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溫州瑞安將新鄉賢作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形成全市統籌、鄉鎮主體、村居配合的三級協同聯動工作體系,出臺鄉賢禮遇「瑞安八條」等機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
瑞安市陶山鎮在「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鄉賢參與鄉域社會治理的獨特作用,拓展延伸出了以「賢政、賢智、賢資、賢調」為主要內容的「賢治」內涵,走出了一條「自治、法治、德治、賢治」相融合的新路徑
當下,瑞安正著眼新時代、新使命、新格局,聚焦統戰創新實踐,凝聚海內外新鄉賢力量,助推鄉村振興、助力基層治理,爭當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的排頭兵
群眾遇到矛盾糾紛不用愁,在浙江省瑞安市陶山鎮可以找身邊的新鄉賢調解志願者來調解。溫州首個鄉鎮級新鄉賢調解志願者隊伍——陶山鎮「賢調」志願團成立兩個月來,已受理糾紛23起,調解成功率達100%。新鄉賢的「一杯和解酒」「一席暖心話」讓基層治理更有溫度、更有力量。
以新鄉賢參與糾紛化解為方式的「賢調」,是陶山「賢治」的四大內涵之一。近年來,瑞安市陶山鎮在「三治融合」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新鄉賢參與鄉域社會治理的獨特作用,拓展延伸出了以「賢政、賢智、賢資、賢調」為主要內容的「賢治」內涵,走出了一條「自治、法治、德治、賢治」相融合的新路徑,呈現出了鄉村治理低成本、鄉村振興高效能、鄉村社會更和諧的良好發展態勢,演繹了一曲共建共治共享的時代讚歌。
創「賢政」
組建賢治主力軍
位於陶山鎮南部的沙洲村,藍天白雲飄,村莊綠水繞。漫步在乾淨整潔的環洲路,林陰綠植與錯落有致的黨群、崇德、健康3條長廊遙相呼應,黨建、法治、慈善、道德4個公園參差分布,分外賞心悅目……幾乎每條道路、每個公園、每座涼亭、每座橋梁的背後,都凝聚著新鄉賢的力量。
2018年10月,沙洲村匯聚了50多位分布在國內外的新鄉賢,成立了溫州市首個村級「新鄉賢參事會」。在沙洲村黨總支(現為沙洲黨委)的領導下,新鄉賢鄭超豪(瑞安市委黨校原黨委書記、瑞安崇德書院創始人)、鄭品海、吳存昆等人積極參與村公共事務的決策和管理,為民代言,在村級組織各項決策討論中出謀劃策,推動各項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沙洲要振興發展,關鍵是要破解觀念、人才、資金、資源等制約。靠什麼,就是要靠從沙洲走出去的事業有成、學有所成,分布在國內外的沙洲人。」2018年,沙洲村新鄉賢參事會顧問鄭超豪等人帶頭調查、排摸,與村民代表、黨員、村幹部們深入交流討論,起草了《打造「12345+」工程和沙洲全面振興計劃》,凝聚全體沙洲人的力量致力於建設富美家園,拉開沙洲鄉賢助推鄉村振興的序曲。
「新鄉賢參與村裡建設和發展,成為天然的政策宣傳員,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大大增強大家團結一致謀發展的內生動力。」沙洲村黨委書記丁錫寬說。
由此,沙洲村發展亮點迭出:創建溫州首個村級新鄉賢調解工作室,推出了「千畝養蝦基地」,打造千畝溫莪朮種植基地,謀劃錦鯉養殖與觀賞項目……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成為陶山村社融合的「標杆村」。
「在新鄉賢助推沙洲發展的過程中,我們提煉總結出了以『賢政、賢智、賢資、賢調』為主要內容的『賢治』經驗。」鄭超豪介紹說。
對於「賢治」在沙洲的成功實踐,陶山鎮黨委高度重視並在全鎮予以推廣。陶山鎮黨委書記陳阿朋介紹說,該鎮10多萬戶籍人口,有兩萬多人在外,其中不僅有20多位全國各地商會會長,還有活躍在僑界、政界、教育界等領域的能人,而他們正是陶山鎮探索「賢治」模式的「基本盤」。
同時,陶山著力打造「賢治」平臺、建立「三大引領(黨建引領、制度引領、項目引領)、三大禮遇」(鄉賢聯絡、鄉賢服務、鄉賢激勵)工作機制,實施「四大工程」(「鄉賢+參事」「鄉賢+興業」「鄉賢+調解」「鄉賢+文明」),成功搭建新鄉賢反哺家鄉的橋梁。2019年10月,陶山鎮新鄉賢聯誼會成立,近300位鄉賢代表踴躍認捐774.18萬元。
經過數年實踐,陶山鎮創造性地以「賢治」推進鄉域社會治理、助推鄉村振興,並逐漸形成了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自治組織為基礎、村級社會組織為補充、新鄉賢廣泛參與的「賢治」模式。所謂「賢治」模式,即積極引導新鄉賢參與鄉村建設和基層治理,推動形成村社多元共治的一種創新模式。
一個好的帶頭人,可以帶領村民共同逐夢小康路。陶山鎮大力吸引優秀新鄉賢,將其推薦為村幹部候選人、「兩代表一委員」,讓新鄉賢參與基層治理的「賢政」內涵,正是陶山「賢治」模式的一大特色。
