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還原」滅絕700年灌木恐鳥基因組,復活已滅絕生物不是夢!!

2021-01-16 尹哥聊基因


來源:微信公眾號「DeepTech深科技」,原文標題:人類首次成功重組滅絕700年灌木恐鳥完整基因組,真實版「侏羅紀公園」或不再是幻想。


迄今為止,地球已經經歷了五次物種大滅絕。而今,許多專家警告說,第六次物種大滅絕已經到來,人類就是罪魁禍首。僅僅在 17 世紀到 20 世紀末的短短 300 年裡,單是動物,已有 300 多種永遠離我們而去,包括渡渡鳥,大海雀等。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據統計,在未來 50 年中,地球陸地上四分之一的動物和植物如帝企鵝,中華鱘等都將遭到滅頂之災。


日益嚴峻的生物多樣性問題已經開始危及人類生存本身,科學家們也一直在嘗試如何減緩這一過程,其中就包括嘗試復活滅絕物種。

 

圖 | 帝企鵝


近日,來自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用現代技術成功首次完整重組滅絕了 700 年的小灌木恐鳥基因組,這使得絕跡基因組學向實現 De-extinction (復活滅絕物種)目標——重現絕跡物種——更進了一步。

 

 

圖 | 大灌木恐鳥

 

灌木恐鳥隸屬於始鳥下綱,近親有鷸鴕,鴕鳥和鴯鶓,它根據大小被分為九種,但現在全部都已滅絕。其中,小灌木恐鳥是該物種最小和最常見的變種,平均身高約 4 英尺,體重約 66 磅,以植物為食。


根據紐西蘭導報(the NZ Herald),它們原先生活在紐西蘭北島和南島的森林中,但在公元 14 世紀後期,因玻里尼西亞人的過度捕獵,灌木恐鳥滅絕了。

 

圖 | 不同種類的灌木恐鳥

 

此研究雖然目前只在線上展示了非同行評議,正式論文尚未發表,但在絕跡基因組領域中已經轟動非凡。

 

來自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 Beth Shapiro,曾在 2017 年重組了侯鴿基因組。他表示,這個研究「超級酷」,因為它「重現了自然情況下,永遠不可能重新出現的絕跡基因組」。




來自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滅絕物種基因組專家 Morten Erik Allentoft 也稱這是「重大的進步」。並且,這也是 Revive and Restore 現在關注的問題之一——該組織是一個非營利性保護組織,旨在重現已滅絕物種,如侯鴿、猛獁等。

 

Revive and Restore 首席科學家本 Novak 認為,這項研究意義非凡,因為現在我們可以將他們的方法用在『復活』其他物種了。該組織創始人之一 Stewart Brand 說:「De-extinction (復活滅絕物種)時代逐漸來臨。最終,它將被視為另一種形式的物種復活,「像把狼帶回黃石公園,並將海狸送回瑞典和蘇格蘭。」



圖丨「復活」灌木恐鳥的技術原理和「復活」猛獁象的原理相同

 

那麼科學家們是怎麼實現的呢?首先,科學家從一個灌木恐鳥標本中收集了恥骨樣本,該標本陳列於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然後,他們再從其中提取 DNA。然而,這一步並未聽起來那麼簡單。根據來自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 Shapiro,「DNA 的衰變在死亡的幾天內就開始了。因此,來自標本的 DNA 就像酒杯碎片一樣。」幸運的是,今天的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儀能夠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高通量基因測序,又名大規模平行測序,是將 DNA(或者 cDNA)隨機片段化、加接頭,製備測序文庫,通過對文庫中數以萬計的克隆 (colony) 進行延伸反應,檢測對應的信號,最終獲取序列信息。與 Sanger 法為代表的傳統測序法相比,高通量測序技術在處理大規模樣品時具有顯著的優勢,又快(兩天)又多(數百萬克隆),成為目前組學研究的主要技術。


藉助高通量基因組測序儀,科學家們實現了 DNA 片段的序列測定。接下來就需要定位 DNA 片斷在基因組上的位置:以何種順序位於哪些染色體上。

 

為此,哈佛大學的 Alison Cloutier 和其他成員分析了數百萬個 DNA 片段中近 9 億個核苷酸,並通過與鴯鶓的基因組相對照以定位 DNA 片段的位置。這是因為鳥類基因組,包括其他八種(都已滅絕)恐鳥,都具有相似的結構。也就是說,控制特定性狀的基因傾向於位於相同的染色體上,不同基因的排列方式也相似。

 

