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烏龜算是比較好養的寵物了,但還是有很多朋友養不好、養不活,原因可能是你的一些養龜習慣有問題。把這些養龜的壞習慣戒掉,養好烏龜不是夢。
一、過度關心
我們買烏龜,大多數人是出於真心的喜愛,想把它養好。但往往會關心過度,真的是「放下怕磕了,捧著怕化了」,恨不得一天24小時的陪著它。龜稍微有點風吹草動、狀態不佳,就著急得不得了,要馬上給它尋醫問藥,把各種治療方法都試一個遍。但越是這麼做,偏偏越是養不好。
二、胡亂折騰
有些朋友養了龜,就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慾,總是閒不下來,不停地折騰。上網查找各種關於養龜的知識,不管對不對,都想試一試。一會兒把龜拿到手裡摸一摸,一會兒扔到地上讓它爬一爬,一會兒又把它放回水裡讓它遊會兒泳,反正是不讓它閒著。今天搞個生態養殖,明天弄個綠水飼養,後天再折騰個過濾系統,也不讓自己閒著。
三、甩手掌柜
有些人養龜是因為懶,別的動物養不活,覺得烏龜好養。把烏龜買回來後就撒手不管了,當個甩手掌柜。龜缸裡的水髒得都看不見龜了也懶得換,烏龜餓得、病得都奄奄一息了也懶得管,等哪天看到烏龜徹底不動了,還要嫌棄的說一句「誰說烏龜好養的,都是騙人」。
四、沒有節制
還有些人養龜很容易上頭,買起龜來絲毫沒有節制,看到就想買,恨不得都收到自己的龜缸裡。小小的龜缸裡住滿了龜,搞得比養殖場的密度還大,自己又沒有養殖場的技術,想養好龜就只能是 「多換水,勤換龜」了。
養龜說難不難,只要給它提供一個適宜的生存環境,不需要花費我們太多的精力,它就能活得很好。說容易也不容易,烏龜對環境很敏感,不論是溫度、水質、食物哪個環節沒做好都可能導致烏龜出問題。戒掉這些養龜的壞習慣,用良好的心態和正確的方法去養龜,你會發現把龜養好並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