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聞裡總提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究竟是個什麼龐然大物?

2021-01-16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酷玩實驗室 ,作者蛋蛋姐Coollabs

酷玩實驗室

關注中國創造

酷玩實驗室(coollabs) | 來源

蛋蛋姐Coollabs | 作者

寒冬 | 編輯

此心安處是吾鄉

看了幾個月的疫情通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個細節——

在全國各省區市的後面,總是跟著一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這個兵團是個什麼樣的存在,竟然能和省級行政區並列?

我想起來我第一次聽說這個兵團,是因為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上世紀90年代,兵團首長到47團慰問老兵,問他們有什麼要求。老兵們說,我們從進駐和田那天起,50多年了沒出過大沙漠,沒坐過火車,沒見過城市,甚至沒到過60公裡之外的和田。首長的眼淚下來了。

經兵團安排,1994年10月,尚能行動的17位老兵終於坐上火車,到達他們早就聽聞的「戈壁明珠」——石河子新城。

他們垂垂老矣,穿著發白的舊軍裝,走路顫顫巍巍,時不時四下張望,帶著強烈又小心翼翼的好奇心。

那麼高的樓,那麼快的車,賓館的房間那麼亮,地毯那麼厚,馬桶會咕嚕嚕自己抽水,淋浴噴頭流出來的居然是熱水,甚至連床單都白得不真實。

老兵們怕坐上去弄髒床單,他們穿著衣服,在房間的地毯上睡了一夜。

繁華的現代城市,對他們而言是陌生的,但其實,城市之所以能如此繁華,卻是因為無數像他們這樣的人,為新疆付出了自己的一生。

面對廣場上矗立的王震將軍雕像,沒有任何人組織,沒有任何人命令,步履蹣跚的老軍人自動列隊,顫抖著手向將軍行了莊嚴的軍禮,肅立在最前列的李炳清大聲說:「報告司令員,我們是原五師15團的戰士,你交給我們的任務已經完成!」

接著,老兵們扯開蒼老而嘶啞的歌喉,唱起一支老軍歌,歌聲中,老人們淚水縱橫,圍觀者無不動容……

這些老兵一生清貧,唯一的財富,就是歷盡硝煙的軍功章。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從1949年進疆之後,就再也沒有離開過團場,為兵團的建設付出了一生。

今天,這些老兵大部分已經去世,連同那些激情燃燒的歲月,一起埋葬在了天山腳下。

而今天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早已是一個龐然大物。

它有7.06萬平方千米的土地,300多萬兵團兒女。

今天,依然有58個邊防團場分散在2000多公裡的邊境沿線,50多萬人在這裡,守衛著邊境安寧。

所以今天,我想講一講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以及這背後奉獻了一生的兵團人。

人總會老去,但他們留下的故事,卻是那麼珍貴而鮮活。

-1-

在山東女孩金茂芳的心裡,自己是被「騙」到新疆來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全國知識青年都想往新疆跑,穿軍裝,學技術,搞建設,這幾乎是當時所有熱血兒女心中最光榮的使命。

當時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歌《邊疆處處賽江南》裡是這樣唱的:

