蟒蛇、鱷魚、野狗、鬣狗輪番捕殺,狒狒表示還是猛禽、河馬友善

2020-09-23 紫胸佛法森琳

獅子與花豹的捕食是成年狒狒死亡的主要原因,雖然狒狒在二者食性佔比很少超過5%,其他的蟒蛇、鱷魚、野狗、鬣狗、猛禽、河馬這些與狒狒偶有相遇甚至捕食的動物與其碰面,狒狒受傷死亡的概率如何,他們的出現又會引起狒狒怎樣的反應?本文主要講述以上幾種動物與狒狒的相遇,除獅子花豹外,狒狒對這幾種動物也有著不同的反應,雖然並不強烈,但仍舊是不可掉以輕心的潛在威脅者。

大型蟒蛇引起狒狒強烈反應,表明蟒蛇是一種危險的捕食者。奧卡萬戈1970年9月到1980年2月期間,狒狒包圍蟒蛇(如三到五米)有9次。這種圍攻與獅子花豹不同,並非成年與亞成年雄狒狒,更多的由幼年和成年雌性狒狒執行,它們通常在幾米的距離內包圍蟒蛇,恐嚇長達20分鐘。狒狒對蟒蛇發出的警報是一種尖銳的&34;,與獅子和花豹發出的叫聲形成鮮明對比。還有1992年7月至2002年12月間2次發現1隻雄狒狒大早上死在睡覺的樹上,很大可能是被劇毒的樹棲黑曼巴咬中。

鱷魚是奧卡萬戈狒狒一年特定時間的潛在威脅。狒狒經常在鱷魚常出沒的地方覓食,洪水淹沒期間(4月——10月),他們每天涉水超過數百米,深度超過1米,乾旱的幾月,在博羅河岸邊覓食,有時橫渡。有3次,觀察到一條鱷魚從淺水中躍出,襲擊在附近覓食或喝水的成年雄狒狒。2次狒狒安全逃離,1次1隻相對較小的鱷魚(2米)成功抓住了1隻強壯的雄狒狒,在其逃離之前咬傷了臉、胳膊、腿。1隻年輕的接連受傷,表明被鱷魚咬傷隨後死亡。

鱷魚捕食狒狒

奧卡萬戈季節性被淹沒

鱷魚通常引發至少1隻狒狒的警報吠叫。事實上,狒狒經常將水中的無害的物體或動物,如沉入水中的河馬、深色水禽、甚至漂浮的大象糞便,錯認成鱷魚,發出警報。當河馬或鴨子浮出水面或接近時,狒狒經常停下來。在洪水遍布期間,狒狒經常遊過被淹沒的鱷魚棲息漫灘,接近河流或穿越水面變得很焦慮,很大可能是由於鱷魚的存在。穿越之前,狒狒通常在水邊等待,目不轉睛得盯著水面,可能會在觀察磨嘰一小時以上。如果水位很淺,跳躍奔跑過去;如果較深,則遊過。水上過河對於年輕的狒狒似乎特別痛苦,開始渡河時一直尖叫與呻吟,經常落在後面。一般來說,所有的狒狒在一個緊湊的隊列中一次通過。緩慢的水中行進可能也有利於獅子襲擊。因此過水時的狒狒時刻警惕,防止鱷魚或獅子襲擊。狒狒至少有5次看見鱷魚,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發出警報吠聲。

狒狒渡河

狒狒與野狗相遇4次,其中3次都在非比尋常的情況:1次野狗在追逐黑斑羚,1次在享用黑斑羚,第3次則是一隻雌獅襲擊狒狒。在前三次與第四次相遇中,狒狒對野狗的反應也僅僅是幾次吠叫。野狗在研究區域很少看到,他們似乎是專門捕獵黑斑羚與其他中型羚羊。觀察雖然不多,但是表明野狗並不是狒狒的主要威脅,狒狒對他們的出現通常不會引起什麼反應,除了零星的警報吠叫。野狗雖然可能會捕食外圍的狒狒,觀察到一群野狗穿過狒狒群中心而沒有引起狒狒警報或逃離反應,還有一次狒狒追逐一群野狗。