由此,陶山新鄉賢回歸農村「治政」蔚然成風。以狄其成、張亮華等人為代表的瑞商新鄉賢,把走南闖北的「敢幹」精神和商海中習得的管理經驗,注入基層治理。與此同時,不同年齡和身份的新時代鄉賢,以各自所長改寫著鄉村命運。
招「賢智」
充實賢治智囊團
陶山鎮以古時賢者為名,人傑地靈、能人輩出,「鄉賢文化」盛行,「尚賢、尊賢、敬賢、學賢」氛圍濃厚。如今,改革開放離土離鄉打拼三四十年後,曾經懷揣夢想外出闖蕩的新鄉賢們,在鄉情鄉愁的召喚下回歸故裡。帶著鄉愁,操著鄉音,這一次,他們把鄉村振興的夢想種在了陶山的青山綠水間。
近年來,陶山整合「鄉賢能人」資源,尚賢、尊賢、敬賢,鼓勵和引導鄉賢為政府科學決策發揮智囊團作用,全面參與家鄉建設。
打造新鄉賢文化陣地,弘揚文化傳統招賢人。陶山挖掘本地鄉賢文化,建設鄉賢文化長廊、編撰《古今陶山鄉賢》、打造陶山鄉賢館和沙洲鄉賢館等新鄉賢陣地;開展最美新鄉賢等系列評選活動,宣傳新鄉賢典型事例,營造人人「學比鄉賢」良好氛圍,以文化感召吸引優秀新鄉賢回歸,成功組建610人鄉賢資源庫,為村鎮建設獻智獻策。
建立鄉賢禮遇機制,激發鄉賢回歸積極性。陶山出臺鼓勵鄉賢回鄉優惠政策,推出五項制度和「十個一」服務保障工作,重大鄉賢回歸項目「一事一議」,確保鄉賢想回歸能回歸,安心創業舒心生活;搭建參政議事平臺,落實鎮領導班子與鄉賢結對聯繫制度,召開鄉賢懇談會等活動,聽取鄉賢意見建議,會商交流家鄉發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陶山農民面臨「賣菜難」困境,新鄉賢聯誼會牽頭新鄉賢積極出謀劃策,幫助解決了980畝蔬菜銷售難題。
近年來,陶山越來越多的鄉賢回歸故裡,他們通過信息回傳、資金入股、技術轉移等多種方式反哺家鄉,給農村帶來了最新發展理念,激活了農村市場。
在陶山,由新鄉賢牽頭建立的基金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目前已有沙洲濟困敬老互助基金、花井慈善愛心基金、陶南村女婿濟困敬老獎優基金、騰鬥鄉賢基金等10多個基金,基金總額逾3000萬元。
與新鄉賢的傾情奉獻相對應的是,陶山鎮積極為鄉賢回鄉創業開闢「綠色」通道,打造最優質的營商環境。出臺助企扶企政策措施,破解土地、資金、用工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當好「助推者」。同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突破口,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當好「店小二」。
引「賢資」
打造賢治生態圈
近日,天貓展卉旗艦店上的綠皮陶山甘蔗銷售正旺。一位陶山甘蔗種植戶欣喜地表示,「在網上銷售,原本一捆15公斤的甘蔗,價格比傳統銷售提升20多元」。這條為農戶帶來真金白銀的電商銷售渠道,其主導者之一就是展卉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新鄉賢周小周。
甘蔗是陶山的特色農產品之一。除了搭建天貓、展卉水果等銷售渠道外,新鄉賢翁鎮傑、周小周等人還引領資本成立蔗裡騰躍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計劃投資3500萬元打造果蔗數位化產業基地項目,參與美麗田園創建。其中,鄉賢出資一半,建設省級果蔗數位化產業基地。以規模種植和統一管理,既破解農田景觀難題,又帶動農戶年均增收超萬元、甘蔗產業產值破億元。
引賢興村,變「衣錦還鄉」為「資金資源回鄉」,這是陶山創新的「鄉賢+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陶山是浙南著名果蔗之鄉,陶山甘蔗、荊谷白銀豆、金潮港甌橘、沙洲溫鬱金聞名遐邇,『鄉賢+基地+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前景可觀。」瑞安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陶山鎮群山逶迤,歷史上曾是甌窯的主要生產地之一,這裡散落著多處古窯址。2017年,甌窯非遺傳承人婁林峰迴到自己的老家陶山鄭宅村,開了一家甌窯工作室。
「如今,越來越多人知道陶山有個甌窯工作室。陶山還有很多老藝人,他們一輩子都在做這些木雕、甌繡、彩石鑲嵌,希望能吸引更多的手藝人來陶山玩。」婁林峰說,陶山正在打造甌窯古鎮,計劃投資4600萬元,涵蓋了大師工作中心、甌窯展覽館等,集「產、研、學、遊」於一體。
當地村民鄭老伯高興地說,隨著甌窯古鎮核心區建設完成,村裡環境越來越好,大夥自發流轉空閒民房,準備打造精品民宿,把年輕人吸引過來消費。
在陶山,越來越多的鄉賢開始把自己的事業搬回家鄉,在綠水青山間開啟第二次創業。
「陶山鎮新鄉賢聯誼會成立以後,大家看到很多鄉賢都在為家鄉作貢獻,也都坐不住了。」重慶市溫州商會會長陳成寬說,鄉賢反哺家鄉,儼然成為陶山的一股潮流和時尚。
