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躲避的「春劫」:為什么子女不想回家過年?

2020-11-27 澎湃新聞

原創 葉芳 39深呼吸

VOL.214

作者|葉芳

編審|王濰 季媛媛

編輯|廖穎瑤

本文共5079字,閱讀時間8分鐘

左腳剛剛跨進元旦的門檻,右腳就馬不停蹄地趕向下一個更重要的節點——春節。

「過年就應該回家」根植在父母的潛意識裡面,他們深切盼望著過年,一遍遍把電話撥向子女奮鬥的那座城市:

「丹丹,今年過年什麼時候回來?」

「大強,我孫子幾號放假?你們一家三口幾時能回啊?」

……

子女歸家,一家難得團圓。在父母眼裡,沒有子女的春節那不叫過年。

◎ 行色匆匆的歸家人。/ quanjing

但是,與爸媽們不同,子女們在感嘆年味流逝的同時,對回家過年卻有著顧慮。過年,早已不是團聚那麼簡單了,回家過年就像一道關卡、是想躲避的「春劫」。

於是,電話裡以「還沒買到票」、「不知道要不要加班」等理由暫且打發雙親,也有膽大者直接坦白:「媽,對不起!我今年不想回家過年!」

◎ 有些收到信息的爹開啟「爆炸模式」。/ 網絡圖片

時代的車輪在前進,「春節+故鄉」在變遷中漸漸成為80、90後的焦慮源頭。是什麼牽絆住了他們回家過年的雙腿?

1

被催婚被對比,

近鄉情怯是說不出的苦

小時候總是盼望著過年,長大以後反而害怕過年了。離家在外打拼,說「不想家」「不念父母」那是假的,橫亙在年輕人與家之間的是「近鄉情怯」,這是種相當複雜的感情。

穿新衣、吃雞腿、放煙花、放鞭炮的兒時欣喜,永久定格在過去的記憶。當年討紅包的小屁孩,變成了發紅包的大叔、阿姨。舊時過年只被長輩關心學習成績一件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私密事被他們打聽。

「回家那幾天,就是寫字樓的Linda、Mary、Vivian、George、Michael、Justin變回村裡的秀蘭、翠花、桂芳、大強、二餅、狗剩們的時候。」網際網路上流傳的著名段子,是年輕人自嘲回家過年的窘狀,是對七大姑八大姨的「靈魂拷問」的抗議。

◎ 360度無死角的「靈魂拷問」,你怕了嗎?/ 網絡圖片

每一年的春運,都是一次涉及到幾十億次的人口流動。據國務院新聞辦公布的數據,2020年春運全國旅客發送量預計約30億人次,其中鐵路預計旅客發送量4.4億人次。

從幾百公裡、幾千公裡外的北上廣一線城市,回到十八線小城鎮小村莊,沒有哪個不被扒層皮。

儘管有汽車、火車、高鐵、飛機多種出行方式,但是對於尚處打拼階段的Linda、George,春運買票難的現實依舊。被加班趕工狠狠虐了一把,還得絞盡腦汁搶票,跟黃牛鬥智鬥勇。然後,拎著大包小包擠地鐵、趕火車,縮在車上顛簸20多個小時,再換乘汽車。

而當穿越人山人海回到家的時候,變回村裡的秀蘭、大強,面對的是鄉親審視的目光,父母與親戚打配合式的「盤問」,出於禮貌不能低頭玩手機無視,唯有頻頻點頭給予微笑。

◎ 回家過年的尷尬,就連明星也不能倖免。/ 網絡截圖

知乎上關於「年輕不愛回家過年」的提問,受贊極高的一個回答是:「一共放假七天,兩天在路上,五天和不熟的親戚假笑。」

「快過年的時候,瘋了似的想回家,但每次都是回家幾天,又發瘋似的想要趕緊離開。」95後的黃笑丹表示,隔壁家的小學同學都生娃了,她還沒有談男朋友。

「每次回家,爸媽必談兩件事:減肥;找男朋友。感覺每個親戚都在忙著給我介紹對象。」前年她被安排相親了一回,從此得了「相親恐懼症」,成了過年恐歸族。

25歲已經被催婚,第一批80後馬上就四十了,這些大齡剩男剩女身上壓著如來佛的「五指山」。很多時候,年輕人不怕與父母面對面嚴肅認真地談論終身大事,但就怕父母當著親戚的面逼婚,結果母女大吵、父子翻臉,爸媽氣出高血壓、心臟病發作,年輕人被氣得連夜回城。