野狗口中的狒狒

鬣狗也是狒狒相遇多次的掠食動物。狒狒有時發出吠叫,避免近距離接觸鬣狗,但鬣狗一般忽視他們除非十分靠近。儘管鬣狗可能會捕食邊緣或孤立的狒狒,但沒有觀察到試圖獵殺。事實上,因為鬣狗一般獨自覓食,很容易受到狒狒的襲擊。鬣狗偶爾會被成年狒狒追逐,包括帶崽雌狒狒。一次,幾隻成年雄狒狒跳到一隻孤立無援的鬣狗身上,那時鬣狗正從狒狒進食的樹下經過,危險從天降,可憐的鬣狗帶著嚴重受傷1條腿可憐巴巴離開。

遇見普通猛禽類時,如吼海雕、灰短趾雕、斑魚鴞,狒狒表現就強勢多了,基本不會有吠叫出現,甚至有幾次與吼海雕同坐在一棵樹上,僅相隔一臂距離。

河馬在狒狒睡覺巢穴附近的小湖也觀察到數次,狒狒通常發出幾陣吠叫,河馬對狒狒不太可能造成威脅,狒狒對河馬如此行為似乎有些不太正常。狒狒表示,最近總被某些惹不起的欺負,我也是有脾氣的,河馬這個蠢笨的大傢伙正好給爺出出氣,又肥又壯又如何,還不是照樣被本大爺收拾的服服帖帖,本大爺威名遠播。

奧卡萬戈三角洲沒有比被捕食導致成年狒狒死亡的更多原因了。其他導致死亡原因包括:疾病年老、從樹上失足摔死,雄性戰鬥的受傷。研究期間25隻成年雄狒狒在重點研究狒狒群消失:15隻轉入其他狒狒群,2隻被掠食者捕殺,8隻未知原因失蹤。

與之相反,雌狒狒在她們出生群組度過整個人生。雖然有些例外在其他地方被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並沒有雌性從兩個重點檢測的狒狒群遷移出去,也沒有其他流浪雌狒狒遷入。7隻成年雌狒狒在研究期間消失,當中並沒有任何明顯的身體缺陷,全被掠食者(獅子、花豹)捕殺。據30月間雌狒狒失蹤估計成年狒狒年最高死亡率為8%。

在奧卡萬戈觀察到的掠食者襲擊狒狒比起其他地方更廣泛,儘管研究時間相對較短。以下幾個因素可以解釋這些差異。

  • 1, 捕食者種群的減少或消除。在某些地方,例如肯亞的吉爾吉爾牧場和坦尚尼亞的貢貝國家公園。食肉動物種群(如花豹、獅子)由於人類的入侵或狩獵而大大減少或消滅,沒有被獅子或花豹捕食的報告。就吉爾吉爾而言,狒狒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加。雖然這種擴張可能是由其他原因造成,但人類的幹擾已經大大降低因捕食導致的死亡。
  • 2, 無夜間觀察。對許多靈長類動物的捕食大多發生在夜間。缺乏夜間觀察,類似的捕食是看不到的。
  • 3,捕食者對獵物的偏好可能因地點而異。在東非的部分地區,狒狒對獅子的反應似乎更為隨意,可能獅子在這些地方很少襲擊狒狒。捕食率與捕食者對獵物偏好對狒狒種群密度也有影響。

狒狒群與野狗群對峙

  • 4,關於靈長類捕食者的研究很少。從捕食者的角度研究捕食者——獵物的關係更有效。一個獨居的捕食者家域通常與大量獵物群體重疊,一個捕食者日常捕獵一種獵物,然而襲擊特定的群體只有少數幾次。所有的襲擊都可以通過觀察捕食者來確認,少有通過特定的獵物群來觀察。最廣泛的靈長類動物捕食研究是在貢貝國家公園,黑猩猩殺死紅疣猴的觀察。這裡的主要捕食者——黑猩猩,是研究的重點。
  • 5,觀察者幹擾。當捕食者或獵物不適應人類觀察者時,觀察捕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大多數靈長類捕食者對人類很警惕,當其在附近時不會發動襲擊。雖然奧卡萬戈莫雷米的獅子相對來說對人類不太敏感,但觀測者的存在可能至少打亂了2次獅子對狒狒的潛在伏擊。花豹對人類更為警惕,可能會從很遠的地方逃離。而且花豹主要在夜間捕獵,聚光燈下的觀察,可能會破壞有利於成功襲擊的條件。

