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疫情使得許多人對於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有了強烈的抵制情緒,尤其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的蝙蝠。有的人吃蝙蝠,那麼,蝙蝠又吃些什麼呢?
答案是,蝙蝠(翼手目,Chiroptera)作為佔據哺乳動物中近五分之一物種的類群,吃什麼的都有。
大多數小型蝙蝠都是以昆蟲為食,蒼蠅、蚊子、飛蛾等常見昆蟲基本都在它們的菜單上。昆蟲飛舞,路徑不定,但食蟲蝙蝠可以採用回聲定位的方法,利用超聲波的反射來定位蟲子,然後追上吃掉。
分布廣泛的伏翼(Pipistrellus pipistrellus);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某種菊頭蝠(Rhinolophus sp.),菊頭蝠在這次疫情中備受關注;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在流行文化中,蝙蝠經常被視為吸血鬼的象徵,就好像它們真的會吸血一樣,然而在將近一千種蝙蝠裡,真正吸血的就只有來自中南美洲的三種蝙蝠,分別為毛腿吸血蝠(Diphylla ecaudata)、白翼吸血蝠(Diaemus youngi)和最常見的吸血蝠(Desmodus rotundus)。夜間,吸血蝙蝠在找到獵物(偶爾也會找上人類)之後悄悄著陸並靠近,然後在一個合適的位置用牙咬開一個小口子,在唾液中抗凝血成分的作用下,鮮血不斷滲出,吸血蝙蝠就可以開餐了(這是不會導致獵物失血過多的)。
正在吃飯的吸血蝠;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吸血蝠的頭骨,可見尖銳的牙齒;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相較於單純的吸血,有些蝙蝠選擇直接殺生。纓唇蝠(Trachops cirrhosus)捕食青蛙,兔唇蝠(Noctilio leporinus)懂得抓魚;美洲假吸血蝠(Vampyrum spectrum)常常捕殺鳥類、老鼠,甚至是其他蝙蝠,這比吸血蝙蝠要兇殘多了。
嘴裡叼著蛙的纓唇蝠;圖片來源:Smithsonian Institution
抓到魚的兔唇蝠;圖片來源:Nature Picture Library
正在吃鳥的美洲假吸血蝠;圖片來源:Smithsonian Institution
也不是所有的蝙蝠都好葷口,比如狐蝠科(Pteropodidae)的不少蝙蝠就很喜歡吃水果。狐蝠科的成員比較特別,它們一般不靠回聲定位,而是靠不錯的視力和敏銳的嗅覺來尋找食物。有的體型比較小的狐蝠科成員甚至做起了蜜蜂的工作——它們以花粉和花蜜為食,在大快朵頤的同時,也將花粉傳播開來,因此一部分植物便將自己的花演化成這些蝙蝠的專用蜜罐,以求它們能夠多多光臨。
正在休息的大狐蝠(Pteropus vampyrus);圖片來源:wiki commons
翡翠葛(Strongylodon macrobotrys),美麗的藍綠色花吸引著傳粉的蝙蝠;圖片:wiki commons
蝙蝠的食性是在長期演化中形成的,特定的食性有利於它們在特定的環境中生存繁衍。既然我們人類已經衣食無憂,那就請安安心心吃普普通通的飯菜,放過蝙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