朝霞染湖水

雪山倒影映藍天

……

黃昏煙波裡

戰士歸來魚滿船

……

林帶千百裡

萬古荒原變良田

……

渠水滾滾流

紅旗飄處綠浪翻

……

機車飛奔煙塵卷

棉似海來糧如山

在那些口口相傳的熱血故事和歌聲裡,年輕人總是能克服一切困難,把艱苦的日子活出詩意的浪漫。

但當金茂芳滿懷憧憬從車上下來的那一刻,心都涼了。

眼前灰頭土臉的天,周圍除了支邊青年,連個村落人影都沒有。

沒有英雄主義,也沒有轟轟烈烈。

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幹活。

第二件事,就是「相親」——總有人跟她或明或暗地做思想工作,「這個同志不錯的」,或者「那個先進個人怎麼樣?」

那時候她年紀小,滿腦子都是幹活立功。

金茂芳尤其喜歡拖拉機,看起來粗笨吃油的傢伙,卻能拖得動那麼重的東西,棉花、小麥、石頭……她坐在高高的駕駛位上,挺直身板,風吹起頭髮,身後是隊友們鏗鏘的勞動號子。

金茂芳滿心驕傲,「這才是新中國的女同志」。

她創下了一天播種120畝地的勞動記錄,用7年的時間,完成了20年的工作量。

也成為了舊版一元紙幣正面的那個「拖拉機姑娘」。

拖拉機是金茂芳的命,她每天將自己的「愛將」擦得乾乾淨淨,裡面加的油要過濾,添的水都是涼白開。

有一次零下45度外出運輸,拖拉機的車油管凍住了,金茂芳一著急,就用嘴去吸油管,結果嘴也被粘住了,掉了一層皮。

當時,兵團裡有8臺拖拉機,只有她這臺一直完好地保存到了現在。今天,這臺拖拉機就收藏在石河子軍墾博物館裡,和它一起陳列的,還有金茂芳的愛情。

這是她寫給愛人的「革命情書」,在那個歌聲嘹亮的年代,談戀愛沒有花前月下,只有互相激勵,最多也只是見面的路上,偷偷摘一朵花給你。

和金茂芳一樣,很多來這裡的支邊青年,一開始都不太適應荒涼的新疆和艱苦的工作,但當他們沉下心來,卻發現在那些粗糲的生活之下,藏著柴米油鹽之外的英雄主義——

新疆建設得這麼好,有一半是我的功勞。

而軍功章的另一半,則屬於另一批人。

他們是新疆的保衛者。

-2-

1949年9月,全國解放的隆隆炮聲裡,人人都在期待即將誕生的新中國。

一部分國民黨人起義,宣布新疆和平解放。

但就在新疆和平解放的第三天,哈密就發生了武裝搶劫。暴亂分子炸開銀行金庫,將黃金、銀布匹、紙菸等物品洗劫一空,順便劫掠了沿途商號和居民住宅,甚至為消滅罪證放火焚燒。

那場大火一直燒到9月29日。

兩天後,我們將迎來一個嶄新的中國,而此時的哈密老城,卻是一片焦土。

哈密老城

正在甘肅、青海一帶轉戰的王震軍團359旅,受命直指祁連山下。

這是一支無往不勝的隊伍,他們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又從南泥灣裡走出來,本來可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到北京去的。

但現在,他們卻要進駐西北邊疆,和黃沙、暴雪、狂風為伴。

王震和他的359旅

當時和田發生武裝暴亂,形勢緊迫,為爭取時間,遠在阿克蘇的解放軍做出了一個決定——步行穿越塔克拉瑪幹。

漫漫黃沙接天連地,人走進去,半條腿陷在沙海裡動彈不得,常常走兩步退一步,不出幾裡地就渾身冒汗。

一到晚上宿營,零下30多度,汗水浸溼的衣服瞬間變得硬邦邦,凍得實在不行,就挖個沙洞燒點柴火,等火滅了再鑽進去擠一擠。

如果遇上沙塵暴,一瞬間飛沙走石,遮天蔽日,隨時都有可能埋沒整支隊伍。

距離和田還有90公裡的時候,他們糧食和水都不夠了,餓了還能捱一會兒,但在沙漠裡穿行,口渴的感覺簡直要了命。

連長拿出一壺水,放到嘴邊沾一沾,然後命令「傳下去」,但沒人捨得喝,最多只是碰一下,乾咽一口唾沫,就遞給下一個人,等再回到連長手裡的時候,一壺水只少了一口。

有年輕的士兵跑來跟班長說,「我不行了,我可能要累死了。」

沒有人不害怕,他們晝夜強行軍,又渴又累,有人出現了幻覺,有人倒下就再也沒有起來。

這支1800人的部隊行軍750多公裡,走了18個晝夜,才終於走出這片死亡之海。

官兵橫穿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進軍和田

當地平線上出現一支部隊時,和田的百姓都震驚了。

他們一個個衣衫襤褸,眼睛充血變紅,嘴巴滲血變黑,臉上更是黑得面目模糊,他們的鞋底已經磨穿,走過的地方,能在石頭上看到血跡。

能穿越塔克拉瑪幹沙漠,除了神兵天降,還有什麼解釋呢?

