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2月9日電 題:喜慶·祥和·溫暖——西藏金沙江堰塞湖康扎西安置點受災群眾歡度藏曆新年即景
新華社記者薛文獻、田金文
藏東金沙江邊,一排排藍色板房在山谷間整齊排列,鮮紅的國旗在屋頂迎風飄揚,不時響起的鞭炮聲,以及孩子們的歡笑聲,讓這個臨時「村落」充滿節日的喜慶氣氛。
這裡是西藏昌都市江達縣波羅鄉康扎西臨時安置點,藏族群眾、幹部和往年一樣,歡度藏曆新年。
2018年10月11日和11月3日,金沙江江達縣白格段兩次發生山體滑坡。黨和政府強力救援,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受災群眾得到及時轉移安置,生活生產逐步恢復。
康扎西安置點上生活著近千名受災群眾,這也是江達縣境內最大的一個安置點。節日期間,來自熱多村的澤扎一家身穿節日盛裝,舉杯慶祝新年。板房裡的桌子上,擺滿了卡塞(藏式點心)、飲料、水果、啤酒等,爐火映在每個人的臉上。
「過去一年,可以說是禍從天降。感謝大家的救援,幫我們渡過了難關,現在吃穿用啥也不缺,我們一家人熱熱鬧鬧看『藏晚』,和往年一樣。」熱多村村民布吉說,「新的一年,希望能夠靠自己的雙手,過上幸福的生活。」
說話間,門外響起了陣陣鞭炮聲,美麗的禮花在空中綻放。小孩子們大聲呼喊:「好漂亮的禮花!」
夜幕降臨,安置點小廣場上,聚集起越來越多的人。大家自發地圍成圈,隨著音樂跳起鍋莊舞,揮灑著節日的喜悅。
「我們轉移過來後,黨和政府先搭建了帳篷,現在又改成了板房,解決了水、電,還通了手機信號和電視,生活很方便。」熱多村村民扎西拉姆邊看電視邊說,「儘管受了災,但大家和往年一樣精心準備年貨,擺了切瑪盒,炸了卡塞,做了風乾肉。」
扎西拉姆12歲的兒子索朗格桑一邊試穿新衣,一邊插話說:「搬到這邊挺好的,有更多的小夥伴們在一起玩,可熱鬧了。」
波羅鄉鄉長段旭明說,安置點在節前搭建了188套活動板房,鄉裡的幹部也都住在這裡,「我們要確保所有群眾都能安全過冬,過一個歡樂祥和、溫暖的藏曆新年。」
新年前夕,昌都市還組織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和愛國愛教宣傳「五下鄉」集中服務活動,為這裡的群眾送來精彩的文藝演出,有關部門為群眾發放了各類慰問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