今年以來,瑞安市實施「兩進兩回」,助力廣大青年、鄉賢回村創業,讓科技、資金等要素向家鄉匯聚,打造鄉村持續發展的「源頭活水」生態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聚「賢調」
謀求賢治最優解
日前,陶山鎮發生一起民事糾紛,經多次調解仍未解決,後經新鄉賢狄益龍參與調解,這起可能要鬧到打官司的棘手矛盾,通過「一杯和解酒」「一席暖心話」,實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推動矛盾糾紛就地化解。
「矛盾不可怕,化解方法最關鍵。2012年以來,我們開始探索發動鄉賢力量參與社會治理,並逐步打造『老狄調解室』『福泉衛士』等載體,組織陶山籍老民警、老教師、企業負責人等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工作。」陶山派出所所長胡振雲說,「老狄調解室」由退休的前陶山小學校長狄益龍掛帥,僅2019年就受理糾紛126起,成功調解118起,成功率達93.6%。
「我們說的『賢調』是指新鄉賢參與社會治理、化解矛盾糾紛,將糾紛消除在萌芽。」陶山鎮統戰委員朱訓區說,近年來,該鎮創新運用「賢調」機制,引領新鄉賢參與矛盾糾紛化解,全面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近年來,陶山鎮新鄉賢還發起成立了人大代表、黨員、新鄉賢、監督員、婦女、退役軍人等多個工作室,在矛盾糾紛化解、社會秩序維護、應急狀況處置等工作中發揮了各自的獨特作用。
2020年9月9日,陶山鎮成立了溫州首個鄉鎮級的「賢調」志願團,首批吸收88位新鄉賢調解志願者,覆蓋全鎮47個行政村。同時,率先成立一批村級矛調中心,打造基層矛盾糾紛化解「終點站」。
一花獨放不是春。在治理新形勢下,除了凝聚「賢調」力量參與到治理之中,陶山還積極發動政法、鄉警力量,剛柔並濟打開纏繞難解的「千家結」,「攥指成拳」聚合力,民眾安全感、滿意度不斷提高,被授予「浙江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
10月23日,瑞安市賢治工作現場會在陶山鎮召開,推廣「賢治」陶山探索,提煉「賢治」瑞安經驗,開創新鄉賢工作新局面。
陶山鄉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賢治」探索經驗還得到了溫州及浙江省委領導的高度肯定。浙江省委常委、溫州市委書記陳偉俊赴陶山調研時,就「四治融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情況展開深入調研,之後又多次提及並肯定陶山「賢治」做法。浙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王昌榮就陶山「賢治」作了批示。
經過數年實踐,陶山鎮創造性地以「賢治」融入「自治、法治、德治」,形成了以自治消化矛盾、以法治定分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以賢治示範融合的「四治融合」新路徑,呈現出鄉村治理低成本、鄉村振興高效能、鄉村社會更和諧的良好態勢。
陶山「四治融合」的探索,僅是瑞安「賢治」工作的一個縮影。瑞安歷來重視發揮鄉賢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作用,近年來大力推進鄉賢回歸、能人下鄉,有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瑞安新鄉賢群體眾多、新鄉賢資源豐富,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和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元素。陶山賢治探索經驗表明,賢治符合瑞安治理實際、契合瑞安治理需要,並具有可複製、能推廣的獨特優勢。」瑞安市委常委、統戰部長項金敏表示。
近年來,瑞安將新鄉賢作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重要力量,形成全市統籌、鄉鎮主體、村居配合的三級協同聯動工作體系,出臺鄉賢禮遇「瑞安八條」等機制,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目前,該市已實現新鄉賢聯誼會鄉鎮全覆蓋,並向重點村居社區延伸,匯聚新鄉賢1800餘人,建成溫州市級鄉賢助鄉興實踐基地4個。
當下,瑞安正著眼新時代、新使命、新格局,聚焦統戰創新實踐,凝聚海內外新鄉賢力量,助推鄉村振興、助力基層治理,爭當浙江「重要窗口」建設的排頭兵。
(來源:法治浙江)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新鄉賢工作進行時】溫州瑞安「賢治」模式助推鄉村振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