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客制+監聽入耳式耳機選購攻略 IER-M9/M7/Just ear 如何選?

2021-01-09 宅客ZhaiiKer

在 7 月及 8 月,索尼先後宣布引入 Just ear 客制耳機與及 IER-M9/M7 3 款高端入耳式耳機產品,前者是日本本土開售之後首度登陸海外,而後兩者更是選擇在香港作全球首度曝光。同樣是入耳式耳機,究竟索尼這 3 款產品會否造成「自己打自己」局面?答案當然是不會,因為索尼在 Just ear 以至 IER-M9/M7,都有其各自非常明確的產品定位,因此如果是「索尼」耳機迷、正有打算從中入手的話,先認真了解 3 款產品的不同,再思考自己對聲音的需求才是正道。現在就讓同時集結到 Just ear、IER-M9 及 IER-M7 3 款產品的艾域,分享一下個人的試聽後感,讓大家對它們有更深入的了解吧。

索尼 IER-M9 + IER-M7 監聽取向 追求「原音」HEAD-FI 友必選

如果最近有留意各個索尼 Music 旗下的歌手之社交網站平臺,都不難發現他們近期的 Live 演出都會佩戴著 IER-M9 這款耳機。聯同兄弟作 IER-M7,索尼在開發這個全新系列時,主要針對的正是專業音樂人及歌手作舞臺監聽(Monitor)之用,在設計時更邀請專業音樂人及現場音響工程師參與,並納入他們的意見至這兩款耳機之中。但在音響發燒友心目中,「追求原音」亦是不少人「玩機」的一大目標,因此除了專業歌手或幕後音樂人之外,以「監聽」、平直無添加作為聲音取向的 IER-M9 及 IER-M7,其實亦一樣滿足到希望透過耳機,享受歌手、樂手在錄音室錄製之原原本本的聲音之發燒 Head-Fi 玩家要求。

▲ IER-M9 為 5 動鐵單元架構,機身採用鎂合金外殼製成,並裝設碳纖維側蓋。

▲ 至於 IER-M7 在外型上則與 IER-M9 一脈相承,但就改用塑料外殼及鋁材側蓋。

▲ 碳纖維側蓋令 IER-M9 更為有型。

▲ 整體機身到導管都是以鎂合金一體成型。

▲ 而 IER-M7 則為黃銅金屬導管。

取向中性平直 M9 通透感、高音延伸自然更優勝

作為同一系列的兄弟作,IER-M9 及 IER-M7 在外型設計上一脈相承,但前者就用上鎂合金外殼+碳纖維側蓋,與 IER-M7 的塑料外殼+鋁材側蓋略有不同,而且「上位機」IER-M9 更屬多出鎂振膜超高音單元的 5 動鐵單元架構,而 IER-M7 則為 4 動鐵單元耳機。凡此種種,究竟令「M9」及「M7」之間的聲音有何不同呢?艾域試以「黑磚」索尼 NW-WM1A DAP 直接驅動 IER-M9 及 IER-M7,並試聽 Rubber Band《阿波羅》16bit/44.1kHz FLAC 音樂文件及 Jason Mraz《Let’s See What The Night Can Do》24bit/44.1kHz AIFF 音樂文件。同場比較兩者之間的聲音表現,可以發現兩款產品的聲音表現同樣屬於中性、平直取向,營造的音場寬度恰當,人聲與各種樂器的比例分布十分平均。但在背景樂器分明度,以至整體聲音的通透感上,都自然以定位較高的 IER-M9 優勝,例如《Let’s See What The Night Can Do》中段,Jason Mraz 的一段高音延伸,IER-M9 就呈現得更為自然順滑。

而在播放《阿波羅》一曲時,IER-M9 各個頻段的聲音都不會有刺耳毛噪,而每下大鼓的聲音亦輸出得清晰爽快,鼓聲輸出後餘響的空氣感、結他弦線線條均可分明地呈現。另外,針對索尼自家 DAP 產品力推之 4.4mm 平衡端子,IER-M9 及 IER-M7 除隨機附設 3.5mm/MMCX 鍍銀無氧銅接線之外,亦加送一條同一材質的 4.4mm/MMCX 接線,當中 IER-M9 更加入絲質編紋和非磁性底塗層插頭。對比 3.5mm 單端驅動,4.4mm 平衝輸出在聲音的立體感及通透感都明顯更佳,整體密度及細節可聞程度都全面提升,當中 IER-M9 附送之線材在聲音上就更富透明感,質感更佳亦令佩戴感更為舒適,而不論 IER-M7 還是 IER-M9 的線材,聽診效應問題都極低,對於舞臺表演者以至長時間音樂隨身的重度樂迷而言都十分重要,無須忍受因線材與衣服碰撞或摩擦而產生的沙沙聲。

