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藏羚羊遷徙的「護航隊」

2020-08-06 青海新聞網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7月16日,玉樹藏族自治州曲麻萊縣勒池草原草色翠綠,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曲麻萊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與曲麻河鄉在勒池村舉辦勒池村藏羚羊護航隊工作總結暨表彰大會。

曲麻河鄉勒池村地處三江源國家公園核心地帶,這裡是藏羚羊的故鄉。每年春天,大批雌性藏羚羊在此聚集,前往北邊的可可西裡腹地產崽,完成一次繁衍生息的旅途。

藏羚羊這一來回1800公裡的漫長旅程,困難重重,不僅遭受別的野生動物的侵襲,還要遭受因環境改變而無所適從的茫然。觀察到這一現象後,曲麻河鄉勒池村的多位生態管護員提議,組建一支藏羚羊遷徙護航隊伍,跟著藏羚羊群北遷的步伐,一路護送它們到可可西裡。

2018年,在曲麻萊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的支持下,可可西裡世界自然遺產核心區域曲麻萊勒池村藏羚羊遷徙護航隊正式成立,並開始執行任務。為了不打擾藏羚羊的遷徙,管理局將40多名管護員五人一組,分成八個組,分別執行護航任務。為了適應高山草甸、溼地、沼澤等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摩託車成為護航隊的備選工具之一。來回走了幾百公裡路,勒池村藏羚羊遷徙護航隊第一次將五六千隻藏羚羊送入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

「剛開始組建隊伍也考慮了很多問題,比如,以往的藏羚羊遷徙巡護只是定點定線的巡護,沒辦法準確掌握藏羚羊的動態,有時候,藏羚羊已經從這個巡護點走了好幾天了,但下一個巡護點始終沒有看到藏羚羊遷徙的跡象,為此,不得不來回在草原上奔波,尋找藏羚羊的下落,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經費。」曲麻萊縣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管理局負責人說。

管護員多傑告訴記者。 「藏羚羊從勒池村進入後,常常遇到藏羚羊的天敵— —狼群。有時夜裡成群結伴過夜的藏羚羊被狼群衝散得七零八落,我們又看不清道路。天亮,我和隊員們集體出動,將狼驅趕至遠離藏羚羊群的地域。這又會花時間重新組隊、編隊,開始北遷。」

但也就是在這樣情況下,隊員們克服了源區地形複雜、條件艱苦的困難,發揮便捷、靈活的優勢,一次次完成了護航任務,隊員們在日常巡護同時,還根據遷徙環境的地形情況,在不擾亂藏羚羊活動規律、對種群繁衍不造成影響的前提下,整理護航行動中的各類資料,認真填寫藏羚羊遷徙日值,將母羊數和產羔成活率登記造冊,建立完整的藏羚羊資料庫,並規劃下一次秋季藏羚羊返回曲麻萊時的護航計劃等等。

「每年都會對藏羚羊有新的了解,發現更多的藏羚羊遷徙秘密,這為保護可可西裡、保護三江源,探索更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積累了更多經驗。我們會繼續做下去,幫助它們,一直保護它們。」管護員洛桑尖措說。

