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2020-11-27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

今天上午養魚老道可是好一頓忙活,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兩條羅漢魚做準備,僅僅是一個倒缸的過程,但是極其複雜。

一開始是把孔雀魚倒入金魚缸,把九條小菠蘿倒入藍色妖姬孔雀魚的魚缸,之後把那些原生魚轉移,再後來,抽底換水,把白色的底沙全部清除,順帶換了一半魚缸水,最後把加熱管安裝完畢。

這樣的話,將近40條原生魚,全部突然進入到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魚缸內,它們會缺氧嗎?

觀賞魚會不會缺氧,不要去問別人,是要自己觀察的,這麼小的魚缸,誰也不敢說

近期,依然有不少的魚友,明明魚缸裡已經飼養了觀賞魚,還在不停地來詢問,你說這缸觀賞魚會缺氧嗎?

我不知道會不會,真的不知道。

因為我又沒在您的魚缸前面天天看著,在我的其他文章中早就說過這個問題,觀賞魚缺氧必定會有浮頭的徵兆,這個和在水面索食的反應根本就不一樣,觀賞魚呼吸困難的吞咽空氣和它們在水面歡快的等待搶食,它能是一個反應嗎?

魚的品種不同,對於氧氣的需求量根本不一樣

我們比如說,我現在這個小魚缸,長度為60釐米,寬度為30釐米,高度35,裡面飼養有8條鰟鮍魚,十來條麥穗魚,還有接近20條蝦虎,加起來有40多條魚,它們會缺氧嗎?

我也不知道,得靠我們自己的觀察啊,今天半下午,我就感覺有部分的魚兒出現了那麼一丁點的上浮徵兆,這個會與大量換入新水、以及突然倒缸、直接全部清洗濾棉等操作,都有一定的關係。

再者就是,觀賞魚的品種的問題,四十條這麼小的原生魚沒事,飼養四十條金魚試試?

哪怕是一樣大的小金魚,飼養40條剛從野外撈取的草金魚、或者鰟鮍魚再試試?那就不好說了,因為野外的含氧量要比家中環境高很多。

同樣的道理,它們之所以缺氧還會因為,我總是習慣於把水位加的很高,小過濾沒有橫吹水面,造成了水面的波動很小,所以含氧量不高,最後只能舀出來一舀子水,缺氧情況立刻得到改善。

還有就是,這個魚缸的原有水質已經兩個多月沒動了,當初之所以放棄,就是因為水質敗壞了,不得已才把紅肚鳳凰倒缸的,而現在直接換了半缸水,也需要一定的時間去修復水質。

我們別以為換水了,加入半缸新水那就萬事大吉,底沙陶粒中的雜質呢?都有可能是些問題。

發現觀賞魚有缺氧情況的出現,為什麼不可以加裝氧氣泵呢?完全可以的

所以說,如果我們使用到的不是瀑布過濾,下水也不是很旺,甚至於魚缸的過濾系統很薄弱,觀賞魚飼養密度又很大,它們入缸後,還沒有開始投餵就出現了浮頭、缺氧的徵兆,那麼我們為什麼不可以加個氧氣泵呢?

完全可以啊,這個問題根本沒有必要再問,關鍵在於我們自己的觀察啊,觀察最重要,因為有些平臺可以發圖片、發文字,但是私信不能發語音、不能發視頻,一個圖片就可以斷定觀賞魚缺氧了?

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說,這個問題,大部分情況下我是無法去有效判斷的。

還有魚友問到了關於氧氣泵的功率選擇,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只能大致上給與各位魚友一個參考值,那就是我的一個兩瓦的氧氣泵,分管著80釐米的兩個魚缸的水妖精,只是氧氣量不是很大,我也沒有必要讓氧氣量那麼大,事實上是有它無它皆可,撤了也無所謂的,不過是安裝上了,我懶得再撤就是了。

換句話就是,如果我們平時飼養觀賞魚的一米的魚缸,使用氧氣泵的話,五瓦的足夠、足夠了,沒有必要那麼大的。

幹嘛要那麼大呢,吹得魚缸雜質滿缸飛?這是供氧啊,還是讓它缺氧呢?