圖 | 小灌木恐鳥與幾種近親鳥類基因組對比

 

事實上,這種通過近親對比的方法已被廣泛用於古基因研究。例如 Shapiro 和她的研究小組利用帶狀鴿的基因組來重組侯鴿短 DNA 片段的序列。目前,她也正在努力為渡渡鳥做類似的事情:用尼科巴鴿子(與渡渡鳥血緣關係最近的物種)的基因組作為模板。

 

再如,哈佛大學的 George Church 團隊正在對大象染色體進行測序,用於猛獁 DNA 重組的參考。此外根據研究,猛獁的滅絕與皰疹病毒感染有關。因此,Church 團隊計劃在重組基因組之前,先用基因工程導入皰疹病毒抗性基因。Church 表示,今年他們將宣布研究進展。



圖丨Ben Mezrich講述全世界範圍內復活猛獁象的新著《長毛象:復活史上最具標誌性的滅絕生物的真實故事》(Woolly: The True Story Of The Quest To Revive One Of History’s Most Iconic Extinct Species)


在這次的研究中,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們恢復了恐鳥大約 85% 的基因組。

 

「另 15% 很難通過鴯鶓的基因組恢復。」Novak 說,「要將微小的片斷拼接成完整的基因組非常困難。」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 Charlie Feigin 也表示了相同的看法:「你可以從近親物種上尋找線索,但這不能保證能獲得完整且正確的滅絕物種基因組。」

 

圖丨George Church與「猛獁象」對望


鑑於此,儘管科學家將組裝後的滅絕物種基因組注入活體物種的卵子後,能重現這種滅絕物種,但是它可能不會是原始物種的完美複製品。舉個例子,與原始侯鴿相比,這樣得到的侯鴿可能以相同食物為食,但有著不同的生殖和社會行為。

 

而且,在鳥類卵子中實現基因組導入其實比在哺乳動物中更困難。眾所周知,哺乳動物的基因可以通過克隆技術重組到哺乳動物卵細胞中,這也就是最初轟動一時的「多利羊技術」。

 

「但至少目前為止,這在野生鳥類中並不適用。」Brand 說。唯一一個變通方法是將基因組轉化導入到能分化成卵子或精子的胚胎細胞中,這種方法最近在家雞中取得成功。




事實上,重組絕跡基因組在這個領域並不罕見。根據 Novak:「正式報導已有四五種絕跡基因組重組研究,但實際上正在進行絕跡基因組重組的研究數量可能是發表數量的四倍。」

 

其中,接近實現基因組重組的物種包括猛獁象,侯鴿和兩種已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另外,在還處於「基因組石器時代」的 1984 年,就實現了斑驢的 DNA 測序,這是第一個實現 DNA 測序的絕跡物種,但它不符合現代標準。

 

圖 | 尼安德特人

 

圖 | 丹尼索瓦人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也接近重組了渡渡鳥和大海雀的基因組。渡渡鳥,是僅產於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一種不會飛的鳥,在 17 世紀末期滅絕;大海雀,產於北大西洋,在 19 世紀中期滅絕。另外,上個月,澳大利亞的研究人員揭開了塔斯馬尼亞虎的基因組,該物種在 1936 年滅絕。

 

圖 | 渡渡鳥模型

 

然而,還有一些科學家不支持復活這些滅絕物種,因為物競天擇,人為重現的物種在激烈的競爭中可能也不會繼續倖存下去。另外,一些反對者則認為,科學家應該更加關注正遭受滅絕威脅的新物種。

 

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 Hugh Possingham 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如果我們確保它不會減少現有的資源,那麼 De-extinction 的概念可能有助於新科學領域的誕生並有利於環境保護。

 

但是,把重點放在目前亟需幫助的物種上才是最好的。」他補充說。



關於復活已滅絕生物,你有什麼想說的?請在下方留言。


-End-


參考文獻:

https://www.biorxiv.org/content/early/2018/02/11/262816

https://www.statnews.com/2018/02/27/moa-extinct-bird-genome/



關注後,

點擊菜單欄「文章」,閱讀尹哥聊基因精選文章。

點擊菜單欄「視頻」,觀看尹哥演講視頻和科普視頻。

發送數字0,即可申請加入尹哥的粉絲圈「尹力場」。

發送數字8,即可通過關鍵詞搜索往期文章。

【聲明】生命科學與基因技術正在高速發展,針對同一研究課題,不同團隊的研究結果存在差異甚至相悖的可能。另受本人知識結構及參閱資料準確性的局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歡迎讀者隨時糾錯並參與討論。

