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00萬年前的動物都長什麼樣?科學家發現4隻眼睛的蜥蜴化石

2021-01-09 奇點先驅

筆者:三體-小遙

在地球漫長的生物進化史上,曾經出現過很多獨特的物種,它們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進化出了與眾不同的技能。甚至還有一部分生物學會了如何調節自身的身體結構,從而更好的應對各種問題,減少來自天敵的威脅。

根據相關研究,世界上有很多生物擁有複雜的複眼,能夠分辨出更多的物體,這種靈敏程度完全不亞於回聲定位,尤其是在很多昆蟲身上,都得到了良好的體現。

然而,也有一部分生物甚至有三隻眼睛,這種不太對稱的身體或許對人類來說並不利於活動,但是對這些生物來說卻得心應手。世界上甚至存在三隻眼睛的蜥蜴,在對各種古老的生物化石進行研究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驚奇地發現世界上曾經存在過擁有四隻眼睛的蜥蜴。

據悉,這隻蜥蜴生活在距今4900多萬年前,在原本眼睛的基礎上,它們又擁有了一雙特殊的眼睛,並且這一部分不僅僅是負責觀察普通事物,還能夠定位,甚至檢測光線的偏振。

生物學家表示,這種蜥蜴很久以前就已經滅絕,只不過作為古代脊椎動物中唯一擁有四隻眼睛的成員,它們將會成為未來研究的重點。

其實很多動物原本都擁有第三隻眼睛,只不過後來退化成松果體,至今仍能夠在大腦中找到對應的部分,而蜥蜴同樣有類似的生理特徵。生物學家分析,擁有第三隻眼的蜥蜴主要利用其來感知光線,而這種第四隻眼睛很有可能是第三隻眼睛的衍生物,通過先進儀器掃描出的影像或許能夠了解一二。

生物學家認為,想要了解動物們的眼部構造,還需要深入分析它們的進化過程,就連人類至今都沒有了解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真正由來,更何況這種遠古生物。

如今這種古老的蜥蜴化石已經得到了妥善保存,科學家們正努力對此進行深入的研究。面對這個複雜的謎團,我們也希望能夠早日得到合理的答案,從而揭開四眼蜥蜴的神秘面紗,為生物界的進化樹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