愛情可遇不可求,婚姻不能將就。58同城發布的《2019職場單身人才調研報告》顯示,60.4%職場單身人才渴望脫單,但又感覺「沒有合適人選」。為了應付爸媽,於是租對象回家過年。

◎ 面對春節催婚焦慮,有些人選擇租賃男女友回家過年。/ 網絡截圖

在外混得好壞與否,直接影響回家過年的幸福指數。20歲離家,如今30歲的阿傑,漂泊了十年之後,家鄉越來越膈膜,昔日親朋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他不怕被催婚,但很怕被對比。

「我重本畢業、在深圳工作,現在混得還不如在家就業、僅有初中文憑的同學滋潤。」阿傑仰面看天花板長嘆一口氣,「每天累死累活,票子、房子樣樣不如人,跟老家同齡人的差距好像越來越大。」

過年像是一個年終總結的結點,逼著你硬著頭皮面對那些糟心事。出門在外打拼,沒有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回家想療傷,沒想到卻是傷口被撒鹽。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心理科主任醫師皇甫麗表示,臨近春節,焦慮的人越多,被催婚、被對比是年輕人回家面臨的壓力。可憐天下父母心,但年輕人在外打拼也不容易,應該相互理解和包容,父母對孩子不要太多責備。

◎ 26-30歲為催婚高峰期。/ 《2018單身人群調查報告》

因春節催婚引發爭吵矛盾,往往源於平時溝通不足。父母打電話給子女多,而子女主動打電話回家少,是中國式親子關係的常態。在父母眼裡,孩子不管多大永遠都是孩子,想要跟孩子分享,想要了解孩子更多一點。所以年輕人不要吝於跟父母分享你的工作、婚戀,多多溝通。

2

被掏空的錢包、受累的腸胃,

是實實在在的痛

在物質豐足的今天,常聽到有人在感嘆,年味變淡了。但是,返鄉回家過年,該講究的禮數,走親戚、給紅包送禮、請客吃飯等儀式一點不少,你需要付出時間,付出金錢,付出健康。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沒錢,怎敢回家過年呢?80後蒙古姑娘Larissa,在廣州奮鬥數年,父母開明讓她沒有結婚壓力,但她決定今年春節照樣不回家過年。

回家路程遠,放假時間太短,光在路上來回就要整整兩天,在家待不過四五天,開銷卻是大得驚人。

「光路費,最快的飛機來回要6000多,最便宜的火車票中轉的那種來回700多。回到家後還要給各種親戚孩子紅包,我們那兒發紅包200起步,一般關係好的親戚,發紅包都是500、800。」她笑言,回家過年如果遇見5、6個親戚家的孩子,那錢就如洪水一樣流出去了。再加上請家裡親戚吃飯,就辛苦一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 單程飛機票價,加上燃油費等,差不多要3000元。/ Larissa供圖

◎ 即使是最便宜的單程火車票,也要300多。/ Larissa供圖

據官方數據,2018年從農曆除夕到正月初六(2月15日至21日),中國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高達9260億元。

2019年,《維度》聯合騰訊理財對春節消費做了調查,結果顯示37.06%的受訪者表示春節預計消費超萬元。Larissa的同事喬安,去年回家過年,實際花了三萬,而在廣州過年可以省一半。

