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的爆發,讓我們見識了蝙蝠的厲害,蝙蝠簡直就是最強毒蠱,目前,人類已經在蝙蝠體內分離出超過 80 種病毒。
而在此之前,我們對於蝙蝠的印象,恐怕就是下面的場景了:
是的,蝙蝠與吸血鬼總是有扯也扯不清的關係,這歸功於影視劇,比如《精靈旅社》裡面的吸血鬼「德古拉」就可以變身為蝙蝠,或者說,他們就是蝙蝠變化而來的。
為何會有這樣的設定?
原來真正的「吸血鬼」可能不存在,但「吸血蝙蝠」可是真真切切的存在。
根據百度百科的解釋:
吸血蝙蝠(學名:Desmodus)是蝙蝠科所有種類的吸血蝠的統稱。吸血蝙蝠的身體不大,沒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它們的相貌看起來非常醜惡,在天黑之後才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吸食動物的血液,不同種類的吸血蝙蝠吸血對象也有所不同。
吸血蝙蝠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這也難怪神秘的傳說和吸血鬼電影,都有它的身影,使得它成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
吸血蝙蝠通常吸食家畜的新鮮血液,但有時也吸人血,且只有天黑之後才出去覓食,加上它長的實在是醜,確實挺恐怖的。
吸血蝙蝠在吸血時一般每秒鐘吸5次,對於不同的對象會選擇不同的吸血部位。吸血蝙蝠從不深咬,或與受害者爭鬥。它們的唾液中含有一種奇特的化學物質,能夠防止血液凝固,使其能順利地吃個飽。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動物,竟然也有著令人讚嘆的行為。
如果吸血蝙蝠連續兩天沒有吸到血,就極大有可能被餓死。不是說它們的耐餓能力只有48小時,而是飢餓導致體力衰竭,它們餓得沒有足夠力氣再次飛出洞穴尋找獵物,只能被活活餓死。
這個時候,只有借血,也就是說借吸飽了血的蝙蝠的血,才能保證自己不被餓死。
那麼借了血的蝙蝠,會還血嗎?
會,而且記得清清楚楚,絕不會搞錯,這還真是「血債血償」啊。
針對這點,赫拉利在其《未來簡史》中這麼描述到:
這些蝙蝠成千上萬地住在洞穴裡,每天晚上飛出來找尋獵物。只要發現有鳥類睡著,或是哺乳動物心不在焉,它們就會在獵物的皮膚上切出一個小口,吸血為食。然而,不是每隻吸血蝙蝠每天晚上都能找到受害者,為了應付這種生命裡的不確定性,吸血蝙蝠就會彼此「貸血」。沒找到獵物的吸血蝙蝠回家之後,會去找那些運氣比較好的朋友,借一些它們偷來的血。這些蝙蝠對於自己曾把血借給誰記得一清二楚,所以如果哪天自己餓著肚子回家,就會去找那隻欠「血債」的蝙蝠,然後討點血回來。
人類之所以位於萬靈之首,經濟起了非常大的貢獻,在信貸出現以前,人類的發展極其緩慢。
但信貸出現之後,人類社會的發展可謂翻天覆地。
有人可能會覺得,只有人類社會才有經濟這個東西,可是如果仔細尋找動物界的行為之後發現,原來動物也有經濟學,聞西稱之為「獨特的動物經濟學」。
比如上面提到的吸血蝙蝠的「血貸」,就是一種借貸機制。
那麼,人類的借貸和吸血蝙蝠的借貸,有何不同呢?
聞西認為至少有兩點是不同的:
1)人類的借貸常常出現借錢不還的情況,老賴常有的是,而吸血蝙蝠不會;
2)人類的借貸會收利息,而且常常還收高利貸,而吸血蝙蝠絕對不會;
當然,導致這兩點不同的原因,恐怕是一個借貸是為了利益,而一個借貸是為了生存。
當然,蝙蝠顯然沒有人類這麼聰明,但聰明的人類反而爾虞我詐,簡簡單單的蝙蝠卻能夠信守承諾。
這麼說來,人類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