相關焦點

  • 生活在4900萬年前的一種蜥蜴居然有四隻眼睛
    北京時間4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近期一項研究發現,生活在4900萬年前的一種已經滅絕的蜥蜴具有4隻眼睛。該研究對出土於19世紀70年代的一件化石進行了分析,發現這一蜥蜴物種的顱骨頂部具有兩個感光器官。這種蜥蜴被稱為肯塞薩尼瓦蜥(學名:Saniwa ensidens),體長約1米。
  •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科學家在雲南昭通發現600萬年前巨型水獺新種化石 2017-01-這是迄今歐亞大陸發現的體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水獺化石之一。  水獺是鼬科中半水生的食肉動物,現生水獺在世界範圍內廣泛分布但其化石記錄非常貧乏,尤其是距今6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時期。此次發現的化石是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聯合項目的野外採掘隊2010年在昭通市太平鄉水塘壩一個廢棄的磚廠煤坑發現的。
  • 在宇宙中神出鬼沒的巴克球,首次被發現於8000萬年前的動物化石中
    然而,在最近發表於《古生物學》(Paleontology)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科學家們出人意料地在8000萬年前的海洋動物身上發現了這種奇怪的幾何形狀。巴克球在宇宙塵埃、氣體和某些巖石中總是隨機出現,神出鬼沒,但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這種結構在白堊紀的兩種海百合化石中大規模出現——海百合的化石板塊形成了多方面的中空結構,科學家們將其鑑定為巴克球。
  • 俄羅斯科學家在圖門地區發現了100萬年前的猛獁象、洞穴獅化石
    葉卡捷琳堡(Sputnik)--研究人員帕維爾·科辛採夫(Pavel Kosintsev)周三表示,俄羅斯古生物學家在西伯利亞泰門地區的河岸上發現了一千多具猛獁象、野牛和洞穴獅子的骨頭,這些化石可能有100萬年的歷史。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 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科學家發現4億多年前海洋動物眼睛化石,視力堪比蜻蜓
    據法新社倫敦8月13日報導,科學家發現一種4.29億年前的海洋動物眼睛化石,據推斷具有堪比現代蜜蜂和蜻蜓的視力,而擁有該眼睛的海洋生物在恐龍出現之前就滅絕了。報導稱,在世界各地都能發現三葉蟲化石。這種節肢動物長相可怕,身體分段,並具有堅固的外骨骼。
  • 美科學家研究顯示全球變暖讓小型食草蜥蜴變巨蜥
    ■ 探 索  據國外媒體報導,通過對在緬甸發現的一種巨型蜥蜴化石進行研究,美國科學家認為4000萬年前的氣溫升高導致小型食草蜥蜴生長成10英尺(約合3米)長的巨蜥。科學家此前認為大型食肉蜥蜴之所以擁有遠遠超過食草親屬的體型是因為它們的棲息地缺少捕食者。  此項研究由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和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的科學家進行。研究顯示較為溫暖的氣候是進化出大型蜥蜴的一個條件。全球氣候變暖能夠讓這種現象再次出現。科學家研究的巨蜥化石是上世紀70年代由愛荷華州大學和杜克大學的考察隊發現的。最近,內布拉斯加州大學的古生物學家開始對這些化石進行研究。
  • 史上最奇怪的琥珀化石
    大約4100萬年前,在中始新世晚期,一對長腿的蒼蠅(白蟻科當一滴樹樹脂毀了他們的樂趣...古生物學家認為這是澳大利亞化石記錄中「凍結行為」的第一個例子,因為大多數琥珀化石都是在北半球發現的。這些微小的動物類似於遲滯,有時被稱為水熊。這些新生代無脊椎動物是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發現的,距今已有3000萬年的歷史。這些動物之所以被命名為「發黴豬」,是因為它們的體形肥胖和富含真菌的食物。
  • 科學家發現亞洲最古老沙雞化石 揭示600萬年前青藏高原生態
    科學家發現亞洲最古老沙雞化石 揭示600萬年前青藏高原生態 2020-04-05 15:25:54科研團隊 供圖   中新網北京4月5日電 (記者 孫自法)記者5日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獲悉,該所科學家團隊在臨夏盆地中新世晚期地層發現一件距今約600萬至900萬年的沙雞化石,是目前已知亞洲最古老、保存最完整、且具有關聯骨骼的沙雞化石,為了解當今中國沙雞特別是西藏地區沙雞的演化、青藏特有的高原生態系統及特有物種提供了關鍵證據
  • 中國學者發現5億多年前四不像動物: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
    長著蝦的身體、有5隻眼睛、揮著粗壯的鉗子……這樣的「四不像」,竟然是大多數現代動物的祖先?學術刊物《自然》5日發表由中國學者最新發現的一種遠古動物——章氏麒麟蝦。這種5億多年前的遠古動物集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就像一座橋梁,填補了物種演化間的關鍵環節。
  • 化石胃部發現的最大獵物:5米長海洋爬行動物魚龍胃裡發現4米長海龍屍體
    :5米長海洋爬行動物魚龍胃裡發現4米長海龍屍體(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中國科學報(沙森):俗話說,貪多嚼不爛。據《新科學家》報導,這隻5米長的海洋爬行動物的胃裡有一隻4米長的動物的屍體,顯然在吃這頓大餐的過程中,它的脖子受傷了,隨後不久就死了。這是在化石的胃部發現的迄今為止最大的獵物。「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Ryosuke Motani說。魚龍類似於海豚,大約在2.5億到9000萬年前繁衍生息。
  • 科學家發現海底「霸王鯨」化石(組圖)
    「霸王鯨」化石 www.thebeijingnews.com · 2006-9-4 10:03:52 ·來源:新京報  屬於鬚鯨卻牙齒鋒利 有望改寫鯨類進化史  他們都說海裡冷,但海裡有溫血動物裡最熱烈、最狂野、最急切的……———D·H·Lawrence:《鯨魚不哭》  對現代人而言,勞倫斯的這首詩並不容易理解。
  • 中國科學家發現目前唯一能滑翔的蜥蜴化石物種
    研究表明,滑翔蜥蜴化石是近年來在世界上引起廣泛關注的遼西熱河生物群中一個新的重大發現,是蜥蜴長達2億多年演化歷史中,目前唯一能滑翔的化石物種。    這種古老的滑翔蜥蜴化石被命名為「趙氏翔龍」,是中國科學家在遼寧西部野外工作中發現的。
  • 日本科學家發現新種恐龍化石 長達8米骨骼完整
    日本科學家發現一種新恐龍的化石,命名新物種為「神威龍」。恐龍骸骨近乎完整,約有8米長,是日本境內發現最大的恐龍骸骨。據報導,北海道大學領導的研究團隊分析幾百塊7200萬年前的骨骼後論定,這是鴨嘴龍科的一個新種恐龍骸骨,屬草食性動物,生存在白堊紀晚期。
  • 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
  • 阿根廷發現7000萬年前巨型魚類化石,長6米多,牙齒鋒利如針
    阿根廷科學家當地時間7月6日表示,在這個南美洲國家的巴塔哥尼亞發現了一具7000萬年前生活在恐龍時代的巨型魚類化石。據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在一份聲明中說,阿根廷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具6米多長的掠食性魚類的殘骸」。
  • 中國發現1.2億年前懷孕蜥蜴化石
    科學家在中國東北部發現年代最為久遠的懷孕蜥蜴的化石,距今至少1.2億年。這塊懷孕蜥蜴化石的發現證明,白堊紀早期的一些蜥蜴和蛇類也通過分娩的方式繁殖下一代,而不是產卵,遠遠早於此前的預計。 這位長腿蜥蜴媽媽在分娩前幾天就死亡,而後被埋入泥漿中變成化石。它可能生活在溪流沿岸,體內蜥蜴胎兒超過15個。
  • 神農架林區有一種詭異動物,科學家推測450萬年前就已滅亡
    在神農架林區內裡生在世好多非常稀有的野生動物,有1種動物非常詭秘,這類野生動物被人們叫做驢頭狼。依照科學家推測,這類動物應當是在450萬年前就已滅亡了,但是現在這類生物卻還生活在地球上,這是怎麼回事呢?
  • 遼寧發現世界最早的懷孕矢部龍(蜥蜴)化石
    細小矢部龍是一種已經滅絕的生物,是遼西熱河生物群中最常見的蜥蜴類化石,廣泛分布於早白堊世義縣組地層中。1942年,日本侵華期間,日本學者遠藤隆次和鹿間時夫發現並記述了遼寧義縣棗茨山的一件蜥蜴化石,並依日本學者矢部長克之姓氏命屬名,根據生物形態特徵命種名:細小矢部龍。但是其正型標本在戰亂中丟失而下落不明。
  • 雲南昭通發現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
    新華社昆明9月4日電(記者趙珮然)中國、美國、希臘和澳大利亞四國科學家共同研究確認,在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水塘壩社區發現了640萬年前最接近金絲猴祖先的化石。這項成果形成的兩篇論文近日發表在國際學術刊物《人類進化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