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不妨參考網遊分級限制管理

2020-11-27 法制網

劉遠舉

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直播平臺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禁止主播引誘未成年人以虛假身份打賞。

未成年人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理性程度更低,更容易被誘導,所以更加需要保護,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這個方面,一些平臺本身也在進行探索,比如快手就設有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在事前加強主播教育,永久封禁誘導未成年人打賞的主播;事中,對無監護人監管下的未成年人打賞做退款處理。此外還會對家長做出提醒警示,截至今年6月,已經與20萬多名監護人進行了百萬次通話溝通。

直播平臺的這些作為,既是社會責任感的體現,也是市場競爭、把生意做得長遠的必然要求。畢竟,頭部平臺、頭部主播做的是長遠生意,未成年用戶以後會變成青年用戶、中年用戶、老年用戶,竭澤而漁之舉,既無必要,也不划算。當然,直播市場很大,平臺規模大小不一,良莠不齊,所以,監管可以進一步提升市場的規範性,避免劣幣泛濫。

不過,也應該看到的是,對於未成年人打賞這塊,規範還可以更細化,在增強法律法規之間的兼容性、自洽性的同時促進行業發展。

根據我國法律,不滿8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實施民事法律行為。8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民事法律行為要代理人代理、同意、追認,但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民事法律行為,或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簡單地說,就是8歲以下,買什麼都不可以,但8歲以上,是可以買某些東西的。

在直播內容中,有一些面向未成年人的娛樂、科普、教育類節目,限制未成年人打賞後,恐怕這個領域會受到較大打擊。

一個16歲的少年,可以在票務網站上購買3000元一張的演唱會門票;可以花錢追愛豆;可以買遊戲皮膚。其實,這些消費的性質與直播打賞幾乎一樣,所以,在這一問題上,不妨參考一下這些領域。

2019年,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在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費服務這塊,就規定網路遊戲企業不得為未滿8周歲的用戶提供遊戲付費服務;8周歲以上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

這種更加細緻的分級限制,更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理性特徵,既給了網遊行業發展的空間,同時也與法律中關於未成年人消費的規定更具邏輯上的自洽性。

總體來說,此次通知進一步規範直播市場,有利於直播行業的長遠發展。畢竟,市場與社會責任、加強監管並不完全矛盾,很多時候是相向而行的。良好的監管,本身就是市場的必需。 

