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遊充值退款難怎麼破

2021-01-10 中國網

  「支付一瞬間,退款如登天。」近期,未成年人在遊戲平臺和網絡直播平臺的較大金額消費案件頻發,尤其在疫情網課期間,未成年過度虛擬消費案件爆發式增長,但家長發現後依法找平臺退款維權卻成了難題。

  「氪金」「打賞」「充值」「送禮物」「買裝備」……近年來,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文化娛樂產業發展迅猛,虛擬消費已不再新鮮,看直播、玩網遊成為網際網路娛樂虛擬消費的新風口。

  「泗洪11歲男孩打賞主播、玩手遊花掉40萬元」「護士媽媽一線抗疫 10歲兒子偷偷打賞抖音主播10萬元」「12歲男孩利用父母手機給主播打賞7萬元」等報導頻頻見諸報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前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中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6月30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分組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次審議稿。因為大量涉及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背後,都存在未成年人接觸不良網絡信息的問題。該草案對涉及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各方都明確了相關責任,有利於動員全社會參與未成年人網絡保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調查發現,儘管最高法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但在眾多未成年人遊戲平臺消費的案例中,因為少有家長能夠尋求到警方或者新聞媒體的幫助,進入司法訴訟環節的更是寥寥無幾。在退款維權時,人們普遍會遭遇「找客服難」「客服推諉」「退費流程人為設置障礙」「舉證難」「時間長」「退款難」等一系列難題。

  如何破解「聯繫客服難」

  最高法出臺的指導意見,讓來自江蘇常州的家長李先生看到了希望。3月6日,他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少了34306元,後來查詢交易信息發現,他12歲的兒子分多次將這筆錢充值到了4399遊戲平臺,這筆錢相當於李先生一年的積蓄。

  李先生的帳戶今年2月向4399平臺進行了數十次轉帳。其中,金額為648元的轉帳就有49次。

  李先生和4399平臺進行聯繫,對方表示,由於是通過父母的手機完成的充值,所以無法退款。無奈之下,李先生找到律師尋求下一步幫助,現正在走法律程序。

  李先生表示,他孩子在註冊帳戶時並沒有進行實名認證。為此,記者登錄4399平臺充值中心看到,帳號註冊時可進行實名認證。如未滿18周歲,將限制用戶的遊戲時間和充值金額。但實名認證並非強制,如果選擇跳過,用戶充值金額不受限制。

  隨後,記者在網絡上以「4399未成年充值限制」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時,多位家長在投訴網站發帖表示,孩子用父母的手機在該遊戲平臺充值遭遇退款難。其間,記者多次撥通4399的客服電話,但一直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關鍵時刻找不到人工客服,行動支付轉接人工服務響應時間相對較長,甚至無響應。」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江蘇建湖縣天和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曼專門遞交了一份《關於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成立緊急人工客服的建議》。

  現實中,很多網際網路企業表示用機器人客服來代替人工客服,是客服升級的表現。對此,魯曼認為,這是「客服降級,減低成本,漠視用戶權益」的表現。

  「一些平臺為了節約成本,縮減甚至取消人工客服,導致人工客服永不在線。」魯曼說,一些網際網路平臺的人工客服總喜歡和用戶「捉迷藏」,甚至有意設置前幾次電話不會轉到人工客服受理。通過平臺在線諮詢客服,通常都是和機器人對話,轉接人工服務一直坐席繁忙,有的根本找不到人工客服入口。

  魯曼認為,現在網際網路企業客服亟須建立相關標準。在緊急情況下,保障限定時間內接通人工客服。

  如何破解「舉證難」

  4月15日左右,來自北京的彭先生發現,孩子網課期間玩「和平精英」消費了5000元,彭先生了解到遊戲平臺有未成年人遊戲消費退款的承諾,便開始申請退款。

  他給遊戲平臺打電話後,進入未成年人消費選項。但客服電話無人接聽,智能客服提示去微信處理。按照提示,他答覆了諸如孩子消費過程,以及與孩子的關係,用的手機系統等問題後,被機器人客服引導去填寫一個更詳細的表格。

  彭先生回憶,表格要求嚴格,他第一次填寫不合格,過了一天還被打回來重新填寫。後來,彭先生把身份證、戶口本都拍照傳上去,結果第二天客服回覆:無法處理,建議找蘋果客服反饋。

  填表兩天,又被「推」到蘋果客服。無奈之下,彭先生只好按照引導走流程。給蘋果打電話,預約兩天後,蘋果客服回電話,彭先生把訂單號一張一張報過去,結果最後退款申請失敗,蘋果客服並未告知理由。