▲ IER-M9(上)及 IER-M7(下)均用上 MMCX 可換線插頭,但由於插頭屬內凹式設計,因此未必所有 MMCX 線材都可以使用得到,建議大家如有意換線就先實試一下。

▲ IER-M9 與 IER-M7 均隨機附送 3.5mm/MMCX 及 4.4mm/MMCX 接線各一,前者加入圖中的絲質編紋和非磁性底塗層插頭。

▲ 耳塞也十分講究,提供 6 對不同尺寸的 Triple Comfort 三重舒適(圖中較淺色的耳塞),以及 7 對 Hybrid Silicone 混合矽膠耳塞。

索尼 JUST EAR 獨一無二+自選調音

至於在 IER-M7/M9 發布前一個月,索尼宣布原為日本限定的客制耳機 Just ear 正式在港推出。在香港發售的型號為XJE-MH2 。機身採用混合聲學結構,由一個 13.5mm 動圈低音單元及一組動鐵中高音單元組成。每一對 Just ear 最特別之處在於「獨一無二」,因為由製作耳模到最終耳機成品,都是根據每個用戶的耳形而製成,絕對不會重複。

另外,索尼採用特製頭尺模具協助認可聽力學專家量度並採集耳模,而耳模物料用上優異成型效果的矽樹脂,確保所採集的耳模能夠忠實反映用戶的耳型。採集完成之後,耳模就會空運至日本,交由索尼「匠人」團隊作人手製作。最終成品的機殼以特殊的珊瑚藍透明亞加力膠製成,裝嵌上設有六個氣孔的金屬面板,耳機導管位置則為較柔軟的矽膠材質。整對耳機一體成型,由「匠人」手工打磨而成,確保亮麗的外殼帶來最貼服的佩戴感。

▲ Just ear 機殼以特殊的珊瑚藍透明亞加力膠製成,再裝設上有 6 個氣孔的金屬面板。

▲ 透明外殼可以清晰看到內部結構,而成品的導管位置則為較柔軟的矽膠材質。

▲ 13.5mm 低音動圈單元緊貼於耳機金屬面板,而中高音動鐵單元則較接近導管。

▲ 與 IER-M7 及 IER-M9 一樣,Just ear 亦是採用 MMCX 可換線插頭。

3 種取向 各擅勝場

Just ear 另一獨特之處,在於在訂購時,用用戶可以自行從「Monitor」、「Listening」及「Club Sound」3 種調音上選擇其中一種,由內到外都一樣自主。但究竟 3 種取向是否如斯分明?艾域就繼續使用 NW-WM1A DAP 播放 Maroon 5《Closure》24bit/44.1kHz AIFF 音樂文件及 Sam Smith《Midnight Train》24bit/88.2kHz AIFF 音樂文件,並驅動 3 種取向的 Just ear 試聽版本作比較,後感如下:

Monitor:高頻較 IER-M9 更為明亮,歌曲中的微動態細膩,細節變化收放利落,整體聲音亮麗乾淨,高頻光澤屬 3 種取向中最鮮豔。雖然用上 13.5mm 特大動圈單元,但因其聲音取向定性為「監聽」,因此低頻不屬量感澎湃風格,但層次變化仍然恰到好處。

Listening:對比於 Monitor 取向,低頻是兩者之間的最大分野,量感明顯更為豐富飽滿,高頻光澤亦相對較為收斂,令聲音更為耐聽,是屬於最易取悅不同音樂偏好玩家的一種取向。

Club:低頻量感最為澎湃之取向,在聆聽 Maroon 5《Closure》這類歌曲時,就會顯著地覺得更富有節奏感及跳彈感,但仍然保留到爽快的低頻收放,箇中層次變化亦可妥善展現。雖然低頻澎湃,但不代表它所呈現的人聲、結他等樂器線條會因而受到影響,整體聲音清晰度仍高,而且圈、鐵之間亦不會有各自為政,銜接自然,高頻光澤感則相應地較另外兩種取向略低。

售價:港幣 $16,888(Just ear,包括耳模製作費及運費),港幣 $9,490(IER-M9),港幣 $5,190(IER-M7)