相關焦點

  • 「未成年不能打賞」別重蹈「防沉迷」覆轍
    熱點觀察《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日前下發。通知規定,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人民日報》11月24日)。
  • 未成年人網遊充值退款難怎麼破
    近期,未成年人在遊戲平臺和網絡直播平臺的較大金額消費案件頻發,尤其在疫情網課期間,未成年過度虛擬消費案件爆發式增長,但家長發現後依法找平臺退款維權卻成了難題。  「氪金」「打賞」「充值」「送禮物」「買裝備」……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文化娛樂產業發展迅猛,虛擬消費已不再新鮮,看直播、玩網遊成為網際網路娛樂虛擬消費的新風口。
  • 打賞新規來了,虎牙和鬥魚等直播平臺受影響?
    09:02:59 來源: 全的大恆 舉報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了《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
  • 禁未成年直播打賞難做到?
    當未成年的孩子沉浸在直播主的世界裡,每一次的「打賞」背後,都潛藏著他們亟欲獲得關愛與肯定的期盼。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網購、行動支付的便捷,直播平臺成了不少年輕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圈。愈來愈多的未成年人在心智尚未成熟下,就被拉進競爭激烈的各種直播平臺中,成了待宰羔羊。
  • 居然把網遊植入網課!虎牙們的「毒牙」,該拔了
    陳女士追問後才得知,這三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陳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七年級,這段時間以來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沒想到孩子就藉機在直播平臺上消費。陳女士說,儘管虎牙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進行核實是否為未成年人消費,但最終想要拿回退費,還需要她答應不和媒體說,不能通過法律手段解決。
  • 央視點名批評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充斥遊戲廣告,網友:必須嚴懲!
    對此,虎牙直播今日下午回應:報導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費投訴,平臺已核實情況並完成退款。虎牙平臺堅決反對未成年人充值、消費、打賞,為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19 年 9 月,根據國家網信辦的指導,虎牙直播上線了「青少年模式」。
  • 明確直播行業打賞規則
    國家網信辦等八部門近日聯合召開工作部署會,對深入推進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進行再部署。其中提及,將著力推動研究制定主播帳號分級分類管理規範,提升直播平臺文化品位,引導用戶理性打賞,規範直播帶貨行為。
  • 國家廣電總局:封禁未成年用戶直播打賞功能
    主播改變直播間節目類別,須經網站審核,未通過審核不得擅自變更。五、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建立直播間和主播的業務評分檔案,細化節目質量評分和違規評分等級,並將評分與推薦推廣掛鈎。要做好主播尤其是頭部主播政策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培訓。對於多次出現問題的直播間和主播,應採取停止推薦、限制時長、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處理措施。
  • 虎牙鬥魚等直播平臺被央視點名:網課內容到處充斥遊戲廣告
    在陳女士的追問後才得知,這3萬多元的消費被孩子購買了「虎牙直播」平臺上的遊戲裝備和打賞。陳女士的孩子今年讀七年級,這段時間以來她把自己的手機給孩子上網課,沒想到孩子就藉機在直播平臺上消費。 陳女士說,儘管虎牙平臺的客服人員表示可以進行核實是否為未成年人消費,但最終想要拿回退費,還需要她答應一個條件。
  • 重慶深入推進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 重點整治天價打賞等...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2日20時30分訊(記者 闕影)今(12)日,重慶市網信辦、市「掃黃打非」辦牽頭召開全市視頻會議,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部署我市網絡直播行業專項整治和規範管理工作。
  • ...元7個用於視頻直播號打賞 網友吐槽:聊天軟體這麼花裡胡哨幹什麼?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豆用戶隱私條款中,未成年人條款被單獨列出,騰訊指出其致力於維護未成年人健康良好的上網環境,但仍需提醒: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行為具有監督管理的義務。我們提醒監護人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使用本功能的情況,以確保未成年人不會在未取得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本功能。此前,人民網海外版曾發表評論稱,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
  • 央視給「虎牙們」拔「毒牙」 怒斥網課板塊向學生推廣網遊
    關於這一事件的最新進展,虎牙直播平臺回應稱,央視報導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費投訴,平臺已核實情況並退款。目前,虎牙直播「一起學」版塊廣告已下線;鬥魚直播「教育」版塊的網遊廣告也已下架。
  • 微信豆來了,1元7個用於視頻直播號打賞 網友吐槽:聊天...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豆用戶隱私條款中,未成年人條款被單獨列出,騰訊指出其致力於維護未成年人健康良好的上網環境,但仍需提醒: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行為具有監督管理的義務。我們提醒監護人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使用本功能的情況,以確保未成年人不會在未取得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本功能。此前,人民網海外版曾發表評論稱,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
  • 6000元「賣牛錢」被孩子打賞給主播,網絡直播不能缺乏約束
    湖南長沙12歲女孩萍萍在手機唱歌遊戲裡「打賞」,花掉了媽媽3萬多元;深圳11歲男孩玩手遊花光家中3萬元積蓄;武漢10歲男孩玩遊戲充值5.8萬元;上海的孫女士發現銀行卡上25萬元血汗錢「不翼而飛」,原來,是13歲女兒小卞打賞給了男主播……未成年人網絡消費麻煩不斷,乃至日漸表現為一種常態化的消費模式,引發了社會公眾的普遍焦慮。這一現象甚至催生了專門的法律服務。
  • "鬥魚直播"被罰款六萬元背後 "打賞"主播網站分成
    經查實,武漢鬥魚網站直播間播放內容提供含有危害社會公德的禁止內容,其行為違反了《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第十六條第(九)項,該局依規責令該公司停止提供,罰款3萬元,沒收違法所得11.58萬元。   經遠程勘驗取證,辦案人員還發現,鬥魚網站有的直播房間中,部分主播上傳播放的遊戲視頻含有宣揚暴力的禁止內容,同樣違反了《網際網路文化管理暫行規定》相關規定。
  • 孩子打賞主播的錢款能要回嗎?聽聽網警蜀黍怎麼說
    最近幾年,看直播的孩子也不少,隨之而來的,打賞主播的事件時有發生。未成年人對金錢沒有概念,不少孩子為了打賞主播,把自己的零花錢都花出去了。有的「小機靈鬼」甚至弄到了父母的帳號密碼,用父母的血汗錢打賞自己喜歡的主播。看到被刷光的帳戶,後知後覺的父母「五雷轟頂」,打罵孩子一場後,還得想辦法把錢要回來啊!很多家長都想知道,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未成年人打賞主播的錢能退回嗎?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蛇蛇爭霸〉未成年人充值管理的公告》顯示:1、《逃跑吧!少年》《蛇蛇爭霸》上線實名制充值機制,即未實名認證的用戶,不能進行充值;2、通過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將採取限額充值管理措施,具體方式為:充值金額達到1000元人民幣(即:10000鑽石)將被系統判定禁止充值,不可以進行繼續充值。3、通過實名認證的成年人,將不會受到限額充值管理系統的約束。
  • 讓「青少年模式」真正維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
    當前,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短視頻、直播和網路遊戲的現象非常普遍。針對這一問題,不少短視頻平臺和直播平臺都上線了「青少年模式」,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內容和時間予以限制。不過,據媒體近日調查,一些平臺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虛設、漏洞百出,存在未強制實名認證、內容把關不嚴、難以控制使用時長、誘導打賞、個人信息保護不力等問題。
  • 「刷臉」修改支付寶密碼,熊孩子花兩萬五打賞主播
    得知9歲的小浩(化民)十多天打賞音樂主播2.5萬餘元的事情以後,小浩的爺爺既生氣又無奈。原來,小浩通過「刷臉」的方式修改了爺爺的支付寶支付密碼,然後在酷狗直播打賞數位音樂主播。  據了解,2.5萬餘元全部流向了一個名為廣州酷狗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的帳戶。小浩的姑姑林女士聯繫到了酷狗直播的客服人員希望對方能夠退款,然而她被告知需要提供一份未成年人申訴材料。
  • 網課變「網遊」!虎牙直播平臺借「免費網課」向學生推廣網遊
    借「免費」網課之名推廣網遊昨日(6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了部分直播類網絡平臺向未成年人推出「網課版塊」中存在著大量遊戲廣告。虎牙直播平臺,是一款以遊戲、社交直播為主的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在今年2月初,平臺直播開通免費上網課渠道並發布公告「停課不停學」,聲稱為廣大師生提供一站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