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2020-12-03 搜狐大連站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會上,科學家就復活這些已滅絕動物是否為一種值得的做法,是否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以及是否能夠受到公眾的喜歡進行了討論。此外,他們還討論了復活這些動物是否為一個實際的選擇,是否能夠找到擁有高質量DNA或者生殖細胞的組織樣本以完成復活,是否能夠將復活的動物引入野外以及這些動物的滅絕原因。

已滅絕的草原斑馬斑驢。

  楊孝文

  據3月期《國家地理雜誌》報導,復活已滅絕動物的第一步是提取DNA樣本,而後將其重組成完整的基因組。隨後,基因組注入自身DNA被移除的胚細胞,而後尋找合適的代孕媽媽。《華盛頓郵報》報導稱,10年前一支由法國和西班牙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成功復活了一種已滅絕的野山羊,但這隻山羊僅存活了10分鐘。科學家曾利用克隆技術嘗試復活一種已滅絕的青蛙。當時,他們將已經「死亡」的細胞核植入來自另一種青蛙種群的卵子。不幸的是,最後培育出的胚胎僅存活了幾天。

  科學家實施的「拉撒路計劃」進行了具有突破性的研究,讓復活猛獁象等已滅絕的動物成為科學界的一個熱點。在5年時間裡,「拉撒路」項目的研究人員進行了大量實驗。在復活青蛙的研究中,他們採用的技術與《侏羅紀公園》中呈現的復活技術類似。具體地說,他們從這種已滅絕青蛙的遠親大條紋蛙身上提取卵子,而後移除卵子的細胞核並用已滅絕青蛙的基因替代。一些卵子自發分裂並發育成早期胚胎。雖然沒有一個胚胎存活下來,但基因檢測結果顯示,其細胞中所含的遺傳物質與已經滅絕的青蛙相同。

  復活已滅絕物種,面臨著一系列技術難題和道德考量。不過,美國《連線》雜誌在線版近日還是公布了一份科學家們給出的「最有望復活的物種名單」。那些早已消亡的動物們現在要面臨遴選,而它們可供考察的標準,首當其衝就是復活它在技術上是否可行(即是否保存有完好的DNA樣本或細胞樣本),以及現存的活化石物種是否與目標物種的關係足夠近。因此,最負盛名的恐龍並沒有出現在該名單中,科學家們考慮到DNA樣品的退化問題,「復活名單」只能囊括近幾十萬年內滅絕的動物,而恐龍這種,未免太過古老了。  

1. 恐狼(Dire Wolf)

  體長約為1.5米,主要生活在一萬年前的北美大陸。一起發現的恐狼化石數量非常多,推測恐狼可能像現今的狼或狗般是群體獵食的,並能對付比自己體型大很多的對手。約於一萬年前,恐狼與大部份其它的北美洲大型動物一同滅絕。

2. 大懶獸(Giant Ground Sloth)

  生活在約1萬年前的北美和南美。大懶獸手可以抓到東西,腳可以直立走路,體型巨大如大象一般,從頭到腳的高度能超過6米,這讓它們幾乎沒有真正的天敵,但目前認為大懶獸基本還是愛好和平的。在更新世中,大懶獸和其它原始哺乳動物受到影響,原始哺乳動物滅絕,同時大懶獸也滅絕了。

  恐鳥是一種巨型的、不能飛行的鳥,曾經作為紐西蘭森林生態系統中頗具優勢的草食性動物,但在毛利人到來後遭到大量捕殺。恐鳥和哈斯特鷹總是一併被提起,因為恐鳥的主要獵食者就是哈斯特鷹有史以來已知的最大猛禽。在公元1400年左右,恐鳥滅絕,失去了食物的哈斯特鷹也逐漸絕跡。

