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整潔和雜亂的差距,長大後一目了然

2021-01-08 王曉瑩育兒記

家長們是不是都有過這樣的煩惱呢?自己前一刻才將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的,沒多久,家裡就被孩子們弄得髒兮兮的,衣服亂丟,玩具亂放。而且,孩子們的身上,總是很多灰層泥土,看起來特別的難受!

每一位全職寶媽,一天有60%的時間都是在處理家務活,還有40%的時間是在家帶孩子的。很多原本不愛乾淨的寶媽,在家待久了之後,也會慢慢養成愛乾淨的習慣了。每天都會將自己家裡,整理得乾淨整潔,看起來很是舒服!不過,也有很多寶媽特別的懶,不愛收拾,家裡永遠都是髒兮兮的,特別的雜亂無章!

你們是不是都以為女生都十分愛乾淨呢?其實,這也是不一定的。就好比我的大學同學小芳。她是一個十分高挑漂亮的北方女生,雖然她本人每天看起來都十分的乾淨,穿著精緻整潔。但是,在宿舍裡,我們發現她的東西,總是亂丟亂放,自己桌面上的東西也是雜亂無章的,就連床上,也是被子衣服全堆在一起;哈哈哈,室友們紛紛吐槽小芳是一個「毫無潔癖的處女座」!

我們經常吐槽小芳不愛乾淨,她也一點都不在乎,也不去改變。後來,我才知道,原來她這樣生活已經二十多年了。在小芳的家裡,我仿佛看見了「垃圾堆」。吃完的飯盒扔在地上不收拾,穿過的衣服隨便丟在沙發上,垃圾也不倒掉。而且,她還十分懶,每天都睡到自然醒,不愛看書,就喜歡打遊戲!

而我們寢室的另一位南方姑娘小蘇,她就不一樣了。雖然平時她也不怎麼打扮自己,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她仿佛才是「處女座」的女生一樣。她為人十分自律,做事認真負責,衣服被子全部都要疊得整整齊齊才行,不知道還以為她當過兵呢!

後來在一次聊天中,我才知道,原來小蘇的父親是一位退伍兵,媽媽在老家開了一間雜貨鋪。她從小就跟著媽媽生活,陪著媽媽早起去店裡幹活,爸爸退伍之後,對她管教十分嚴格,她才養成現在這樣的性格和生活習慣!

你們知道嗎?孩子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未來,比如說生活和工作!有網友說:「這有什麼關係嗎?你們看看愛因斯坦,他也不愛收拾房間啊,不也是天才嗎?」

其實,話不是這麼說的;愛因斯坦雖然不整理家務;但是他卻將自己的全部時間都用來學習和思考,而不是用來荒廢的。如果,那些不愛整理家務的孩子,能夠將時間花在學習上,而不是用來打遊戲、玩玩具,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就更好了。

作為普通人,我們沒有愛因斯坦的大腦,如果不努力去學習,怎麼才能成為更優秀的人呢?一般自律的孩子,才能更容易控制自己的內心,不會輕易被其他東西誘惑,而變成一個懶散的享樂主義者!

父母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各位家長一定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讓孩子養成講髒話、不愛學習,不懂禮貌的壞習慣。這樣的孩子,是不會被任何一個人喜歡的。同時,家長們要培養孩子愛乾淨的習慣,一個「邋遢」的孩子,會給其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而相對來說,愛乾淨的孩子表現出良好的家教和高情商,則會給人留下很好的印象,對學習、生活和事業都會有很大幫助。所以,父母要怎麼培養孩子愛乾淨的習慣呢?

1)首先,家長們要培養孩子的秩序感,也就是說,家長可以定製一個表格,讓孩子們在不同的時間段裡,和家長一起對家裡進行大掃除,或者是獨自收拾自己的房間。讓孩子明白做家務的重要性,並養成一個經常收拾房間的好習慣。而且,父母要引導孩子學會自己的東西,自己收拾好!

2)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則,在言行舉止上去影響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在生活小事上,比如說:做飯、疊衣服,還有最近很火的垃圾分類,可以培養孩子及時收拾垃圾的好習慣。推薦給孩子們這一本科普立體翻翻書《垃圾立體書》,書中包括了生活垃圾、海洋垃圾等的產生、處理,以及垃圾的分類、回收和利用等方面的內容。

全書都在講述如何「變廢為寶」?書本內容簡單易懂,還設計有48個小機關,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一定會讓孩子愛不釋手的!最後,父母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要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相關焦點

