、命運等等,在海報設計上也極為誇張,大量地使用亮色,對比度高,字體巨大,視覺衝擊力極強。很多人覺得是因為日本人太過於中二,喜歡這些誇張的東西。實際上更多的是日本影視劇製作體系的一種習慣性操作。
  • 一百多集的韓劇「又長又臭」?這部劇評分高、人氣高
    這樣之後,大家就開始吐槽當初一百多集的韓劇「又臭又長」,這樣一棍子打死真的好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可是實力打臉哦!《閉嘴家族》是一部日更的情景喜劇,每集只有三十分鐘,一共120集別看時間短,但是劇情特別搞笑。它以兩個財富相差懸殊的家庭生活在一起為故事主線,每天都會上演不一樣的搞笑精彩故事。這有點像美劇《摩登家庭》,這部美劇可是類似於紀錄片的樣子,見證了所有演員的成長和變化。
  • 國產劇pk韓劇:我們為什麼拍不出《梨泰院》《夫妻的世界》?
    同時期的國產劇,基本上就被甩在身後了。01國產劇pk韓劇:國產劇衰落現在說到國產劇,很多觀眾下意識就想嘲諷批評。但80,90年代和00年代,兩岸三地相加的國產劇是完勝韓劇的。2010年過後,國產劇整體便開始衰落。
  • 韓劇多次抄襲國產劇?從劇情到造型,連公益片都被抄
    不過大家只知道國內綜藝喜歡抄韓綜,但是韓國電視劇多次抄襲國產劇大家知道嗎?一、韓劇抄國產劇劇情2005年《我的女孩》多次在國內播出,薛功燦、周幼琳、徐正雨、金世萱的四角戀搞笑又傷感,是國內觀眾最喜歡的韓劇之一。
  • 國產劇女主為什麼越來越「醜」?
    這個標題有點聳動,不好意思,其實我們想說的是未必是「醜」,而是國產劇女主越來越不奪目了。 曾經的武林第一美女是朱茵、俞飛鴻們,現在古裝劇冉冉升起的新星卻是趙露思、楊紫。兩種審美,沒人會覺得後者們醜,但也很難有人說他們是正統的神顏美女。 對標85花,這種差異也依然明顯:劉亦菲、楊冪、唐嫣、楊穎、趙麗穎等,這裡面雖有演技不服眾的,但她們的顏值確實能打。
  • 歪果仁也愛看國產劇?扒一扒這些年火出國界的國產神劇!
    看看老外心水的那些國產劇你就知道了~很多對國產劇感興趣的外國人,通過油管或其它途徑刷了《琅琊榜》以後都表示,這是他們看過最好的中國(可能是全亞洲)電視劇,沒有之一。 去年這部豆瓣一直沒下過9分的神劇可以說是刷新了國人對網劇的印象,同時也刷新了大家關於國產劇對海外市場吸引力的認識,因為美國人民最喜愛的線上觀影平臺「網飛」(Netflix)一舉買下了《白夜追兇》的海外發行版權!
  • 《柒個我》:國產翻拍劇低分到底誰的鍋?
    《柒個我》翻拍自2015年的熱播韓劇《Kill me heal me》。在劇中,池盛飾演的車度賢同樣是個患有「多重人格障礙」的富三代,擁有著截然不同的人格,在熱播時還被迷妹戲稱為「葫蘆娃」。  無論是此前大熱的翻拍劇《回家的誘惑》還是近期被頻頻吐槽的《深夜食堂》,翻拍劇在尊重原劇的基礎上都進行了不少的改編、或劇情或拍攝手法或拍攝模式都會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但像《柒個我》這樣大篇幅套用原著,甚至大量臺詞都照抄照搬的情況確實不常見。  更有網友犀利的指出「這根本不是翻拍劇,直接就是譯製劇!」
  • 豆瓣評分第一的懸疑劇,這部國產三部曲,冷門10年也無人超越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提到懸疑劇,這可能今年才徹底在國內「爆發」的電視劇,我的意思是,這可能是在今年才成為國內熱門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