  誰也不知道真正的雙門齒獸到底長什麼樣(圖為繪製想像圖),不過可以肯定,它們的樣子一定足夠怪異。雙門齒獸是地球上出現過的最大的有袋類動物,高度超過3米,體重超過3噸。在現存動物中,你找不到與雙門齒獸類似的動物。它於160萬年前出現,並於4萬年前的更新世消失,推測原因可能是氣候轉變、獵殺及棲息地消失。

  再沒有任何一種動物會像渡渡鳥這樣,滅絕得如此具有代表性,讓人扼腕不已。這些胖乎乎、不會飛的鳥兒,當時在島國模里西斯和平安逸地生活著,直到探險者們的到來。自此渡渡鳥不只是遭到人類捕殺,還要面臨入侵的天敵和競爭者。據記載,人們最後一次在野外看到渡渡鳥是在1662年。

  這種巨型動物於漸新世中期至中新世早期到達了演化的顛峰,包括巨犀屬及副巨犀屬。它們是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高度超過5米,體長超過8米,體重達18噸,大象、猛獁象以及後面提到的其它哺乳動物都與之相形見絀。它們只生活在亞洲中部,當時那裡是大片的低地,與印度次大陸的撞擊及喜瑪拉雅山的隆升引起了全球寒冷化、沙漠化及森林的消失,令這種巨型動物滅絕。

  曾經生活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平原上(而不是叢林裡),又名美洲劍齒虎,體型超過現存最大的獅和虎,能用鋒利的吠齒插入獵物的咽喉或靜脈,讓獵物大量失血而亡,但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它們的吠齒會如此的長。所有劍齒虎都是生存於3370萬年前至9000年前。

  曾經生活在北美洲的大草原上,是食草動物。雄性的巨角犀在鼻端上有兩個鈍角,科學家相信它們是群居的動物,並以角互抵來吸引異性。在求偶的季節,巨大的撞擊聲振聾發聵。

  這種頂級掠食者生存於上新世末至更新世末的澳洲,滅絕於4.6萬年前,並不算很久遠。它是澳大利亞最大的肉食動物,體型與雌性的獅子或老虎相當,但從親緣上來講跟獅子關係可不大,作為有袋類,它與考拉和袋鼠的關係倒是更近些,儘管它那些鋒利的裂齒及強壯的顎肌,可以從獵物身上撕開一大片的肉。

  因其身上斑紋似虎,又名塔斯馬尼亞虎。作為一個非常有潛力的復活候選物種,袋狼的滅絕年代不長,而且外形既像狼,又像老虎,還很像袋食蟻獸。袋狼曾廣泛生活於澳洲和紐幾內亞,直到5000年前,澳洲野犬隨人類進入澳大利亞,與食性相同的袋狼發生惡鬥,袋狼漸漸從紐幾內亞和澳大利亞草原消失,最後一隻袋狼死於1936年。

11. 披毛犀(Woolly Rhinoceros)

  披毛犀是當時洞穴壁畫的一個流行「模特」,因此應該成天在草原上跑來跑去。它們生存於更新世,並在冰河時期存活了下來。披毛犀生活在歐亞大陸北部,擁有一隻扁平的角,可以推開雪來吃草,亦有一層厚厚的毛皮及脂肪,用來在寒冷的環境保持溫暖。推測滅絕原因是遭到早期人類的獵殺。

  非常有魅力的一種動物,也經常出現在早期洞穴的壁畫上。它們大約在4000年前至6000年前才消亡,而現今人類保留了它們冷凍的軟組織。 (來源:北京日報)

搜 狐大連社區推薦閱讀:解密航空業 "要客部":讓重要旅客的飛機先飛

[電信手機在濱海路上徒步 算漫遊] [自來水發黃 領導說沒毒親自來喝]

[說說在大菜市的 不愉快購物經歷] [1.5米高的大鳥在街上橫逛 嚇人!]

