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贊的剪紙藝術

2020-12-05 騰訊網

點擊"剪紙團花圖案大全"免費訂閱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這已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單色單層剪紙,都是獨立的剪刻作品一層層地貼上去而最後完成的,層數最多時可達五六十層,因而才會呈現出不同視覺效果,具有很強的立體感,令人耳目一新。

剪紙原來可以如此美麗,你見過這種新意的剪紙藝術嗎?

作者:李寶鳳

訂 閱 剪 紙

相關焦點

  • 剪紙藝術|剪紙中的鏤空藝術:在視覺上給人透空感覺和藝術享受!
    剪紙藝術是最古老的漢族民間藝術之一,作為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剪紙用剪刀將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每逢過節或新婚喜慶,人們便將美麗鮮豔的剪紙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和燈籠上,節日的氣氛也因此被烘託得更加熱烈。
  • 歷史悠久、五彩斑斕的中國傳統剪紙藝術
    中國剪紙藝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藝術,也是我國的一門國粹,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過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剪紙藝術歷史悠久,至今至少已有一千五百年的歷史。
  • 【歷史回眸】旬邑彩貼剪紙藝術的輝煌之路
    改革開放後,旬邑的剪紙藝術,特別是以庫淑蘭為代表的彩貼剪紙藝術走上了一條輝煌的大發展之路。1986年5月7日至16日,由陝西省文化廳、陝西省美術家協會聯合組織的「旬邑、永壽、周至民間剪紙展覽」在西安市東大街美術家畫廊舉辦。這是撥亂反正之後,陝西省首次舉辦有重大影響的民間藝術展,也是旬邑民間剪紙藝術首次亮相大都市藝術殿堂。
  • 剪紙藝術名家任麗紅作品賞析
    作者:墨笑導語:知名藝術家任麗紅女士自幼酷愛繪畫、剪紙、篆刻、泥塑等多種藝術形式。數十年來,初心不移,耕耘不止,拜摹名家,承其精髓,學院精訓,深得要詣。逐步形成了自身豐富多彩的藝術體系。多種藝術形式相助相長,相得益彰,其作品風韻獨具,自成一格,成為業界不可多得的綜合藝術名家。任女士以其非凡的實力,其作品在國內各種交流與展賽中斬獲諸多大獎與榮譽並被諸多重要機構及要人收藏,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藝術成就,為豐富與發展中華傳統文化做出了卓越貢獻,可賀可賀!
  • 藝術剪紙:教大家一款簡單的心形剪紙,剪紙圖文詳解教程
    剪紙藝術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藝術,應當劃入我們傳統教育手工藝!不管是過節還是平時,剪紙可以說都是非常實用的。不僅可以用在喜慶的節日上進行裝裱,同時自娛自樂進行家庭裝飾,也是綽綽有餘的。前幾天咱們教大家幾款好看的剪紙,同時還有好玩的剪紙,就算教給小孩子做手工課,都是很容易學會的,今天,再教大家一款簡單的心形剪紙,相比前幾天的要簡單一些,做出來更漂亮一些,我們一起動手試試吧!這裡用到的是一款正方形的紅色彩紙,大小為10cm左右,因為做窗花,要大一些符合窗花的尺寸才好看。首先,將正方形的紙橫向對摺,得到上圖的樣式,下側為摺痕的地方。
  • 極剪藝術剪紙:十二生肖「春」
    剪紙是古老的中國民間藝術之一。剪紙用剪刀把紙剪成各種各樣的圖案,如窗花、福字、壽字、喜字、人物、燈花等。在過去,剪紙幾乎可以說是每個女孩都會的手工藝術。隨著生肖的出現,剪紙的生肖也逐漸活躍於剪紙造型中,幾乎每個剪紙藝人都對生肖剪紙情有獨鍾。
  • 致敬經典|中國各地方剪紙藝術!
    2006年5月20日,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28日至10月2日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剪紙項目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各地方的剪紙藝術。
  • 仙桃雕花剪紙——你不能錯過的中國藝術!
    2018年5月25日,仙桃雕花剪紙剪紙入選國家傳統工藝提到剪紙!那麼沒錯!今天小編會帶你們領略仙桃雕花剪紙的藝術魅力啦!仙桃雕花剪紙《龍飛鳳舞》湖北剪紙中的雕花剪紙藝術以沔陽(今仙桃市)、孝感、鄂州為代表。湖北雕花剪紙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實早在西晉時期,就已經剪紙習俗了。到了明代,剪紙藝術才漸趨成熟,並不斷發展,開始豐富起來。
  • 李紫菡:我要做剪紙藝術接班人
    、音樂、鋼琴、畫畫等各種文化藝術,我從四歲開始學習鋼琴、舞蹈、畫畫,剪紙是我步入張莊小學的第一天就喜歡上的。  開學第一天,老師給我們講剪紙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藝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校園中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剪紙作品,每一幅作品都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一個又一個疑問在我腦海裡來回翻滾。在接到課程表,發現有剪紙課的時候,就按捺不住了,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就迫不及待地讓媽媽買了剪刀、刻刀和彩紙。
