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養犬應到公安派出所或社區登記;攜犬到戶外必須牽繩或戴犬只口罩,並清理排洩物;不得攜犬進入菜市場、餐廳、學校及設有犬類禁入標誌的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不得放任犬只恐嚇、幹擾他人生活……日前,市人民政府印發了《關於文明養犬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並於8月24日起正式實施。通告詳細規範了市民文明養犬的行為,並特別指出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權批評、勸阻、舉報(舉報電話:110、12319)。
通告的實施標誌著我市從宣傳倡導文明養犬的階段已進入到了鐵腕治理不文明養犬的階段。9月3日,記者向市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四級警長謝柳軍了解到,通告實施對我市目前的「養犬圈」帶來的變化有三點。
1 涉犬案情中,
舉報投訴的內容比例發生變化
謝柳軍告訴記者,在通告實施之前,公安部門接到的涉犬案情絕大多數是犬只傷人等類型的案情,而不文明養犬的投訴舉報僅佔涉犬案情總數的15%左右。通告實施之後,不文明養犬的投訴比例增至70%,反觀犬只傷人等案情明顯下降。「相同時長中,涉犬案情投訴舉報的總數沒變,但案情內容發生了巨大變化,首先是大家都主動參與到監督中來,其次是通告實施後引起了很多養犬市民的重視,放任犬只在戶外亂跑的情況明顯減少,所以犬只傷人案件也減少了很多。」
2 對不文明養犬行為
管理的手段發生變化
「之前我們發現不文明養犬行為,是以勸導為主,現在我們會對不按規定養犬的市民依法予以警告、罰款或者拘留處罰。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 謝柳軍表示,各城區都專門成立了文明養犬的執法隊伍,公安、城管等部門將日常化聯合執法,鐵腕治理不文明養犬行為。
3 市民管理愛犬的方式發生變化
根據通告要求,市民養犬需要到公安派出所或社區進行登記。謝柳軍向記者介紹,我市將在轄區各派出所、有條件的社區警務室以及各街道辦、社區設置犬只信息登記點,計劃從下周開始開放登記點。登記內容包括養犬人的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工作單位、家庭住址以及犬只的品種、性別、照片、免疫情況等。「我們還會聯合街道社區入戶宣傳文明養犬,過程中若發現有養犬戶,將現場登記信息。」 謝柳軍說。
家住龍潭公園附近的市民黃先生文明遛狗
記者了解到,9月4日與7日,公安部門將會聯合城管執法局及市農業農村局圍繞創城工作對不文明養犬行為展開整治行動。「這次整治行動我們會對農貿市場、菜市場、商場、餐廳、飯店、學校、醫院、機關、體育場館、影劇院、博物館、圖書館、展覽館、候車(機、船)室以及設有犬類禁入標誌的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進行檢查,並對寵物醫院、寵物診所等場所開展整治。」
目前,我市正在積極推進養犬立法工作。記者了解到,立法後市民犬只或將佩戴「狗牌」,「狗牌」將會登記有犬只的相關信息,實現通過犬只就能找到主人。同時,還會規範養犬目錄,明確禁養犬種,如巨型、大型及獵犬將有可能被禁養。
閱讀推薦
今早,全場默哀!75年了,我們從未忘記!
來源/記者 文鑫豪、柳州1號APP
審核/鄧國全 編輯/黃晨程 校對/劉慧
本文為柳州日報社原創作品,未經同意嚴禁轉載。新聞爆料電話:0772—5307060;推廣合作聯繫方式:17307722632(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