8月,從美麗的卓乃湖畔到勒池草原,護航隊又將踏上旅途不辭辛苦,在藏羚羊返回的路線上巡邏,為可愛的高原精靈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藏羚羊大規模遷徙怎麼回事?藏羚羊為什麼大規模遷徙意味著什麼
    眼下,被譽為全球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遷徙之旅再度開啟。官方數據指,曾因藏羚羊盜獵頻發而引發世界關注的青海可可西裡,已連續10年實現盜獵案件「零發生」,藏羚羊種群穩步回升。每年四月底、五月初開始,中國西部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三大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棲息的藏羚羊,向「大產房」世界自然遺產青海可可西裡內的卓乃湖遷徙,開啟「產仔季」。
  • 藏羚羊為什麼要長距離遷徙
    藏羚羊生活在我國青藏高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羚羊每到六七月份便會從四面八方往固定地點大規模的遷徙,之後又原路返回。這究竟是為什麼呢?藏羚羊的遷徙地點一般都在卓乃湖、可可西裡湖和太陽湖一帶,可是對於它們的遷徙路線以及方式人們一無所知,還有不理解藏羚羊為什麼要長途跋涉進行遷徙?我們為大家揭秘藏羚羊遷徙之謎吧。
  • 首次拍攝藏羚羊超大種群遷徙 「2020我們與藏羚羊」央視播出
    「今年科考隊在這個『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近5、6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 8月9日,央視新聞頻道「新聞直播間」播出 「2020我們與藏羚羊」系列科考節目。這是2013年以來,科考隊第10次走進羌塘。
  • 可可西裡藏羚羊大規模遷徙產仔結束
    新華社西寧9月26日電(記者王金金)記者從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獲悉,可可西裡藏羚羊已陸續返回原棲息地,大規模遷徙產仔於近期結束,回遷藏羚羊數量持續增加。來自青海三江源、西藏羌塘、新疆阿爾金山等地的藏羚羊,每年5月至7月陸續遷徙到被稱為「藏羚羊產房」的可可西裡卓乃湖產仔。
  • 青海可可西裡今年藏羚羊遷徙產仔結束
    圖為藏羚羊在遷徙過程中,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工作人員採取臨時交通管制措施保護遷徙順利進行。尕瑪英培 攝中新網青海可可西裡7月2日電 (趙凜松 李贇)一年一度的藏羚羊遷徙產仔已於近日結束。據統計,已有3600多隻母藏羚羊通過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進入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產仔。據青海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五道梁保護站副站長尕瑪英培7月2日介紹,今年首批43隻藏羚羊遷徙從4月30日開始,比去年有所提前。
  • 近萬隻藏羚羊遷徙,混進一頭驢大俠?西瓜視頻帶你看名場面
    藏羚羊的遷徙之謎藏羚羊每年幾百裡地的遷徙其實是為了繁衍後代其實這個問題至今仍是未解之謎,仍然在等待著我們的探索,希望在未來可以找到藏羚羊遷徙的具體原因,這對我們也是具有重大的意義的。然後它們便會跟隨母藏羚羊回到生存地,繼續生活。那它們為什麼回來這麼快,從生物行為學來分析,藏羚羊的遷徙也可能是為了種族的生存和發展。或許跟氣候變化有關,母藏羚羊需要更多的養料來滿足還在肚子裡的小羊的生存,一代一代形成了這種遷徙的習慣,並記憶在基因中。這也是一種猜測,具體原因還沒有得到證實。藏羚羊遷徙大軍,混進一頭驢大俠?
  • 可可西裡:巡山隊員為藏羚羊遷徙提供保護
    新華社西寧7月27日電(記者王金金)成群結隊的藏羚羊在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區域產仔,目前開始陸續攜幼仔返回原棲息地。可可西裡藏羚羊進入回遷季,巡山隊員們正為藏羚羊遷徙日夜提供保護。藏羚羊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每年5月至7月,來自青海三江源、新疆阿爾金山、西藏羌塘等地的藏羚羊,紛紛到被稱為藏羚羊「大產房」的可可西裡卓乃湖產仔。
  • 無人機拍到6萬藏羚羊遷徙「大場面」
    資料圖前段時間,陝西省動物研究所吳曉民團隊奔赴西藏那曲市尼瑪縣、雙湖縣、申扎縣等區域,圍繞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藏羚羊產仔及遷徙種群據介紹,今年科考隊在西藏羌塘這個藏羚羊「 大產房」周邊的瑪依雪山東側,拍攝到了一個超大的遷徙種群。這支超大的藏羚羊遷徙隊伍,前後綿延了五六公裡,種群數量在6萬隻以上。遠遠望去,山坡上、溝谷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的藏羚羊,多數成年藏羚羊都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
  • 西藏大規模藏羚羊開始遷徙,動物學家為此感到頭疼
    根據青海日報5月25日的報導,目前,西藏自治區阿里,再次迎來了藏羚羊的「遷徙季」,根據往年的藏羚羊遷徙路線來看,這次它們的目的地,仍然是馬攸木拉山一帶,不過,至於為何每年夏天藏羚羊都要向北方遷徙,一直到今天,動物學家仍然找不到確切答案。
  • 卓乃湖及藏羚羊