相關焦點

  • 盤點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不在其中/組圖
    渡渡鳥,一直在沒有任何天敵的情況下進化,但由於人類為了獲取食物展開的瘋狂捕殺,這種鳥類最終走向滅絕。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
  • 渡渡鳥、斑驢……科學家研究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
  •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近日科學家聚集於美國華盛頓的TEDx會議,討論讓24種已絕種動物復活的計畫。這個名為「De-Extinction」行動將以DNA技術讓渡渡鳥、卡羅萊納鸚鵡,以及曾經生長於南非的斑驢等已滅絕的動物「復活」!
  • 盤點已滅絕動物:比恐龍更珍貴的稀有物種(圖)
    原標題:盤點已滅絕動物:比恐龍更珍貴的稀有物種(圖)   塔斯馬尼亞虎,是科學家考慮復活的24種動物中唯一的有袋動物。這種動物一度生活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和紐幾內亞島,上世紀60年代滅絕。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一隻名叫多利的羊,讓克隆技術真的成為了可能。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生物學家神技令滅絕百年物種復活,滅絕的斑驢已被復活,恐龍呢?
    碌碌本期介紹:大家有想過如果像恐龍、猛獁象這些已經滅絕的物種被復活了,將會發生什麼樣恐怖的事情呢?雖說物種滅絕從來沒有停止過發生,甚至非政府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說地球上每年有大約1萬個動物物種滅絕,瀕危動物物種數量也在翻倍。
  • 科學家能復活恐龍嗎?在琥珀中的蚊子真的是使恐龍復活的方法嗎?
    阿爾伯塔龍Albertosaurus是生活在白堊紀晚期的恐龍。 科學家可能有一天會在這些動物的化石中發現血液或軟組織,這些動物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古代DNA已從多年凍土以及亞化石(尚未化石的骨骼或身體部位)中回收。但是脫氧核糖核酸是易受攻擊的並且迅速分解。陽光有負面影響,水也會加速變質。現代汙染也是一個問題。 DNA必須在嚴格控制的條件下處理。
  • 八個即將被科學家復活的滅絕動物,你認為怎麼樣?
    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裡,總是會有我們意想不到的事,儘管克隆科學處於起步階段,但許多科學家們認為,復活滅絕動物能通過尋找DNA和其他相近物種代孕而實現,復活滅絕動物確實很有可能實現。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我們就能親眼看見這些滅絕動物了。
  • 這25個已滅絕物種,科學家想把它們復活
    也許因為其後,也許是人為因素,有些動物已經滅絕。然而隨著科學,特別是生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相信已經能把部分已經滅絕的物種帶回到這個世界。不過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首先這些物種需要有其存在的意義。比如有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或者深受人們喜愛。同時,我們必須有該物種可用的生物學組織,能夠獲取高質量的DNA樣本。當然,如果現今能有非常相似的物種存在,將很有幫助。比如大象相對於猛獁象。
  • 既然滅絕的布卡多野山羊可以被復活,為什麼恐龍卻不行?
    自從麥可·克萊頓的小說《侏羅紀公園》被搬上螢屏以來,帶回一種已經滅絕的動物,成為很多人「不切實際」的幻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幻想在2003年7月30日差點成為現實,這一天也是現實最接近科幻的一天,因為在這一天西班牙科學家成功讓已經滅絕的布卡多野山羊重生了10分鐘。
  • 恐龍復活: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我們將一起探尋三疊紀動物的生態學、喙頭龍類(一類長相奇特,但是很可愛的三疊紀動物)、最早的恐龍是什麼等話題,也將把化石、氣候更替和大滅絕等結合到一起,告訴大家恐龍如何成為地球的主宰。能使已絕滅的恐龍復活嗎?
  • 科學家利用DNA將野山羊復活,為什麼不能復活恐龍?區別在哪兒?
