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南安漁民捕到金色大頭鰱 僅千萬分之一的概率

2021-01-20 金英網

  金色大頭鰱很罕見,不少厝邊前來圍觀

  金色大頭鰱

  成千上萬條大頭鰱裡,一條金光閃閃的魚影,映入漁民老潘眼中,讓他欣喜若狂。昨天上午,南安樂峰鎮的筍塔水庫,老潘小心翼翼地將這條金色大頭鰱,展現在大夥面前。

  「小心點,把網拉高一點,不要讓魚跳走了。」老潘和同伴們,拉起網箱中的漁網,囑咐了好幾遍。「咚」的一聲,一條銀灰色大頭鰱,蹦出漁網,跳進水庫中,一瞬間消失不見了,老潘的心揪了起來,再三叮囑同伴,輕輕拉高漁網。

  不多時,金色大頭鰱再次現身,擺著尾巴,在水裡舞動著,它通體金黃,魚尾處有些黑色斑紋。「約90釐米長,目測15斤左右重。」老潘眯著眼說,無需把金色大頭鰱撈出來稱重,光靠十多年捕魚的眼力,老潘就能目測個八九不離十。

  說起這場「豔遇」,老潘激動得很。

  三天前的傍晚,水庫的漁民們正在撈魚,準備挑出成熟的大頭鰱,到市場上售賣。那天,他們把魚群趕往一處,在成千上萬條銀灰色的大頭鰱裡,這條金色大頭鰱脫穎而出,漁民們簡直驚呆了,趕緊把它撈起來。

  老潘說,其實去年春天,他就碰到過這條金色大頭鰱了,當時,它的個頭只有七八斤重,老潘捉回來養了半年多,碰上颱風天,讓這條魚跳回水庫了。

  「我捕魚46年了,也是頭一回見到金色大頭鰱。」63歲的水庫漁民老黃說。這兩天,村民們聽說這事,都趕來漁排開眼界,都把這魚當做吉祥物呢。

  「大頭鰱的學名是鱅魚,又叫花鰱,一般是銀灰色的,千萬分之一才可能出現這種自然變異的金色大頭鰱,確實罕見。」就連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萬為民站長,也是頭一回見。

  寶貝稀奇,老潘照顧有加,漁排不離人,「被人偷走了咋辦!」老潘打趣道。(來源:海峽都市報 記者 彭思思 林莉莉 柳小玲 夏鵬程 田米 文/圖)