相關焦點

  • 探索音樂表現新境界 索尼IER-M9真實還原聲音每一處細節
    因此,正是由於市場的需求,專為舞臺而生的高端入耳監聽耳機索尼IER-M9便由此誕生了。它能夠忠實還原聲音每一處細節,讓歌手時刻聆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  對於喜歡監聽風格的發燒友而言,索尼IER-M9作為一款專業的舞臺入耳式監聽耳機,同樣也是最合適的選擇。
  • 匠心打磨細節 索尼醇音耳機IER-Z1R帶你感受細膩音樂之美
    索尼正是秉持著這樣的匠心精神,通過對細節的不斷打磨,對創新的不懈追求,為消費者提供更優質的產品。  醇音系列是索尼執著追求上乘音質的真實寫照,亦是索尼優秀技術的濃縮結晶。索尼旗艦入耳式立體聲耳機IER-Z1R作為醇音系列中的一員,其所帶來的音樂體驗改變了人們對於耳機概念的固有認知,將體驗從聆聽上升到感受層面。
  • 70款耳機口碑報告:森海塞爾IE60、索尼MDR-1A受青睞
    中端款(150-500元):索尼、魅族受好評 對音質有追求的愛好者可以選擇中端款耳機入門,勉強進得了發燒友的門檻,頭戴式可選購型號也更多,開始與入耳式耳機平分秋色。
  • 發燒友也會犯糊塗 教你如何正確選耳機
    1教你如何正確選耳機    [中關村在線音頻頻道原創]之前我們為簡單的講解了一下如何的為自己私人定製一款適合自己的音箱,受到了很多網友的喜愛,也讓很多網友了解到了應該如何的挑選一款屬於自己的音箱。
  • 入耳式藍牙耳機什麼牌子好,入耳式隱形藍牙耳機推薦
    選入耳式藍牙耳機的經驗我還是有的,畢竟在耳機圈也混了很多年了。無線藍牙耳機和傳統的耳機相比較,不但免除了線的纏繞,還避免了在運動過程中耳機「聽診器」效應。以下就個人經驗給大家分享幾款比較好的入耳式藍牙耳機!
  • 藍牙耳機怎麼選?小白入門傻瓜式藍牙耳機選購指南
    自從蘋果砍掉了iPhone7上的耳機孔之後,這股歪風似乎很快蔓延整個手機業。現在想有線聽首歌,還得必須得連上個轉接頭。更讓人抓狂的是,充電聽歌居然只能二選一。所以,藍牙耳機被迫成為了許多人的剛需。面對這個大家陌生的「入侵物種」怎麼選購就成了最大的難題,各種參數,配置搞得眼花繚亂,甚至被商家忽悠買了無數款不適合自己的產品,不少小夥伴在踩雷的道路上也越走越遠…不用慌,這篇文章就來根據不同的人群,推薦適合大家的藍牙耳機,大家對號入座即可。在競爭激烈的遊戲世界裡,不能有一點的延遲,快人一步便意味著勝利。但這卻是藍牙耳機的先天不足。
  • 用耳機也能「開掛」,鈦度THS105吉利蝠入耳式遊戲耳機體驗
    最近入手了一款據說聽音辨位的遊戲耳機——鈦度THS105吉利蝠入耳式遊戲耳機,那麼這款耳機到底如何?鈦度電競品牌由人皇SKY創作的,電競才慢慢進入大家視野。鈦度THS105吉利蝠入耳式遊戲耳機外包裝在色彩搭配上採用紅黑的設計,正面是產品的實物渲染圖,左上角是鈦度的Logo,左下角標註是產品的型號。
  • 監聽耳機又是什麼塑料做的
    據LeaksApplePro的最新消息,即將推出的更便宜的蘋果AirPods Max耳機價格可能在350美元左右。以這樣的價格,它將與索尼WH-1000XM4和Bose QuietComfort 35 II等競爭。為了讓耳機更便宜,該公司計劃做出一些改變。據報導,該公司選擇了塑料耳罩,而不是機器紋理的陽極氧化鋁耳罩和不鏽鋼頭帶。
  • 為什麼戴著耳機唱歌會跑調?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不戴耳機的情況下,唱歌是不跑調的,但戴上耳機之後卻找不著調了,而且自己根本聽不出來。這是什麼原因呢?聽覺是個體對聲音刺激的察覺,這種感覺僅次於視覺。我們的語言信息以及其他與聲音相關的信息,大多數都是依靠聽覺接收的。
  • 索尼不是全部!最適合準大學生的耳機購買攻略來了
    說到耳機降噪,怎麼能少了索尼。開啟降噪模式後,索尼WI-1000XM2可以聆聽10小時,關閉降噪模式則可聽歌15小時,而且即便耳機沒電了,用戶能夠通過有線連接繼續聽音樂,同時音質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WI-1000X和WI-1000XM2的區別在於後者搭載了HD降噪晶片QN1,降噪效果僅次於自家頭戴式耳機WH-1000XM3,強於索尼三代降噪豆。
