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茶具種類繁多,按製作材料的不同可分為陶土茶具、瓷器茶具、玻璃茶具、竹木茶具、金屬茶具等幾大類。
紫砂茶具
紫砂茶具是由陶土茶具發展而來的,宜興紫砂茶具更是陶土茶具中的佼佼者。它始於宋代,盛於明清,直到今天仍在茶具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用紫砂茶具泡茶不走味,貯茶不變色,即使是隔夜茶也不會餿。使用時間越長,茶具就越光亮,因為茶水對茶具本身也有滋養作用。傳熱慢,不像其他茶具一樣容易燙手。紫砂壺具有吸附茶香的特性,泡養時間久的壺可以充分揮發出茶的韻香。但是最好是一把壺只泡一種茶,否則容易串味。
瓷器茶具
自瓷器發明以來,瓷器茶具就逐漸成為我國的主流茶具,陶土茶具也漸漸為瓷器茶具所替代。瓷器茶具可分為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茶具。
瓷器茶具沒有吸水性,泡茶不串味,所以一套茶具可以泡多種茶。造型美觀,泡茶能更好地把茶的色、香、味表現出來。
玻璃茶具
古稱琉璃,我國從唐代就開始燒制琉璃茶具。隨著技術的進步,玻璃茶具在現代已被廣泛應用,因能完好地展現出茶葉的姿態、茶湯的色澤而備受好評。
全透明的玻璃材質可以完好地展現茶葉衝泡的全過程,尤其可以欣賞到花茶伸展的美姿。優質的玻璃茶壺可以用酒精爐加熱而不會炸裂,也可以從冰箱裡拿出來以後立刻衝入沸水。
金屬茶具
自青銅器發明以後,金屬茶具開始登上歷史舞臺,到了唐代甚至還使用於宮廷。用金屬茶具泡茶,容易使茶味走樣,且其中所含的金屬元素容易被人體吸收,影響身體健康,所以到了現代,金屬茶具已經被其他茶具所替代。
竹木茶具
竹木茶具是我國使用範圍最廣的茶具,早在隋唐以前就因輕便易制、對茶無汙染而備受歡迎。但因竹木茶具不耐久,長時間使用極易磨損,所以大多數情況下只用於觀賞。
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源自歐洲,明清時期開始流入民間,但知道20世紀初期,我國才開始大規模生產搪瓷茶具。
搪瓷茶具外表漂亮、輕巧,不易炸裂。傳熱快,容易燙手。如果搪瓷茶具露出了鐵皮,還會使茶湯有異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