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蝙蝠的女人終於被找到了!誰認識?轉出去!

2021-01-16 騰訊網

大家先看下這個視頻,真是觸目驚心:

「美女吃蝙蝠」的視頻內容截圖

視頻顯示,在一家餐館內,兩名出鏡女主持人面前均擺放一碗蝙蝠湯。一名女主持人從湯中將黑色的蝙蝠撈出,舉在手中,對著鏡頭向觀眾介紹該蝙蝠的種類與外表;隨後,兩名女主持人各自將碗中的蝙蝠從中撕開,並親口品嘗,然後嘆道「這肉很緊,但很香」。

1月23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石正麗團隊發布最新研究成果:新型冠狀病毒與一種蝙蝠冠狀病毒有96.2%的一致性。

這與此前宿主可能是蛇的研究觀點不同。

同時,在Nature新發報導中,不止一位研究者指出:蛇可能不是病毒傳播者。

2002年-2003年的SARS爆發,驚動全國,SARS全稱是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也叫「非典」,是由冠狀病毒科SARS病毒感染所致。而最後科學家們發現,非典的元兇,竟也是蝙蝠。

但,就是這樣的蝙蝠,卻成為一些人,以及很多網紅眼裡的滋補聖品。

美女不僅喝蝙蝠湯,還手撕蝙蝠,場面嚇人。

喝蝙蝠湯,吃蝙蝠肉,蝙蝠死相猙獰,眼睛還睜著,尖牙也呲著,特恐怖,這是有多麻木的蛇蠍美女,才吃得下去這東西。

爭食蝙蝠湯

■那些年,因野味帶來的病

因吃野生動物引起的災難不止一起。你會發現歷史是何其相似。

大家隨口就能叫出名字的大範圍傳染病,幾乎都與野生動物有關。

2003年肆虐全國的非典SARS冠狀病毒,已被證明來自於中華菊頭蝠,果子狸與它們接觸、感染後,再將病毒傳染給人類。

中東呼吸症候群,同屬於「冠狀病毒」家族的MERS病毒,曾橫掃沙烏地阿拉伯、伊朗等27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死亡率超過34%,約為SARS病毒的3倍。

經檢測,MERS的自然宿主是扁顱蝠和伏翼蝙蝠,可中間宿主卻是那種只要去中東旅遊就會騎上走兩步的特色單峰駝。

折磨了非洲人民近50年的伊波拉病毒有50%-90%的致死率。雨林裡常見的果蝠是伊波拉病毒的主要宿主。

去年在內蒙古發生的鼠疫,病源是土撥鼠,HIV病毒來自於非洲的黑猩猩或白眉猴;尼帕病毒來自於豬;馬爾堡病毒來自於非洲猴子;拉沙熱病毒來自於老鼠;麻風桿菌疑似來自犰狳……

■八竿子打不著的病,背後是卻是人們殘酷的獵殺!

2019年蒙古的鼠疫,起因就是一對夫婦食用了未煮熟的土撥鼠內臟。在當地民間,人們相信吃土撥鼠能強身健體

人們貪戀果子狸的皮毛和肉,於是,非典起於果子狸的主要銷售地——廣東。

在非洲,人們鼠類或果蝠,因為他們是美味的「叢林肉」,也由此感染了伊波拉病毒;

被中國人吃到銳減的動物中,最著名的就是穿山甲,在傳說中,它可以通乳可以壯陽……

用它的肉煲湯

用穿山甲的血炒飯

通乳?大家都是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人,什麼鬼話都信嗎?

還玩它的鱗片,摸一下良心,不會痛嗎?

▲在穿山甲的鱗片上雕刻觀音

有報導稱,中國是穿山甲最主要的消費國。

穿山甲的鱗片和肉,有多貴?每公斤售價超過500美元,比象牙還值錢。印度偏遠部落地區出售一隻穿山甲獲得的收入等同於當地人四個月的平均收入總和。

於是,穿山甲被人們吃成了瀕危。

求求你,放過野味吧

「高端飯局」上,野味幾乎從不旁落,縱使沒有穿山甲,也有熊掌、犴鼻、蛇羹、駝峰宴撐場面。

個性的手串上,總是會有各種牙、骨、角,好像在標榜自己口味的另類,實際上是多麼的愚昧和無知。各種菩提手串,不香嗎?