相關焦點

  • 南安筍塔水庫現金色大頭鰱 僅千萬分之一的概率
    閩南網5月12日訊 成千上萬條大頭鰱裡,一條金光閃閃的魚影,映入漁民老潘眼中,讓他欣喜若狂。昨天上午,南安樂峰鎮的筍塔水庫,老潘小心翼翼地將這條金色大頭鰱,展現在大夥面前。  「小心點,把網拉高一點,不要讓魚跳走了。」老潘和同伴們,拉起網箱中的漁網,囑咐了好幾遍。
  • 概率只有兩百萬分之一
    近日,一位漁民在英國德文郡附近海域捕捉到了一隻罕見的藍色美洲螯龍蝦。他稱呼這隻美洲螯龍蝦為「拉裡」(Larry),然後把它放回了海裡。這位幸運的漁民名叫基思·塞特(Keith-Setter),當時他正在Ladram灣尋找美洲螯龍蝦。
  • 窯河漁民首次用大網箱養「大頭鰱子」喜獲成功
    2013年06月26日 09:14  稿源:中安在線     據淮南報業新聞網報導,日前,淮南市漁民首次嘗試在窯河用大網箱養「大頭鰱子」取得成功,首批5000多公斤「大頭鰱子」新鮮上市。  花鰱俗稱「大頭鰱子」,學名為鱅魚,要求生活水體潔淨,其生性嬌貴,離水很快就會死亡。
  • 大頭鰱魚頭怎麼做好吃?這樣烹飪最美味
    大頭鰱魚頭怎麼做好吃可以先把大頭鰱魚頭裡面的一些東西去除乾淨,再一切兩半,放到開水裡面燙一下,再撈出來水分烘乾,然後再準備火腿切成片狀,生薑,香蔥,豌豆苗處理好,鍋中加入適量的油燒熱,把大頭鰱魚頭放進去煎一下,加入生薑,香蔥段以及料酒,加入適量的清水,用大火煮開以後,蓋子蓋好繼續再煮10多分鐘,一直到魚頭熟透,湯汁變成乳白色,就可以盛出來,放到碗裡面,添加碗豆苗,再把鍋裡面的湯再次燒開
  • 秋釣鰱鱅一句話: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
    釣友問初秋水庫釣鰱鱅一般釣多深?其實說起來也行簡單,記住「早淺午深晚看水,『大頭』釣在白鰱下」這句話就行了!但是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講就是:早上釣淺,中午釣深,晚上看水面情況,一般情況下釣花鰱比釣白鰱釣層深。至於為何如此說呢?本文就與釣友們聊一下。1:早淺!為什麼說秋季釣鰱鱅,早上要釣淺呢?這主要還是和秋季的氣溫、水溫有關!
  • 神秘雙面貓,發現概率百萬分之一
    從《鏡花緣》中的雙面國,再到希臘神話中的雙頭犬;從羅馬神話中的雙面神,再到《山海經》中的比翼鳥,雙頭神獸仿佛只存在於文學作品、傳說或人們的幻想當中。然而回歸現實世界,雖然概率極低,但形形色色的雙頭動物依然會浮現於人們的視野。它們天生畸形,讓人不免驚訝;但細看它們的處境,更令人不勝唏噓。
  • 瓜洲漁民捕到一怪魚 原是"殺手"級熱帶魚"清道夫"
    向家富攝   「清道夫」這樣一動不動地貼在魚缸壁上就是在吃垃圾   原文標題:瓜洲漁民捕到一條不認識的怪魚 原是「殺手」級熱帶魚「清道夫」   昨天上午,瓜洲漁業村漁民張師傅給記者來電,稱在江裡撈起了一條「很多漁民都不認識的怪魚」。
  • 深山水庫無公害大頭鰱開賣了 打本社熱線96339可預訂
    喝水就能肥的大頭鰱魚  在水庫中的網箱裡,記者看到成群的大頭鰱魚,不時有肥壯的大頭鰱魚蹦出水面,雖然網箱上面蓋著網,但是大頭鰱魚時常將網頂出老高,其生猛可見一斑。  「在水庫中放置網箱是最自然的捕魚方式,不像其他的捕魚方式那樣會傷到魚,魚遊著遊著就遊進網箱裡,口不大,大的魚進去就出不來了。」
  • 日本出現野生雙頭蛇 概率僅四萬分之一
    福井市自然史博物館表示,野生的雙頭蛇誕生概率是四萬分之一。以現有論文為依據,這是1901年以後,日本發現的第9例野生雙頭蛇,極其罕見。據日本《福井新聞》17日消息,10月下旬,鯖江市一名男子在打掃自家一間小屋周圍時,發現了這條已經死去的雙頭蛇,並將其帶到博物館。這是一種名為竹根蛇的幼體,體長10釐米。其在卵中胚胎不完全分裂,或者因為兩個胚胎部分融合等原因,而發展為雙頭形態。
  • "黃金鯰魚"入住海洋水族館 生成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
    黃金鯰魚不含任何黑色素的真白化,生成概率僅為百萬分之一。  在南美展區,可見美麗善變的「黃金達摩」。從幼魚起,它的體色就隨著生長而變化,從全身黑灰色、黃黑色夾雜到通體金黃色皆可發現,其中成色最好的「純金魚」也被粉絲們俗稱「24K」。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