研究調查顯示,捕食是當代狒狒種群中的一個重要死亡率因素,並支持捕食是狒狒進化的主要選擇因素觀點。大多數靈長類研究都沒有專門針對觀察捕食的情況,而且一直受到觀察偏差問題的困擾,也可能限制觀察者看到自然發生的捕食行為。整體而言,蟒蛇、鱷魚、野狗、鬣狗、猛禽等動物對狒狒的捕食頻率比獅子、花豹低多了,尤其是花豹,在南非甚至有狒狒在母花豹食性中高達20%的異常捕食記錄。雖然被這些動物捕食記錄不多,狒狒與他們相遇時,仍舊不敢掉以輕心,畢竟生命只有一次,多警覺些並沒有什麼弊處,甚至關鍵時刻救命!

資料引用

1, Leopard and Lion predation upon Chacma Baboons living in the Moremi Wildlife Reserve

2, Factors Affecting Reproduction and Mortality Among Baboons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

相關焦點

  • 非洲野狗和狒狒的對決:3年之內,野狗殺死了50多頭狒狒
    非洲的大草原上,獅子是霸主,但是卻不是絕對的,還有像鬣狗、豹子這樣的大型掠食動物,也能夠威脅到獅子的統治地位,但是毋庸置疑,它們都位於非洲大草原食物鏈的最頂端,而除此之外,還有我們今天要是的非洲野狗,這也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掠食動物,和所有的犬科動物一樣,非洲野狗也是典型的群居動物。
  • 7隻野狗大戰河馬,結果反被河馬嚇走,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7隻野狗大戰河馬,結果反被河馬嚇走,這下可有好戲看了野狗不僅和鬣狗有段愛恨情仇,而且它也連鱷魚都不敢招惹的河馬有段糾葛,河馬憑藉大體格一直是威風凜凜的,要是河馬組成團來野狗自然不敢靠近,但如果河馬一旦落單。
  • 進擊的狗群:非洲野狗三年內幹掉五十多隻狒狒
    這兩個野狗群的主要獵物都是黑斑羚和豚尾狒狒,野狗群Ⅰ捕殺了67隻黑斑羚、45隻狒狒以及一隻水牛犢,野狗群Ⅱ獵殺了29隻黑斑羚、8隻狒狒以及3隻亞成年疣豬。從絕對數量上看,黑斑羚被捕食的次數要明顯多於狒狒,總數是後者的1.81倍,但這並不表示野狗對黑斑羚的喜好大於狒狒。
  • 進擊的狗群:非洲野狗三年內幹掉五十多隻狒狒
    這兩個野狗群的主要獵物都是黑斑羚和豚尾狒狒,野狗群Ⅰ捕殺了67隻黑斑羚、45隻狒狒以及一隻水牛犢,野狗群Ⅱ獵殺了29隻黑斑羚、8隻狒狒以及3隻亞成年疣豬。從絕對數量上看,黑斑羚被捕食的次數要明顯多於狒狒,總數是後者的1.81倍,但這並不表示野狗對黑斑羚的喜好大於狒狒。
  • 野狗和鬣狗合力捕殺羚羊,動物學家稱第一次見
    野狗和鬣狗合力捕殺羚羊,動物學家稱第一次見在非洲大草原上,鬣狗和非洲野狗是實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們群體的力量甚至可以和獅子抗衡。不過,由於食物競爭的關係,鬣狗和非洲野狗可謂是宿敵,它們總是相互爭奪食物、相互打架。然而,動物學家卻在非洲大草原上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一隻鬣狗和幾隻非洲野狗合力將一頭獵物捕殺,並將其分食。
  • 野狗群偶遇狒狒群,主動繞道離開,掏肛獸也有慫的時候