據調查,過年近四成人花銷過萬,半數以上的人要花兩三個月的工資。春節已然變成了「春劫」。

◎ 全國各地普遍的壓歲錢行情。/ 網絡圖片

錢包漸漸癟下去了,身體健康也跟著癟下去。「在家的那幾天,各種拜年走親戚,就感覺整個7天都在趕場子吃喝,少不了要熬夜。」Larissa表示,不出門的時候,人家來串門。蒙古人過年有一整套流程,家裡必須準備酥油、牛羊肉、饊子、各種油炸小吃之類的,準備一堆哈達,還有酒。客人來了先哈達問候,再敬酒,再坐下吃喝……各種儀式感太繁瑣,現在連她爸媽也受不了。

◎ 酥油,古人稱其為「醍醐」。元代把醍醐列入御膳用的「北八珍」之一,視為美食之珍品。食用酥油,或蘸到熱饅頭上,或攙進奶茶裡。/ quanjing

五湖四海、天南地北的中國人,各地有不同的春節飲食習俗,但過年飲酒是共通的。在長幼有序、喝多喝少代表著情義和利益的傳統酒桌文化上,過年喝的酒比任何時候都多得多。

「家裡各個酒量都好得很,長輩敬酒不喝也不行,而且還是高度青稞酒,三碗三碗地敬酒,我是真的扛不住。」Larissa平時不怎么喝酒,酒量很小。每次過年回家,對她來說真的是「酒裡逃生」。

來自酒仙網的一份《春節飲酒大數據報告》報告顯示,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大陸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共有家庭401517330戶,按平均每戶每桌喝2瓶酒計算,除夕夜喝掉的803034660瓶酒可以繞地球5圈。

◎ 除夕夜喝的酒,瓶子連起來可繞地球5圈。/ 《春節飲酒大數據報告》

這種無節制吃喝帶來的後果,是讓一撥又一撥人躺進了醫院。根據39深呼吸(ID:shenhuxi39)走訪醫院發現,每年春節假期醫院門急診,胃腸道疾病扎堆,患者主要是中青年人群。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菸酒刺激,吃出了急性胰腺炎,喝出了胃出血,喝到酒精中毒甚至丟了性命。

2016年全球因酒精相關原因離世的人數統計數據顯示,酒精是15歲-49歲人群的第一健康殺手,每年酒精造成280萬人死亡,僅中國就有超70萬人因酒精而死亡,位居世界第一 。

◎ 酒精在人體內的分解過程。/ 資料圖片

廣東藥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急診科主任曾育輝指出,人們在春節期間吃得雜亂,且沒有規律,聚餐應酬混雜了大量的酒水、飲料,胃腸負荷驟然增大,尤其酒精攝入過多對腸胃黏膜損傷大。奉勸大家珍惜生命,適度喝酒,量力而行。

原本一年到頭忙忙碌碌,也就在春節的時候才能休息幾天。可回家過年說是放假,實際也沒休息好。Larissa感嘆,年輕時候體力強還行,現在熬個夜都要死要活的,想想那7天吃喝趕行程都覺得心累。

3

被流感擊倒的已婚中年,

對回家過年心有餘悸

回家過年又何止心累?具備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技能的已婚中年,能自如應付各路親戚。上有老、下有小的他們,回鄉過年的顧慮不再局限於自身,更多的是擔心舟車勞頓讓妻兒與父母吃不消。

春運回家的難,不只是票難買,還有令人顫抖的堵車高峰,以及從南到北的溫差考驗。

◎ 拎著大包小包擠地鐵、趕火車的春運大軍。/ 作者攝

「孩子尚小,怕路上堵車也怕回去不適應。」俞小青和先生在多年前就把公公婆婆接來一起生活,每到春節則回老家過年,回去還能見到她自己的爸媽和外婆。

「去年春節回家,年初六返城遇上大堵車,平時開車4小時能到,那天開了足足9個小時。煩躁的小寶在車裡哭鬧不已,吐了一身,不慎受涼,結果回到廣州當晚就發高燒。緊接著,大寶被查出流感,兩個老人也相繼感冒。」俞小青表示,隨著年紀增大,感覺回家過年太累人,回到廣州又要照顧生病的老小,結果她也被傳染了流感。

