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尊重狗狗,其實是尊重西方人自己 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2020-12-05 完美的小大炮

一條狗的使命

一條狗的使命,看過的人都說感動。也許這份感動是來自於BALLEY經歷三次輪迴後依然熟知那位小男孩的味道,在故事的結尾BALLEY還幫當初的男孩(現今已是年過半百還依舊單身著的老人)找到了那年暑假共度美好的「初戀」,感動源於BALLEY的靈性記憶與奉獻,也源於劇情線索人物——男主人公的痴情。

客觀點評價,劇情兩條線索,一是BALLEY的一次次輪迴,二是男主從小男孩兒到小青年再到老年,BALLEY依然記得他。劇情稍顯「兩頭重,中間輕」的格局,中間插入的兩段輪迴:第一次輪迴後成為警犬的BALLEY在抓捕綁架者的任務中為救主人身中一槍而步入第二次輪迴。這次,他成為了超級可愛的柯基——ARIAL,並且還讓女主人走出「死宅」的習慣,在遛狗的草地上獲得了真愛。這兩段插曲略顯倉促所以並不共情。但,最後一次輪迴,變成最初那獵犬的BALLEY在遭到遺棄後竟然無意間找到了當時和小男孩一起奔跑、嬉笑的那片農場以及男主人公,在排排麥浪中穿梭到男主身上來了一個麼麼噠。那一刻,時間倒流到了幾十年前。

電影以一隻狗的輪迴為引,在五世輪迴中,其最為著重的一世近乎佔據了過半的篇幅,而最短的一世作為開頭又僅只有寥寥數筆,但不論是佔據了最大篇幅的一章,還是如白馬過隙的伊始,卻都巧妙的形成了一個整體,在這個整體裡拉斯·霍爾斯道姆展現出了他比忠犬八公的故事還要強大的野心,他所寄望的不僅只是想講好一段感人至深的人狗奇緣,而是真正讓人能在感動之後關注到這個對人類最為忠實的群體。  

一條狗的使命

整部作品雖然是五世輪迴,但實際卻將了六個故事,而六個故事的組合又是以悲喜劇交替進行的方式來與之呈現,相比於電影用來營造幽默感人至深的喜劇主線,這部電影的悲劇在我眼中有覺更有深度,第一世的狗狗才剛剛出場便匆匆謝幕,這並不是一段沒事找事的拼湊,而是非常隱晦的在告訴觀眾,每年其實都有大量的貓狗在寵物收容所面對安樂死的命運,包括第二段貝利與伊森的相識,其實都是在點出領養代替購買的重要性,而第二段悲劇,其讓世人感到了狗狗並不單是寵物.

他們迄今為止仍舊也是人類最好的助手,最後一個悲劇導演則是將鏡頭直指那些只是因為一時喜愛,卻對寵物沒有丁點責任感的人,如果你想要一條狗,那麼請你一定要認真考慮是否能真正善對它,因為狗並不是一個沒有生命的玩具。三場悲劇所賦予電影的是狗在完成自己使命的同時,人的使命又是什麼?這耐人尋味的沉思,成為了電影尤為出色的情感沉澱。

一條狗的使命

電影中,給了狗狗的牌子很多鏡頭。我一直覺得,就像小說裡人物的行動總是有目的一樣,電影鏡頭就像是導演的手指,指給你他想讓你注意的東西。給狗狗上牌子、打疫苗,養狗是一種責任。西方人養狗,就跟養孩子一樣,狗狗和女兒,都是good girl。不僅是寵愛,更是責任、尊重。英國脫歐時,有些人在關注經濟,有些人在關注政治,而我關注這樣一部分英國人,他們反對脫歐,因為他們無法對自己家的狗狗解釋,狗狗們出國的護照沒法用了。我當時是有一點驚訝的,連狗狗都有護照。後來一想,社會發展到成熟是應該是這個樣子的。嚴格的檢疫,負責任的飼養,換來的就是帶狗狗出國的自由。西方人尊重狗狗,其實是尊重西方人自己。尊重生命,就是尊重自己。

坦誠來講,這部電影看起來有一點點無聊。電影講述了一隻叫貝利的狗狗經過幾輩子的輪迴,終於找到最初主人的故事。貝利在第一狗生遇見了一個小男孩,和小男孩成為了朋友,也經歷了小男孩的童年,青春期。小男孩遇到了自己心愛的女孩,在橄欖球隊又有很好的發揮,馬上就可以拿著獎學金去大學和小女孩雙宿雙飛,然而一場大火讓這些美好全部泡湯。由於腿部留下了殘疾,小男孩只能留在附近的大學學習農場管理,長大後也一直經營著農場。看到這裡不禁會想到很多,電影中的情節充滿戲劇化,但現實生活中這種戲劇化卻每天都有上演。人生軌跡可能一下就被改變,過去的美好只留下回憶。