  • 致父母: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01你的垃圾情緒,會流入孩子的身體裡 有個相聲演員曾說過他朋友孩子的一件事。 孩子的父母平時對孩子特別好,一家人看上去生活也和睦。 但有次孩子的父親不知怎麼生氣了,一怒之下就上前做了一個踢孩子的動作,表情特別猙獰,孩子一下子就被嚇到了。 從那以後,這個孩子每過幾分鐘就抽搐一下。 現在,雖然孩子長大了,長得還比父母都高,但只要一提起父母生氣時的表情和動作,仍然覺得很害怕,忍不住地就渾身抽緊。
  • 將孩子養在「垃圾堆」裡面,將來很難有大作為,差距不是一點點
    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未來都有著非常明確的規劃,希望孩子將來能夠成才,但孩子的成長跟家長也有著莫大的聯繫。很多媽媽在家裡都是非常勤快的,家裡總是被收拾得乾乾淨淨,她們也會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但也有些孩子從來都不自己收拾屋子,永遠都是父母幫忙。
  • 千萬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老公酗酒歪歪斜斜的,妻子激烈地跟他爭吵,房間凌亂不堪,玻璃破碎,充斥而來的是滿滿的負能量。孩子們看到前三對父母時,笑容都充滿愉悅,眼神閃爍光芒,眼睛裡滿是幸福的樣子。但是看到第四對父母時,他們的眼神瞬間失去了光芒,臉色凝重,變得忐忑不安。因為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和家庭,如果真的遇到了第四對這樣的父母,他們的童年會怎麼樣呢?還記得有一次,已經是午夜了,我剛好在房間裡敲字寫文章。
  • 被哄睡的孩子和自主入睡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別不在意
    然而,奇怪的是,你從來不需要哄睡扮演一個在你子宮裡出生的小侄子,你可以睡得香甜可口。我姐姐想知道這兩個孩子睡眠習慣的不同會不會對他們的生長發育有什麼影響。一開始我以為是姐姐想多了,後來才發現,哄睡帶大的孩子和自己睡著的孩子真的有差距。
  • 從小挨打和從不挨打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太明顯,父母:後悔沒打你
    在小時候經常挨打的孩子和從來沒有挨打的孩子20後差距非常明顯。結果顯示挨打的孩子不論是事業上還是生活上,以及對父母的孝順程度上,都遠遠超過了從來沒有過打的孩子,這也就說明了,父母的溺愛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愛子如殺子就是這個道理。挨打的孩子和不挨打的孩子區別在哪?
  • 媽媽把她從垃圾堆裡撿出來,長大後卻成了父親的搖錢樹
    2019年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何以為家》中,小男孩扎因有這樣一句臺詞:我曾經以為我們長大了,就會變成好人,受人尊敬和愛戴。但是上帝不想讓我們變成那樣,她要我們當地毯,供人踩踏。7月8日,毛曉彤現身上海機場。
  • 孩子拆家,堪比二哈!從小培養孩子「收納能力」,告別雜亂和擁擠
    如果媽媽每天的時間都只花在替孩子收拾玩具,讓家庭變得乾淨整潔,而沒有辦法用空閒的時間放鬆提升自己,對媽媽來說,這無疑是一種無聲的折磨。但是隨著孩子漸漸長大,琳琳頭疼的事情越來越多,時間也感覺越來越不夠用,恨不得學會「分身術」,讓各個分身各兼其職,而不是像如今一樣分身乏術。現在他的兒子已經3歲了,會跑會叫,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坐在客廳裡擺弄他的玩具。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大,家長們別不信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一、高度的同感何炅的情商很高,他曾說過自己不會在獨處的時候落淚。當何炅面對謝娜結婚時、黃雅莉唱老歌時,都會當眾流淚,這也是他有高度的同同感的表現。同感也叫做共情能力,何炅的「愛哭」是容易被身邊人的情緒所影響,而產生同感。用無微不至的表現來告訴身邊的人:我理解你。
  • 從小就枕枕頭的孩子,和不枕的孩子比,長大「差距」明顯
    新生兒非常脆弱,各方面都還沒發育完全,父母會格外謹慎注意,生怕疏忽大意會影響寶寶成長。日常生活中,通常大人睡覺會枕枕頭,很多人離開枕頭無法入睡,但多數家庭在孩子幼兒時期不給枕枕頭睡覺。為啥家長們都不給寶寶睡枕頭呢?這是因為嬰幼兒時期,寶寶頭部和頸椎發育不完全,過早使用枕頭會影響頸椎發育,而且寶寶會感覺不舒服,降低睡眠質量。
  • 孩子總是「宅」在家裡,不願跟陌生人接觸,長大後3個差距很明顯
    然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孩子總是願意待在家裡呢?有時候這並不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為什麼你家孩子總是願意「宅」在家裡1、管控太嚴格現在社會複雜,一些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父母們擔心孩子和陌生人接觸,或者經常外出玩耍會遭遇到危險。所以情願他們呆在家裡,自己又放心又省心。
  • 「從小愛哭」和「不愛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很明顯,家長別不信