  • 什麼耳機好?如何選購合適自己的耳機,是森海、sony?(第二篇)
    拋開天價的靜電耳機不講,比較常見的是動圈,動鐵耳機了動圈式單元簡單講就是由一磁鐵 線圈,振膜所構成的喇叭,就是喇叭,再加上外殼!由線圈帶動振膜發出聲響。大概的講講各家耳機的聽音風格吧雖然每個耳機針對的用戶不同,調音也會有所差別,而且各個廠的旗艦耳機都能在各方面碾壓對手的中端耳機,這裡我們大致講的就各家的調音特點,了解一下還是不錯的森海塞爾:合適聽古典風格,特別是交響樂等大動態音樂,整體表現在樂器
  •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金火龍太刀客制怎麼選 金火龍太刀客制選擇推薦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已經更新了一個多月了,不少太刀俠也終於如願做出了當前版本的畢業武器金火龍太刀,而之後的問題就是客制了,需要這把武器用到冥赤龍,那麼客制該怎麼選擇呢?
  • 音樂久聽不累 5款佩戴舒適的耳機推薦
    附件方面,威士頓UM3X入耳式耳塞隨機附送了耳機便攜包、3.5mm轉6.4mm插頭、三對海綿套、六對矽膠套盒一對三節套,大大方便了用戶的使用。索尼MDR-XB700耳機採用產品如遇全罩式耳機,厚實的耳罩可以將耳朵完全包裹住,有著完美的佩戴舒適度,並且在插頭接線處的做工也十分精細。
  • 耳機用無線還是藍牙 哪個音質更好?有什麼區別?
    要選擇耳機,大家都有自己的偏好,但是如果你對設備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要怎麼選擇耳機呢?有線分為頭戴,入耳,耳機品牌很多也適合著不同的人群,例如馬歇爾適合聽弦樂,日本的幾個耳機,鐵三角,索尼,天龍聽人聲不錯,其中天龍算是比較均衡的,索尼主打流行,鐵三角主打人聲。歐美的耳機票都比較平衡,歌德,深海塞爾,舒爾,這些都是很均衡的耳機。
  • 優雅的音樂頸環 索尼MDR-EX750BT小評
    【IT168 評測】可能在h.ear這個大系列裡頭,受關注度比較高的一直都是頭戴式的h.ear on系列和A系列的那些漂亮實用的播放器們,最初出現,也是實用性最好的h.ear in也就是EX750系列一直給人感覺都是「配塞」「配角」的定位。可能是體積小,也大概是因為做的太實在而沒有突出特點;h.ear in也相對比較少被提及。
  • 音質最好的頭戴式藍牙耳機推薦,頭戴藍牙耳機品牌排行選購
    隨著天氣漸漸變冷,頭戴式藍牙耳機的需求量也增大了。冬天使用藍牙耳機,在考慮音質的同時,一對具有保暖作用的大耳機也是必不可少的。頭戴式藍牙耳機還具有封閉性好、隔音強和續航長的優勢。一起看看有哪些值得秋冬入手的頭戴式藍牙耳機吧。
  • 【選購攻略】2020年最值得入手的3款真無線運動耳機
    【選購攻略】2020年最值得入手的3款真無線運動耳機 選購要點 防水不等於防汗【選購攻略】2020年最值得入手的3款真無線運動耳機 Bose Sport Earbuds
  • 不一定都是定製 看歌星們都佩戴啥耳機
    在專業監聽的領域中,還是需要專業的監聽耳機,監聽耳機可能並不像民用的音樂耳機那樣聲音受聽,但是它擁有更好的監聽性能,能夠為人們帶來精準的音效。為監聽推出的耳機有很多種,各品牌都有不錯的產品,且不說國外人們用什麼,我們中國的錄音室中使用最多的耳機還是索尼的MDR-7506耳機,這正是國內錄音室的大標配。
  • 避坑指南,買真無線藍牙耳機必會十一招
    三、看設計細節外觀設計也是選購真無線藍牙耳機的一大影響因素,雖說市面上各品牌的真無線藍牙耳機就沒有設計的特別醜的,但這也無疑增加了選購的困難性,讓人不知道該選哪款好?其實這很簡單,首先可以根據顏色來選,黑色,銀色等沉穩大氣配色更適合男孩子或是運動達人入手,如AirPods這種白色小清新耳機就更建議女孩子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