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況瞬息萬變,千奇百怪的「神車」不勝枚舉。英菲尼迪Q50L是一款很強的SUV,它從來沒有落後過。豐田漢蘭達「十年不大修」,贏得了無數車主的心。隨著汽車成為家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汽車市場必須深入了解才能成功,就像奧迪A5一樣。今日我們邀請了兩位司機,請他們分享一下真實的駕駛感受。
最後花42萬提了奧迪A5,開了2個月,車主:說說我開車的感覺
就是因為喜歡奧迪A5才買的。非常滿意,尤其是掀背的流線型。比較滿意,外觀拉風,無邊框,燈具廠各種大燈。看起來一定喜歡才會買的,無框門拉風,輪圈略小。在那個年代,奧迪的內飾都是一樣的。大面積液晶儀錶盤並不華麗,但所有信息一目了然。做工精細,很滿意。奧迪的標準內飾,新車的味道幾乎等於零。
對我這種加車手最多兩個人,空間還可以。我是177歲,家有160上下的人,說空間的話,我不覺得擠,他們沒問題,還是挺有錢的。二排稍小,前排放置空間不足。車尾箱體很深很大,配合大的掀背力很強。駕駛過程中坐得相當舒適,一小時也不會感到很累。車底本來就很低,過減速帶那些比較硬的也是正常的,反而我更喜歡。十八寸輪圈,關閉車窗行駛,路面感覺很舒服,外面傳來的聲音很小。可以調整各種座包角,
,非常滿意不存在爆發性的動力源。但動力還是充足的,開雙動6秒內加速感覺還不錯。動態希望比奔馳E和本田奧德賽好很多,運動模式給油量,特別滿足。動感十足,雖然開始有點肉。燃油消耗很滿意,開得好點也只有8升/8升。
結論:我覺得,既然奧迪A5可以和其他對手相比,買 A590%就是衝外觀咯,不然這個價位的S4性價比就叫高啊。奔馳 CLA的內飾都比A5好,別成短板就已經不錯了。基本上能滿足使用,是轎跑,也沒有太多的空間要求,只能說夠了。比起傳統的轎跑來,舒適多了。與競爭對手相比,奧迪A5的性能價格比要好得多。
.業主二:手握44萬,奧迪A5和寶馬5系誰的檔次更高,業主:想說六個字先來看看寶馬5系的外觀,外型大愛,覺得買4系大多是衝著外型去買的。低矮的車體,完美的曲線,都說這輛車漂亮,要7,8十萬吧。寶馬的車燈一直都很亮,這就是為什麼奔馳和奧迪沒選上。外貌最令人滿意,無框玻璃,19寸 M輪子, M外貌組件。看看奧迪A5,外表都是滿分,沒有任何說明。外形不錯,運動感強,側線特別漂亮,超喜歡,好看。大愛A5的日行燈和無邊無際的車門,正是衝著外觀而買來的A5。勇猛,就是要有這種效果,覺得不好看的輪廓我更喜歡。在寶馬5系的內部,我也更換了 mperformance內部的10件套。我仍然不喜歡中央控制臺的全觸屏,很不方便。寶馬的內飾都是一樣的啊,看多了麻木了,材質一般。就是有異響,是左邊的反射鏡摺疊後會發出聲音,不知道是什麼情況。
購買這款車不介意空間的問題,家裡有三輛車,空間大小無所謂。本人170,絕對夠了,也沒打算載人。裝載能力確實是小轎子應該達到的水平,中央的扶手箱基本上就等於沒有。2個24寸行李箱4個背包沒有問題再看看奧迪A5,內飾要說的不好也查不到哪裡去,就這樣將就使用,方便就好。凹屏不太好看,內部中度偏上吧。可以說是視覺疲勞了,中控臺用料一般。很好,適合年輕人.技術感不錯.個性化氣氛燈光後也很好看。後掀背式,與A4L相比,空間更大。我身高184,第一排還行,但是調到一個舒服的位置後排就比較擠了。在配置表中,我看到座位下面有小的儲物格,但實際上沒有。空間感還挺大的,前排、後排的尾箱都挺好的,車的長度總讓我覺得累贅。
首先是寶馬5系,寶馬駕駛更不用說轎跑了。山道上跑起來感覺很好,特別是開車的感覺。這一套的方向盤非常完美,也許是由於後輪驅動的原因吧。原來我沒選錯,是高速行駛救了我的命。當然,舒適也是一般的吧。懸掛式語音路感過於清晰,不適合在路面狀況較差的路段行駛。感覺到有風能把窗子升起來,但打開頂篷的感覺有點奇怪。末位客人可能不太舒服,暈車者請勿上車。
奧迪A5再開一次,駕乘感覺很不錯,換上19寸後更加出眾。個別感覺轉向輕,但轉向準確。由於懸掛行程短,感覺偏硬,降低了舒適性但提高了操縱性能,路感相當清晰。換擋系統也是cvt的,加速平順,沒有換擋的感覺。反觀之前的雪佛蘭,各方面都早已感到十分舒適。車架厚重,牢固舒適。沉默比想像中更好,它應該是一個驚喜。座椅比較硬,長時間坐不太舒服,包裹力很強。總而言之,我更喜歡奧迪A5,原因有二,外觀也很好看,我沒有感覺到什麼不同,還用說什麼,買寶馬就是為了操控,對比兩輛車,我想說的就是六個字:好車不用多說!所以,不知道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