    採訪中,秋培扎西給我們分享了他手機裡記錄的萬隻藏羚羊集群遷徙的震撼場景,還有跟隨而至的狼、狐狸等天敵,其情其景和非洲大草原成群角馬遷徙景象相似。「這就是自然法則,我們雖然也很焦急,但不能人為幹涉。狼群圍獵藏羚羊,最糟糕的就是導致許多母羊在拼命逃跑時流產或早產,顯然,狼群圍獵是造成藏羚羊產羔成活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守護藏羚羊十幾年的求培扎西感慨道。
  • 來看可可西裡「高原精靈」藏羚羊遷徙
    7月7日在可可西裡卓乃湖區域拍攝的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高原精靈」藏羚羊的遷徙被稱為全球最為壯觀的三種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藏羚羊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上世紀80年代,因不法分子獵殺藏羚羊數量從原先的20萬隻銳減至不足2萬隻據可可西裡管理處初步統計經過多年保護如今這一物種數量已超過7萬隻
  • 現場目睹藏羚羊大遷徙
    有位熟悉藏羚羊的朋友告訴我,每次看見藏羚羊奔跑的樣子,他都會止不住熱淚盈眶。我想,那肯定是出於對生命至美的感動。藏羚羊的遷徙是一個謎,藏著它們的生存密碼,一個有關生命的秘密。對這個秘密,迄今為止,我們依然所知甚少。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精靈,其棲息地覆蓋了包括可可西裡、羌塘、阿爾金山在內的廣袤大地,其總面積可能比一個青海省的面積還要大。
  • 科考隊第10次深入羌塘保護區腹地 首次拍攝到藏羚羊遷徙超大種群
    首次拍攝到藏羚羊遷徙超大種群藏羚羊是青藏高原特有的物種,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大批雌性藏羚羊會在產仔地集中產仔,然後,媽媽會帶著新生的小藏羚羊集中出發,等行進到一定的地帶,就會分散成多個小的種群,回到各自的棲息地。
  • 慢直播看藏羚羊遷徙,羊羊又來了,快數數有幾隻
    ↓↓↓這是7月7日在可可西裡卓乃湖區域拍攝的兩隻藏羚羊,後面的山坡上有大群覓食的藏羚羊。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藏羚羊回遷「大部隊」來了眼下,「高原精靈」藏羚羊在可可西裡腹地卓乃湖陸續結束產仔開始回遷這是7月29日慢直播拍攝到的藏羚羊遷徙畫面。
  • 可可西裡藏羚羊遷徙,見證生命未知之謎,但:可可西裡不歡迎你
    4月30日,首批待產雌性藏羚羊通過可可西裡野生動物通道前往產仔地,其中有43隻藏羚羊穿過青藏公路,開始時間與去年相比提前了大約一周。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索南達傑保護站站長趙新錄說:「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青藏鐵路五道梁北大橋是目前藏羚羊遷徙產仔的主要通道,4月30日至今幾乎每天都有藏羚羊穿越這些區域,截至5月7日,從青藏公路3002公裡處穿越的藏羚羊達590隻。」
  • 2萬多隻藏羚羊在新疆「高原大產房」集中產仔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藏羚羊是青藏高原上特有的物種,每年6月下旬到7月中旬,大批的藏羚羊會遷徙到各自的產仔地,集中生產小藏羚羊。位於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兔子湖,就是其中一個「高原大產房」,根據保護人員的最新觀測,今年到這裡來產仔的藏羚羊數量超過了2萬隻,目前已經有1萬多隻小藏羚羊在這裡出生。
  • 為什麼母藏羚羊世世代代都把「異地嬰兒」留在身邊
    作家顧嶽在《生靈密碼》中描述的藏羚羊遷徙的畫面,現在正在可可西裡的腹地上演。不久前,被譽為世界三大最壯觀的有蹄類動物大遷徙之一的藏羚羊的遷徙之旅又開始了。成群的雌性藏羚羊必須去可可西裡腹地的「大產房」——卓乃虎藏羚羊聚集區集體分娩。藏羚羊遷徙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為什麼只有雌性藏羚羊遷徙產仔?綿羊如何應對環境中可能出現的困難和危險?
  • 藏羚羊媽媽每年都去外地生子,藏羚羊爸爸為什麼不跟著保護它們?
    相信說起遷徙,大家都會多少知道一些,這是動物界中的一種自然現象,像地球上一部分鳥類就會有遷徙行為,還有哺乳動物中的馴鹿、野牛以及藏羚羊等也有遷徙行為,而在這些動物中,我們相信會注意到,藏羚羊遷徙的不同之處。
  • 「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今成群的藏羚羊又可以安全地遷徙了!
    在這惡劣的環境中,為尋找滿意的食物和抵擋酷寒,藏羚羊構成了善於奔跑集群遷徙的習性,最高時速可達80千米,身體上生長著一層保暖性極好的絨毛。但是,即便是它能適應高原寒冷、缺氧、草木稀疏的惡劣的自然環境,卻無法躲避貪婪的人類的非法捕殺。只因為它身上那層柔軟又保暖的絨毛,可以加工成昂貴的能從戒指中穿過的披肩,成為高貴時尚的飾品,它們成為了被獵殺的對象。
  • 調研案例—可可西裡藏羚羊生存狀態
    目光跟隨它走了幾百米之後,腳印又突然消失了。它本該從為它們預留的野生動物通道跨越鐵路,卻不幸誤入了鐵路圍欄。  「可能是護路工在檢修時忘記關上鐵路護欄門才誤打誤撞進來。」一路一直忙於觀察鐵路沿線的動物研究員夏霖說。她是中國科學院野生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多年從事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研究。她的這次火車旅行看似和普通乘客沒什麼兩樣,卻是長達5年的青藏鐵路沿線野生動物生態監測項目的一部分。