「吃蛇強壯身體」「吃鹿可以鞭策雄風」「吃穿山甲可以壯陽通乳」………可惜,吃什麼也補不了腦。

每獵殺一頭野生動物,都相當於為新的傳染病進入人類社會提供一張全新入場券。就是在一次次獵殺中,本來離人類很遠的危險,變得近在咫尺。

在野味的這場戰役中,真實的代價,不是錢,而是生命的代價。放過野味,遠離血腥文玩,好好活著不好嗎?

今天,你要蝙蝠的命

明天,蝙蝠要你的命

所謂,因果不空

只是,讓更多無辜的人為你承擔了因果

相關焦點

  • 一隻蝙蝠的自述!那個吃蝙蝠的噁心女人終於找到了!
    一隻蝙蝠的自述】當災難來臨時人類該看看自己的行為人有人的生活規律動物有動物的生活規律一旦超越自然界的規律人類殘害、破壞自然界的規律終將付出沉痛的代價吃!野!味!了!溫馨提醒:拜託大家都配合一點,在前線戰鬥著的醫務人員,是在用生命為我們打仗!而你們,僅僅是因為無聊,就無所顧忌看的往外跑!
  • 湯裡吃出整隻蝙蝠,商家否認「源頭問題」,因為「蝙蝠是生的」
    本文轉自【湖北經視】;武漢市民陳先生在家門口買了一罐肚片湯,陳先生父親獨自喝了兩天,第三次全家人一塊吃時,陳先生竟然在湯裡發現一個黑色的物體,頭、耳朵、翅膀都有。湯裡吃出了蝙蝠,讓陳先生一家心神難安,陳先生馬上找到樓下湯館的老闆,可老闆表示,自己只是一個分銷商,這些冷凍湯都是從新洲汪集湯食生產商處進貨,然後在店內銷售的。 老闆願意承擔陳先生家人身體檢測費,但商品質量無自己無關。 陳先生一家人認為,湯裡吃出了蝙蝠,已經不是錢的問題,家人已經做了核酸檢測,結果還沒出來,而生產商從事發到現在,沒有和他們主動聯繫過。
  • 西方人說蝙蝠是巫婆搭檔,理由:黑又醜 東方人吃蝙蝠又是為啥?
    而在基督教傳入日耳曼人為代表的新人群之際,這種女巫,往往又是藥師、醫生與那種能說會寫(尤其是嘴皮子特別厲害)的女人,於是慢慢的,這些特徵便全部融入女巫形象之中。譬如說女巫往往會變魔術、念咒語,這便是當年嘴皮子厲害的多神教女祭司的特徵。又譬如說女巫往往會在大鍋煮著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食材,熬製成濃稠的湯藥,這個就是女巫的原型——女藥師或醫生。
  • 馬麗變小女人擁抱嚴禹豪 明道《天天》自曝吃蝙蝠
    原標題:馬麗變小女人擁抱嚴禹豪 明道《天天》自曝吃蝙蝠 明星吃貨團「馬冬梅」華麗轉型知性女神,變「弟控」與小鮮肉嚴禹豪動人相擁﹔偶像劇演員明道自曝曾吃過蝙蝠,重口味令人驚嘆!   本期節目是《天天向上》「天天好有味」系列的收官節日——「嗦嗦粉面節」。明道、安以軒、馬麗、孫耀琦等明星吃貨「聞香而來」,「嗦」遍中華美味粉面,食慾大開。
  • 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是誰,但蘇軾一定吃過!有詩為證
    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是誰,但蘇軾一定吃過!有詩為證 導語:公元1094年,蘇軾被貶到了廣東惠州,他曾經是滿朝文人仰慕的大學士,而今卻因為觸怒龍顏被貶到遠方,此中心酸真的讓蘇軾難以忍受。在廣東惠州,蘇軾本以為這是人生最後的落腳之處了。
  • 有人吃蝙蝠,那蝙蝠吃什麼?
    這次新冠疫情使得許多人對於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有了強烈的抵制情緒,尤其是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的蝙蝠。有的人吃蝙蝠,那麼,蝙蝠又吃些什麼呢?答案是,蝙蝠(翼手目,Chiroptera)作為佔據哺乳動物中近五分之一物種的類群,吃什麼的都有。
  • 吃蝙蝠到底誰來管?