    野狗群則是草原上另外一支強大的力量,憑藉著數量多的優勢,野狗能夠獵殺豹子和鬣狗,沒事也喜歡搶奪豹子的食物。如果說獅子群和鬣狗群是草原上頂尖群落,那麼狒狒群和野狗群則是草原上的二等群落,獅子群遇到鬣狗群肯定要大戰一場,狒狒群遇到野狗群肯定要不能善罷甘休。幾隻野狗在馬路上散步,它們沒有注意到前面一群正在睡覺的狒狒群。
  • 獅子鬣狗鱷魚河馬四強爭霸,誰是非洲大陸真正霸主?
    在水中,尼羅鱷是最厲害的掠食者,和它們一同生活在河裡的,是體型龐大的河馬,河馬雖為植食動物,但脾氣暴躁,偶爾也會給自己開開葷,它和鱷魚堪稱非洲河流裡的兩大水霸王。那麼,如果以上四種厲害角色湊在一起,會發生什麼呢?攝影師約翰在上周就拍到了這四大天王同場競技爭奪食物的場景。
  • 不怕死的狒狒,單挑10幾條野狗,比非洲雄獅還要霸氣!
    ,單挑10幾條野狗,比非洲雄獅還要霸氣!  對草原上的動物有所了解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野狗是排在鬣狗之後的掏肛大將,它們喜歡群居的生活,通常會在種群的力量之下。捕捉比自己大好幾倍的獵物。如果一隻落單的鬣狗遇到一群獵狗的時候也會躲不過這群小狗。
  • 鬣狗敢和一隻野狗搶食,一群野狗到來,嚇得鬣狗躲進水中夾起尾巴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群、鬣狗群、野狗群等這三大群體,總是相互搶奪食物的,這次在波札那恩加米蘭自然保護區內,就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頭鬣狗和一隻野狗正在搶一骨頭,都是不肯輕易鬆口。鬣狗和野狗都具有強大咬合力,可以咬碎獵物骨頭,所以儘管獵物只剩下一骨頭,這隻鬣狗和野狗都不會丟棄,都各自咬一邊,在進行拔河式拉鋸戰,誰搶贏,獵物就是誰的。
  • 獵豹跑那麼快,為什麼還是弱者?看看草原上常欺負獵豹的5種動物
    獵豹跑那麼快,為什麼還是弱者?看看草原上常欺負獵豹的5種動物獵豹是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的第三大貓科動物,體型僅次於獅子和花豹。雖然獵豹擁有貓科動物中最快的奔跑速度,但由於體型和力量有限,它們常常會受到其他動物的欺負。
  • 同為非洲掏肛獸,野狗比鬣狗更牛?非洲二哥表示不服
    非洲野狗和鬣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這兩者無論體型還是生活方式都相差不大,還同樣擁有一手靠掏肛虐殺獵物的&34;。在圍攻鬣狗時,野狗群一般會圍著鬣狗不停轉圈,時而從不同方向發動一次次挑釁式的進攻。如果鬣狗起身追趕,其它野狗便會一擁而上,發動掏肛技能,將其撕碎。這麼看來真的是非洲野狗比鬣狗牛了?鬣狗想必必然不服,畢竟「非洲二哥」的名號不是白白得來了。如果單只野狗與鬣狗火拼,野狗就未必贏得過鬣狗了。
  • 同為非洲掏肛獸,野狗比鬣狗更牛?非洲二哥表示不服
    非洲野狗和鬣狗就是其中的一份子。這兩者無論體型還是生活方式都相差不大,還同樣擁有一手靠掏肛虐殺獵物的"絕活"。不過,非洲野狗最痛恨的對象就是鬣狗,一旦看到它們,必然要爭個你死我活。那麼,生活在非洲草原的這對冤家,誰會更牛一些呢?看過動物視頻都發現,大部分情況下都是野狗在追著鬣狗跑,真的是野狗更牛嗎?
  • 鬣狗為什麼經常越級挑戰?什麼動物它不敢惹?
