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牛分為肩胛部、肋脊部、前腰脊部、後腰脊部、前胸、胸腹、腹脅等。
不同部位的牛肉,烹飪方式不同,口感也截然不同。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肋脊部的美味。
肋脊部(RIB)——擁有明顯大理石花紋的部位。
運動量較小,肉質較嫩,脂肪分布均勻,擁有漂亮的大理石花紋,烹飪後油花豐富,口感香嫩,是極佳的牛排部位。
常見的眼肉牛排、牛小排、牛肋條、肋排骨均產自這個部位。
眼肉牛排取自牛肋脊部位,不帶骨(帶骨的被稱為「戰斧牛排」),[眼] 是指肌肉的圓形橫切面,由於這個部分的肌肉不會經常活動,肉質十分柔軟。
眼肉牛排又被稱為肋眼牛排,脂肪分布均勻,油花呈大理石花紋狀,一般中間有一塊明顯的油脂,看起來像一個眼睛,據說,這也是肋眼名字的由來。
嫩度僅次於菲力,煎制不宜過熟,推薦3-7分熟。
帶骨的眼肉牛排(戰斧)面積較大,適合烤制。
牛仔骨又稱牛小排,指的是牛的胸肋骨部位(short rib).....帶骨頭的在北美分割標準中,統稱為牛仔骨,不帶骨頭的,統稱為牛小排。所以,牛小排的價格通常高於牛仔骨。(牛小排也是「三大非主流」牛排之一)
不管是牛小排還是牛仔骨,脂肪分布均勻,大理石花紋明顯,可煎可烤。戶外BBQ,這個部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牛肋條是從牛肋骨剔出的肉條。通常剔骨處理,家常明星食材。
百變王者,煎、烤、燉均可,有時它是西餐中的美味佳餚,有時又是中餐裡的佼佼者。
牛肋排和豬肋排是一個道理,牛身上的精華部位之一。肉少卻精,國外通常整扇火烤,外焦裡嫩,十分美味。國內一般烤箱烤、紅燒、燉煮,也是不錯的烹飪方式。
總之,喜歡大理石花紋,不喜歡純瘦肉的,肋脊部的肉,一定是您的絕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