◎ 過年回家,最害怕的莫過於掏出手機看到這些畫面。/ 網絡圖片

同樣在去年春節病倒的,還有張靈一家。從廣州回老家湖南常德,900多公裡,開車需要超過12小時,凌晨四點多就出發,他們安然躲過了堵車。

「但一回到老家,天氣比廣州冷很多,不適應這種溫差變化,突然就感冒了,是流感。」張靈和先生整個春節哪都沒去,頭痛發燒、周身乏力,吃藥做霧化,在家躺了八天,身體向來不錯的他們第一次這樣被疾病擊倒。

曾育輝表示,春節在冬春交替的季節,天氣相對寒冷,是感冒多發的時節,往往此時普通感冒與流感交織。天氣變化、過度勞累、飲食作息不規律均可引起免疫力下降,從而容易感冒發燒,也增加了流感的機率。

經歷了去年一家病倒的俞小青,心有餘悸,今年不想回家過年。年前已經出現的一些疾病疫情,牽動著她敏感的神經。「12月流感肆虐,麻疹、猩紅熱、水痘等多種傳染病爆發,隨著學生放寒假,疫情慢慢得到控制。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最近出現了新冠肺炎。」所以,她比較擔心春節期間家人的健康出問題。

◎ 廣州地鐵公交內許多市民紛紛戴上口罩,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作者攝

新冠肺炎已明確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相比SARS,新冠狀病毒在致死率和傳染性兩方面都比較溫和。但感染的肺炎疫情還在延續,新認定的確診病例數一夜陡增,疫情從武漢波及到廣東、北京、浙江等多地。現已進入春運,迎來運輸高峰,人員大規模流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輸入各地的風險將持續增加。

4

人人渴望過個質感年,

家人團聚在哪都是過年

「年」對中國人來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幾天。家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就是一個心安處。當過年回家越來越變成了一種焦慮,就真的不回去了嗎?

作家畢淑敏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所以,趁父母健在,要多加孝順。

黃笑丹雖然害怕回家過年,但還是會回去,不想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在」的後悔。焦慮歸焦慮,調侃歸調侃,一咬牙,踏上了那輛開向家的列車。

俞小青在顧及一家老小健康的前提下,也會多多考慮老人的感受。畢竟人越老越發思鄉情切,能回去一次算一次,說不準哪天身體就不允許了。農曆二十七最終敲定回老家過年,她帶上常備藥、保溫杯、禦寒衣物,做好飲食作息計劃表,預防節日病。

受到舊風俗的困擾,Larissa和父母過年都想圖清閒。「去年爸媽來廣州過年,感覺挺好的,和春運高峰逆行,廣州過年人少,沒事兒自己在小區裡遛彎,坐邨巴也不用錢。今年打算去內蒙療養過春節。」她說,只要父母高興就好,自己無所謂。

◎ 反向春運,的確能免除不少煩惱。/ 網絡圖片

有數據顯示,選擇接父母來奮鬥的城市過年的人數,連續兩年增長30%。

父母不願意來深圳過年,阿傑又不想回去,但是又很珍惜跟爸媽在一起的時光,他決定帶爸媽一起外出旅遊過年,老人已經同意了。

39深呼吸(ID:shenhuxi39)認為,春節恐歸到連爸媽都不想見的那種,應該是少數與父母有心結的。心結,其實是還沒來得及被理解的愛。回家過年,又何嘗不是解開心結的機會?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姓名除專家外均為化名)