    克隆技術在1996年初步取得成功之後,就受到了很大的爭議,這項技術的出現讓科學界分為了兩大陣營,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有助於人類復活地球上很多滅絕的物種,對瀕危動物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而一部分科學家認為,克隆技術的出現很有可能會導致如今社會的混亂,是有違倫理道德的一種表現。
  • 被現代科學家譽為所有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合力最強大的
    袋獅,被現代科學家譽為所有已滅絕的哺乳動物中咬合力最強大的,據悉,一隻體重僅有一百公斤的袋獅所產生的咬合力幾乎相當於一頭體重是它2.5倍的獅子所產生的咬合力。可想而知,袋獅能夠十分輕易地就將獵物的頭骨粉碎掉。
  • 恐龍復活丨與科學家探秘失落的世界
    在他筆下,恐龍起源、演化、滅絕、活動和學界的各種觀點論戰都被講解得深入淺出,既保持了專業性,字裡行間又充滿了科學家的幽默感——復活猛獁象的步驟。科學家們進行了一系列克隆動物的嘗試,他們首先選擇的是那些瀕臨滅絕的動物。於是,位於美國麻薩諸塞州的一家簡稱ACT的生物公司決定嘗試克隆印度野牛。不過ACT公司採取的方法和克隆綿羊多莉的方法不太一樣,他們選了另外一種動物作為克隆牛的母親。
  • 如今科學家們正在準備復活的5大滅絕動物
    在科學家和考古學家的努力之下,我們已經得知了許多已經滅絕的動物,尤其一些動物年代久遠,我們甚至只能幻想它們的真實外在。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少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起來如何復活已經在地球上消失的動物。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們或許會真正地見到奇蹟的發生。這一次,小編就要和你介紹,如今科學家們正在準備復活的5大滅絕動物。
  • 奇聞:猛獁象還未滅絕?既然科學家可以復活羊,為何不復活猛獁象
    1996年成功的克隆出第一隻人工動物,經過24年的相關深入研究,科學家們很可能已經大體掌握了復活滅絕動物的最好方法。,拿猛獁象為例,雖然在寒冷的西伯利亞中永凍土層有許多猛獁象的化石,甚至還有猛獁象的帶凍肉和皮膚的屍體,但是復活它們也是難上加難,要復活猛獁象首先必須要找到它的完整DNA,然後再藉助其他動物形成胚胎。
  • 復活猛獁有望了,白犀牛還會滅絕嗎?
    現實中,科學家們雖然宣稱,已能確定恐龍的整體基因組結構,但對於能否復活恐龍,答案仍是否定的。不過科學家們表示,從基因工程技術上來說,他們已經可以復活另一種已滅絕物種——猛獁象,想見到一隻活的猛獁象,目前只需要時間等待。
  • 科學家曾想復活一種已滅絕的山羊,可惜失敗了
    布卡多野山羊,在短暫地重回這個世界後,又一次徹底滅絕了。值得紀念的是,這是第一種在滅絕後重回世界的動物。而令人難堪的是,這也是第一種滅絕了兩次的動物。這是一個甜蜜而悲傷的故事,但卻標誌著激動人心的時代開始了。讓一種動物不再滅絕、重回世界是一件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雖破舊立新令人興奮,但離現實很遙遠。
  • 科學家成功「還原」滅絕700年灌木恐鳥基因組,復活已滅絕生物不是夢!!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據統計,在未來 50 年中,地球陸地上四分之一的動物和植物如帝企鵝,中華鱘等都將遭到滅頂之災。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問題已經開始危及人類生存本身,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嘗試如何減緩這一過程,其中就包括嘗試復活滅絕物種。
  • 我們能使滅絕的物種復活嗎?
    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物種復活嗎?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物種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什麼是「滅絕物種復活」?「滅絕物種復活」主要涉及3項技術:1、回歸繁殖:可以識別與已滅絕物種有相似特徵的現有物種,並有選擇地進行繁殖,產生更接近已滅絕物種的後代。例如:現已滅絕的歐洲野牛,是所有現代牛的祖先,科學家正通過「陶羅斯計劃(Tauros Programme)」將其復活,希望通過選擇性繁殖與歐洲野牛基因相似的現代牛,從而培育出一種與歐洲原始野牛非常相似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