相關焦點

  • 盤點地球上最有可能被科學家復活的10大遠古滅絕「猛獸」
    但隨著科技的發展,重新復活古生物變成可能,其中就有10種遠古生物極有可能重現,這10種遠古生物中,大部分都是曾經地球上食物鏈頂端的動物。劍齒虎,一種長著巨大獠牙的神話般的動物,早在10000年前就滅絕。科學家在拉布瑞亞焦油坑裡獲得了劍齒虎的DNA,但無奈並不完整。雕齒獸在11000年前從地球上消失,它們像極了甲殼蟲汽車一樣大的巨型犰狳。
  • 科學家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無望(組圖)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會上,科學家就復活這些已滅絕動物是否為一種值得的做法,是否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以及是否能夠受到公眾的喜歡進行了討論。
  • 復活猛獁有望了,白犀牛還會滅絕嗎?
    現實中,科學家們雖然宣稱,已能確定恐龍的整體基因組結構,但對於能否復活恐龍,答案仍是否定的。不過科學家們表示,從基因工程技術上來說,他們已經可以復活另一種已滅絕物種——猛獁象,想見到一隻活的猛獁象,目前只需要時間等待。
  • 圖集:科學家最想復活的遠古滅絕生物
    10000年前滅絕的劍齒虎,它們的DNA保存完好,獅子可以作為它們的代孕母親。  據英國媒體1月8日報導,雕齒獸、穴居人、劍齒虎、猛獁象、巨型地懶等是科學家們心目中最想「復活」的遠古滅絕生物。而這些生物中,猛獁象復活的可能性最大。
  •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
    De-Extinction 行動將讓24 種已滅絕物種復活!近日科學家聚集於美國華盛頓的TEDx會議,討論讓24種已絕種動物復活的計畫。這個名為「De-Extinction」行動將以DNA技術讓渡渡鳥、卡羅萊納鸚鵡,以及曾經生長於南非的斑驢等已滅絕的動物「復活」!
  • 盤點擬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恐龍不在其中/組圖
    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斑驢是一種草原斑馬,一度生活在南非,最後一隻野生斑驢在1870年被射殺,最後一隻圈養斑驢在1883年死亡。科學家根據大量標準選擇了這些已滅絕動物,同時考慮倫理因素。
  • 渡渡鳥、斑驢……科學家研究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圖)
    日前,在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發起的會議上,科學家就復活24種已滅絕動物的可能性展開討論。這24種已滅絕動物包括渡渡鳥、卡羅萊納長尾鸚鵡和斑驢。由於DNA在很久前就已降解,恐龍並不在名單之列。  最後一次發現卡羅萊納長尾鸚鵡是在1904年的佛羅裡達州。
  • 克隆復活已滅絕的生物?科學家已經開始嘗試,首選是這種動物
    1996年,科學家成功克隆了一隻名叫多利的羊,讓克隆技術真的成為了可能。科學家們看到了希望:那些已經滅絕的生物,或許也有可能重新回到這個世界上。於是,當時的澳洲博物館館長邁克·阿徹(Mike Archer)教授提出,要把一種當時已經滅絕了幾十年的澳洲本土生物通過克隆的方式復活,這種生物就叫塔斯馬尼亞虎。
  • 這10種已經滅絕的動物可能被復活,你最希望是哪個?
    他們還發現了猛獁象的基因組序列。這些冰河時代的哺乳動物有著巨大的象一樣的身體,又黑又厚的皮毛,又長又彎的獠牙,對於過去的那些經常獵取它們肉和骨頭的人類來說,它們定是非常可怕的。因為有了新的生殖生物學和基因組工程技術,復活這種生物變得越來越現實,一群來自日本、俄羅斯和韓國的科學家宣布,他們計劃用冷凍細胞,然後藉助於其現代近親亞洲象,以克隆一隻猛獁象。
  • 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生物復活嗎? 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生物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 什麼是「滅絕生物復活」?
  • 這25個已滅絕物種,科學家想把它們復活