  • 偏僻村小創特色 剪紙藝術融黨建
    這所學校將我國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形式——剪紙作為發展特色,並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剪紙藝術中,在學生的心靈受到美好薰陶時也埋下紅色種子。2014年,柏桂小學領導班子充分認識到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重要性,領導班子結合校情反覆調研思考,充分發揮教師特長,挖掘師生潛能,找到學校意識形態工作主陣地作用與藝術德育教育中契合點,認為在喜聞樂見的剪紙藝術中融合紅色文化教育,既能培養了孩子們樂於動手、勤於實踐、勇於創新的精神,還能在潛移默化中也進行紅色基因傳承教育,在孩子們的心中也埋下了紅色種子,這顆種子一定會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 中國剪紙看哪裡?除了蔚縣,這些剪紙藝術的歷史和分支你了解嗎
    剪紙藝術一直是我國的傳統民間藝術,它的出現和發展也體現了我國人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對現在生活的滿足。當然在紙出現以前,剪紙也是不存在的,但是類似剪紙的手法也是有的,也就是用雕,刻,剪,剔等手法在布帛,金箔,皮革上進行這種藝術了,甚至是在樹葉上,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葉雕。紙的出現是在公元前的漢代時期,所以剪紙的出現也就是在隋唐朝了。
  • 吉林市舉辦全國首屆 「魚文化」剪紙藝術大賽
    東亞吉林訊(記者遲飛)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剪紙藝術委員會
  • 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張開桃剪紙藝術作品展」盛大開幕
    從仿剪仿刻到自己創作,從「喜花」到窗花,從動物到人物,從花鳥到風景……剪紙藝術的博大精深,在一位老師手裡,徐徐展開。11月21日上午,九三學社宜春書畫院熱鬧非凡,嘉賓雲集,高朋滿座,「紙藝人生——張開桃剪紙藝術作品展」在中心盛大開幕。
  • 解放公園暑期學剪紙藝術,小學生都愛剪小動物
    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7日訊(見習記者艾晨光 通訊員葉向東)一把剪刀,幾張紅黃紙,經過一番剪剜後,變成了一幅幅漂亮的藝術作品。17日,解放公園暑期公園大課堂「駱清霞大師剪紙藝術系列課」在該園美好生活共享空間開課,20位市民跟著武漢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武漢剪紙」代表性傳承人駱清霞學習漢派剪紙藝術,走進剪紙的世界。駱清霞大師講解剪紙的技巧。
  • 「剪紙」非遺走進石家莊校園 藝術大家現場教學(圖)
    ,特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淑英任剪紙老師,而橋西實驗小學也將成為周淑英剪紙藝術館的第一個剪紙傳承基地。    3月18日下午3點,橋西區實驗小學150名學生整齊地坐在學校多功能廳的禮堂裡,開始聽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周淑英講述蔚縣剪紙的風格、絕活。    「這副作品名叫《生命之樹》,由十多種色彩染制而成,剪紙中包含牡丹、靈芝、陰陽魚、奇異花朵等50多種中國傳統吉祥符號,寓意著生命的追求。」
  • 吉林剪紙大師推動百年藝術傳承:不讓它斷代
    「按照滿族的文化習俗,在過去,七八歲的小孩就得學習剪紙、扎花、描雲,但現在的孩子很少會這些了。」71歲的關雲德是滿族剪紙藝術的傳承人,到他這一輩,關氏剪紙藝術已經傳承了百年。「我是從我的祖輩那裡學來的,我還要繼續把它傳承下去,不讓它斷代。」
  • 非遺文化|走進膠州剪紙,感受指尖上的藝術
    剪紙藝術剪紙藝術猶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長青,是中國民間藝術中的瑰寶。每逢過節,人們便將各式各樣的剪紙圖案,如窗花、門箋、牆花、頂棚花、燈花等貼在家中窗戶、牆壁、門、燈籠上,以增添節日的氣氛並表達對新年美好的期許。歷經千年的發展,剪紙文化早已遍地生根。而膠州剪紙,迄今為止也有500多年歷史。
  • 剪出指尖上的藝術——隨州市非物質文化剪紙傳承人施圓圓
    今年37歲的施圓圓是隨州市非物質文化剪紙傳承人,也是中華文化藝術會剪紙藝術委員會委員。在她從事剪紙藝術的二十多年裡,曾經歷過人生的許多轉折點,找工作、結婚、生子等,但她都沒有放下手中的剪刀,堅持用剪紙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大紅「喜」字 ,點燃剪紙熱情  說起「剪紙」,緣起一場婚姻。
  • 第二屆全國廉政剪紙藝術大賽優秀作品賞析
    由三門峽市紀委發起,並與中國民協剪紙藝委會、河南省民協、陝縣縣委縣政府共同組織的中國三門峽第二屆全國廉政剪紙藝術大賽取得了圓滿成功。這次大賽共徵集到全國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廉政剪紙作品1300餘幅。大賽參賽作者範圍之廣、作品藝術價值之高、社會反響之強,顯示了這次大賽的號召力和生命力。
  • 非遺傳承人中國民間剪紙藝術大師作品欣賞
    剪紙,一直是中國民俗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的視覺形象和造型格式,蘊含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歷史和人文信息,交融於中國多民族生活之間,擁有著多重的社會價值。在2006年5月20日中國剪紙藝術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