    比如鬣狗有時會捕食狒狒,但一隻大型雄性狒狒可以就可以向鬣狗灌輸恐懼,讓它逃離對抗。那麼什麼動物是它們最恐懼的?眾所周知,鬣狗非常害怕獅子,尤其是雄獅。鬣狗也非常害怕尼羅河鱷,就像大多數陸地動物一樣,因為眾所周知,尼羅河鱷偶爾會抓到、殺死並吃掉在水中遊泳的鬣狗,鬣狗在水中與鱷魚對抗時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因此它們似乎知道這一點。
  • 為何吃草的河馬不怕吃肉的鱷魚?河馬:鯨魚是我兄弟
    鱷魚與河馬在大型水域中,鱷魚是不懼怕河馬的,因為打不過可以跑,反正它也追不上。鱷魚背景也很強大,源於以恐龍為食的史前兇獸恐鱷。在尼羅河中,尼羅鱷會在水邊潛伏,來喝水的羚羊、斑馬、水牛都是它的食物,獵豹、鬣狗也經常被它咬死,甚至是獅子來喝水也要小心翼翼,一旦被拖入深水區,也有死亡的風險(獅子同樣也會捕殺鱷魚,通常會保持距離)。
  • 俄羅斯民眾將不能再家養鱷魚、狼和鯊魚等
    現在這一名錄包括狼、狐狸、公牛、羚羊、鱷魚、鯊魚、狼蛛、多種猴子以及珊瑚蟲。 2018年底,俄羅斯頒布《負責任對待動物法》。目前政府正在制定該法實施細則,包括禁止家養的動物清單。最初這一名錄包括眼鏡蛇、蝰蛇、蠍子和一系列蜘蛛(包括黑寡婦)、海豹、海象和鯨類動物、熊、豹、獵豹、猞猁、美洲獅、藪貓、長頸鹿、河馬、美洲豪豬、鴕鳥 、鵜鶘、鶴和大鴇。
  • 豹子獵殺狒狒後,發現還有幼崽,豹子竟抱著它睡覺
    這邊的豹子也在狩獵,只見它降低身姿,緩慢向前走去,突然飛快衝出去,竟捕到一隻狒狒,它沒有立刻食用,而是把獵物拖到了樹上,在拖到樹上時,狒狒身上卻掉出一個小東西,原來是一隻僅出生一天的小狒狒,掉在地上的小狒狒,不斷吼叫,引起了豹子的注意力,豹子顧不上食用狒狒,連忙下樹,本以為它會吃了小狒狒,沒想到它卻抬手摸了摸小狒狒的頭,接著在遇到鬣狗時,豹子把小狒狒帶上了安全的樹枝,救了它一命,從白天到黑夜
  • 同樣都是掏肛獸,野狗為什麼這麼討厭鬣狗呢?原來是宿敵
    而有些動物可能同宗同源,因此經過歲月的繁衍,這項技術也成為了共享模式,就比如野狗和鬣狗的掏肛絕技。但是同樣都是掏肛獸,野狗為什麼會討厭鬣狗呢?,就會放過鬣狗,相反,野狗比誰都討厭鬣狗,在追擊鬣狗上,它們比任何動物都要勤快,抓到鬣狗那就是直接咬死,分食。
  • 為什麼河馬總是欺負鱷魚,遇上獅子就成了「挨啃小天使」
    可見,所有進入水中的動物都有可能被河馬視為入侵者,成為它的攻擊對象,不管是吃肉的還是吃素的。河馬乾擾鱷魚捕獵兩隻發情公河馬決鬥之前有時會清場,其他河馬和鱷魚都是被清場的對象。河馬和鱷魚都很喜歡曬太陽,有時河馬會搶佔鱷魚曬太陽的沙灘。河馬畢竟身軀龐大,鱷魚惹不起它,一旦感受到河馬強烈的敵意,就會選擇放棄這塊場地。
  • 野狗群想要吃鱷魚肉,假借喝水設下圈套,鱷魚成功上鉤!
    野狗群想要吃鱷魚肉,假借喝水設下圈套,鱷魚成功上鉤!鬣狗是非洲草原上的二哥,它們憑藉著一手祖傳的掏肛絕技,以及龐大的種群數量成為草原上獅子都不願招惹的存在,但是你知道嗎。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種生物比鬣狗更加惡劣,它就是鬣狗的近親野狗,野狗憑藉聰明的頭腦龐大的種群數量以及祖傳的掏肛絕技,在非洲草原上稱霸一方,它們在狩獵的時候經常會選擇以多欺少,但是這些野狗捕獵的時候也會碰到硬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