    也許因為其後,也許是人為因素,有些動物已經滅絕。然而隨著科學,特別是生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們相信已經能把部分已經滅絕的物種帶回到這個世界。不過這是一件很複雜的事情,首先這些物種需要有其存在的意義。比如有著重要的生態功能,或者深受人們喜愛。同時,我們必須有該物種可用的生物學組織,能夠獲取高質量的DNA樣本。當然,如果現今能有非常相似的物種存在,將很有幫助。比如大象相對於猛獁象。
  • 未來可能會重新出現在世界上的9個已經滅絕的生物
    在17世紀,隨著人類和狗、貓、老鼠等外來動物的到來,它滅絕了。科學家認為,可以利用渡渡鳥的基因來恢復已經滅絕的這種生物。但是要怎麼做呢?最合理的猜測是,如果科學家將一個滅絕的物種重組後的基因組放入一個現存物種的卵細胞中,使其復活,那麼這個卵細胞很可能不會是原始物種的完美複製品。
  • 復活已滅絕物種,人類應不應該這樣做?這三項研究的結果足夠說明
    恐龍原本是地球的霸主,卻由於一場意外來臨而徹底從生物界消失,直到今天,有關恐龍滅絕的話題仍是一個未解之謎。與此同時,科學家也注意到,我們很有可能在經歷第六次生物大滅絕。人類活動導致大量生物無法在穩定的自然環境中生存,想要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只能另闢蹊徑。滅絕物種復活在這樣的背景下,科學家提出了滅絕物種復活計劃,這曾經引起了人們的激烈爭論。
  • 全球10大最可能復活的滅絕動物
    任何生物的「製作」都離不開基因,基因的保存需要非常小心,如果接觸到陽光或細菌,就會被汙染,使遺傳信息「失效」。但如果某種動物在西伯利亞被凍死,或跌入黑暗乾燥的山洞,基因得以成功保存的機率就會大很多,藉助現代科技可能使之「復活」。
  • 我們能使滅絕的物種復活嗎?
    你喜歡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些遠古生物嗎?可惜的是,它們已滅絕消失,未來我們通過最新科學技術能將滅絕的物種復活嗎?隨著近年來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科學家們曾多次提出將滅絕物種復活,並大膽猜測未來不久滅絕動物或將重返地球。什麼是「滅絕物種復活」?
  • 恐鳥這種最巨大的鳥類之一為什麼在近代會滅絕?
    在700餘年前,玻里尼西亞人乘著獨木舟首次到了這裡,他們驚奇地發現恐鳥很易於獵殺,並且是營養豐富的美食。幾個世紀之內,毛利人就把這些長有羽毛的龐然大物捕殺光了。類似模里西斯島上渡渡鳥和馬達加斯加島上象鳥的悲劇,恐鳥的消失再次佐證了人類的貪婪。滅絕真相人們總是孜孜以求地希望弄清生命演化史上很多事件的真相。然而,事實卻總是爭來辯去,猶如羅生門。
  • 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已經滅絕700年的鳥爪,仍然附有肌肉!
    人們一直在研究史前生物,部分生物還沒被人類發現便滅絕,人類只能通過化石研究它們,發現新化石的時候候,科學家們極為開心,比如人們第1次在西伯利亞發現了猛獁象的屍體,甚至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把猛獁象復活,不過由於科技的限制,暫時放棄了復活史前生物的想法,生物滅絕有它的原因,然而在30年前考古學家發現已經滅絕700年鳥類,在這個骨化石上竟然附著肌肉。
  • 恐鳥滅絕,兇手真的是人類
    然後,大約600年以前,它們突然滅絕,恰好趕在13世紀人類第一次到達紐西蘭的時候。長期以來科學家們想知道,在恐鳥衰亡過程中,智人的獵捕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們的存在是導致這些巨型鳥類陷入絕境的唯一原因嗎?又或者說,由於疾病和火山爆發,它們已經走上了滅亡的道路呢?而今,對恐鳥化石進行的一項新的遺傳學研究指出,人類的確是造成這種鳥類滅絕的唯一「兇手」。
  • 八個即將被科學家復活的滅絕動物,你認為怎麼樣?
    你好,我叫濤濤隨記,今天為你帶來了八個即將被科學家復活的滅絕動物。你最期待科學家復活什麼滅絕動物呢?在下方留言讓大家知道吧。最後一隻劍齒虎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就滅絕了。科學家認為,劍齒虎是地球上第一批因人類而滅絕的動物。儘管如此人類仍然可以通過復活這些生物來向他們道歉。科學家認為保存在永久凍土中的劍齒虎遺體可以作為DNA的來源,就算科學家們能夠設法獲得劍齒虎的基因,之後他們還得找個代孕母親。根據研究人員的說法,最好的候選者是非洲母獅,他被認為是最佳的卵子捐贈者。
  • 滅絕了的塔斯馬尼亞虎要被復活了?!!!
    最近,墨爾本大學的科學家們想了一個大招:想通過克隆技術,復活已經滅絕了的塔斯馬尼亞虎,又稱袋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