叛軍信心崩塌,暴亂頃刻間便土崩瓦解。

當年橫穿沙漠的老戰士合影

迪化、伊犁、和田、伊吾……10萬大軍開山劈地,剿滅叛亂,先後歷時5個多月,終於把五星紅旗插遍了新疆全境,至此,新疆局勢終於穩定了下來。

一個嶄新的新疆,在血和塵土的獻祭中誕生了。

-3-

新疆形勢穩定之後,一個更嚴重的問題出現了。

進疆大軍10萬人,起義部隊10萬人,公職人員4萬人,24萬張嘴,每天吃什麼?

在王震的帳簿上,24萬人一年需要糧食10萬噸,而當時整個新疆的糧食產量才8萬噸。

從關內運糧,運價是糧價的7倍;從蘇聯進口,價格會更高;新中國百廢待興,他們不想向國家開口。

這支建設過南泥灣的隊伍有自己的盤算:來都來了,不如自己種地!

新疆是個好地方。

這裡光照時間長,晝夜溫差大,只要有水,新疆就是農作物的天堂。

但359旅的士兵們說了:

不佔群眾一分田,戈壁灘上建花園!

這幫人要在荒漠裡開墾。

面對戈壁荒原,王震當即下令,人人拿起鋤頭,個個扶起犁耙,不能有一人站在生產戰線之外,他們要建設第二個南泥灣。

沒地方住,就在地上挖坑砌石,上面搭上蘆葦,做成一個地窩子,就是他們的「家」。

當時的地窩子

吃東西沒有碗,就衝一衝鐵鍬拿去用,沒筷子就掰兩根蘆葦,吃完了飯,「筷子」一扔,「碗」就地一放,馬上幹活。

在荒漠鹽鹼坡上開荒造田

就這樣,全軍上下,從官到兵,挑糞犁地,拉石運土,從早幹到晚,3個月就吃上了蔬菜,半年就吃到了瓜,秋收之後,糧食都夠大伙兒吃半年了。

餓肚子的問題解決了,接下來要解決的是窮。

實在是太窮了。

全團上下,只發一套冬裝,一到夏天,經常能看到光膀子的和穿棉襖的站在一起幹活。

即使冬裝也「偷工減料」——當時部隊的軍裝領子都改成了單層,口袋也比正常的軍裝要少那麼一兩個,就是為了省那麼一點布料。

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搞搞生產?

於是,全團上下集體從津貼和牙縫裡摳出錢來,買羊羔,買機器,買設備,買材料……1950年底,王震兵團飼養耕牛1550餘頭,羊2.3萬多隻,並先後建立了紡織、造紙、鐵、木加工等各種工業作坊189處。