    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據相關科研結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記者為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和部分野生動物養殖戶等。吃蝙蝠誰來管?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 雖然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是誰?但蘇軾肯定吃過,還為此寫了首詩
    他很快適應了海南的生活,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實際上,他在海南做出了很多貢獻。他給海南人民帶來了來自中原的先進農業技術,把廣闊的海南荒地改造成良田。這大大促進了海南省人口的增長。 同時,隨著蘇軾推進海南教育,湧現出大批人才,讀書風氣在此盛行。 但是,作為一個吃貨,蘇軾也入鄉隨俗,品嘗了海南的各種美食。 雖然不知道第一個吃蝙蝠的人是誰,但在900多年前的蘇軾一定吃過!
  • 你必須了解的蝙蝠,誰吃誰作死!
    ① 蝙蝠是超級毒王嗎?是的!蝙蝠存在了8800萬年,幾乎與恐龍是同時代。② 蝙蝠百毒不侵?蝙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作為全球攜帶病毒最多的動物之一,蝙蝠自己卻百毒不侵。③ 蝙蝠能攜帶多少病毒?蝙蝠身上能攜帶超過 100 多種毒性極大、兇險無比的病毒,有伊波拉,狂犬病、SARS等。④ 蝙蝠為何攜帶病毒卻不生病?
  • Science封面:蝙蝠與人類到底是誰傷害了誰
    因此,我們能夠在連續的219個晚上以0.125至1 Hz的頻率跟蹤4克標籤的野生蝙蝠,整個標籤重量小於蝙蝠體重的4%,從而產生了約1.82 x 10^ 6的局域化效應。其次,研究人員我們繪製了每棵果樹(14314棵)和估計的18111棵果園果樹的圖譜,這些果樹可能在19,000公頃的區域內被埃及果蝠吃到
  • 《科學》封面:蝙蝠與人類,到底是誰傷害了誰?
    且蝙蝠可通過模擬,時滯嵌入和軌跡分析等一系列感知動作,完善認知地圖,這排出了不基於地圖飛行的猜想。這個結果與之前認知地圖(導航)的預期相符,並再一次支持了先前圈養蝙蝠飛行研究中獲得的神經生物學證據。因此,我們能夠在連續的219個晚上以0.125至1 Hz的頻率跟蹤4克標籤的野生蝙蝠,整個標籤重量小於蝙蝠體重的4%,從而產生了約1.82 x 10^ 6的局域化效應。其次,研究人員我們繪製了每棵果樹(14314棵)和估計的18111棵果園果樹的圖譜,這些果樹可能在19,000公頃的區域內被埃及果蝠吃到,佔蝙蝠覓食的核心區域,有87%的本地化現象發生。
  • 最近火了一種外套,叫「蝙蝠外套」,潮流又百搭,誰穿誰好看!
    不過最近火了一件外套,叫「蝙蝠外套」,既能讓你享受寬鬆版型的舒適又能穿出修身版型的美感,潮流又百搭,誰穿誰好看。所謂「蝙蝠外套」,其實就是鬥篷外套,因其穿上後蓬鬆的衣身就像蝙蝠展開的翅膀一樣,所以才有了這麼個性的一個名字。這種外套時髦又大氣,穿起來非常凸顯氣質,過年回家穿是再合適不過了,而且還非常百搭,怎麼穿怎麼好看!
  • 蝙蝠傳說:死亡蝙蝠,其實是一種偉大的生物
    如果你對神話感興趣,你會發現在某些情況下,這些夜間的生物在文化傳說中,被描繪成死亡或詭計的象徵,這些故事經常讓我們警惕,這也就是為什麼今天人們對蝙蝠的恐懼仍在繼續。蝙蝠也被用作人們生活在黑暗陰影中的陰間的象徵。瑪雅人經常在他們的故事中談論蝙蝠,他們甚至創造了蝙蝠作為地下世界的守護者。早期文明的一些發現包括人類大小的蝙蝠雕刻。也有許多較小尺寸的雕刻已經找到。
  • 選一位英雄懲罰吃蝙蝠的人,蒙犽猴子一般般,選他才能一舉兩得