這個飼養密度我們一定要把握住,關鍵還是密度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小魚缸裡的四十條魚都是多大的,我們也應該知道鰟鮍、麥穗、蝦虎到底有多大吧?

那麼,我們在平時的飼養觀賞魚過程中,這樣的小魚缸,飼養小型觀賞魚,比如說燈科魚等,到底能夠飼養多少條,自己也就心中有數了,所用的設備就是一個小外掛,三個過濾板的小外掛,即使它們再長大點,這個水質也會很容易保持,按時換水是一定必須的。

當初水質敗壞的原因是因為爆藻了,再者我大約兩個多月沒管,所以造成了毒素超標,魚缸的底部鋪設有五釐米厚的陶粒,也是很長時間沒有去管理,一波一波魚接著來,有大的有小的,再加上大幅度的投餵量,天氣炎熱等問題,水質才會有所變化。

如果是我們去精心管理著,這些問題本就不該出現的,一個小外掛,每天投餵豐年蝦三次,注意定期換水,定期清洗濾棉,關鍵是這兩點,那麼這個小魚缸飼養40條小魚,也不是密度很大的。

那些海螺殼在這裡看起來很是雜亂,改天給它們拿出來,它們比較容易髒汙納垢,尤其是如此小的魚缸,並不太適合。

還有就是,我們往魚缸放置這樣的大石塊一定要注意,今天有兩次,我差點把魚缸給砸了,司馬光砸缸……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六十釐米小魚缸飼養40條原生魚,密度大嗎,用打氧嗎?
    這樣的話,將近40條原生魚,全部突然進入到了一個六十釐米的小魚缸內,它們會缺氧嗎?>我們比如說,我現在這個小魚缸,長度為60釐米,寬度為30釐米,高度35,裡面飼養有8條鰟鮍魚,十來條麥穗魚,還有接近20條蝦虎,加起來有40多條魚,它們會缺氧嗎?
  • 小於60釐米的魚缸裡少量飼養些中型觀賞魚,這種飼養方法可行嗎?
    我們就以60釐米以下的為限,80釐米以上的勉強算是大魚缸了,一般的70釐米的魚缸市面上並不常見。也就是說只要是60釐米及以下的魚缸,至少中大型熱帶慈鯛科的大部分觀賞魚,我們都不要去飼養,很小的小魚苗例外。
  • 養孔雀魚需要打氧嗎?這種情況下要,一般情況不用
    「養魚說」問答專欄28:養孔雀魚需要打氧嗎?【這裡的答案也許不完美,但能解決問題!】一次偶然的機會迷戀上了孔雀魚,想開幾個魚缸養孔雀魚,問需不需要打氧氣。答:既然這位朋友已經養過金魚和錦鯉魚,那麼相信也是有一定的飼養觀賞魚的水平。而且提出了這個問題,特別的細膩很好,相信也能把孔雀魚養好。接下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孔雀魚是可以不用打氧的。
  • 知道自己魚缸能養多少條魚嗎?以孔雀魚為例,我們一起來算一算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換數,魚缸所能裝載水的容積。小編這裡倒有一個很簡單的算法,今天分享給大家! 魚缸容積算法:魚缸的長乘寬再乘高就可以得到魚缸的容量,用容量除以1000,即可以得到水的容積。(要說明的是,這裡的長寬高均以「釐米」為單位,最後算出來的容積以「升」單位。)
  • 關於魚缸供氧的一些問題,過濾槽可以打氧嗎,納米氣盤好不好?
    在比較小型的魚缸內,比如說50釐米以下的魚缸,是可以單獨使用一個水妖精就能管理好魚缸的水質的,當然了,觀賞魚的飼養密度不能太高。如果是過小的魚缸,比如說20、30釐米的超小型魚缸,添加一個小外掛即可,外掛的出水口能夠有效震動水面,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供氧作用,因為這樣的小魚缸,水妖精根本放不下。而對於較大型的魚缸,水質很好的話,直接使用氣石供氧即可,水妖精的作用也不會太大。