    在漁民拍攝的視頻中可以看到,翻車魚在捕獲上岸的魚群中顯得無比巨大,一個成人站在旁邊也顯小。它身上有黏性,粘滿了細碎的小魚。漁民用纜繩將它緩緩吊起,用力將其推向船艙外,最後解開繩索,放歸大海。他說,漁民蠻討厭捕到它的,吃起來沒有肉,賣又賣不了錢,漁網反而會被它弄個大洞,把網裡其它經濟魚弄爛。「捕到它的概率很小,一年之中會捕到幾條到幾十條不等。」
  •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近百條瀕危錘頭鯊在三亞碼頭當眾叫賣,官方:系漁民一網誤捕 澎湃新聞記者 刁凡超 2016-04-11 08:41 來源:澎湃新聞
  • 象山漁民誤捕100公斤重稜皮龜,要4個人抬得動
    象山漁民誤捕100公斤重稜皮龜,要4個人抬得動 2020-10-10 13: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寧波漁民捕到兩條虎鯨 智商和15歲的人不相上下
    「現在漁民的保護意識比較強,捕到活的保護魚類,會當場放生,如果捕上來的魚已經死了,則會聯繫相關部門前來接手。」寧波奉化海洋與漁業局的工作人員說。南京師範大學方面後來支付了運輸費和加冰的費用。寧波市海洋與漁業局證實,去年5月6日,寧波的確有漁民也誤捕到一條鯨魚,也是奉化蓴湖鎮的漁民,那條鯨魚大約重1700公斤,有6米長,捕撈上來已死亡,被送往南京師範大學的科研團隊作研究。
  • 滬上愛貓人士圍攻「殺貓狂魔」:「大頭」已捕貓多年
    而這一切,都源於3月16日晚,一名愛貓人士在小區內某棟樓下發現的一整冰櫃的死貓。這些死貓,被證明是一名叫做「大頭」的捕貓者,為販賣所捕殺。  鐵門裡放著捕貓設備  3月16日晚上6點40分,天色已晚,愛貓人士阿白和她的男朋友趁著一個阿姨出來倒垃圾開啟鐵門時,溜進了靜安區新閘路某小區的一棟樓內。
  • 揚州漁民捕到怪魚 原是外來熱帶魚「清道夫」
    ,稱在江裡撈起了一條「很多漁民都不認識的怪魚」。專家表示,「清道夫」學名下口鯰,長江原本沒有這種魚,應該是人為放生到長江的。由於它吃魚卵、魚苗,在我國被認為是外來入侵物種,對長江生態是一種破壞。漁民捕到「怪魚」懂行的一看原是「清道夫」昨天上午,漁民張師傅來電告訴記者,他們捕到了一條「怪魚」,全身布滿了黑色花紋,腹部平平的。
  • 南安一漁民釣到稀罕金黃色狗鯊 身長70cm重達兩斤多
    閩南網1月23日訊 (閩南網記者張凱航)今日上午,南安石井的鄭先生向閩南網(微信號:mnw_cn)報料,他們村的漁民老鄭,昨日上午在圍頭灣釣魚時,釣到一條金黃色的狗鯊,大夥看過之後,都覺得很特別。
  • 寧波漁民捕到一條3米長怪魚立馬放回大海為什麼?因為它有個奇怪的...
    這些年浙江漁民撈起不少奇奇怪怪的魚性格兇猛捕食一切海洋動物的「白龍王」抓到過好幾回都市快報4月27日晚上7點左右,寧波奉化一艘漁船在東海作業時,意外捕獲一條約3米長的成年翻車魚。船老大陳宏江一眼就認出了它,「看還活著,沒多想,直接放生了。」
  • 蟄居藍田19年,養出肥壯大頭鰱
    安溪藍田水庫一大波大頭鰱魚已長成。19年前,吳益生找到了這個絕佳的天然牧場,從此蟄居水庫邊近二十載,成為深山養魚人。經過反覆嘗試,吳益生發現這裡的水體環境最適合放養大頭鰱魚。它們靠吃水庫浮遊生物長成,味道絕非尋常鰱魚所能比擬。過去,因為山路崎嶇,這裡的大頭鰱魚成為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山珍」。
  • 鮮為人知的5類雜交突變動物,圖3被發現的概率僅有兩百萬分之一
    獨眼鯊魚,一種極為稀罕的突變鯊魚動物,獨眼鯊魚僅在頭部中央長有一隻眼睛,被科學家稱作是「鯊魚的獨眼畸形症」。目前人們所發現到的獨眼鯊魚屈指可數,全球範圍內也僅有不到50起捕獲記錄。藍魔蝦,人們首次在加拿大海域中偶然捕獲到的突變蝦類,這種蝦除了顏色全藍以外與其他蝦類並沒有太大區別,科學家稱,藍魔蝦的出現概率僅有兩百萬分之一。目前人們能夠在花鳥魚市場中購買到的藍魔蝦,多為染色而來,隨著飼養時間變長,其體色會逐漸退去。豹獅獸,在眾多雜交動物中,最少為人知的一種,在上世紀初,人們最早在印度的一家動物園中成功用雄豹和雌獅繁育出豹獅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