    最近有不少玩家調侃說這個假期真的很無聊,每天只能在家打王者,刷劇或者吃飯睡覺,除此以外什麼都做不了,也不能出去玩。要問為什麼會這樣,一切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相信很多玩家對那個吃蝙蝠的人已經恨之入骨了,如果不是他亂食野味,這個年假又怎麼會如此無聊呢?假如給你一個機會,讓你選一位王者榮耀裡的英雄懲罰那個吃蝙蝠的人,你會選誰呢?
  • 動物經濟學:吸血蝙蝠的借貸
    新冠疫情的爆發,讓我們見識了蝙蝠的厲害,蝙蝠簡直就是最強毒蠱,目前,人類已經在蝙蝠體內分離出超過 80 種病毒。它們的相貌看起來非常醜惡,在天黑之後才開始活動,每晚定時覓食-吸食動物的血液,不同種類的吸血蝙蝠吸血對象也有所不同。吸血蝙蝠不吃昆蟲或果實,而專愛吸食哺乳動物和鳥類的血,這也難怪神秘的傳說和吸血鬼電影,都有它的身影,使得它成為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
  •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
    為什麼有人吃蝙蝠:真的營養又美味?蝙蝠入藥有奇效?是的,這一期我們說蝙蝠。2019年底,設置「吃惑」欄目時,打死我也不會想到這個欄目會寫「蝙蝠」。轉眼間,「吃惑」變成「吃禍」,不得不聊一下。網上立馬有人將幾年前美女吃蝙蝠的視頻翻倒出來,惡狠狠的批評美女主播。
  • 男子家中深夜飛進蝙蝠!還在房間裡飛來飛去
    事發當晚,楊先生和妻子準備睡覺,妻子去拉窗簾,發現有隻蝙蝠掛在上面。 楊先生的妻子嚇了一跳,趕緊打開窗戶,希望蝙蝠可以自己飛出去。沒想到,受了驚嚇的蝙蝠從反方向飛出了臥室。在客廳轉了一圈後,才飛出了房間,停在了外面的空調機上。 第二天,楊先生的妻子想把窗簾拆下來重新洗一遍,突然發現自己家的空調洞裡又有一隻蝙蝠,也不確定是不是之前那隻。 於是,楊先生趕緊想辦法將蝙蝠趕走,找東西把空調洞堵上,這才安心。
  • 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找到了,食果蝙蝠被冤枉了?
    傳播伊波拉病毒的元兇找到了,食果蝙蝠被冤枉了?       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專業期刊上撰文稱,伊波拉病毒的源頭可能並不是此前猜想的食果蝙蝠,而是一種名為安哥拉犬吻蝠(Mops condylurus)的食蟲長尾蝙蝠。在人類與傳染病鬥爭的過程中,找到並控制自然界中的病毒源頭,是預防傳染病進一步擴散的重中之重。
  • 到底是誰把新冠病毒帶到武漢?蝙蝠終於不用背鍋,穿山甲或為中間宿主
    2蝙蝠:麻煩把鍋給我卸下來此前,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顯示,新冠病毒的源頭,也就是自然宿主,目前公認是蝙蝠。病毒基因組測序和其他報告均表明,它與SARS-CoV的同源性為75%~80%,並且與幾種蝙蝠冠狀病毒的親緣關係更近,特別是與中國西南地區收集的蝙蝠體內的冠狀病毒的遺傳相似。事實上,蝙蝠存在與進化史長達500萬年之久,常年居住在陰暗潮溼的洞穴,躲得人類遠遠的,卻不想被扣上了「病毒禍首」的帽子,甚至還招來殺身之禍。這回,蝙蝠徹底成了背鍋俠。
  • 被嫌棄的蝙蝠的一生
    由人類活動導致的物種滅絕有許多成因:有的滅絕因無知釀成,人們對某種生物的生命史缺乏認識,也就無法避免自己的不當活動成為壓垮它的最後稻草;還有的滅絕來自於人們的盲目,這不僅包括輕視自己對環境的影響程度,也包括高估生物對環境改變的適應和恢復能力;一些滅絕甚至源自人們的淡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