到第二年,煤礦、水電站、水泥廠、棉紡廠、鋼鐵廠、麵粉廠等十多個工礦企業興建完成。

這些最早的工廠,奠定了新疆工業的基礎。可以說,沒有那時的軍人,就沒有今天新疆的工業發展。

1952年7月1日,七一棉紡織廠投產時的情景

這也是跟著新中國建設的步伐,要啥有啥了。

唯獨缺水,整個新疆都很缺水。

那就開溝造渠,將天山之水引下來。

砌渠需要水泥和石頭。

沒有石頭,採石者就爬到山上,一錘一錘敲出來,再一塊一塊背下來,捨不得弄破衣服,就墊一塊羊皮,來來回回奔走。

沒有水泥,就用燒熱的石灰和紅磚碾成粉,攪拌起來代替水泥。到處粉塵飛揚,即使戴著三層口罩,咳出來的痰都是紅色的。

因為長期缺乏營養,部隊的人大部分患有夜盲症,一到晚上,就無法行動,大家就把所有的蔬菜都留給隊裡最年輕的那個人,只為留一雙能走夜路的眼睛。

當休工的號聲響起,前面的人帶路,後面的人排成長長短短的隊伍,手拉手回地窩子。眼前雖然灰濛濛的,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今天幹完了了不起的活計,前途是光明的。

1952年8月1日,32公裡長的紅星一渠開閘放水,當天山之水順渠而下時,整個哈密都沸騰了。

雖然雪水徹骨冰涼,眾人卻紛紛撲入水中,互相抱著在水裡打滾,這一刻,一切都值了。

提及那段歲月,大部分人的共同記憶只有兩個詞,一個是累,一個是高興。

怎麼會不累呢?

他們遇水修橋,逢冰開路;在風沙口栽樹,逼退沙漠60公裡;在荒漠裡種地,當年就能開荒50多萬畝;從天山引水,下遊百姓從此不用再為乾旱缺水發愁……

怎麼會不高興呢?

曾經,這裡一窮二白,渺無人煙,只有天地茫茫。

如今,這裡到處是紅的棗子、白的棉花、綠的莊稼,遠處清水流過,豬羊歡騰,工廠裡號子吹起。

一切的一切,都是靠一雙雙手建起來的。

-尾聲-

1954年10月,中央命令這一批駐疆戰士集體就地轉業,脫離國防部隊序列,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

至此,他們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兵團人。

他們的任務只有四個字:屯墾戍邊。

也許今天,我們很難理解這四個字的重量。

我們中的大部分人都趕上了好時候,沒有戰火硝煙,沒有一窮二白,沒有餓殍遍地。

我們有幸享受到完整的基建設施,富足的成長條件,穩定的社會環境。即使在疫情肆虐全球的今天,我們依然有底氣,依然可以拿出50萬億的新基建計劃,保證一切正常運轉。

我們強大了,強大到有時候甚至會忘了,這一切的基礎,是和平,是穩定。

邊疆的穩定,對於一個國家穩定和發展的意義,不言而喻。

新疆,166萬平方公裡,陸地邊境線綿延5600多公裡,與八國接壤,多民族人群和文化聚集在這裡,豐富的石油礦藏資源埋在地下。特殊的地緣政治和社會背景使得新疆的治理充滿了複雜性和重要性——

既要保證民族團結,又要維護邊疆穩定。

而兵團,就像是介於「文」和「武」之間的,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存在。

60年多年來,兵團建設新疆,沙窩變樓房,牛車馬車變成火車汽車,新城市拔地而起,大新疆日新月異。

60多年來,兵團造林近百萬畝,興修大中小型水庫上百個,建起一個個縱橫交錯的戈壁綠洲。

60多年來,兵團搞工業、辦工廠、開荒地,到今天,兵團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摘帽,新疆每三畝半耕地中就有一畝是兵團人開墾的。

新疆,不但是他們的新家,更是他們打下來的基業。

所以,很多兵團二代、三代的名字裡,都有一個「新」字,新疆的新,他們出生在這裡,這裡是他們的「根」。

他們建設新疆,是為自己的家奮鬥。

他們保衛新疆,就是保衛自己的家。

今天,當我們在通報裡看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時候,大多數人都不知道這是個什麼地方。

但其實,正是因為他們保障了邊疆的穩定與和平,才有全國各地今天安逸的生活。

這些白髮蒼蒼的老兵,終其一生去保衛的,是他們的家,也是我們的家。

有許許多多的人,曾經為我們的家奮鬥、奉獻、犧牲,而他們中的許多人,並沒有被後人記住。

今天,假如你看到這一則關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故事,希望我們能一起,記住他們。