王媛對本文亦有貢獻

原標題:《「媽,對不起!我不想回家過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過年不能回家的人,想家時怎麼辦?這個男人的做法讓人稱讚
    臨近年關,很多在外打工的人都無心工作,只想儘早回家陪伴家人,然而,卻也有一些人因為種種原因,不能回家過年,這些人的心中既蒼涼又無奈。曾經看過一個視頻,有人問一個流浪漢,你過年為什麼不回家?那流浪漢苦笑著說,不想回家,沒賺到錢回家也會被親鄰看不起,倒不如一個人在外面,也落得個逍遙自在。
  • 《春劫》南忠豹水粉畫作品
    《春劫》水粉畫 南忠豹《春劫》水粉畫作品介紹,春天由於積攢了過來一年的乾枯的樹枝、野草、樹葉等,森林草原進入了高火險關鍵期,變得易於引發火災,故名「春劫」,火災不但對人類帶來不可避免的損失,更甚的是對大自然中的野生動物,鳥類帶來巨大的災難,畫中一隻巨大的藍色「鳥人」,由於火災傷痕累累,備感無奈,無助。
  •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
    「在廣州月薪5000,今年我不敢回家過年...」成年人回家過年究竟有多難? 就想問問大家 今年準備回家過年嗎 給爸媽的禮物準備好了嗎
  • 今年你回家過年嗎?不能
    又到春節春運的高峰期了,可是很多人卻不能回家過年。前幾天有一條問答刷爆朋友圈:今年春節你回家嗎?一個小時就有4千多條留言。看完真的心酸。一、想回家過年,卻不能回一位大姐說:今年春節我不打算回家了,因為疫情的原因,去年就沒好好掙錢,今年日子不好過,過完年孩子又要交學費,再說春節回家又要花錢。
  • 「我今年過年不回家」,一句話道出了多少農民工的辛酸與無奈?
    「我今年過年不回家」,一句話讓我想了很多很多……在群裡聊天的時候,問一個朋友啥時候回來,因為馬上要過年了嗎,然而他直接說了一句「我今年過年不回家」,後來群裡頓時沉默了,過了許久一些人開始說怎能不回家呢?不想孩子嗎?不想父母嗎?他一句解釋也沒有,說了這句話就消失了!
  • 你多久沒有回家過年了
    在社會上流傳這樣的一句話--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小時候,我們盼望著過年,因為一到過年,我們會收到大人給我們的紅包,這是我們最期待過年的原因。還有就是我們可以拿著壓歲錢去買我們喜歡的玩具,比如,玩具車、玩具槍、小鞭炮等等。還有就是每到新年的時候,我們就會有很多好吃的東西,還會有新的衣服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似乎變得越來越害怕過年。為什麼呢?
  • 2019年,「有錢,沒錢」回家過年,獻給那些在外漂泊的人
    一、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每年的這個時候父母都在家中等著在外的子女回家過年團聚。二、眼看離陽曆2019年除夕的日子越來越近了,在外漂泊整整一年了,這一年辛苦的付出也總算有點回報,銀行卡裡也有些積蓄了,準備給父母買點禮物回家過年。
  • 為什麼最在意的人,往往最想躲避
    我們身邊有很多的人,不管是認識的還是不認識的,都是我們之間的緣分,凡是遇見了,就是有緣,在這期間,我們有喜歡的,也有討厭的人,或許有些人,明明很在意某個人,卻總是拼了命的想要躲避,所以不知不覺中生活中就多了許多的錯過。
  • 「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九旬老人哭訴被子女「關」在養老院
    「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2015年,老人在家不慎摔倒受傷,隨後被子女送到醫院救治,出院後她就被子女送進了養老院。幾個月後,孫奶奶的身體完全康復,她向子女們提出回家居住,沒想到卻遭到了子女們的堅決反對。5年來,孫奶奶越來越苦悶,她感覺子女是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剝奪了她的自由。孫奶奶認為,呆在養老院自己形同犯人,自己是他們的母親,想要回家。
  • 媽,我想要你回家過年……
    「兒子,媽想跟你商量一下,過年我就不回家了。」電話裡,母親又一次提起這事。 幾個月前,和母親打電話聊天中,她就在徵求我「過年不回家」的意見,我想著離過年還早,等過段時間再說吧。這不,年關臨近,這件事再次被提起,又我知道該是我我選擇的時候了! 「今年過春節已經到明年2月份了,再出去都3月了,來回坐車也麻煩,我就不回去了,行不?」母親在電話裡闡述她不回家的理由。
  • 「不想拖累子女」是中國父母的真實寫照