一條狗的使命

貝利是這個小男孩給它起的名字,也是它自己唯一認定的名字,在這一狗生結束後,貝利就一直在尋找主人。而導演也帶著我們從貝利的視角來審視不同的人生,有孤獨的警察,有幸福的情侶,有底層人士,所有這些都構成了貝利的成長,也才有貝利最後說出的那些狗生哲理。

正如魔鬼經濟學中的一篇文章,提到通過瀕危物種一系列法案是保護了瀕危物種,還是加劇了人類對瀕危物種的殺害?(穿山甲就是個最好的佐例)。我想表達的是無論是電影還是瀕危物種法案本沒有錯,對錯在於我們對待事物的態度。一方面,我希望觀影后我們能夠更加深入思考而不僅僅停留表面;另一方面,這個世界美好事物很多,展示出來的方式很多,誰不喜歡展示和欣賞美好的人和事呢?但由於電影時間的局限性,短暫的時間、不太飽滿的內容容易讓人產生錯覺,認為此類美好事物還是比較容易得到。

一條狗的使命

相關焦點

  • 修養從尊重開始,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其實一個人最大的修養就是體現在生活的細節裡面,體現在與人交往的言談舉止中。即使你想刻意隱瞞,它還是會不經意間跑出來彰顯你的人格魅力。一個人最大的修養就是學會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一個人的最大修養就是懂得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不要不涉及原則和底線問題,可以放過自己,適度照顧他人的情緒和面子,讓他人感覺溫暖和舒暢,你才能獲得他人的欣賞和讚美。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別人尊重我是因為我自己優秀,後來見過的人多了,我才明白,別人尊重我不是因為我優秀,而是因為別人優秀。
  • 軍轉幹考試申論熱點:禁止活煮龍蝦,尊重動物即尊重自己
    本文為大家提供軍轉幹考試申論熱點:禁止活煮龍蝦,尊重動物即尊重自己。更多有關軍轉幹考試資料請關注北京軍轉幹考試網。 瑞士政府1月10日下令,禁止把活蹦亂跳的龍蝦直接丟進沸水,要求在烹煮前必須先讓它們失去意識。新法律生效後,只能通過電擊/機械式破壞龍蝦大腦的方式讓龍蝦失去意識。動保人士和科學家認為,直接水煮會讓它們承受巨大痛苦。
  • 尊重是最基本的,戲弄別人,就是戲弄自己
    下面小編帶大家走進周幽王戲弄諸侯那段歷程從古至今尊重都是人們常常聊起來的話題,無論處在什麼樣的位置,人都要學會尊重別人,如果你是一個上司,那你就尊重為你做事的員工,尊重一個人可以換來對方平等的待遇,不會讓自己失去人心,這樣你上司的地位才可以穩坐,在古代道理也是一樣的
  • 人看病不如狗洗澡?!人民日報:尊重醫生,從尊重醫生的勞動開始
    1住院50按比例報銷數據來源自: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發文(京人社醫﹝2017﹞66號)人的生命如此寶貴人的生命寶貴,但是看診費居然還比不過給狗洗一次澡的費用,醫生勞動價值被嚴重低估了!《狗洗澡與人看病》一文吐槽了醫生診療費便宜,呼籲大家要尊重醫務工作者的勞動。
  • 真正優秀的人,永遠都懂得尊重別人
    文/素白猶太人弗洛姆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尊重,與其說它是一種美德的話,倒不如說是為人的一個基本。它本身與外在的物質條件是沒有任何的關聯,只是虛偽的人總是因為放不下眼前的利益,從而把物質條件當作藉口,把自己不合理的舉止合理化。真正優秀的人,永遠都懂得尊重別人。
  • 生存的法則:一個人越不懂得尊重自己,越會被人看不起
    「人活一口氣」最丟不掉的就是傲骨,人沒了傲骨,失去了自我,千方百計的去迎合別人忽略自己,看似跟他們站在同一「戰線」,實則他們內心會對你會百般嫌棄,甚至看不起你的這種行為,還會下意識去疏遠你。 每個人或許要知道,如果你越不懂得尊重自己,事實上你越被人看不起,了解這個法則,你才會懂得做好自己有多重要。
  • 堅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堅決批駁美西方關於「新疆破壞...
    原標題:堅持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堅決批駁美西方關於「新疆破壞宗教自由」的謬論美西方反華勢力試圖借宗教等問題抹黑中國形象、挑唆新疆各民族矛盾的險惡用心暴露無遺。宗教信仰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是中國政府維護人民權益、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中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 孫楊犀利反擊:你們要求運動員尊重規則,但自己卻不尊重?
    如果單憑這份證據,那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可以隨便找兩個人去採集運動員樣本,這是極度不公平的。你們要求運動員尊重規則,但是自己卻不尊重規則。問:這份被出示的授權文件上有你的名字嗎?有主檢官、血檢官、尿檢官的名字嗎?答:沒有,完全沒有。