王震將軍和那些已經離世的老兵們,選擇把忠魂埋在天山腳下,繼續守望著自己奉獻了一生的地方。

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

參考資料:

CCTV-9:紀錄片《天山忠魂》

人民日報:《致以共和國的敬禮!——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昨天與今天》

原標題:《疫情新聞裡總提到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究竟是個什麼龐然大物?》

相關焦點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153批次食品 全部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記者陳娟女) 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2020年12月1日消息,近期,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蜂產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團三師圖木舒克市機場大道68號圖木舒克市小黑羊肉鋪兵團羊肉/
  • ...11月2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020-11-29 08:18:00來源:FX168 【中國疫情最新通報全國新增確診病例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福建4例,上海3例,四川1例,雲南1例,陝西1例,甘肅1例) 新增無症狀感染者10例(境外輸入9例)】根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11月28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1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福建4例,上海3例,四川1例,雲南1例,陝西1例,甘肅1例);無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4例,均為境外輸入病例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不合格「釀造白醋」風險控制...
    2020-12-24 15:37:14 來源: 中企新聞 舉報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伊犁河流域特克斯河段進行土著魚的增殖放流活動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伊犁河流域特克斯河段進行土著魚的增殖放流活動2020-06-08 10: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疆兵團農業農村局        瀏覽量: 1372 次 我要評論 為修復水域生態環境,恢復漁業資源,確保生態、漁業可持續,實現生態、經濟、社會效益統籌發展的目標。
  •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始末
    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的組建 1965年秋,中共中央東北局鑑於中蘇邊界日趨緊張的局勢,向中央建議組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1966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所屬的萬餘名名復轉官兵分批到達黑龍江邊境的29個農(牧)場,農建第一師(駐黑河地區)和農建第二師(駐合江地區),共轄9個團。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莫索灣墾區人民檢察院對高新民提起民事公益訴訟...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莫索灣墾區人民檢察院  公告  兵莫索灣墾檢民行公民公告〔2021〕2號  本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高新民涉嫌非法佔用農用地的行為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郵寄地址:新疆石河子市147團莫索灣墾區人民檢察院  聯繫電話:09935362000  特此公告。  2021年1月4日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師軍戶農場職工將閒置牛棚改造成食用菌大棚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師軍戶農場職工將閒置牛棚改造成食用菌大棚發布時間:2021-01-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2020年12月26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六師軍戶農場九連職工大棚裡,碼放整齊的平菇菌包上,長滿成熟的蘑菇。
  • 【地理視野】中國最特殊的幾個行政區,你可能只知道新疆建設兵團
    1、全國最特別的省級行政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1954年組建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疆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國家賦予的屯墾戍邊的職責。 新疆兵團管轄有10座城市、37個建制鎮,14個師、178個團場,2所本科高校(石河子大學、塔裡木大學
  •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國有資產經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公開...