  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樊國民說,如果想要平臺退款,首先父母要提供足夠的證據來證明充值行為確由未成年的孩子做出。但實際操作中,往往存在著「舉證難」的情況,「帳號的充值記錄、孩子的自述視頻等都不能作為直接證據。」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梳理發現,類似這種未成年人網遊過度消費案例,在疫情期間集中爆發。在黑貓投訴、21CN聚投訴等網絡投訴平臺,未成年人遊戲充值退費難投訴達上千條,很多網友表示退款難。

  今年4月,江蘇省消保委發布《未成年人遊戲充值、直播打賞調查報告》。報告統計,2020年第一季度,江蘇消保委系統受理未成年人網遊類投訴425件,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460%。其中,未成年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費難,家長面對高額充值追回時力不從心。

  據該報告統計,未成年人充值退款流程複雜,除了要求家長提供身份證、戶口本、出生證明、帳號等證據外,甚至有遊戲方要求提供未成年人充值時的監控視頻等證據,同時很多家長遭遇遊戲企業拖延等問題。

  其中,直播平臺的退款難題更為嚴峻,江蘇消保委選擇的9個直播平臺體驗樣本中,尚無一例成功退款。

  現實中,大多數家庭會選擇與網絡平臺客服溝通退款,在此過程中,部分家庭因退款流程繁瑣選擇中途放棄,一些家庭則會求助媒體。記者發現,很多退款成功的案例,多是因為媒體關注或警方、律師介入。

  來自徐州的市民周先生就是在警方幫助下完成退款。5月13日,徐州市民周先生發現孩子在4月20日至24日遊戲消費了9600餘元。周先生介紹,疫情期間,孩子背著他們偷偷下載了一款熱門手遊,並用他的微信帳號註冊了遊戲帳號。無奈之下,他只能求助派出所。最終在民警和遊戲平臺的協商下,遊戲公司退回了用於遊戲裝備購買的全部金額。

  如何破解「用戶識別難」

  為何未成年人用戶退款申請總被駁回?遊戲平臺的回覆一般是,存在用戶識別難的問題。

  作為國內最大的遊戲運營平臺,騰訊遊戲運營著很多現象級的網遊。騰訊遊戲稱,對於疑似未成年人的充值行為,他們有一套完善的受理渠道,一般情況下家長需要提供未成年人充值的證據。

  據不完全統計,騰訊客服平均每天會接到超過20起成年人借未成年人之名的惡意申訴。這些成年人在遊戲或是網絡平臺消費後,再以未成年人的名義進行申訴退款,達到免費「消費」的目的。

  不過考慮到家長在實際舉證中的客觀難度,騰訊遊戲會根據用戶提供信息和後臺數據進行對比判斷,得出是否是未成年人充值的結論。騰訊後臺有相應的判定程序,通過大數據分析,來認定消費者是否為未成年人用戶,從而決定是否支持申訴人的退款請求。

  對於用戶識別難的問題,江蘇消保委也給出建議。4月28日,江蘇消保委對此前調查涉及的騰訊等7家網路遊戲企業、9家直播與短視頻平臺進行集體公開約談。

  江蘇消保委建議,任何註冊用戶進行遊戲充值或支付消費環節前,由系統彈出人臉識別界面進行用戶比對和認證,只有註冊用戶信息和人臉識別相匹配時,方可進入遊戲充值或支付消費程序,否則不予通過。

  第三方渠道該不該退款

  「感覺被耍」的彭先生一怒之下把遭遇發到微博上。4月26日,彭先生接到遊戲平臺客服打來的電話,按要求提供蘋果商店的訂單截圖,及相關資料。後來,遊戲運營平臺方客服確認為未成年人消費,答應退還部分款項,但蘋果平臺收取的手續費部分不予退還。雙方商議之下,遊戲平臺願意退回3000元。

  第三方平臺不予退款的案例還有很多。今年2月,蘇州吳江區的13歲男孩李強(化名)陸續給遊戲《王者榮耀》充值了11800.98元。李強家並不富裕,父親身體不好。李強的班主任了解情況後,聯繫了共青團吳江區委,團組織又聯繫了一位律師無償幫助代理該案件。

  3月6日晚,遊戲公司和李強家人核對帳目,商量退款事宜。4天後,遊戲公司將1萬元退還,其中2448.98元沒有退回。遊戲公司向家長表示,這是他們與第三方平臺合作產生的手續費用,因此無法退還。

  對此,樊國民律師認為,如果家長可以證明自己對孩子履行了應盡的監護職責,遊戲公司就應退還家長全部金額。對於不屬於遊戲公司責任範圍的,應由遊戲公司與第三方協商結算,而不應推給消費者,增加其維權成本與難度。

  據民法總則(2017)第157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無效、被撤銷或確定不發生效力後,行為人因該行為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不能返還或者沒有必要返還的,應當折價補償。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由此所受到的損失,各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目前遊戲公司的第三方渠道商沒有承擔起其應負的責任。」樊國民說,過去對於這類案件,各地法院判決不一,有的判決不退還,有的判決退還全款,還有的要求平臺退還部分款項。