  • 計算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有公式也有技巧和觀察,如何準確判斷?
    我們事先計算出來魚缸的水體大致是多少升,然後再大體端量一下我們購買觀賞魚的體長是多少釐米,然後用升數直接除以觀賞魚的體長,就得出來我們需要飼養的條數了,也就是飼養密度,就是如此簡單。比如說我的蝴蝶錦鯉,魚缸裡的水體正好也是120升,它們的長度大致在15釐米左右,二者相除之後,得出來的數值是8條,那麼也就是說我這個魚缸在滿水的情況下,不考慮它們的成長因素,最多可以飼養8條。然後如果是我們的過濾系統比較薄弱,不想去太過費勁處理魚缸的水質,那麼飼養6條不也很好嗎?減去兩條就是了。
  • 把地圖魚等中型觀賞魚,飼養在小於60釐米的魚缸裡,一定矛盾重重
    事實上,如果養一條倒不是不可以,在下文我會告訴大家,一位魚友如何使用小魚缸飼養鸚鵡魚,從三條養到了一條,最後一條不剩,然後改成飼養小金魚了。其實小魚缸飼養燕魚有可能還行,但是很多魚友根本不敢養,感覺燕魚的飼養難度比較大,而我們能夠想到的飼養難度較低的,又是中型觀賞魚的,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鸚鵡魚和地圖魚。
  • 魚缸過濾,按照普通飼養密度設計,而新魚友按照最高密度飼養
    但是,這樣的上濾魚缸,市面上常見的,最大的也就是一米,基本上還是以80釐米以下的各種小型魚缸居多。這樣的過濾系統如此薄弱的魚缸,誰讓我們去飼養鸚鵡、地圖、龍魚、錦鯉這些中大型魚的?當然水質玩不轉了。還有大部分的底濾魚缸,很多魚友又會說,過濾系統太差了,根本水質就調理不好,這怎麼可能呢?魚缸的底櫃是根據缸體大小設計的,總不能柜子比魚缸還大吧,濾槽是放在底櫃裡的,也不可能做的比底櫃還大吧?那麼,針對個體不同的魚缸和濾槽大小,到底放入多少濾材合適,這還用問嗎?
  • 以一米標準魚缸為例,各種常見觀賞魚的飼養密度,數值有一定浮動
    這些小型熱帶魚,我們比如說孔雀魚、燈科魚、迷你鸚鵡魚、紅箭瑪麗魚之類的,總而言之成年魚的體長最大在10釐米以內吧,可能紅箭和藍曼龍能夠大點,對於這些小型魚,我們是可以按照一公斤水、一公分魚來計算飼養密度的。
  • 為什麼這麼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在50釐米的小魚缸裡很容易死亡?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今天一位魚友購買了一個長度為50釐米的小魚缸,聽說小小的三湖魚最容易飼養,所以就準備用這個小魚缸來飼養一群小雜鯛,於是來諮詢養魚老道,到底可不可行?
  • 想要把地圖魚或者鸚鵡魚,飼養在小魚缸裡,為什麼一般人玩不了?
    事實上,如果養一條倒不是不可以,在下文我會告訴大家,一位魚友如何使用小魚缸飼養鸚鵡魚,從三條養到了一條,最後一條不剩,然後改成飼養小金魚了。 其實小魚缸飼養燕魚有可能還行,但是很多魚友根本不敢養,感覺燕魚的飼養難度比較大,而我們能夠想到的飼養難度較低的,又是中型觀賞魚的,自然而然就會想到鸚鵡魚和地圖魚。
  • 常見幾種冷水觀賞魚的飼養水位和飼養密度,我們該如何掌握?
    很多魚友在這裡會提到泰獅之類的大型金魚,這個就要靠我們自己的觀察了,比如說這個金魚體長在20釐米以上,體型寬大,尾展也很大,我們也去用30釐米的水位飼養?我們比如說60釐米長的魚缸,飼養6釐米的普通小草金,是可以飼養10條左右的,同樣的道理,在80釐米的魚缸裡,如果飼養10釐米的蝴蝶鯉,我們可以最多飼養8條,一米的魚缸可以飼養10條,一米五的就可以飼養15條,但是這個先決條件一定是過濾設備完備,而且魚兒不再生長。
