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假與同事聊天,談到孩子的生日,我感嘆樂樂的出生日比比皆是,碰巧生在2月29日,只能每四年給孩子一個生日,對孩子來說太不公平了。不料同事聽了我的話後很是吃驚,表示你家小孩居然按照陽曆過生日?歸根結底,老祖宗是按陰曆算的。
對於這一點,我深思熟慮,似乎周圍確實沒有統一的說法。關於這一點,我身邊有的按陽曆,有的按陰曆,彼此都不明白對方的選擇。和我一樣,也有很多父母,但是同事的看法似乎更有說服力。所以,我就帶著問題去見了我的老師,才知道我的選擇錯了,理由如下,希望廣大家長可以引以為戒。
你的孩子生日是按陽曆還是陰曆來的?下面強調的是很現實的,選錯了麻煩大。
陰曆生日的注意事項:記起來比較清楚。
根據老師的說法,她一直都是給孩子過陽曆生日的,只是因為陽曆生日比較方便好記。據了解,每年的農曆生日大多是不同的日期,這是由於我國陰曆計算方法的不同,只有正月的孩子比較容易記憶,其他大多數都需要父母重新查找陰曆日期,每年都要重新計算,這對粗心的父母來說是很大的麻煩,甚至可能忽視了孩子的生日。
為什麼要這樣肯定?由於我的老師常常忽視女兒的生日,以致常常過不去才發現忘記給孩子買蛋糕。隨後,她索性改為陽曆慶生,女兒也表示同意,只是因為她的同學都是小孩,不懂陰曆的計算方法,更習慣陽曆過生日。
但這個方法並不適合每一個人,特別是我們家。
生日的講究:與傳統文化更加吻合。
教師說,就我家樂樂的情況而言,把陰曆當作每年的慶生日更合適,只是因為樂樂的陽曆生日太特別了,屬於四年一次,本身就不公平,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容易讓孩子在別人過生日時對自己產生懷疑:為什麼只有我沒有每年都過生日?
所以,老師認為,只要是出生日期比較特殊的稀有物種,都應該選擇陰曆生日,這樣才能避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與眾不同」,因為這個群體是具有獨特性的。就像孩子在閏月出生時,大多會選擇陽曆生日一樣,只是因為閏月出現在19年,如果按照傳統,孩子一生中,如果有幾個機會過生日,就讓人心疼了。
再說,歷次生日更符合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算是傳宗接代了中華文明,為子孫後代增添了民族意識。
總而言之,在選擇日期時,大家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