  • 《南極大冒險》: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南極大冒險》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們三點思考:動物的真誠值得我們用心去回饋、人與自然是一體的,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救贖我們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人與自然本來就是和諧一體,哪怕我們是作為狗狗的主人,但我們也不能因為外在原因放棄每一個生命,生命本身就有價值,更別說它們還曾經救助過人類的生命。
  • 尊重是一門學問,一味的對別人好,不一定就是尊重!
    情感 在我看來,偶像劇就是偶像劇,它的威力永遠不能和現實生活的殘酷相比,人心是很奇怪的,它不能被規定按照同模式來感受,但同時,人心也是有共性的,那就是每個人都需要被尊重。對別人好,愛別人不一定就是尊重。
  • 為啥父母要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往往更優秀,建議父母看看
    "一看多多就是那種有內涵,有氣質的人,太美了。" …… 這種種的評論其實都在訴說著,父母對於孩子的尊重有多重要,父母能夠真正尊重孩子,是對孩子最好的禮物。
  • 瘋狂動物城:人和人之間的尊重,是自己掙來的,不是靠施捨
    在《瘋狂動物城》裡,所有動物和平共處的在動物城,兔子朱迪通過自己努力奮鬥,完成自己兒時的夢想,成為了哺乳動物中的第一位警察。內心的強大,能夠給自己最多的能量,鼓勵自己不斷前進。千姿百態的動物們把動物當成故事的主角,已經是迪士尼動畫的典型表現。在迪士尼的動畫電影裡,很多動物都可以演繹一段精彩的故事,帶給觀眾要麼搞笑,要麼感動的情節。
  • 最有禮貌,對人尊重包容的星座
    最有禮貌,對人尊重包容的星座 其實真實的天秤,心裡大概是有份淡漠的,所以對於別人的故事,天秤會心疼會思考,但是因為始終存在著的一份距離感,而不會讓天秤過分在意,所以他們對於很多事情有著包容和尊重。
  • 尊重他人的隱私 也是尊重自己的人格 更是個人修養的體現
    每個人都需要存在感,每個人都渴望擁有存在感。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渴望著被他人關注,因為,被人關注,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也是一件很溫暖的事。可是,如果被人過分地關注,那就變成了一種無形的束縛、一種身心的幹擾、一種無邊的煩惱。
  • 王寶山足協杯後批評全隊:尊重是自己給的,別被人看不起
    王寶山甚至這樣激勵全隊:「一直讓大家尊重對手,比賽場上不能忽視任何對手。要知道尊重是自己給自己的,不好好踢會被別人看不起的。」相關新聞:【恆豐經理:很遺憾輸給了一支僥倖保級、觀念陳舊的對手】
  • 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德州動植物園遊記
    尊重生命,善待自然——德州動植物園遊記 2017-11-18 10:54 來源:德州新聞網 編輯:柴晶晶
  • 我尊重他人的選擇
    我很少強迫自己身邊的人去做某個選擇,即使知道對方那麼做可能會導致不好的結果,我也只是出言提示,但絕不會阻止對方去做什麼事。有人說我這樣子是不近人情,都不會關心人,到時候小心沒有朋友。這樣的話我聽在耳朵裡,卻從沒有帶進去過心裡,因為我明白我在做什麼——我尊重他人的選擇。尊重他人,也尊重他人的選擇。舉個簡單的例子,你如果給一個人說,早上吃太辛辣的東西可能會對腸胃不好,你覺得對方會聽嗎?十有八九,是不會聽的。
  • 讀《蛙》:懷敬畏之心,尊重生命!
    02這個問題就是,中國人對生命缺少敬畏之心,對生命沒有足夠的尊重。文革時期,在批鬥縣委書記楊林的大會上,應該是小說描繪的對人性和生命的第一次踐踏。因為之前有傳言說楊林要去姑姑為老婆,所以姑姑也成了批鬥的對象。這可能是最近幾十年來,中國人對生命的不尊重的開始吧。
  • 中國大廚:中餐本末倒置,而且不尊重食材!網友:井底之蛙
    而一些外國人帶來的西方飲食文化,這些年來也不斷的和中餐相互交融,其中粵菜是吸收結合西方飲食文化最成功的一個菜系。但是不管西方飲食文化怎麼影響中餐,有一點是永遠改變不了的,那就是中餐的飲食文化絕對是比任何一個國家的飲食更成熟。不過有一些人卻不這麼認為,網上有一位中國大廚表示:中餐本末倒置,而且不尊重食材!有一位網友給他的評論是:井底之蛙。
  • 言為心聲,善由心至,善良的人懂得尊重一切
    尊重看似微不足道,其實質反映出來的卻是一個人內在的文化素養和精神修煉。尊重,源自於內心深處文明素養的滋潤,源自於榜樣的力量和生活的潛移默化。那榜樣就是來自身邊的人。首先是父母。來源於父母的良好家庭教育可以給一個人在孩提時代就奠定下堅實基礎。其次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