  • 如果魚缸24小時不間斷打氧,就會導致觀賞魚的體表粘附氣泡嗎?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在長期打氧的水體環境中,可能會出現觀賞魚的身上粘附有一定氣泡的現象,特別是像一些身體粘液分泌過多的觀賞魚,比如說金魚、錦鯉和在發奶過程中的七彩神仙魚,它們的體表經常會出現一些細微的肉眼可見的小氣泡。
  • 哪些觀賞魚屬於高氧魚,如果魚缸裡開始缺氧,什麼魚會率先死亡?
    第三、魚主人最為關注者先死這個問題就有點奇妙了,魚主人最關注哪條魚,基本上哪條魚就會先死,為什麼會是這個樣子呢?因為我們關心則亂。如果魚缸裡的哪條觀賞魚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對於它的關注度一定是最高的。哪些觀賞魚,又算是高氧魚呢?這還真不一定。飼養所謂的高氧魚,到底用不用刻意打氧?那麼,如果我們飼養所謂的高氧魚,到底用不用刻意去給它們打氧呢?關於這個問題,在我的視頻和文章中曾經都有提到過。
  • 把7條成年七彩塞到了60釐米長的魚缸裡,水質可以完好保持嗎?
    今天養魚老道終於有點時間到老鄒大叔家裡去溜達一圈了,看到了我的那個60釐米的下濾魚缸已經開始養上七彩了,由於前一陣子這裡的七彩神仙魚患過一次大病,現在僅剩的7條紅鑽七彩也不讓它們繁殖了,為了避免它們之間出現過於激烈的打鬥現象,所以只能採用這個小魚缸進行高密度飼養了。
  • 五十釐米長的小魚缸能夠飼養幾條神仙魚,加熱管和過濾如何選擇?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有魚友對比養魚老道的魚缸,也要添置一個長五十釐米的小魚缸,來飼養神仙魚或者七彩,問養魚老道到底飼養多少條會比較的合適?4、所以說不管是神仙魚或者七彩魚苗,我們在小魚缸裡飼養,飼養密度不可能太大了,即使是兩公分的魚苗,最多是可以飼養20條的,但是很快就要分缸,如果是十條魚苗也不會在這個小魚缸裡待上多久。
  • 其實大部分觀賞魚可以不用打氧,這土方法告訴你咋簡單判斷
    在飼養觀賞魚的過程中,打氧是一個備選的項目。因為不一定所有觀賞魚都需要進行打氧的,但是,很多剛開始養魚的朋友,可能不是很清楚這一點。因此咱們也經常會收到這樣的問題:我養了養了什麼魚,我進行了什麼什麼操作,要不要給魚缸裡面打氧呢?
  • 八十釐米的魚缸可以養什麼熱帶魚,金魚、錦鯉可不可以?
    其中密度最低的魚缸,應該是十三條小雜鯛,這個主要問題來源於它們的打鬥和我懶得去造景,所以說飼養20條一年下來,還剩下了13條,再就是孔雀魚缸,一般的都是種魚20條,小魚可以酌情增加,虎皮魚成年的飼養了15條,即使是25條,那也沒有問題。
  • 飼養觀賞魚,應該選擇多大的魚缸為好?是要考慮很多因素的
    大部分魚友所問的,可能就是魚缸的最大選擇不過我相信,大部分魚友所問的,可能就是魚缸的最大選擇,這個答案也很難回答嗎?是的,我就以我的兩條羅漢魚為例。再者就是,這條魚的性格比較溫順,比較喜歡乾淨,也不容易渾水。那麼,這條羅漢魚在這個八十的魚缸內,可能飼養到老也足夠、足夠了。而另一條呢?那個兇殘的魂鬥羅,咬死清道夫,吃條小魚都能把魚鱗吐得滿缸都是,然後自己再去吃屎,以它目前的長勢來看,還能再次生長一段時間,80釐米的魚缸,絕對不夠用,它自己得不到一個更好的伸展空間。
  • 想要練手魚鍛鍊養魚水平,不如飼養小型原生魚,比通貨觀賞魚要好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經過養魚老道最近一段時間的實踐和觀察發現,無論是在飼養難度上、還是觀賞魚的體質、飼養情趣上,下述的三種小型原生魚,都要比我們經常在魚市場上看到的那些通貨觀賞魚,死亡率要小很多很多。在某種程度上,一開始飼養它們,反而有利於新魚友們的入門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