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肖宵 記者 遊飛 文/圖)2月23日,是藏曆大年三十,土豬年最後一天。中午,道孚縣「戰鬥」在防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陸續收到當地老百姓特意做的特色美食花饃饃,祝大家藏曆新年快樂。
當天的藏區高原上碧空如洗、雪峰聳立,冰霜覆蓋下的一簇簇嫩綠,翹首迎接著鐵鼠新年的到來。鮮水河畔的道孚縣城,街道上卻幾乎空無一人,顯得格外安詳寧靜。
新年,本是藏區群眾闔家團圓,祈福納祥的日子。然而,目前正值幹部群眾齊心協力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道孚全縣正在經歷著一場嚴峻的考驗,無數平凡人挺身而出,逆向而 行奔赴一線或是堅守崗位,守護著萬家燈火,也在守望相助與滿懷希望中,迎來這一個特殊的藏曆新年。
揉面、和餡、壓花、貼葉、炕制、點紅……早上10點,在道孚縣鮮水鎮團結二村,在一起居家隔離的亞瑪青初和妹妹仲呷,身著節日藏裝,戴著口罩,在家做起了花饃饃,這是一種原本 在中秋佳節製作的特色美食。
「道孚花饃饃,全國獨一份兒。」亞瑪青初說,關於花饃饃的由來,有很多種說法,但她認為這種食品是「藏漢一家親」的歷史見證,「傳說文成公主路過這裡時,恰好是中秋節,她和 身邊的隨從思念家鄉的親人,於是就地取材做月餅,後來這個習俗就保留了下來。」
而查閱資料可知,花饃饃這種象徵民族團結的食品,是一種藏式月餅,相傳起源於清代,流傳至今已是道孚縣特有的吉祥美食。從用料到烹製,都十分講究,需在收穫時節,選用新打出 的本地麵粉,加上少許蘇打以水揉面做「皮」,以紅糖、白糖、糌粑、核桃等和「餡」,包好壓平後在中心貼上一小片青綠的蘿蔔葉,再用刻花印版「壓花」,放置入平底鍋內以火炕制,出 鍋後還得「點紅」,方才完成。
今年,被提前端上餐桌的花饃饃,雖不能帶給人們豐收的喜悅,卻承載著更多美好的希冀。
「沒有蘿蔔葉,我們就用菜葉,沒有新打的面,我們就用袋裝的麵粉。更感動的是,這些材料全是政府統一配送到家的。」仲呷說,在居家隔離期間雖然不能出門,但卻在網上得知了太 多社會各界向道孚縣捐贈醫療防疫用品和生活物資的信息,「說起來,做花饃饃的原材料,其實來自全州各地,非常感謝幫助我們的兄弟姐妹們。」
「這是我第一次在藏曆新年做花饃饃,感覺中秋節歡樂的時光好像就在昨天。」戴著口罩的亞瑪青初眼角泛出淚花,她今天做的饃饃已擺滿簸箕,早已超過了家中人口的數量,「今天是 過年,但很多援助道孚的工作人員不能回家,這些花饃饃是送給他們的。」
兩人在廚房忙著做饃饃時,亞瑪青初的丈夫降澤,正在屋頂煨桑。點燃柏枝,放進桑爐,一陣白煙升騰,降澤許下新年願望,祈福疫病消除、家人平安吉祥。
不一會兒,亞瑪青初將做好的饃饃盛好端出,等待工作人員將這份祝福送到「前線」。而在陽光照耀下,這些印著玉兔、八寶圖、嫦娥奔月等圖案的月餅,仿佛是道孚今年最先綻放的花 朵。
「等疫情結束,今年中秋,邀請大家再來道孚相聚團圓,逛石林、耍壩子、看雪山,當然還要吃地道的花饃饃!」亞瑪青初說。
屋外的高原大地,河流激蕩奔湧,嫋嫋炊煙升騰,鳥兒盤旋低吟。迎來藏曆新年,春天的腳步也越來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