  樊國民認為,在特定情況下,最高法明確給出了支持未成年人充值無效的意見,既為解決該類糾紛在法律層面提出實際指導意見,也為遊戲、直播等線上公司的發展及時擺正「航向」。對於一些細節問題,也期待發布更多的補充細則。

(責任編輯:解絢)

相關焦點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
  • 安寧男孩近2萬充值王者榮耀 申請退款仍在與騰訊協商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據云南廣播電視臺都市頻道官方帳號「都市條形碼」報導,安寧楊女士上六年級的兒子慢慢迷戀上了網路遊戲。
  • 禁止未成年人直播打賞,不妨參考網遊分級限制管理
    劉遠舉國家廣電總局近日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直播平臺封禁未成年用戶「打賞」功能,禁止主播引誘未成年人以虛假身份打賞。未成年人涉世不深,缺乏社會經驗,理性程度更低,更容易被誘導,所以更加需要保護,這是毋庸置疑的。
  • 「攜寵旅行」充值容易退款難
    【「攜寵旅行」可辦預付費卡 市民充值容易退款難】市民任先生養了一條寵物狗任先生說:「有的時候是充值5000元送5000元,或者有的時候充值5000元送3000元。我們當時就看到這種優惠活動還比較不錯,去進行了充值。」和任先生一樣在「拾寵記」俱樂部充值的市民還不少,其中,伍女士前後3次總共充值11900元。南京市民伍女士說:「因為我們也是想帶寵物出去玩嘛,畢竟好多對方不給帶寵物。他這塊可以,所以就覺得還蠻好的。」
  • 未成年人遊戲問題屢遭投訴 家長苦訴無門怎麼辦?網信辦發話了
    如果證明是未成年人進行充值的,公司一般都會予以處理。53遊戲方面也向記者稱,要根據客服的具體反饋信息來進行處理,如果有未成年人冒用大人身份信息進行遊戲充值、家長要求退錢的情況,這要看家長具體是怎麼舉證證明實際的充值行為是孩子而不是家長,一般是家長提供了證據,然後公司進行核實,酌情處理。對方還表示,這其中也有家長作為監護人監管不到位的責任。
  • 央視給「虎牙們」拔「毒牙」 怒斥網課板塊向學生推廣網遊
    關於這一事件的最新進展,虎牙直播平臺回應稱,央視報導中提及的未成年人消費投訴,平臺已核實情況並退款。目前,虎牙直播「一起學」版塊廣告已下線;鬥魚直播「教育」版塊的網遊廣告也已下架。
  • 一入"卡"門深似海 女子充值7000元養生不成退款難-退款,小姐,卡裡...
    原標題:一入「卡」門深似海 女子充值7000元養生不成退款難日前,市民方小姐(化名)向記者講述了她在美容美髮店不斷被遊說忽悠之下辦卡充值,後來不滿意其服務卻又無法退款的遭遇。  持續遊說辦卡充錢「狂轟亂炸「之下中了套  方小姐說,今年1月26日,她到家門口的米蘭國際時尚造型北美店理髮,本想辦一張1000元的卡供一家人使用,店員則向其推薦了2980元的秒殺活動,如果參加,就送8次頸肩按摩。
  • 滄州男孩玩遊戲花掉2萬元遭遇退款難 涉愛九遊和4399
    ,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今年以來層出不窮。日前,滄州市民魏先生求助稱,他13歲的兒子拿家人手機玩遊戲,兩個月的時間花掉了近20000元,魏先生希望遊戲公司可以酌情退款。
  • 女生遊戲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騰訊遊戲:2天內會收到退款
    女生遊戲充值6萬被發現後自殺,騰訊遊戲:2天內會收到退款 澎湃新聞記者 朱軒 2020-06-08 20:31 來源:澎湃新聞
  • 「帶著寵物去旅行」還可辦預付費卡 充值容易退款難
    【「攜寵旅行」可辦預付費卡 市民充值容易退款難】市民任先生養了一條寵物狗,2019年,他經朋友介紹,得知南京有一家叫「拾寵記」的俱樂部,可以讓市民攜帶寵物一起旅遊,包括酒店、賓館以及大巴,都可以接納寵物。這家俱樂部的某社交軟體公眾號平臺上發布了多條旅遊線路,任先生看了十分心動。
  • 小孩打賞主播3.7萬難追回 微信上買到病貓退貨難
    ■採寫:新快報記者 王彤 通訊員 粵消宣 熱點1 合同糾紛增長快,旅遊出行問題多 受疫情影響,大部分消費者在春節前的消費計劃被迫改變或取消,導致合同類投訴劇增,較去年同期大增100.51%,其中旅遊、住宿、票務和培訓教育等方面合同投訴佔比較大。問題最為突出的是旅遊類合同投訴,共824件,同比增長635.71%。