    而據介紹,其實老人之所以輕生,除了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想拖累子女」。中國父母,總害怕「拖累子女」知乎上曾有個話題,「作為父母,你在哪一刻對孩子感到愧疚?」 下面的回答中有一個,「沒有哪一刻,而是無時無刻。」
  • 為什麼要回家過年?歷史和現實告訴你,最牽動你的到底是什麼?
    年年回家,但是今年有點不一樣,因為疫情的影響,或許有很多人就都留在工作地過年了,但是依然會有很多人不顧一切地回家過年的,你是那個堅決回家過年的人嗎?為什麼要回家過年,僅僅是因為很久沒有見到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嗎?我想這只是一個方面而已,更重要的是對於家的牽掛。
  • 很多年輕人過年不願意回家的原因
    春節本是家庭團聚一堂,闔家歡樂的節日,但是現在很多的年輕人害怕春節,甚至過年都不願意回家,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個人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在外打拼了一年,沒有賺到錢,感覺回家沒面子,當今社會,慢慢的過年也成為一個炫富、攀比的節日,不管是面對親戚還是朋友,沒錢都感覺抬不起頭。第二:「每逢春節必催婚」,害怕父母,親戚催婚,回到家除了串親戚,就是相親。
  • 過年回家相親怎麼辦
    轉眼已經到了2021年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講,其實又到了頭疼的時候了,因為回家過年大多都會被父母相親,一些家長甚至還會趁孩子過年在家就給孩子安排相親。那麼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回家相親都需要注意什麼以及怎麼辦 一.過年不想回家相親怎麼辦 1.
  • 年輕人回農村過年,待幾天就想回城裡,為啥不喜歡家裡?
    馬上就春節了,我相信大家都是第一時間選擇收拾行李回家的,幾乎的人都喜歡放假的時間能夠多一些,可以早日回到家裡陪陪孩子,陪陪父母,在外面打拼了一年,也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可以休閒的時間,讓自己真正的放個假,甚至有些人是到年底了,提前幾天請好假,早日回家,俗話說得好,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過年是一個歡喜的日子
  • 「過年回家第一天就被安排兩場相親,這個春節我該怎麼過?」
    平時的他們因為工作繁忙,很少有時間和機會回家,和家人們總是聚少離多,而到了春節,大家一般都會放假,趁著這個假期能回去和家人們過上一個熱鬧的團圓年,實在是非常令人期待的一件事。 可回家過年雖然是一件快樂的事,但對有些人來說卻高興不起來,甚至都不想回去。這些人就是一些年齡不小了,還一直單身的人。
  • 「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上海九旬老人哭訴被子女「關」在...
    來源:東方網「求求你,救救我吧,我想回家……」上海的孫奶奶今年91歲見到記者立馬提出了想幫她回家的請求孫奶奶還拿出兩個小瓶子裡面都是她平時攢下來的安眠藥她說她甚至苦悶得想要尋短見……在一張小紙片上老人寫下了她的苦惱
  • 豆瓣8.7,這部電影說出了現代中國人不想過年的秘密
    然而,在不少家庭中,過年非但不是神丹妙藥,而是催命速心丸,在本身就雞飛狗跳的家庭中,過年,這種用傳統倫理的鎖鏈將家庭成員捆綁在一起的場合,往往是利益角鬥場,讓每個人都能暗懷鬼胎,見風轉舵。上世紀90年,內地的一部電影《過年》,將這種一地雞毛的家庭糟心事,呈現的淋漓盡致。
  • 女兒監控中告知過年不回家,父親轉身落淚
    近日,河南新鄉的楊女士,在老家安裝的監控,拍攝到讓人心酸的一幕↓ ↓ ↓得知女兒今年因為疫情可能不回家過年,父親開始說沒事,可隨後轉身低著頭偷偷抹眼淚,楊女士看著父親的背影,感覺非常內疚。這件事,也讓不少網友想起了自己的家人。
  • 現代年輕人,不想過年,來聽聽春節不想回家的幾個理由
    然而,現如今回家,也是很不容易的,其困難程度,不亞於唐僧取經,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這些問題和矛盾,就讓原本值得慶祝的全家團聚帶上些說不清的尷尬。也因為這些尷尬,讓年輕人產生了抗拒過春節的情緒,為什麼大都不喜歡回家過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