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騾子與馬想必是非常熟悉的吧!在農村大家更常見的還是騾子吧,因為其耐力久,負重大的優點能夠運輸更多的貨物。大家如果要去看馬,一般只能去草原上才能見到啦!其實原本在自然界中是沒有騾子這種生物的,是後來由馬和驢交配才產生的一個新物種。而騾子也分為兩種,一種是母馬和公驢交配產生的後代叫馬騾,一種是母驢和公馬交配產生的後代則叫驢騾。其實要記住它們的名字很簡單,反正它們都是騾子,看是什麼騾子就看它的母親是驢還是馬就好了。雖然馬能生育,驢也能生育,但是產下的騾子卻不能生育,這是為什麼呢?
在這裡小編就不得不賣弄一下自己的學識了,大家都是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優秀生,一定都知道每個生物體內的染色體都是成對成對存在的。而騾子之所以不能生育,就跟它們的染色體數目有關係。一般而言,正常生物們需要產生後代都需要父母雙方各自提供染色體。雖然驢和馬看起來外形,血緣比較接近,配子也可以相互結合發育成一個完整的個體,但是由於馬的染色體是32對,而驢的染色體比它少一對,是31對。這樣它們所產生的後代也就是騾子的體內,總會有一條染色體是孤零零的,沒有其它的單獨染色體與其配對,所以其就喪失了生育後代的能力。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一種民間傳說了。相傳,還是在三皇五帝的那個時代,瞬的兩個妻子娥皇與女英兩姐妹為了爭奪在後宮的地位,展開了一場速度的較量。兩個人各自選擇一個代步工具,看看誰能夠最先抵達目的地。娥皇選擇的代步工具是馬,女英選擇的代步工具是騾。但沒想到在趕往終點的途中,為女英駕車的騾突然要臨盆了,就這樣女英眼睜睜的看著娥皇乘馬駛向遠方,從而導致女英輸掉了比賽。正因為如此,女英異常憤怒,責令騾不能有後代。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大家當做故事聽了就好了,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的解釋。
不知道大家是喜歡騾子還是馬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發表自己的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