    孩子會哭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們會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假如是男孩子的哭的話家長就會更難以容忍,不是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了嗎?明星劉德華也在一首歌裡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提到孩子喜歡哭,父母們都會覺得被搞得心煩意亂的,是一件刺手可急的事,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孩子愛哭或者不愛哭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 從小「愛哭鼻子」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心疼
    不同的孩子遇到難事呈現不同的狀態。當這面牆堵住了前進的路,有些孩子會眼前的險阻所嚇到,一下子就哭了;有些孩子嘗試各種方法去打破這堵牆,堅強面對。不一樣的態度讓他們有了差距,有了不一樣的人生。從小"愛哭鼻子"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小純從小就愛哭,一年下來哭的次數數不其數。
  • 從小「愛哭」和「不哭」的孩子,長大後差距,大到讓人戳心
    孩子會哭其實是一種負面情緒的表達,也是一種宣洩情緒的方式。家長們會普遍認為,「哭鼻子」是一種很丟臉的行為,假如是男孩子的哭的話家長就會更難以容忍,不是早就提倡男女平等了嗎?明星劉德華也在一首歌裡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提到孩子喜歡哭,父母們都會覺得被搞得心煩意亂的,是一件刺手可急的事,但是孩子哭真的是一件壞事嗎?孩子愛哭或者不愛哭有著怎樣的差距呢?
  • 孩子愛頂嘴和不愛頂嘴,長大後差距有多大?父母別不當回事
    有句話叫做「三歲看一生」,還有一句話叫做「小時偷針,長大偷金」,相信大家對這兩句話一定都不會陌生。其中意思也再明顯不過了,就是說從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就能夠看出來他以後將會成長為一個什麼樣子的人。小紳士變頂嘴王?
  • 男孩從小愛哭和不愛哭,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愛哭還有可能是好事
    說起教育男孩,很多父母都覺得應該「窮養」,不應該像女孩一樣「富養」,於是更多父母持有「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態度, 認為多讓男孩兒吃點苦無關緊要,日後才能成為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少家長們也都在擔心:男孩從小就愛哭,長大後還愛哭怎麼辦?寶媽們應該客觀對待這個問題,如果一味地讓孩子憋回去,負面情緒長時間緩解不了,很容易造成性格扭曲,變成膽小懦弱和自卑的孩子。反而適當讓孩子哭更有利於舒緩心情,對他的成長更有利。男孩從小愛哭和不愛哭,長大後差距很明顯:「我是兩個男寶寶的寶媽,雖然做到了一碗水端平,但兩個寶貝性格截然相反。
  •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娃,長大後差距很明顯,不僅是性格
    其實「宅在家」和「出去浪」,小的時候家長們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們沒有區分壞事的界限,所以會擔心孩子們跑出去玩是一件不安全的事情,覺得最安全的事情就是在家玩,這樣的話孩子們安全,自己也更放心。畢竟出去玩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更好地避開危險,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如果性格各異的話,會很明顯看出差距。
  • 小時候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長大後差距明顯,該了解
    二胎寶媽給大寶喝母乳,二寶喝奶粉,長大後差距明顯 芳芳,是一個二胎寶媽,生大寶的時候,那個階段他因為是新手媽媽,對於任何事情都是任人擺布的,
  • 孩子學習好不好,看他的書桌就知道了!
    他的抽屜像極了「垃圾堆」,裡面有吃剩下半包的薯片,皺巴巴缺了一角的試卷,散落各角落的筆、橡皮等學習用品,都和書夾雜在一起.....更要命的是,他上課總在找東西,一拿東西就容易導致其它東西掉下來。本來同學們正在專心致志的寫作業,突然「砰」一聲,把全班同學都嚇了一大跳。
  • 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家長別不信
    由此我們就可以引出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愛哭的孩子和不愛哭的孩子,究竟有什麼樣的差距呢?從小愛哭的孩子長大後會優秀,哭與不哭真的有差距!1、情緒調適方面眾所周知,福原愛是著名的運動健兒。然而,福原愛也是一個愛哭鼻子的小朋友呢。福原愛在6歲的時候,就開始桌球的訓練之路。但是小小的孩子,每次都會被桌球打得哭鼻子。
  • 12歲男孩肺癌晚期,媽媽崩潰說出細節:別在「垃圾堆」裡養孩子!
    小家還特別喜歡玩手機遊戲,有時趁父母睡著後,他還會偷偷玩手機,經常熬夜。 醫生也說,這主要與小家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飲食規律有關。 本該是無憂無慮成長的年紀,卻不幸患上癌症晚期,這對小家和小家的父母而言真的是晴天霹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