    三、發行人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基本情況截至2015年9月30日,發行人為國有獨資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均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其持有的發行人股權不存在爭議。歷任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十二師104團副團長、頭屯河農場場長、國潤樓蘭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新疆天潤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現任公司董事。汝建華先生,1965年出生,本科學歷,高級工程師。歷任烏魯木齊市永紅針織總廠棉紡廠技術員、車間主任、廠長,烏魯木齊市永紅針織總廠黨委委員、副廠長,新疆方婷針紡織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
  • 新疆兵團「流動巴扎」重現活力「跳蚤市場」生意紅火
    一大早,家住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四團居仁小區的張大媽、李大媽晨練一結束,就相約去農貿市場趕「巴扎」(集市)。第十師一八四團地處新疆北部的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隨著前些年城鎮化步伐的加快,團場先後建起了3個農貿市場,除擁有500餘家個體工商戶外,每月還有不下200家外來流動客商到團場開展集市貿易活動,居民也養成了趕「巴扎」的習慣;今年開春,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團場實行了封閉式、網格化管理,3個農貿市場和每月一次的大型展銷活動一度被關閉。
  • 臺中參訪團新疆之旅 感知新疆地位了解兵團縮影
    臺中參訪團新疆之旅 感知新疆地位了解兵團縮影 2015年07月23日 08:36: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臺灣同胞一致認為,這次的新疆之旅,能看到如此的美景,真是不虛此行。  走進霍爾果斯口岸 感知新疆重要地位  霍爾果斯口岸是位於中國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霍城縣一個陸路口岸,與哈薩克斯坦隔霍爾果斯河相望。
  • 新疆兵團公安領導當黑社會老大,盤踞當地18年
    6月28日上午,全國掃黑辦召開掛牌督辦案件第2次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新疆兵團白波赫社會性質組織案情況,這是官方首次披露白波案件詳情。會上提到,白波赫社會性質組織案件是一起兵團歷史罕見、性質十分惡劣、影響特別重大的公安機關領導幹部涉黑犯罪案件。
  • 大爺去新疆旅遊被隔離後一臉無聊 新疆烏魯木齊疫情最新消息如何
    新疆烏魯木齊,一位78歲陝西大爺和家人到此旅遊。由於疫情原因,不能出門玩,12天裡有9天都待在酒店。找不到事情打發時間,大爺滿臉無聊,表情看笑網友。孫女說,當時他們來了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沒想到結果會這樣。
  • 新疆兵團首例人工胚胎移植肉牛成功
    中新社烏魯木齊二月十一日電(宗黨育魏建山)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良種肉食牛繁育基地首例人工胚胎移植的純種海福特牛犢日前降生,標誌著新疆兵團首例人工胚胎移植肉牛成功。  新生牛犢體重三十二公斤,身長六十二釐米,身高七十二釐米,胸圍七十四釐米,毛色為黃、白相間,完全符合海福特牛所具有的特徵。
  • 新疆兵團八十九團一綿羊長6隻角(圖)
    新疆兵團八十九團一綿羊長6隻角(圖) 來源:人民網-新疆頻道    2015年10月28日10:31 在羊群裡站立著的6角綿羊。 10月27日,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五師八十九團哈薩克族居民古麗巴哈提的家裡拍攝到的六角綿羊。
  • 紹劇《喀喇崑崙》 編創人員赴新疆阿拉爾領略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
    中新網兵團新聞近日,編創人員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採風,實地領略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和中巴公路精神,搜集素材、聽取劇本修改意見。
  • 紹劇《喀喇崑崙》 編創人員赴新疆阿拉爾領略兵團精神和胡楊精神...
    中新網兵團新聞近日,編創人員來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採風,實地領略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和中巴公路精神,搜集素材、聽取劇本修改意見。
  • ...川普發明新算法;27+3,新疆遼寧疫情快速發展勢頭得到有效控制
    編 輯 導 讀 8月5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37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7例 斯旺以一幅難以理解的表情問道:「比『全世界』低,這是什麼意思?」 斯旺解釋說:「哦,你看的是『病死率』,死亡人數佔比確診人數,而我看的是佔總人口的比例。這就是為什麼美國這麼糟糕的原因,比韓國、德國等國家都糟糕。」 「你不能那樣計算!」
  • 「走近一線檢察官」兵團檢察官的「胡楊情懷」
    多年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圖木舒克市檢察院始終聚焦新疆工作總目標,在嚴打暴恐專項行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基層社會治理中履行檢察職能,推進「四大檢察」全面協調充分發展,主動跟進、服務保障兵團維穩戍邊職責使命。
  • 11月1日最新疫情通報|新疆新增無症狀感染者均為接受隔離醫學觀察...
    10月31日0—24時,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24例,其中境外輸入病例21例(甘肅7例,上海5例,內蒙古3例,廣東3例,福建1例,四川1例,陝西1例),本土病例3例(均在新疆);無新增死亡病例;無新增疑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