  • 汕頭男孩玩遊戲充值近2萬元 4399表態將協助溝通解決
    來源:中國經濟網原標題:汕頭男孩玩遊戲充值近2萬元 4399表態將協助溝通解決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1日訊(記者 徐自立 馬先震)「用父母的帳號登錄,反覆充值數十次,退款審核取證難」……「熊孩子」大量「氪金」、家長退款維權不易的消費亂象近年層出不窮。
  • 居然把網遊植入網課!虎牙們的「毒牙」,該拔了
    據小女孩的父親介紹,女兒今年小學二年級,她利用近期上網課的時間,偷偷玩手機遊戲,還悄悄充值一百多塊錢。被家長發現後,小女孩承認了錯誤,表示之後不會再犯。可沒過幾天,她爸爸發現自己的微信錢包又少了三十元錢。為了讓孩子記住教訓,爸爸就讓小女孩自己去投案「自首」。上網課卻玩起網遊,這事並不是個例。
  • 網課變「網遊」!虎牙直播平臺借「免費網課」向學生推廣網遊
    借「免費」網課之名推廣網遊昨日(6月8日),央視新聞頻道報導了部分直播類網絡平臺向未成年人推出「網課版塊」中存在著大量遊戲廣告。虎牙直播平臺,是一款以遊戲、社交直播為主的彈幕式互動直播平臺,在今年2月初,平臺直播開通免費上網課渠道並發布公告「停課不停學」,聲稱為廣大師生提供一站式教學。
  • 立思辰旗下豆神教育APP答題PK遊戲疑似網遊 可充值買裝備換頭像又...
    中國網財經7月20日訊 (記者裡豫 唐海濤)近日有學生家長反映,有一款名為豆神教育的APP中有一個名為「點卯」的欄目,該欄目不光有各種答題PK遊戲,還可以充值購買虛擬貨幣,充值之後亦可以用虛擬貨幣購買裝備、頭像,也可以在答題遊戲中花費虛擬貨幣。
  • 網遊防沉迷:一場延續15年的未竟之戰
    十多年來,為解決未成年人網遊「沉迷」問題,以騰訊為首的遊戲廠商出臺了各種「防沉迷」措施,其中最嚴格的,就是人臉識別,在遊戲登錄、支付環節兩大場景發起人臉識別驗證,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攻防」另一端,是鄭翔和其他眾多未成年人想出的諸多破解辦法:比如忽悠家長通過人臉識別,以及冒用爺爺奶奶帳號註冊刷臉,甚至充值消費。
  • 聚投訴網友投訴抖音:關於抖音dou+推送充值退款問題
    王先生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在抖音dou+上充值98元,因視頻審核不通過,所以就沒有進行熱門投放,結果申請退款遭拒絕,稱apple商店支付的無法退款,充值時候並沒有其他支付通道,商家單方面霸王條款,強迫消費,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
  • 21.9萬看病錢被充值遊戲,這是11歲女孩幹的!如何預防遊戲沉迷
    瀏覽網絡,我們總能看到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敗掉家人錢財事發生,家長們對網路遊戲非常痛恨,沉迷網遊,過度消費值得我們深思。2月20日,小君的媽媽為小君購買了筆記本電腦,讓她在家上網課,小君在上網課開始 時,用外婆的身份證實名註冊了2345遊戲公司下「神座」和「熱血戰歌」兩款遊戲,在短短的20天的時間裡就把為外公治病的21.9萬元揮霍得一乾二淨。
  • 「熊孩子」玩遊戲充值1萬7,康保警方追回1萬!
    在此之前單親母親王某花來到縣局刑警大隊哭訴請求民警幫忙想要找回小兒子誤充值到手機遊戲中的17000元錢這17000元錢是單親母親省吃儉用積攢下的家庭積蓄「自己辛辛苦苦掙的錢,就這麼沒了,我也不知道怎麼辦。」王女士說。「未成年人玩網路遊戲充值可以申請退款。」
  • QQ興趣部落將停運 曾被官方通報「誘導未成年人無底線追星」
    具體安排如下:2021年1月11日,發布內容、金豆充值功能正式下架,保留打榜、評論功能;若有剩餘已充值金豆未使用需要退款,可於2021年1月11日起至2月28日申請退款。安卓用戶將用戶ID以標題「【金豆退款申請】+用戶ID(QQ或微信號)」的郵件發送至興趣部落官方郵箱申請退款;IOS用戶通過Apple官方退款渠道進行退款申請,若通過Apple官方退款失敗,可提供蘋果官方通知的退款失敗的證明截圖聯繫官方郵箱溝通退款事宜。2021年1月25日,下架所有功能;2021年2月26日,興趣部落將關閉伺服器,正式停止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